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梅是中國南方特色果樹. 浙江省青田縣縣域內山峰巒疊、土壤、水氣等自然資源適宜楊梅的生長,具有獨特的區域優勢. 但成年楊梅樹的生長結果大小年結果現象比較明顯,并一直困擾著廣大果農. 為此, 我們在浙江省柑橘研究所常綠果樹研究室專家的指導下,針對存在問題采取調整肥力結構、改變修剪方法、修正結果指標等措施,把模擬方法與實踐結果予以磨合, 使之形成切實可行的操作技術供全縣各地推廣. 通過幾年來的推廣應用,在生產中取得顯著的效果. 現將其主要技術措施介紹如下.
1 楊梅大小年結果的原因
楊梅樹因其生物學特性, 每年下半年的花芽分化與夏梢、秋梢生長是同步進行的,而次年上半年的開花結果與春梢、根系生長也同步進行的. 生產實踐中往往會碰到這樣的情況:當某一年氣候適宜,樹體養分積累充足時,下半年形成了較多的花芽,而次年上半年開花結果期又遇到好的天氣條件時, 則結果多而成為大年;由于上半年結果多,消耗養分也多,下半年樹體就無力形成較多的花芽, 這樣次年結果就少,形成了小年. 除氣候條件外,也有人為因素造成大小年的,如楊梅園管理粗放,肥料投入不足,或雖施足肥料,但偏施氮肥,造成樹體營養旺盛,難以形成花芽[1];果實采收后肥料施用過遲,促發了大量的無用秋梢,影響了花芽分化;花芽或花期受到凍害等自然災害,致使大量落花,或受病蟲害侵襲而當年減產.
這種大小年結果現象, 如果不及時采取矯正措施,一經形成,就會延續好多年,致使樹體內的營養水平和內源激素的平衡遭到破壞,導致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嚴重失調,這是造成大小年結果的根本原因[2].
2 減少大小年結果的主要技術管理措施
我們針對楊梅大小年結果產生的原因, 對本縣楊梅生產情況進行了調研總結, 提出克服的措施需因樹因地制宜,圍繞上述"協調"和"平衡"的中心問題,堅持一條原則,落實二個基本措施. 一個原則,就是堅持以樹定產、以枝定果的原則,楊梅要追求均衡結果"計劃生育"[3]. 二個基本措施是:一是改良土壤和合理施肥,做到"以鉀為主、結合氮磷、配方施肥",使楊梅樹體生長健壯,并有深、密、廣的根系和大、厚、 多的葉面積, 這是連年豐產穩產的基礎; 二是科學修剪和合理疏果, 使樹上一部分枝梢當年結果, 另一部分枝梢次年結果, 做到結果枝和生長枝配比合理.
2.1 土壤管理
楊梅在定植時所挖的定植穴經 3~4 年后被根系所占滿,根系繼續生長時受到定植穴壁的阻擋,因此必須逐年對定植穴外的土壤進行深翻, 特別是中上山坡的楊梅園地一定要深翻,時間宜在秋冬季,以樹干為中心逐年逐步向外擴大. 山地楊梅園由于土壤經常受到雨水沖刷,根易暴露在土外,那么在深翻的同時添加客土,保護根的正常生長. 在此基礎上在楊梅園中適當間作綠肥[4].
