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薯-小香蔥輪作,是充分利用烤煙和玉米地套種紫薯,接著冬種小香蔥,多作物輪作換茬提高復種指數,發揮土地最大效益,增加農民收入。
1、紫薯-小香蔥輪作特點
1.1 不與煙葉生產爭地
在烤煙田塊采收到第三烤時,約 5 月下旬,將紫薯苗套種到煙畦,煙葉采收完后,紫薯進入旺盛生長期,到 10 月份紫薯采收完后,起壟整畦,種上小香蔥,在次年 1 月份煙葉移栽之前收獲小香蔥,供應元旦、春節市場?;蜃鲜砻缣追N到玉米地,玉米收成后,此時紫薯蔓長 50cm 左右,除去玉米桿,等紫薯采收完后,起壟整畦,種上小香蔥。該模式一年種三季,大大提高復種指數。
1.2 栽培簡易
煙后套種紫薯采用免耕栽培,無需起壟,直接利用煙畦\\(或玉米畦\\)種植紫薯,具有投資少、管理易、省工省時的好處。冬季小香蔥種植,田不冬閑,選擇耐寒小香蔥品種,生育期 2~3 個月,在水肥管理得當,即可獲得較高產量,667m2產量可達1750kg。
1.3 效益可觀
2013 年“建寧縣誠信家庭農場”,在客坊鄉基地種植紫薯,以 1.7 元 /kg 的平均價格折算,667m2產值達 2500 元,加上頭季烤煙收入 4000 元 /667m2,一季小香蔥 667m2 產值 4000 元,合計一年 667m2產值超萬元,效益可觀。因此推廣“煙\\(玉米\\)-薯-蔥”輪作模式是農村增收致富的好項目。
2、主要高產栽培技術(注:煙葉、玉米栽培技術省略)
2.1 紫薯栽培技術
2.1.1 精選薯種,兩段育苗。選用目前市場走俏的“越南紫薯”,薯塊沒有病蟲害,種薯規格在 100~250g。培育紫薯采用“兩段式育苗”。前階段于 1 月中下旬,在棚內整出 1.2m 寬,20~30cm 高的苗地,苗地長隨棚的長度而定。在苗地里向下挖高度為 15~20cm,床底撤施一層土雜肥與牛欄糞草,并潑澆人畜糞尿后回土??捎眯迸欧椒?,排種時要注意頭上尾下,不可倒排。薯塊排種規格為間隔 2~3cm 左右,種薯排好后蓋土,做到上平下不平,薯塊不接觸土雜肥和糞草,防肥害,蓋泥至不見薯塊。隨后加蓋一遍稻草,再用清糞水淋透全部苗床,然后扣棚增溫保濕;育苗后階段在 3 月上中旬,苗長至 5~7cm 時,分苗栽植,密度 35cm×70cm,并覆蓋小拱棚,繼續增溫育苗。育苗過度中,檢查通風避免燒秧,追肥促生長。順溝每 667m2撒施 3%辛硫磷顆粒劑 2~2.5kg,以防地下害蟲。
2.1.2 適時移栽,優化群體。紫薯栽插適宜時間一般以 5月下旬至 6 月上旬為佳,株距 32~36cm。每 667m2種植 3000~3500 穴。薯農在移栽時可利用適宜天氣抓緊移栽薯苗,陰天或雨過天晴,其土壤水分適合移栽,栽后發根還苗快,遇連續晴天,必須在氣溫不高的下午移栽,栽插要避開大雨天氣,大雨后栽插易形成柴根。
2.1.3 優法施肥,藥劑控蔓。如煙田肥力好,生長前期可不追肥,反之,移栽一周后與除草相結合追施提苗肥,有條件用人糞尿、豬糞水、沼液澆一、二次最好。栽后 40~45d 中耕時結合培土施結薯肥,每 667m2穴施硫酸鉀 15kg,進入薯塊膨大期后,不可再追肥。對后期早衰苗或干旱的田塊,每隔一周噴一次0.2%磷酸二氫鉀等葉面肥進行根外追肥。一般在 7~8 月,結合除草可提藤 1~2 次,防止結不定薯,8 月中旬后要停止提藤,確保產量,對旺苗即蔓長 0.7m 時, 可在午后噴施 33%二甲戊靈乳油 200 倍液 45kg/667m2,或噴施 15%多效唑加適量 0.2%磷酸二氫鉀,每隔 10d 噴一次,連續 2~3 次,控制地上部旺長,促進薯塊生長。薯藤長到 80cm 時要結合除草及時摘除主蔓的生長點,早長分枝,多結薯。
