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刊網,職稱文章發表、期刊投稿權威機構

投稿咨詢

投稿在線咨詢

專著咨詢

合著&獨著&編委

編輯在線咨詢

專利咨詢

專利申請&轉讓

編輯在線咨詢

軟著版權

軟著版權

編輯在線咨詢

在線溝通

論文&專著&專利

編輯在線咨詢

微信聊

微信掃一掃

首頁 > 農業論文 > > 東江源區土壤侵蝕與土地利用變化間的關系分析
東江源區土壤侵蝕與土地利用變化間的關系分析
>2023-10-23 09:00:00


引言

土壤侵蝕是土地退化與水土流失等生態環境惡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它不僅受地形、土壤類型等自然因素的影響,而且還受到土地不合理利用等人類活動的影響。過度的人類活動直接造成土地利用結構的轉變,甚至可以人為制造并加重這一變化過程,成為土壤侵蝕最重要的影響因素。因此,土地利用的變化可以間接反映土壤侵蝕的現狀,二者有著十分緊密的關聯。本文采用 RS/GIS 技術,通過定量方法研究、分析東江源區土壤侵蝕與土地利用變化之間的關系,為東江源區的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態系統恢復提供科學依據。

1 研究區概況與研究方法

1. 1 研究區概況

江西三百山是廣東東江的源頭,簡稱“東江源區”。東江源區位于江西省贛州市東南端,包括尋烏、安遠、定南 3 縣。地理位置: 24°20' N ~25°13' N,114°47' E ~ 115°53' E。流域面積 3 495. 79km2,地形地貌以山地、丘陵為主; 地勢北高南低,東西嶺谷相間,被形象地稱之為“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與莊園”。該區屬典型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熱量豐富,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 18. 8℃ ,年降雨量 1 526 ~ 1 700 mm。

1. 2 數據來源和分類

東江源區 1995 年和 2000 年 2 期土壤侵蝕強度圖,為 TM 影像數據解譯獲得的江西省 1995 年和 2000 年全省水土流失遙感調查成果,由江西省水土保持研究所提供; 1995 年和 2000 年土地利用數據源于中國科學院地理所的 LANDSAT TM衛星數據解譯結果; 以及數字化的江西省測繪局1∶100 000 地形圖數據。按規程,土壤侵蝕強度劃分為微度侵蝕、輕度侵蝕、中度侵蝕、強度侵蝕、極強度侵蝕及劇烈侵蝕 6 個等級,土地利用分為二級,即耕地、草地、林地、水域和建設用地 5 個一級類,有林地、灌木林、疏林地、其他林地和高、中、低覆蓋度草地等 15 個二級類。

1. 3 研究方法

土壤侵蝕的定量分析基于 1995 年和 2000 年2 期土壤侵蝕等級圖土地利用類型圖 \\( GRID 形式\\) 。首先,在 ArcGIS 軟件下將各類圖件數字化,通過定義投影、坐標、配準、編輯等操作,生成矢量數據,再柵格化成 30 m ×30 m 的 Grid 圖。然后,利用 ArcGIS 的疊加分析\\( Overlay Analysis\\) 功能,采用轉移矩陣算法,得到土地利用變化轉移矩陣和土壤侵蝕強度指數\\( Ei\\) ,求得 1995 -2000 年土地利用和土壤侵蝕強度的相關數據。

2 結果與分析

2. 1 土地利用方式時空變化

結果表明,東江源區土地利用類型變化的主要趨勢是林地和草地大量減少,水域和耕地增加\\( 見表 1\\) 。各種土地利用類型的面積總量增減特點如下?!颈砺浴?br>
1\\) 耕地面積總量增加,增加面積為 6. 89 km2,其中旱地增加了 6. 10 km2。

2\\) 林地面積總量急劇減少,其中有林地和疏林地面積大幅減少,分別減少了17.74 km2和21.12km2,而其他林地\\( 主要是果園\\) 面積增加了 22. 50km2。從中可反映出林地之間相互轉化的面積較大。

3\\) 草地面積總量減小了 2. 68 km2,主要是高覆蓋度草地面積減少了 4. 09 km2,與之相反的低覆蓋度草地面積有所增加。

4\\) 水域面積總量相應的增加了 1. 59 km2。

5\\) 工礦居民用地面積基本持平,略有增加。

利用 ArcGIS 中柵格數據疊加分析功能,直接或間接計算得出研究時期的土地利用轉移矩陣\\( 見表 2\\) 。各種土地利用類型的轉換特點如下。

1 \\) 林地。特點是土地利用方式轉換頻繁。原有林地有 99. 53%,仍為 2000 年的林地; 轉出最多的是耕地,面積為8.68 km2,占原林地的0.29%;其次是轉換為水域和草地,各占原有林地的0.12%和 0. 07%。同時,有 4. 2 km2的草地、2. 04 km2的耕地、0. 06 km2的工礦居民用地和0. 01 km2的水域轉換為林地,分別占 2000 年林地的 0. 14%、0. 07% 。轉移的結果,5 年間林地總量減少 7. 86km2,約占 1995 年林地總量的 0. 26%。

