蠐螬是金龜子的幼蟲, 在我省花生產區都有分布,近年來由于防治方法的單一化,大量施用未腐熟的肥料,加之林木的增多,大豆、花生種植面積的擴大,復種指數的提高,農業生態系統發生了變化等原因,造成蠐螬密度上升。 一般密度每畝有蠐螬 4 000~6 000 頭,密度大者超過萬頭。 花生從播種到收獲均受其害,在花生苗期啃食花生種子,咬斷根莖,造成缺苗斷壟,并能將幼苗根毛吃光,只剩下主根,使花生植株瘦黃矮小,開花結莢少。 結莢后蠐螬能咬傷幼果,影響成莢,或將長成的莢果蛀食成空殼,對產量影響很大。 一般花生受害后減產 1~2 成,嚴重地塊減產 5 成以上,甚至顆粒無收。
1 影響蠐螬的因素
1.1 土質
蠐螬喜在保水力較強的黏性土壤中生活, 這是因為土壤黏重的田塊,田間管理粗放,雜草較多,有利其繁殖生長。
1.2 前茬
蠐螬為雜食性害蟲,對作物種類選擇性不強,能危害多種作物幼苗,對花生、大豆更為喜食,對谷子不愛取食。 據調查,不同前茬地蠐螬發生密度也存在有差異,前茬為花生、大豆的地塊密度較大,綠豆、瓜菜、玉米茬次之,谷子、棉花、芝麻茬密度較小。
1.3 土壤溫度
蠐螬生活于土中, 土壤溫度直接影響其活動與危害。 當 15 cm 地溫達 15℃時,蠐螬由土壤深處向上層活動, 爬到距地表 3~9 cm 處危害作物地下部分;土壤溫度超過 23℃時, 蠐螬向深土層活動, 危害減輕;10 月下旬 10 cm 地溫降到 15℃以下時,蠐螬向下移動,停止危害。
1.4 濕度。
蠐螬喜潮濕,怕干旱,濕度適宜對其發生和活動有利。 土壤含水量為 15%~20%最適宜蠐螬的發生與活動。 當表層土壤含水量高于 20%或低于 10%時,蠐螬向深土層移動,暫時停止危害;土壤含水量為 5%以下或 30%以上,卵與蠐螬不能存活。 在取食危害時期,若遇降雨或澆水,則自動下移至土壤深處適宜的地方暫時停止危害, 被水浸漬時幼蟲在土內作一穴室,不食不動,如浸漬 3 天以上則常窒息而死。
2 防治方法
花生田蠐螬的防治要采取綜合防治措施。 應實行農業防治措施和化學防治措施相結合, 播種期防治和生長期防治相結合, 防治幼蟲和防治成蟲相結合,花生田防治和其他作物田防治相結合的原則,將蠐螬控制在最低危害水平以下。
2.1 農業防治
農業防治就是在花生生長過程中采用合理的栽培措施和管理制度,以達到兼治蠐螬、減輕其危害、保護花生順利生長的目的。
2.1.1 深耕多耙, 隨犁拾蟲 耕深要超過 20 cm,將土壤深層蠐螬翻到地面使之死亡或被鳥食; 耙地要達到上虛下實無坷拉, 可機械碰傷蠐螬而傷亡。 另外,犁耙時隨犁耙拾蟲,治蟲效果更好,可有效地降低蠐螬的危害程度。
2.1.2 中耕滅蟲, 及時除草 中耕能消滅一部分蠐螬。 6~7 月份正是蠐螬低齡幼蟲階段,對土壤條件要求極為嚴格, 略有不適極易死亡。 此時中耕翻動土壤,使蟲移動位置,可因機械損傷而死亡,或翻到地表可因干燥而死。 清除田間雜草也可減輕蠐螬危害,因金龜子成蟲多取食農林作物和田間雜草葉片,并在附近交尾產卵,凡雜草較多的田塊蠐螬數量較多,因此及時清除田間雜草可斷絕成蟲食物來源, 也可消滅部分產在雜草根部 的卵和根 部低齡幼蟲 .
2.1.3 施用腐熟肥料, 適時澆水 蠐螬可取食土壤中有機質, 凡大量施用未腐熟的農家肥的田塊蠐螬發生危害就嚴重。 將農家肥充分漚制腐熟后再施入田間,可有效控制蟲口密度,減輕危害。 農田灌水對蠐螬有明顯的控制作用。 這是因為澆水改變了土壤條件,蠐螬抗水能力差,部分幼蟲會窒息而死,另一部分因澆水下移土壤深處,暫不取食危害。 另外,冬灌可壓低蟲口密度。 在運用澆水治蟲時,應首先考慮花生生長的需要,不能死搬硬套,以免造成對花生生長不利。
2.1.4 人工和物理防治成蟲 在成蟲活動期, 利用成蟲有假死習性,當成蟲在果樹、林木上取食時,可人工搖樹,使其落地而捕捉喂雞;也可利用成蟲的趨光性,在成蟲發生期,采用黑光燈誘殺,可在燈下設網捕捉。
2.2 藥劑防治
春播花生播種期與生長期防治并重, 夏播花生主抓生長期防治。
2.2.1 播種期防治 春播花生幼蟲每畝達 1 000 頭的田塊,進行藥劑拌種或土壤處理防治。 藥劑拌種可用 50%辛硫磷乳油 0.5 kg, 加水 25 kg 配成藥液,拌花生種子 500 kg,或用 40%甲基異柳磷 0.5 kg,對水30~35 kg,拌花生種子 600~750 kg,陰干后播種。土壤處理可用 50%辛硫磷或 40%甲基異柳磷, 每畝用100 g,加適量水配成藥液,噴在 25~50 kg 的餅肥上,于犁地前均勻撒施田間,應隨撒隨犁,既可增強土壤肥力,又可有效地防止蠐螬危害。
2.2.2 生長期防治 6 月中旬花生進入初花期以后,被害株率在 1%以上時進行防治。 可用 50%辛硫磷每畝用 150 g, 或 40%甲基異柳磷每畝用 150 g, 對水5 kg,均勻拌入 50 kg 沙土中 制成毒沙,把 毒沙圍墩撒于地面,然后松土,使毒沙落入近根土中;也可用50%辛硫磷 1,5000~2 000 倍液, 或 40%甲基異柳磷3 000~4 000 倍液,裝入噴霧器中,去掉噴頭,噴灌在花生棵周圍的土內,對防治初孵幼蟲效果很好。
2.2.3 防治成蟲 在成蟲盛發期, 將長 1 m 左右的嫩榆樹枝 5~10 枝捆成 1 把,早晨將其下部插在 40%久效磷 50 倍液內,浸 8~10 小時,晚上按每畝用 5 把插在花生田及花生田附近的秋作物地內, 當成蟲在毒樹枝上交尾取食時,即可被毒殺;或在成蟲盛發期用 40%氧化樂果 1 000~1 500 倍液,在花生田、玉米田、大豆田、寄主灌木上進行噴藥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