2.1.4 病蟲管理。紫薯田間主要有老鼠、地老虎、斜紋夜蛾、甘薯天蛾、黑斑病、軟腐病等。發生鼠害,應在結著期及時誘殺老鼠 2 次,防治害蟲,噴施 4.5﹪高效氯氫菊脂 2000 倍液,或1.8%阿維菌素 2500 倍液。夏季高溫多雨季節要加強防治薯病,用大生 M-45、多菌靈等藥劑,嚴禁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確保紫薯質量安全。
2.1.5 及時收獲。一般在 10 月下旬開始挖薯,最遲收獲期為 11 初,紫薯在大田生長期約 145d,收獲時應盡量減少塊根外傷,防止病菌感染。
2.2 香蔥栽培技術
2.2.1 選用良種。選擇紫花香味濃的品種,主要品種有:四季小香蔥、福建細香蔥、本地種植的小香蔥等。667m2用種量 1.2~1.5kg,適宜播種期為 9~10 月。種子在 55℃溫水中浸種 20min,接著用清水沖洗且晾干后播種。播種苗床要求地勢高、干燥、土質良,苗床做成寬 1.2m 的高畦,施腐熟有機肥作基肥。播種的苗床要反復澆水至外滲狀態,苗畦撒播種子 4~5g/ m2,然后覆蓋 0.5cm 的細土,輕壓后澆水。為了保濕,要求使用遮蓋陽網,也可用稻草遮蓋。播后至長出葉子前保持土壤濕潤。
2.2.2 整地施肥移栽技術。大田整地應當鏟高墊低,達到細碎松軟平整,排水和澆水方便的條件。每 667m2施入有機肥1700kg、復合肥 60~65kg。
2.2.3 定植技術。栽種時要對蔥苗進行遴選,棄掉受傷苗、感病苗、細弱苗。經選擇后的優良苗可剪去須根先端,留 2~3cm 以促發新根生長。栽種規格為行距 20cm、株距 10cm,每窩定植 4~6 株,定植深度 3~5 cm,并及時澆定根水。
2.2.4 田間管理。強調施入有機肥,及時供水,增施 P、K 肥,控制 N陏肥。香蔥根層淺表,吸收力有 ,濃肥、旱澇對其不利,掌握薄水薄肥多次澆施,做到雨后清溝排水。定植緩苗后,澆水追施相結合,肥料用量為尿素 5kg/667m2、或碳銨 15kg/667m2,一般10~14d 追施 1 次,收獲前 15d 不施肥料。為保證蔥株嫩綠必須追施葉面肥。
2.2.5 收獲。小香蔥從返青到第一次收成約需 40d,此時株高 30~50cm,第二收成 30d 左右,第三次收成需 25d 左右。選擇晴天早晨或傍晚進行刀割收獲小香蔥,收蔥刀口距畦面 2~3cm 且收割刀口要平齊,每次收割后可耙地 l 遍,等 3d 后蔥刀口愈合,新葉馬上長出時澆水。
2.2.6 病蟲害防治。防治措施要求農業和生物防治相結合,合理噴施化學農藥,實現各項防治技術的整合效應。突出“三蟲三病”的防治,即蔥蛆、潛葉蠅、薊馬、疫病、霜霉病、灰霉病。
參考文獻:
[1]張乙珍.煙稻輪作高產栽培技術[J].中國農技推廣,200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