2\\) 草地。5 年間,原有草地只有 94. 30% ,仍為 2000 年的草地; 其余主要轉換為林地,轉換了4. 2 km2,占1995 年草地總量的4. 82%; 其次為耕地,轉換了 0. 77 km2,占 0. 88%。同期,林地向草地轉換了1.97 km2,占2000 年草地總量的2.34%;耕地向草地轉換了 0. 02 km2。轉移的結果是草地面積相對減少2. 98 km2,約占1995 年草地總量的 3. 42%。

3\\) 水域。1995 - 2000 年水域面積有所增加,主要為林地向水域轉換了 3. 52 km2,占2000 年水域面積的51.01%。其次是耕地向水域轉換了0.42km2,占 2000 年水域總量的 6. 09%。與此同時,水域僅向林地轉換了 0. 01 km2。轉換的結果是水域面積相對增加了 133. 67%。

4\\) 工礦居民用地。特點是轉入轉出基本保持平衡。流出的對象是耕地和林地,分別占 1995年面積的 1. 25% 和 0. 38%; 同時有 0. 28 km2的耕地流入,占 2000 年工礦居民用地總量的 1.75% 。

5\\) 耕地。特點是轉入多,轉出少。轉入增加的部分主要來自林地、草地和工礦居民用地,轉入面積分別占 2000 年耕地總面積的 2. 13%、0. 19%和0.05%。而1995 年的耕地向林地、草地、水域和工礦居民用地都有流出。轉移的結果是,耕地總量增加了6.89 km2,占1995 年耕地總量的1.72%。

2. 2 東江源區土壤侵蝕強度變化

結合 ArcGIS 的 Erase 命令,疊加 1995 年和2000 年土壤侵蝕強度等級圖,得到動態變化圖。

再利用 ArcGIS 的 ZonalStatistics 命令和 TabulateArea 命令,得到土壤侵蝕類型和強度動態變化轉移矩陣\\( 見表 3、圖 1\\) 【表3】


從各土壤侵蝕強度類型面積凈變化來看,該區土壤侵蝕強度類型變化的主要趨勢為\\( 表 3\\) 。

1\\) 微度侵蝕面積有較大幅度減少。微度侵蝕面積總體上凈增加了 56. 51 km2,微度侵蝕與其他侵蝕強度類型出現轉變。轉出中,有 33. 03km2的面積轉變成了輕度侵蝕,有 26. 53 km2的面積轉變成了中度侵蝕,有 3. 98 km2的面積轉變成了強度侵蝕,僅有 1. 35 km2的面積轉變成了極強度侵蝕,總共轉出的面積為 64. 89 km2。除了轉出外,其他的 5 種侵蝕強度類型亦發生微度侵蝕的轉入,其中以輕度、中度侵蝕轉入的最多。由于轉出的數量遠大于轉入的數量,微度侵蝕面積呈較大幅度減少的趨勢。

2\\) 輕度侵蝕的面積大幅度增加。輕度侵蝕的面積凈增加了 24. 28 km2??偟霓D出量為 11. 25km2,其中主要轉出為微度侵蝕的面積為 4. 34km2,轉出為中度、強度侵蝕的面積也較大; 而轉入中以微度和劇烈侵蝕為主,轉入量分別為 33. 03km2和 1. 44 km2??梢娹D入面積較大,總體上面積在大幅增加。

3\\) 中度侵蝕面積增加。中度侵蝕面積凈增加了 12. 55 km2,總的轉出量為 22. 05 km2,而轉入量為 34. 51 km2??梢?,總體上中度侵蝕面積有所增加。

4\\) 強度侵蝕面積呈大幅度增加。強度侵蝕面積增加了32.19 km2??偟霓D出量僅為2.9 km2,而轉入量為 35. 09 km2,主要有中度、極強度和微度侵蝕轉入。由于轉入的數量遠大于轉出的數量,強度侵蝕面積呈大幅度增加的趨勢。

5\\) 極強度侵蝕有所減少。極強度侵蝕面積減少了 10. 06 km2,減少的面積主要向強度侵蝕轉出了 11. 49 km2,占 1995 年極強度侵蝕面積的35. 81% 。

6\\) 劇烈侵蝕有所減少,但減少量不大。劇烈侵蝕面積僅減少了 2. 44 km2。

2. 3 土地利用變化和土壤侵蝕強度的關系

通過對 1995 年和 2000 年 2 期東江源區土地利用變化圖和土壤侵蝕強度變化圖進行疊加,并計算出土壤侵蝕強度\\( Ei\\) ,結果見表 4、圖 2。由表4可知,土壤侵蝕強度增加主要發生在耕地、林地、草地這 3 種土地利用方式中,而工礦居民用地的土壤侵蝕強度有所減小?!颈?】


