1 反季節種植的含義與必要性
所謂反季節種植,就是指園林的綠化施工是在某個不適宜的季節進行的,這種種植方式下,苗木的成活率偏低,且苗木的種植過程更為復雜。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正常的苗木種植已經遠遠不能滿足當前城市園林綠化的要求。為了進一步加快園林綠化工作的開展,反季節種植技術在很多城市的園林種植中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同時,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城市的規模也在不斷地擴大,其園林綠化的任務也在不斷地加重,只有通過反季節種植的手段,才能全面落實園林綠化工作的需求。與正常種植的苗木不同,反季節種植的苗木面臨著較為嚴峻的生長環境,植物的成活率也相對較低。因此,在園林綠化施工中采用反季節種植技術時,相關人員一定注意做好各個方面的準備工作,努力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2 園林綠化施工中反季節種植的應用探討
正如上面所提到的,反季節施工有很多特殊性。具體來說,反季節種植有如下特點: 第一,要從實際情況出發,堅持在適宜的地點種植合適的苗木的原則,盡量為苗木提供各種適宜的生長環境。第二,苗木的種植要堅持以樹種的特性為根本依據。例如,施工人員要根據不同苗木的生長特性、不同的發育狀態以及栽種的具體地點等,選擇不同的栽種方式: 帶土球種植或者裸根種植等。第三,要堅持適時栽種的原則,最好在陰雨天或空氣濕度較大的時間進行苗木的種植,盡量避開陽光暴曬的時段。只有這樣,苗木的成活率才會更高。
為了提高反季節種植模式下苗木的成活率,相關人員必須充分認識反季節種植的特點,并做好以下四個方面的工作: 苗木的選擇與運輸、土壤的選擇與處理、苗木的修剪及種植以及苗木的后期養護工作。
下面,筆者將對這四個方面進行詳細闡述。
2. 1 苗木的選擇和運輸
苗木選擇的合理與否、苗木品種是否優良會對苗木的成活率產生十分重要的影響。因此,園林綠化工作人員的首要工作就是選擇優良的苗木,應盡量使用假植苗,如果沒有假植苗可選,則所選實生苗應該提前斷根。而從其根系上來看,這些苗木的根系要發達,便于其生長,苗木的根部土球的直徑要為胸徑的十倍左右,且具有很多的毛細根,側根也相對發達,這種苗木的成活率加高。另外,為了使種植的樹木能盡快成活,相關人員要盡量選擇當地的樹種,或者選擇那些生命力頑強的樹種。這些樹種具有較高的耐寒、耐旱、抗污染性。
苗木選擇好之后,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將所選擇的苗木運至施工地點。在運輸過程中需要對植物進行必要的保護。由于很多苗木生長相對脆弱,脫離原有的生長環境之后,很容易出現各種問題。因此,苗木的運輸工作我們一般安排在夜間,這時候光照強度較弱,對苗木的損傷較小。同時,要提前準備好運輸的輔助材料及相關的運輸設備等,保證苗木及時送達。在運輸的過程中,工作人員需將苗木的根包裹起來,并對其噴灑一些保濕劑等進行保濕處理,防止苗木的枯萎。在白天運輸時,為了避免苗木出現發黃的情況,工作人員還可將車體用遮陽網遮住。移動過程中盡量不要對植物根部及主干部有所傷害。
2. 2 土壤的選擇與處理
土壤是苗木存活的基礎,只有在合適的土壤中,苗木才能不斷成長。因此,在種植苗木之前,工作人員應對施工地點的土壤的成分等進行勘察和分析,包括土壤的含水量、土質的松軟程度以及孔隙度等,以便做好苗木的種植工作。如果施工地點土壤的氣隙度在 0. 01 毫米之內,那么可以判定土壤的物理結構較差,苗木在生長過程中根系會受到一定的損傷。
一般來說,苗木適宜生活在那些富含腐殖質的土壤中,但是很多地方的土壤成分并不合格,這就需要對種植土進行適當地換填。在種植之前,工作人員要根據土壤的物理性質,然后進行施肥及松土等,保證土壤的厚度適宜。一般來說,如果苗木為淺根的喬木,則土壤的厚度最好為 1 米左右,如果深根喬木,則土壤厚度在 1. 5 米左右為合理,大灌木的突出厚度在 60 厘米左右,而小灌木則在 40 厘米左右。
2. 3 苗木的修剪及種植
在苗木種植之前,工作人員要對苗木進行適當地修剪,修剪的枝葉為全部枝葉的二分之一左右為宜,主要修剪那些半截的枝葉為主。這一方面是為了讓苗木生長出更多的主強枝,也為了減少水分的蒸發。在修剪過程中,還要將那些黃葉以及帶有病蟲害的枝條剪掉,保留那些生長旺盛的枝條。修剪時應盡量保持剪口位置的光滑,并對修剪的苗木涂一層保護劑。油漆是最常用的保護劑。
苗木的種植是園林綠化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其合理與否將會對苗木的成活與否產生直接的影響。首先,要根據不同苗木的特性,標志種植的具體方位,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其次,夏季種植苗木時,必須建立一些遮蔭棚罩住苗木的樹冠,使其具有充分的水分,防止苗木的損傷; 而冬季種植時,則要做好苗木的抗凍、抗風等措施。再次,在挖掘苗木的樹穴時,要注意將挖出來的表層土及下層土分開堆放,以便坑土的順利回填; 樹穴的大小要根據苗木樹冠的土球直徑而定,要比土球的直徑大 60 到 80 公分。另外,在將苗木的根部放入樹穴之前,要在苗木的根部噴灑適當的生根劑,以便苗木在較短的時間內成活。苗木種植以后,要用適當的木棍進行支撐,以三腳架支撐為宜,同時根據土壤的干濕程度給幼苗澆水。在一些有條件的地方,可以對苗木噴灑水霧,而水霧之中可以根據植株的需要計入適量對的肥料或者微量元素等。
2. 4 種植后期的養護工作
苗木時期,植株的抗病能力都相對較弱。因此,為了保證苗木順利成活,要做好苗木的后期養護工作。首先,要根據苗木的生長特性以及氣候的變化對苗木進行適當地修剪,以保證“主心骨”的順利成長。其次,灌溉次數不宜太多,新栽種的苗木以七次左右為宜; 要根據苗木的大小、品種等進行施肥,盡量使用有機肥。再次,要慎重對待苗木的病蟲害問題,堅持預防和治理的手段,積極應對各種病蟲害。
綜上所述,園林綠化施工中反季節種植是一項復雜的工作,需要各方面的慎重對待。
3 總結
正如前面所說的,園林綠化中的反季節種植有很多特殊性,施工過程也相對復雜。為了進一步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和勞動力資源的充分利用率,施工人員要從栽種的具體地點出發,根據土壤的物理特性等,選擇合理的苗木,在適宜的時間進行苗木種植,并做好苗木的后續處理工作,保證苗木的種植合理。除此之外,還要注意做好苗木的后期養護工作,進行合理的澆灌及施肥等,以保證苗木的健康成長。相信未來,反季節種植會在我國城市的園林綠化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之下,我國的城市園林綠化工作一定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黃中祥。 淺析園林綠化施工中的反季節種植技術[J]. 中華民居(下旬刊) ,2012(12) .
[2]隋飛。 園林綠化工程反季節綠化施工技術措施[J]. 科技致富向導,2012(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