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農村棄農務工經商人員的增加,從事農業生產的勞動力已明顯不足,如能在甘薯生產上盡可能地應用農業機械,不僅可省工、省時、節省投資,而且可取得甘薯高產高效。
一、育苗選擇適合
當地土壤、氣候特點和栽培目的的甘薯做種薯,播種前每畝栽培地準備好合格薯種50千克。選擇地勢高燥、排水良好、背風向陽、土壤疏松肥沃且前兩年沒有種過甘薯的耕地作為甘薯的育苗地 ;3 月上中旬將育苗地深耕細耙,畝施 1000 千克腐熟豬糞或腐熟菜餅 50 千克 +25 千克尿素做種肥,按 1.5 米的寬度包溝做畦。3 月中下旬,當夜間最低氣溫穩定上升到 10℃后,用小挖鋤配合,將種薯塊按照行距45 ~ 50 厘米、株距 30 ~ 33 厘米埋入畦內,澆足發苗水,上覆 5 ~ 8 厘米厚的干細土 ;一般每畝栽培地需育苗地58 ~ 60 米2。
二、施基肥、整地起壟選擇
地勢高燥平坦、排灌方便、土質肥沃、土層深厚的砂壤土或壤土耕地作為甘薯的栽培地 ;扦插定植前每畝施入腐熟豬糞 2000 千克、進口三元復合肥(15-15-15)20 千克、氯化鉀 50 千克做基肥,用耕整機械將栽培地深耕細耙。然后,砂壤土耕地用 25 馬力的四輪拖拉機配套 1KQ-30 型甘薯起壟機起壟,壤土耕地用 35 馬力的四輪拖拉機配套 1KQ-30 型甘薯起壟機起壟,起壟高度20 ~ 25 厘米,壟距 75 ~ 80 厘米。
三、扦插定植
長江流域 5 月上旬~ 6 月初可將甘薯苗陸續扦插定植,扦插定植時先從育苗地選擇長勢健壯的老莖蔓,將老莖蔓按 3 節的長度剪成插條,在晴天的早晚或陰天用小木棍或金屬棍配合,將插條按 20 ~ 25 厘米的株距斜插入栽培壟,插條下部的 2 節插入土壤,上部的1 節 留 在 地 上 部, 每 壟插 1 行, 一 般 每 畝 扦 插3600 ~ 3700 株。扦插定植后即澆足定苗水,一般扦插后 5 ~ 6 天插條開始發新芽。
四、中耕除草
1. 扦插定植前除草
甘薯苗扦插定植前,每畝用 40% 阿特拉津膠懸劑200 毫升 +50% 乙草胺乳油 200 毫升對水 30 ~ 40 千克對壟面和壟溝噴霧進行封閉性除草。
2. 扦插定植后除草
甘薯發新芽后到封壟前應進行 1 ~ 2 次人工中耕除草,中耕除草時,要做到深鋤溝、淺鋤壟,并向壟上適當培土。甘薯發新芽后到封壟前,若雜草較多,可在雜草長到 2 ~ 5 葉時,每畝用 5% 精喹禾靈乳油或 12.5%精吡氟禾草靈乳油 80 ~ 100 毫升對水 30 ~ 40 千克對壟面和壟溝進行噴霧除草 1 次 ;此時的化學除草要嚴禁使用乙草胺、2,4- 滴丁酯、丁草胺和含有此三種成分的除草劑。
五、追肥
甘薯苗扦插定植后 10 天左右,每畝用尿素 5 ~ 6千克對水 1200 ~ 1500 千克澆施提苗。9 月上旬~ 10 月上旬在薯塊生長膨大期,用 0.3% 磷酸二氫鉀溶液進行葉面施肥 2 ~ 3 次,每次間隔 10 ~ 15 天。
六、翻藤
8 月上中旬,當甘薯莖葉封壟時,用木棍或竹棍配合,將整個栽培地的甘薯藤蔓翻動 1 次,以切斷藤蔓長入土中的不定根,防止不定根處長出沒有食用價值的小薯塊而消耗養分。
七、排灌
7 ~ 9 月是甘薯生長的關鍵時期,也是長江流域高溫炎熱多雨或干旱的季節,栽培地的圍溝、腰溝、畦溝要長期保持暢通,以確保強降雨時能及時排水。如遇天氣長時間干旱要及時用水泵抽水抗旱,抽水抗旱的方法是在早晚涼爽時或陰天將水抽入畦溝,讓水慢慢滲入畦內土壤,但不可讓水漫過畦面,更不可讓栽培地長時間漬水。
八、害蟲防治
甘薯的主要害蟲為小地老虎、螻蛄、蠐螬等地下害蟲,在發生時,可用 80% 敵百蟲可溶性粉劑 40 ~ 50 倍液拌炒麥麩或炒菜餅或炒豆餅或碎菜葉制成毒餌誘殺。
九、采收
1. 機械割藤10 月下旬~ 11 月中旬,薯塊成熟時即可陸續采收;在薯塊收獲前 1 ~ 2 天,用 1JQ-150 型秸稈還田機對紅薯莖葉進行機械割藤、粉碎還田。
2. 機械挖薯機械割藤后的砂壤土甘薯地使用 25 馬力的四輪拖拉機配合 4KW-1600 型塊莖挖掘機挖取薯塊,壤土甘薯地使用 35 馬力的四輪拖拉機配合 4KW-1600 型塊莖挖掘機挖取薯塊 ;挖取薯塊后要及時人工收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