進一步研究該區土壤侵蝕強度變化的土地利用方式,結果如下\\( 表 5 和表 6\\) 。

1\\) 林地內部之間的轉換,尤其是在有林地向其他林地\\( 主要是果園\\) 的轉換過程中,使得土壤侵蝕強度呈現增強的態勢。具體表現在微度侵蝕轉變為輕度、中度侵蝕的面積分別是 28. 98 km2、22. 94 km2,而同期林地由輕度、中度侵蝕轉變為微度侵蝕的面積分別是 2. 73 km2、0. 52 km2。轉換過程中,中度侵蝕轉變為強度侵蝕的面積為11. 51 km2、極強度侵蝕轉為強度侵蝕的面積為11. 43 km2。由表 5、表 6 可知,有林地、疏林地面積減少,其他林地增加是導致林地土壤侵蝕強度增加的一個重要因素?!颈?-6】



2\\)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之間的轉化對土壤侵蝕變化的影響主要體現在林地與草地、耕地的轉變。林地向草地的轉變過程中,土壤侵蝕強度增加的面積是 1. 43 km2,而林地向耕地轉變過程中土壤侵蝕強度增加的面積是 0. 99 km2。這表明該區毀林造田引起的水土流失情況比較嚴重,應引起高度重視。

3 結論

在研究時段內,東江源區的土壤侵蝕程度有所增加,尤其是林地、草地和耕地之間的轉化對土壤侵蝕強度的變化影響很大。具體表現為,耕地向林地、林地內部之間的轉換對土壤侵蝕強度起到減弱效果,而林地向草地、耕地之間的轉換化加速了土壤侵蝕的惡化。從研究區的土壤侵蝕強度量上分析,輕度侵蝕和強度侵蝕增加最多,由此引發的水土流失程度變化須作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 史志華,蔡崇法,丁樹文,等. 基于 GIS 和 RUSLE 的小流域農地水土保持規劃研究[J]. 農業工程學報,2002,18\\( 4\\) : 172 - 175.
[2] Shi H,Shao M A. Soil and Water loss from the loessplateau in china[J]. Journal of Arid Environments,2000,45: 9 - 20.
[3] 尹忠東,周心澄,朱金兆. 影響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研究概述[J]. 世界林業研究,2003,16\\( 3\\) : 32 -36.
[4] 吳秀芹,蔡運龍. 土地利用/土地覆蓋變化與土壤侵蝕關系研究進展[J]. 地理科學進展,2003,22\\( 6\\) :576 - 584。

綜合排序
投稿量
錄用量
發行量
教育界

主管:廣西壯族自治區新聞出版局

主辦:廣西出版雜志社

國際:ISSN 1674-9510

國內:CN 45-1376/G4

級別:省級期刊

中國報業

主管:中國報業協會

主辦:中國報業協會

國際:ISSN 1671-0029

國內:CN 11-4629/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中國房地產業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部和...

主辦:中國房地產業協會

國際:ISSN 1002-8536

國內:CN 11-5936/F

級別:國家級期刊

建筑與裝飾

主管:天津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主辦: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

國際:ISSN 1009-699X

國內:CN 12-1450/TS

級別:省級期刊

財經界

主管: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主辦:國家信息中心

國際:ISSN 1009-2781

國內:CN 11-4098/F

級別:國家級期刊

文化月刊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主辦: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國際:ISSN 1004-6631

國內:CN 11-3120/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期刊在線投稿系統
上傳文件
支持上傳.doc、.docx、.pdf文件
18年國內外學術服務,發表國際文獻請認準藏刊網官網

資深編輯團隊

專業設計投入方案

投稿成功率極高

企業信譽保障

對公交易更安全

人民群眾口碑好

高效投稿流程

審稿快!出刊快!檢索快!

正規刊物承諾

無假刊!無套刊!

投稿成功!

藏刊網提醒您

1.稿件將進入人工審稿階段,審稿后會有編輯聯系您,請保持手機暢通。

2.為避免一稿多投、重刊等現象影響您的發表,請勿再投他刊。

確定

投稿失??!

藏刊網提醒您

由于網絡問題,提交數據出現錯誤,請返回免費投稿頁面重新投稿,謝謝!

確定

藏刊網收錄400余種期刊,15年誠信發表服務。

發表職稱文章,覆蓋教育期刊、醫學期刊、經濟期刊、管理期刊、文學期刊等主流學術期刊。

  投稿郵箱:cangkan@163.com

本站少量資源屬于網絡共享如有侵權請您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版權 2009-2022 版權所有:河北藏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工信部備案:ICP備20016223號 冀公網安備13010502002858號

青青青爽不卡一区二区_操婷婷色六月中文字幕_国产精品yjizz视频网_中文无码一级大片_A级毛片100部免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