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存在的問題
1.1 對水利設施及制度缺乏有效管理
眾所周知,水資源是人類得以生存的重要保證,可以說任何生命的運作都離不開水,同時,水也是重要的工農業生產性資源。如何管理水資源、如何分配水資源、如何使用水資源,都是我國農業水利建設最需要了解并解決的問題。而我國又是一個水資源緊缺的大國,更是使得我國的水利工程建設困難重重。由于我國一直沒有重視農田水利的重要性,對此方面的資金相對較少,因此很多地方的水利工程設施都出現了老舊現象。當地管理者對此視而不見,沒有及時對設備進行修理和維護,導致很多水利設施都在帶病運行。比如很多農田灌溉工程的渠道、水庫等都處于半失管狀態,維護運行非常差。另一方面,中國很多現有的農田水利工程大部分都已經建設了很長時間,其設備早就達到了規定使用年限,致使水利工程無法正常運轉,工程效益明顯下降。同時,一些小型農田水利工程沒有一套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欠賬較多,管理者無法拿出更多的錢,對灌區進行全面的續建配套和節水改造。而如果沒有適當的報酬,農民大多不愿意參與到水利工程的建設中來,這種問題的不斷積累,使得對農田水利的管理不斷走下坡路。
1.2 資源過度使用和浪費
由于中國人口持續增長,同時用水效率的不斷下降,我國能用的水資源已經越來越少。因此農業灌溉中對地下水的依賴越來越強,甚至已經成為在北方農業灌溉的最主要水源,這就造成了地下水的過度開采。如今,我國農業用水不光面臨著地下水量不斷減少的問題,更受到了地下水質不斷被污染的約束。同時,水資源的浪費現象無法快速的解決,這些都使得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困難重重。地下水的開采不能受到有效的制約管理,農民開采地下水的成本也越來越高,雙重壓力間接地影響了農田水利的發展,并導致了一系列的生態問題。最普遍的現象是流域上游或水資源豐富地域實行漫灌,而下游卻搶奪地下水資源做為灌溉的保證。這種過度使用和浪費更加劇了水資源的短缺。
1.3 缺少投入,無法挽回成本
我國在布局水利工程時,將大多注意力集中在了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設和管理上,忽視了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設,因此我國的農田水利資金和人力都面臨著嚴重的空缺。加上近幾年,我國對農村的稅費進行了全面的改革,大大降低了資金及勞動力的數量,使得我國農田水利建設進入低潮。因為農業水利設施建設需要大量資金,而且風險較大,所以金融機構和民間資金不愿意將資金投入到這一領域來。而農民自身不愿意投入過多的精力在公共設施上,這就使得農田水利建設面陷入了無法挽回成本和雇傭勞動力的尷尬局面。
2 如何加強農田水利技術制度的創新
2.1 創新完善施工技術
農田水利工程存在著舊的工程如何完善、運營和維護以及轉軌階段如何新建新的農田水利工的問題。所以在農田水利工程建設過程當中,管理人員要認真貫徹落實上級的相關政策及法律法規,積極制定有效的管理機制,創新并完善施工技術。政府也應充分重視起水利工程的建設,加強投資,使水利工程能夠較快的走上正軌。同時要切實保護農民利益,使得積極的投入到水利工程的建設上來。
這樣才能吸引更多的社會資金,使水利工程建設得到技術上的保障。另外,還要提高水利工程的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使農田水利工程能夠得到更好的建設與管理。農田水利系統要響應上級號召,堅定不移地走可持續發展水利之路這一全新治水理念。對于老舊的設備,要進行及時的更換和維修,對于更新的設備,要時刻確保機器能夠有效運轉,要雇傭專業的技術人員進行管理,加強設備的使用效率,避免多余的不必要的投資。
2.2 合理利用資源,有效節約成本
相關管理人員應重視不同地區的資源特征,針對不同情況創新使用的解決措施。只有保證了資源的合理利用,才能節約成本,進一步加強農田水利建設。例如,將農田水利建設與節水工程建設結合起來,大力推廣應用噴灌帶,發揮噴灌帶投資少、使用方便、水壓要求低、同時便于管理的優勢,逐步在果園和已成片開發建發的農田中推廣;積極發展大棚滴灌,實現大棚膜下滴灌化。同時,可以對渠道、河道進行整治工作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設計人員要盡快制定有效的方案,保證水資源的合理使用,有計劃有目的的使用水資源。
推廣更好的節水方式,讓農民形成節水意識。為不同的利益層次之間建立一個合理的利益協調和分配機制,使工程治理制度朝利于可持續發展的方向變遷??梢栽谵r村實行村委會積水制度,在每個農村選舉出節水委員,對整個農村的水資源使用進行管理。管理經營好水資源的利用,關系到整個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設和發展,只有保證成本的最低化,才能夠確保利益的最大化。有關人員一定要重視此方面問題,建立合理有效的管理制度,達到高效利用水資源的目的。
2.3 完善相關管理制度
目前我國正處于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階段,政府的財力有限,要想完成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設,需要廣大農民的積極參與,因此要充分調動起農民的積極性。管理人員及政府應建立完善的管理機制,加強投資,使更多的農民和社會企業、團體共同參加到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設上。幾十年的改革開放,已經讓中國擁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中國經濟體制也已經發生了一系列的轉變。特別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這一具有里程碑式意義的歷史任務的提出,給農村水利建設模式的根本轉變提供了新的背景、新的思路、新的制度環境。所以在新的時代背景和制度環境下,政府及有關部門更要對農田水利加以重新的認識和定位,要知道,農田水利工程對我國的農業事業的運作及發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為了適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的要求,必須要改革和完善農田水利建設相關管理制度,同時加強投資建設,讓新時期的農田水利建設能夠向著健康的方向發展。管理人員應及時建立起一支高素質的農田水利從業者隊伍,積極完成農田水利技術制度創新。通過各設立培訓機構、參觀大型水利工程建設等方式對水利員進行培訓,讓他們能夠跟上時代的步伐,更快更好的完成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另外,需要加強對農田水利科學的研究,及早實行新技術、掌握新科技、運用新人才。同時,針對不同農村的體制和經濟發展水平的不同,可以制定同的管理體系,使人才和技術更好的為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設和發展服務。
結束語
農業水利的技術制度對農業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們必須將足夠的注意力集中在農田水利的創新上。只有不斷完善農田水利的工程施工管理,優化農田水利工程施工方案,才能提高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設質量,進而確保我國農業生產的順利運行,推動農業生產的高效發展。
參考文獻
[1] 任曉雨. 地方小水電工程質量監督工作的思考 [J]. 廣東科技,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