2.2 施肥
楊梅對肥料的要求,一般以鉀肥為最多,其次是氮、磷肥. 一般山地種植楊梅,雖然楊梅的根有固氮菌,但山地氮素還是比較缺乏,因此需施一定比例的氮肥. 楊梅一般從栽植后, 要經過 4~5 年才開始結果,這段時期為楊梅的幼齡期,對幼齡楊梅樹的施肥氮、磷、鉀的比例應掌握在以 1∶0.48∶1;磷肥選擇鈣鎂磷肥或磷肥,鉀肥選擇硫酸鉀或鉀肥[5],鉀 肥還可用農家肥\\(草木灰\\)代替. 楊梅管理 4~5 年后進入結果期,7~8 年后進入盛果期,此后施氮、磷、鉀肥的比例調整以 1∶0.25∶1.5 為宜,具體施肥一年 3 次. 每年的2 月下旬至 3 月上旬以施氮為主,此期主要是開花著果、幼果發育和生長需要較多氮; 4 月中下旬到 5 月上中旬補一次以鉀肥為主,磷肥為輔的肥料,這時新梢生長達到高峰,氮吸收量亦達到高峰[6];進 入果實膨大期,鉀需要量增加,需多施有機肥,增施鉀肥,適施氮肥和磷肥,補充硼、鋅、錳、鉬微量元素肥.
2.2.1 基肥 在 10~11 月施,以有機肥為主,包括禽畜欄堆肥、餅肥、草皮泥和垃圾等,施下的肥料必需腐熟. 每株可施廄肥 25~30 kg,或堆肥 40~45 kg,或餅肥 4~5 kg.
2.2.2 追肥 在葉芽萌動前的 2 月下旬至 3 月上旬施, 以適量的氮肥, 滿足春梢生長、 開花幼果發育的營養需要. 在大年特別注意此次施肥, 因為一方面滿足開花結果的需要, 另一方面促發較多的結果預備枝, 為次年結果打下基礎, 這次肥料的用量10 年 生以上的樹施尿素 0.25 ~0.5 kg/株 、 硫 酸鉀0.75~1.2 kg/株 , 磷 肥可以隔年施一次 , 用量每株0.75 kg/株左右.
2.2.3 采果肥 又 稱補肥, 一 般在 6 月 底至 7 月 初施, 由于春秋兩次梢的生長和開花結果消耗大量的養分,8 月份又要進入花芽分化和發育, 需要大量營養,這次肥料對恢復樹勢、增強抗旱力、促進花芽分化都起著重要的作用[7]. 肥料種類以草木灰、焦泥灰、人糞尿施入外,10~20 年生的樹還需施入硫酸鉀復合肥 0.5~1 kg.
2.3 修剪
修剪時間青田縣在 12 月至次年的 2 月份進行.楊梅樹具有明顯的頂端優勢,所以修剪時,要控制樹冠生長整體平衡,壓制上強下弱,使樹冠內膛立體結果、分布均衡[8].
2.3.1 除萌 各生長枝內及時除去樹體上的無用萌蘗, 避免樹體內部枝條混亂, 減少不必要的營養消耗.
2.3.2 拉枝 把生長勢強的枝拉開,加大枝角 \\(枝角可加大 35 度左右\\),減弱生長勢,促進生殖生長[9].
2.3.3 大枝修剪及短截 在樹冠中間直立、 密生的大枝中鋸掉 1~2 個\\(俗稱開天窗\\),更新內膛枝,添加結果枝; 短截主要用于 10 年以下幼齡樹的整形,對徒長枝、密生枝及延長枝進行短截,促發分生枝成為結果枝群.
2.4 利用生長調節劑疏花疏果或?;ū9?
2.4.1 大年樹上半年實施疏花疏果 在堅持人工疏花疏果的前提下, 對部分非節律性生長的植株進行必要的化學處理措施. 幼果期\\(四月下旬\\)噴 1 000 mg/kg的吲熟酯或 200 mg/kg 的萘乙酸、 乙稀利, 或施入0.5 kg 的尿素,促使其適量落果,萌發夏梢. 也有的在85%~90%花謝時,用波美 0.5°~0.6°石硫合劑噴,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利用上述化學疏花疏果技術,使用的濃度需因地因樹因氣候作適當調整,尤其是花期、幼果期如遇低溫或高溫均需降低使用濃度. 化學疏花疏果技術使用不當會有一定的風險, 建議盡量采用人工疏花疏果,合理調整開花結果數量. 一般情況下,全年共需疏果 2~3 次[10],即:第一次在硬核前\\(4 月底5 月初\\),第二次在硬核后\\(5 月下旬\\),第三次在定果后\\(6 月初\\). 一般每個結果枝三次疏果后只剩下一只果. 如不進行楊梅的疏果則掛果過多,推遲了成熟期;有的楊梅乃至營養跟不上,就會大量落果,這樣的果實也容易腐爛,而且導致第二年為小年.
