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環境狀況不容樂觀,環境污染相當嚴重。為改善環境每況愈下的現狀,世界各國加快了園林工程建設的步伐,積極投身于園林建設之中,使得提高苗木的成活率成為當務之急。這就要求對苗木的死亡原因,進行系統的分析,對癥下藥,提高成活率,降低經濟損失。
一、園林苗木種植死亡原因分析
1 主觀因素。主觀因素,又稱為人為因素,是指人力所及的、以人的主觀能動性為主要內容的因素。主要包括:種植時的不合理操作;施工工程的損害;主觀人為的踐踏;交通工具無意的碾壓等因素,造成園林苗木死亡或生長不良。
2 客觀因素??陀^因素,又稱作自然因素,是指因自然災害而導致的苗木死亡的因素。如蝗災、旱災、水災,狂風暴雨等。需要指出的是,自然災害中除病蟲害可以事先進行預防外,其他的自然災害目前還沒有很好的預防和解決措施,無法避免。
3 自身因素。所謂自身因素,是指由于苗木本身具有的先天性不足,而導致苗木無法存活或生長不良。主要包括:(1)苗木在幼苗時期經歷過根莖灼傷;(2)苗木本身養分不足等。
二、園林苗木種植死亡應對措施
1 防止人為因素造成的損害。(1)要培養人人愛護花草樹木的意識,在其他施工過程中,要加強對花草樹木的保護不隨意踐踏尤其是對新種苗木的保護,而且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愛護花草樹木,人人有責”,而是應積極的寓意及時有效的措施。如:施工工程盡量避免在苗種植木區附近;施工材料的放置要遠離苗木;另外,在苗木種植去內外應建立相關的愛護花草樹木的標志,以杜絕踐踏、攀折等行為的發生。(2)防止因人為的操作不當而造成的苗木死亡。 第一,時間掌握不到位,栽種過早或過晚。苗木栽植過早,幼苗還處在發育的初期,樹體內還沒能夠積攢充足的養分。加之,種植后氣溫回升較快,蒸發量加大,水分流失加快,種植后未等根系定根扎實氣溫又開始逐漸降低,苗木因強烈的溫差,即沒有穩定的溫度而死亡;苗木栽植過晚,苗木已開始抽稍,這時候起苗后重新植入,樹體內原本的養分和水分沒等定根就已流失殆盡,致使苗木枯萎。第二,深淺掌握不到位,栽種過深或過淺。在栽植苗木時應掌握好深淺,不能過深也不能過淺。如果苗木植入過深,根系生長層地土壤氧氣較少,不利于苗木的成長和呼吸。反之,亦然。第三,新植坑穴控制不當,栽植穴或大或小。苗木新植時,沒有進行事先的分析或觀察,導致所挖的栽植穴不符合新植苗木的根系大小,造成曲根、窩根或根系架空,致使新苗難以定根不能從土壤中吸取足夠的養分和水分,從而死亡。所以,在栽植新苗時首先應挖造一個合適的栽植穴;其次,在栽植過程中還應不斷的保持提苗踏土的動作,以此來保證新栽植的苗木和土壤充分接觸,進而保證苗木有充足的水分和養分。
2 防止客觀因素造成的損害。我們都知道傳統的苗木種植,都處于露天的種植,這就容易受自然災害的影響,所以一定要加強認為的調節控制。對于病蟲害要及時的防治,起到除蟲、殺蟲的效果;在天氣炎熱、干旱時還應多給苗木澆水,避免苗木因缺水而干枯、死亡。要提高注意的是,在澆水時,應根據苗木的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給予合適的灌溉,而不應一概而論,統一的多澆或少澆;另外,在大風、暴雨來臨之前,更應該加強對苗木的管理,積極的做好防止強風強雨的保護措施,減少或降低苗木傷亡率,最低限度的控制經濟損失。
3 提高苗木的自身因素,減少傷亡率。在這里要指出的是,所謂苗木的自身因素往往并不全都是主觀因素,由于苗木是不具有主觀能力又無法活動的物體,主要靠人為力量種植,而這一過程又難免不會對幼小的樹苗造成無意的傷害。所以,苗木自身因造成的傷亡,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有人為因素的成分;而提高苗木的自身因素同樣是通過人為手段實現的。(1)預防根莖灼傷。第一,根莖灼傷容易發生在干旱地區,所以在干旱地區種植苗木時,應選擇耐灼傷的陽性樹種,這種樹種相對來說較喜陽,更適合干旱地區的氣溫,也相對好養,成活率自然也高。 第二,避免根莖灼傷,可以根據溫度實施人工控制,這點對于溫室種植來說更容易一些,因為溫室里的氣溫、水分等條件控制改變起來相對得心應手一些。而置身于自然界中的苗木種植,則與之大不相同。因為自然界中的土壤,容易受自然界中熱量等因素的影響,改變起來相對困難。所以,在苗木種植區應結合自然界中時下的地表溫度,通過人力噴水降溫,以提高土壤水的含量,降低地表溫度,預防因根莖灼傷而造成的苗木成活率低的情況。
(2)加強對苗木的管理,增強其適應能力,提高成活率。這主要可以從三方面入手:第一,苗木種植時,大部分的苗木比較細弱,還處在幼苗期。所以,根系少,斷根傷根卻很多,而根系的孱弱根本無法供給苗木足夠的養分,致使苗木養分或水分不足,而造成樹梢死亡干枯。繼而,導致整個苗木死亡。因此,在種植苗木是,應付選擇優質的樹苗,而這不是看樹苗是否枝繁葉茂,而是看樹苗是否有一顆健壯的根系。第二,還應該在起苗時,減少因為大意造成的人為損害,盡量給苗木根系多帶點泥土,挖深一點,避免傷到根系,造成斷根。第三,為了防止苗木在運輸過程中造成的損害,起苗后應讓專業人員將苗木的根系包扎好,防止因運輸過程中的水分流失,導致的成活率降低。而這一過程應掌握好力度,不能太緊,也不能太松,避免勒傷或包扎無效。
結語
綜上所述,由于諸多因素的影響,園林苗木種植死亡率在所難免,但卻可以加強控制及管理,提高苗木的成活率,以此來提升綠化工作的效果,完善我們的空氣質量和生存環境。
參考文獻
[1] 何衛鋒,姚文紅 . 淺談園林苗木種植死亡原因分析及措施 [J].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4(30)。
[2] 張衛克,李冬梅 . 淺談園林苗木種植死亡原因分析及措施 [J]. 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4(23)。
[3] 史英淑,李秀麗,宋慧歌 . 園林苗木種植死亡原因分析及措施 [J]. 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4(25)。
[4] 陳卓 . 淺談園林苗木種植死亡原因分析及措施 [J].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