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車縣位于新疆西南邊陲、昆侖山北麓,帕米爾高原南面,地處塔克拉瑪干沙漠和布古力沙漠之間的葉爾羌河沖積平原中上游。 平均海拔 1231.2 m,山地占 39.18%,平原占 60.82%,總面積 8 195.69 km2,總人口 80.4 萬,耕地面積 10.67 萬 hm2。 屬暖溫帶大陸性氣候,有得天獨厚的光熱水土資源,四季分明,氣候干燥,日照長,水份蒸發量大,年平均降水量 56.6 mm,晝夜溫差大,能滿足農作物一年兩至三熟的熱量要求。有豐富的糧食作物、棉花產業、特色林果業,屬典型的農區畜牧業大縣。農牧民有著長期從事庭院養殖畜牧業的悠久歷史和飼養家畜家禽的豐富經驗,發展庭院養殖肉羊生產有著良好的基礎和得天獨厚的有利條件。
1、 庭院養殖發展的優越性
庭院養殖指以自己的庭院和四周非承包隙地為基礎和開發利用對象,以戶為單元獨立經營,從事畜禽養殖,以挖掘農村土地利用率、生產率、開發自然資源、社會資源為宗旨的特有產業形式和經營形式。農民朝夕不離庭院,并具有傳統庭院生產經營活動的習慣,是傳統和現代的有機結合,有利于把傳統經驗技能和現代化科學技術結合起來,有利于把家庭自營經濟同承包集體的那部分經濟有機結合起來,有利于農副產品“過腹還田”,提高土地肥力。 發展庭院養殖,不僅具有豐富的資源潛力,顯著的經濟、社會、生態效益,而且對農村“兩個文明”建設和農民增產增收有著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2、 庭院養殖肉羊存在的問題
莎車縣庭院養殖肉羊有著多年的養殖習慣,主要以養殖多浪羊為主。隨著經濟的發展,對養殖水平的要求提高,庭院養殖也存在了不少問題。
2.1 庭院養殖規模過小,造成種羊資源浪費
全縣養殖肉羊繁殖戶 91 581 戶, 其中養殖肉羊 30 只以下的養殖戶占 92.50%,30 只到 50 只之間的養殖戶占 5.22%,50 只到 100 只之間的養殖戶占 2.13%,200 只以上的養殖戶僅占到 0.15%。
2.2 生產基礎薄弱、抵御風險能力較差
養殖戶受傳統養殖方式的影響,圈舍陳舊簡陋,各畜種混養,沒有專門的生產圈舍和活動場所,飼養場地窄小,動物疫病傳播風險較高。
2.3 生產方式落后,飼養管理粗放,經濟效益低
農戶普遍存在重數量、輕質量,飼養管理投入不到位,飼養周期長,成本增高,影響畜產品品質,從而導致傳統養殖方式長期占據主導地位。
3、 發展庭院養殖肉羊的思路
3.1 從實際出發,適度發展規模養殖
由于庭院養殖肉羊的飼草料來源于庭院前后林帶的樹葉、自己承包經營地的農林副產品及地邊緣飼草,這些飼草料可滿足適度規模養殖的需要,從而發揮出庭院養殖經濟的最大效益。
3.1.1 養殖規模不宜過大
莎車縣屬于典型的農區畜牧業,受種植業、特色林果業的影響,飼草料缺乏,就會導致飼草料及人工投入增加,從而增加了養羊成本。
3.1.2 養殖規模也不宜過小
養殖規模過小飼草料雖然足夠,也可以節省人力費用,但不能發揮出種公羊的最大作用,使種公羊飼養成本過高,達不到經濟效益的最大化;為此,建議庭院養殖肉羊規模在 30~50 只,一是可充分利用自己庭院所擁有的自然資源,滿足羊只飼草料的需要,減少養殖成本;二是可發揮出優良種公羊的最大作用,使養殖效益最大化;三是可精心飼養管理,提高良種化程度,提高繁殖成活率,增加收入;四是可以大力推廣肉羊標準化養殖技術,形成飼料配制、飼養管理、疫病防治等庭院養殖過程中的標準化、科學管理,提高肉羊生產水平,逐步建立高產、優質、高效、生態的庭院肉羊生產體系。
通過一家一戶的小群體,形成千家萬戶的大產業,建立長期、穩定、優質、高效各具特色的多浪羊養殖基地,形成規模效應,帶動優質肉羊產業的發展。
3.2 發展庭院設施養殖,改善圈舍環境
庭院養殖是農民多年來養殖增收的重要途徑。 隨著肉羊業在現代畜牧業中所占比重的不斷提高,庭院養殖設施的建設就顯得尤為重要。 所以若想增加養羊效益,就應推廣庭院設施養殖,建造布局合理的羊舍或暖棚,使其與其他家畜分開飼養,這樣無論在炎夏還是寒冬,羊群都有一個舒適的環境,促其快速生長與增重,并且飼養設施的合理建造與布局,可大大降低疾病的發生,有利于抵御疫病的風險。
3.3 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轉變生產方式
莎車縣飼養管理多浪羊技術水平參差不齊,品種質量良莠不齊。 以葉爾羌河為界,庭院養殖多浪羊飼養管理技術水平及培育出的多浪羊種羊質量河東均比河西高,形成了河東多浪羊養殖戶以出售種羊為主要經濟收入,河西以出售羔羊育肥為主要經濟收入的局面。 因此,根據這一地域特點,從實際出發,合理布局。劃分河東河西兩塊不同養殖發展方向的區域。一是在河東各鄉以多浪羊本品種繁育為主,進行選育提高,建立良種繁育體系,為社會培育并推廣優質高產的多浪羊種羊,充分發揮優良地方品種的作用;二是在河西各鄉以雜交生產肥羔為主,利用專用肉羊品種—薩??搜蚝投挪囱驗楦副?,與多浪羊雜交生產肥羔,為育肥大戶提供育肥資源,實現“河東繁育種羊、河西雜交生產”的養殖格局。
利用多浪羊一年四季均可配種的特點,采取羔羊早期斷奶,統一配種、統一產羔,縮短飼養周期,提高繁殖性能,增加出欄量,提高種羊品質,由過去一年產一胎改變為兩年產三胎的高效生產方式,最大程度上發揮多浪羊的潛能,提高全年舍飼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 彭珂珊.庭院經濟是農民增收的新亮點[J].柴達木開發研究,2003(5):19-23.
[2] 龍梅,王國祥,羅萍.促進農區規模肉羊產業發展的措施探討[J].中國動物保健,2011(4):50-52.
[3] 陳曉勇.我國農區肉羊發展關鍵因素及發展趨勢[J].現代畜牧獸醫,2010(3):32-33.
[4] 田烽,張瑾,劉琴.新疆農區現代肉羊生產體系的構建[J].新疆畜牧業,2006(5):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