2.4.2 大年樹下半年加強肥水管理,促進花芽分化,為次年開花結果打基礎 在果實采收后施入足量的有機肥和鉀肥,為形成優質的花芽提供充足的營養.對大年結果后樹勢較弱的還需用 0.3%尿素+0.2%磷酸二氫鉀+0.2%硼砂進行根外追肥, 以盡快恢復樹勢.
2.4.3 小年樹的上半年采取保 花保果 為抑制春梢?;ü?開花終期噴 20~30 mg/kg的赤霉素,進行?;ū9? 在 3 月上旬噴 0.2%磷酸二氫鉀液 1 次,隔10 d 再噴一次,連續噴 2 次,以提高坐果率. 有的楊梅基地在花前噴 1%過磷酸鈣浸漬液 1 次,隔 2~3 周噴 1 次 0.2%硼肥. 另外也可選擇 700 倍翠康花果靈液或翠康生力液噴 1 次,1 000 倍綠芬威 1 號或 3 號液噴1 次,800 倍高美施液 1 次;花后噴 1%過磷酸鈣浸漬液 2 次,0.2%磷酸二氫鉀液 1 次, 800 倍高美施液 1 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0].
2.4.4 小年樹的下半年采取抑制過多的花芽分化采果后樹冠噴 30~50 mg/kg 赤霉素, 每 10 d 噴一次,連噴 3~4 次,抑制過多的花芽分化;采果后修剪部分春夏梢,減少次年花果數量,果實采收后肥不施或少施,減少花芽形成.
3 結論與討論
改變楊梅大小年結果技術除了與改良土壤、 合理施肥密切相關外, 還與楊梅修剪技術、 合理蔬花蔬果等技術密切相關. 在本縣白浦、 孫前、 南灣楊梅重產區推廣校正楊梅大小年結果技術的應用, 果農在實際操作中簡單容易掌握, 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 并在本縣的船寮和高市等楊梅產區得以應用, 同時在周邊縣的楊梅產區進行推廣示范本技術, 都取得很好的效果. 楊梅大小年修正技術是實踐性很強的具體工作, 要使此項工作收到顯著效果, 必須堅持深入實際了解具體情況, 這樣才可對癥下藥, 差別對待.
參考文獻
[1]葉 利發,蔡 平.東魁楊梅在蘇州引種表 現及栽培技術[J].中 國南方果樹,2011,40\\(6\\).
[2]徐 春明,蔡 平.楊梅大樹優質高效栽培 改造技術[J].中 國南方果樹,2011,40\\(5\\).
[3] 陳方永 . 我國楊梅研究現狀與發展趨勢 [J]. 中國南方果樹 ,2012\\(5\\):31-36.
[4]孫建敏,鮑雨林.楊梅園地生態調控技術試驗[J].中國南方果樹,2012,41\\(2\\).
[5]章壽朝,張維芬.特色農業技術實用指南[M].杭州 :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5\\):63.
[6].黃 一華.東魁楊梅品種特性及高 產優質栽培技術[J].中 國南方果樹,2012,41\\(6\\).
[7]金 建芳.嘉興槜李低產的原因和提高 座果率的關鍵技術 [J].中國南方果樹,2012,41\\(2\\).
[8]饒 建民,陳 立福.淺析青田縣楊梅產業 發展[J].中 國農村小康科技,2009\\(5\\):42.
[9]劉 炳容 ,夏 暉 .青田楊梅產業化發展對策探討 [J].浙 江柑橘 ,2009,26\\(1\\):25.
[10]繆松林.楊梅生產實用新技術[M].杭 州 :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