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況
1.建設位置及范圍
鎮北堡同莊村渠系砌護項目區位于西夏區北堡鎮蘆花地區同莊村,主要解決同莊村一、二、四共三個自然村農渠砌護改造問題。項目區東到新南公路,南至牧二渠北支渠,西靠蘆花防洪堤,北到同莊村四隊防洪路。中心點坐標為北緯 38°35'01",東經 106°09'59",總面積 2600 畝,灌溉面積 2100 畝。項目區屬沖洪積平原,土壤主要有灰鈣土、沙壤土,適合糧食種植。
2.氣候特征
項目區屬于中溫帶干旱氣候區,具有典型的大陸性氣候特點。冬寒少雪,春季多風,夏熱短暫,秋雨集中,光照充足,熱量豐富,晝夜溫差大,蒸發強烈。根據近十年的氣候資糧統計,年平均氣溫 9.6℃,最低氣溫 - 20℃,最高氣溫 37℃,年無霜期 160—151天,霜凍一半結束語豎年四月上旬,年平均降水量為 201.3mm,且年內年際降水量分布不均,降水量多集中在 7、8、9 月份,多年平均蒸發量 1824.9 mm,年日照時數為 2974 小時左右,日照充足。
二、工程任務及規模
1.目標和任務
本工程的建設目標是在現狀農渠渠線的基礎上,進行渠道順直并砌護,設計渠道為 U 型,同時改建和新建沿線相應的配套建筑物。工程建設的任務主要從渠道砌護、建筑物配套及加強管理幾個方面著手,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以滿足現有耕地的灌排需要,并通過調整產業結構,充分利用有限的水資源,達到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的目的。渠道砌護改造的目標和任務為:
1.1 項目實施后,農渠砌護率達到 100%,減少了輸水損失,渠系水利用系數將有現狀 0.46 提高到 0.75,灌溉水利用系數將由現狀的 0.41 提高到 0.67,節約了水量,縮短了灌水時間。
1.2 對農渠進水口及農渠上的渠口等老化失修的建筑物全部進行更新改造。
1.3 進一步加強和完善農民用水者協會。由農民協會加強量測水及水費收繳管理工作,促進農民節水的積極性。
2.工程建設規模
工程總投資為 156.82 萬元。砌護改造農渠共 48 條,總長16110 米,采用 U 型混凝土板砌護形式。配套畦田口 1074 座。
三、工程管理
工程建設管理是保證工程質量的重要措施之一。西夏區水務局成立項目建設領導小組,工程實施由西夏區水務局全部負責,包括項目的申報、協調、組織、實施、監督等工作。
1.建設管理
為確保該項目順利建設,根據《寧夏水利工程建設管理辦法》,再項目的實施工程中,制定一套嚴格而科學的工程建設管理制度,統籌安排、同意實施、嚴格管理。
1.1 項目建設實行項目法人制、招標投標制和監理制,西夏區水務局為項目法人單位;工程實行招投標制,公開招標建設,選擇具有水利暫三級以上資質的專業施工服務;工程實行監理制,選擇有資質的監理單位對項目工程進行監理。
1.2 工程實施單位和承建單位要按照合同文件規定,依據設計要求和國家有關《行業技術規范》組織施工。監理項目責任制,實行行政領導負責制和項目經理負責制。監理健全三級質量檢查體系。確保工程質量。
1.3 項目建設中所需物資、材料實行招標采購。
1.4 項目建設的資金管理設專用賬戶,做到??顚S?,印個遵循財務管理制度。
1.5 工程俊工會,有項目領導小組組織對所見工程進行全面初檢,再初驗的基礎上,報請自治區財政廳、水利廳等匯通項目設計,監理單位和有關業務部門工程組織驗收。
1.6 建立健全技術檔案,對工程的設計、施工、驗收、管理、運行以及經驗等資料,應存檔備份。
2.運行管理
工程建成后,根據渠道原有產權不變的原則,農渠按屬地管理原則由西夏區水務局管理,仍實行農民用水者協會管理制,但要屬于專管機構管理之下,杜絕搭車收費。
2.1 加強灌區工程管理。對管理工程的維護、配水、水費收繳等實行自我管理、自我維護、自我運行、自主經營。條件成熟時,對一些小型的渠道還可以通過租賃、拍賣等方式加強管理,確保節水目標的實現。
2.2 嚴謹再渠堤墾植、取土、放牧,不得擅自在渠堤開口和埋管取水,防止工程那個病害的發生。
2.3 渠道在砌護后,正常運行期間的水位不應超過設計水位。再防水前、后或暴雨后,應對渠道進行全面檢查。
2.4 加強農渠管理,實行供水到戶,一價到田,實現灌區水利管理的民主化、規范化。
四、工程效益
工程實施后,渠道引水速度加快,可使灌溉水利用率提高,減少了水的滲漏,縮短了灌水時間,節約了勞動力,從根本上解決了群眾灌水難的問題,為當地農業豐收打下堅實的基礎。項目地建設可有效的改善當地群眾農業生產生活條件,改善生態環境,提高人民群眾生活質量,促進當地經濟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