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基本情況
彭陽縣孟塬高效節水灌溉項目區位于彭陽縣城東北部孟塬鄉的雙樹堯草灘堯趙山莊3個行政村,距縣城約60 km。該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均為440 mm,多年平均水面蒸發量為990 mm(E601型蒸發器)。降水量少而蒸發量大,干旱缺水嚴重制約著當地農業生產和經濟發展。項目區現有人口3 836人,據2013年底統計資料顯示,灌區糧食總產量1 694t,人均有糧440 kg,人均純收入4 570元,農民生活水平較低。
項目區現有耕地面積2 400 hm2,其中旱塬地1 000 hm2,山坡地1 733.33 hm2。農業種植結構仍然是傳統的種植模式,以糧食作物為主,冬小麥占60 %,玉米占20%,經濟作物(油料)占20%。為加快種植業結構調整,切實增加農民收入,對孟塬鄉雙樹堯草灘堯趙山莊3個行政村進行高效節水灌溉配套,使項目區成為寧夏高效節水灌溉在南部山區進一步發展的成功路子來探索和示范引領,努力將該區域規劃建設成為高效節水灌溉的典型區。賦予野生態彭陽冶和野山區高效節水灌溉冶新的內涵,使該項目成為加快推進彭陽生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舉措。
2 灌溉發展情況
2.1 灌溉總體情況
項目區總土地面積3.6 km2,此次規劃發展節水灌溉面積733.33 hm2。
項目區仍然是傳統的農業種植結構模式,以種植旱作糧食堯玉米及油料為主,主要靠天吃飯,無水利設施。經濟效益不明顯,根據縣農調堯統計堯農業等部門對全縣鄉鎮及項目區的糧食作物產量進行測產和統計,項目區小麥單產4 050kg/hm2,玉米單產9 750 kg/hm2,油料單產1 350 kg/hm2左右。此次規劃結合縣域經濟發展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整體思路,考慮項目區地處茹河流域的地理優勢,通過對項目區水利工程設施進行配套,提高項目區灌溉保證率,調整作物種植結構,發展經濟作物種植,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項目區毗鄰西莊水庫,工程水源為西莊水庫庫水。西莊水庫建于2005年,流域集水面積266.0 km2,總庫容1 459.6萬m3,水庫運行良好,目前水庫蓄水主要從楊坪已建截潛調水,年調水量432.0萬m3,水量豐沛,能夠保證高效節灌用水。近年來,項目區通過實施土地流轉堯土地集約等,使得基本農田范圍內,土地集中連片,集中管理,具備了實施高效節灌技術的條件。
2.2 節水發展情況
近幾年,彭陽縣設施農業堯特色農業建設迅速興起。項目區塬臺地主要種植旱作小麥堯玉米,坡地種植仁用杏堯桃樹等。項目區無水利設施,靠天吃飯,對農作物種植結構影響比較大,主要種植耐寒作物。
雖然國家每年對彭陽縣特色農業建設投入不少資金,但由于項目區地勢較高,灌區為揚水灌區,資金投入大,項目申請難度大,加之水利設施投資甚少,供水設施配套困難,影響農業發展,農民增收[4-6]。
3 水資源平衡分析
3.1 灌溉供水水源及現狀供用水狀況
項目區供水水源為西莊水庫庫水,根據寧夏水文水資源勘測局2008要2010年實測資料,項目區平均徑流深26.5mm,多年平均徑流量432.1萬m3,50%堯75%保證率徑流量分別為384.7萬堯246.5萬m3。
西莊水庫始建于2005年,控制流域面積266.0 km2,壩高54.0 m,壩頂長236.0 m。設計水平年50年,校核洪水1 000年,設計總庫容1 459.6萬m3,其中興利庫容66.56萬m3,有效庫容1 086.6萬m3。
目前,水庫運行良好,但近年來項目區干旱,水庫需水量較小,實際需水量為100萬m3。為了發揮水庫效益,將茹河河道長流水調蓄至水庫,年調水量432.0萬m3。用于發展孟塬高效節水灌溉項目供水量為532.0萬m3。
3.2 水資源供需平衡
3.2.1 項目區需水量計算。孟塬高效節水灌溉項目種植結構調整為:辣椒頤菜心(西蘭花)頤西芹=3頤4頤3,灌溉總面積733.33 hm2,其中辣椒220.00 hm2堯菜心(西蘭花)293.33 hm2堯西芹220.00 hm2。調整后灌區種植結構見表1?!颈?】
據寧夏水利廳發布的節水灌溉定和擬定的作物種植結構,灌區需水量見表2??梢钥闯?,孟塬高效節水灌區作物年灌溉凈需水量為132.0萬m3?!颈?】
3.2.2 水資源供需平衡分析。西莊水庫目前供水量為532.0萬m3,孟塬高效節水灌溉項目區年需水量為132.0萬m3,由此看出需水量小于可供水量,因此西莊水庫作為項目區的水源是有保證的。
4 參考文獻
[1]劉銀迪,王洪亮,汝向文.云南省高效節水灌溉現狀及發展建議[J].人民珠江,2014(2):22-24.
[2]黃修橋.灌溉用水需求分析與節水灌溉發展研究[D].楊陵: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5.
[3]黃金岳.寧夏彭陽縣農田水利發展目標與建設任務[J].北京農業,2012(24):160.
[4]雅玉霞.寧夏彭陽縣羅堡發展節水灌溉的必要性[J].北京農業,2013(33):253.
[5]王兆鵬,徐振宇,張建鈴.節水灌溉可行性研究階段水資源堯平衡分析[J].中國農村水利水電,2003(2):28-29.
[6]丁新紅,董赟,任良龍.梧桐河灌區灌溉水資源平衡研究[J].水利科技與經濟,2011(5):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