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耕機在國內市場的起步大約從2001年開始,隨著消費者的逐步認可,經過十余年的發展,現在市場年需求量在100萬臺以上.全國微耕機生產主要集中在重慶地區,約占行業總量46%,其次四川、云南、廣西及湖北合計產銷量約占總量的34%.我國微耕機銷售主要集中在四川、重慶、云南、貴州等山區丘陵地帶,四省市年銷量約占全國65%,據有關權威機構預測,全球微耕機市場年需求量約為800萬臺,并且還在日益增長,主要銷往東南亞、歐美、俄羅斯等地.產品定義:通常微耕機也稱為微型耕耘機、田園管理機、園藝機等.
按照JB/T10266.1-2013《微型耕耘機》的要求,凡功率不大于7.5kW、可以直接用驅動輪軸驅動旋轉工作部件(如旋耕),主要用于水、旱田耕整、田園管理、設施農業等耕耘作業為主的機器.演變歷史:微耕機是意大利Benassi公司于1988年研發制造的,原型機為全軸全齒輪傳動結構,采用全鋁鑄造的傳動箱體,適應歐美地區廣大用戶農業耕作的需要;1997年被引入中國,在廣西、重慶等地進行改良試制,以適應中國更為復雜的環境,由于當時國內鑄鋁技術遠遠落后意大利,行走箱體由原來的鋁制改為鑄鐵,增加了行走箱體與地面接觸時的強度,但也因此增加了整機的重量.2003年,在重慶各個廠家的共同協作努力下,終于初步完成了結構大改造,正式大批量上市,扶手架可實現上下左右全方位旋轉,耕作刀具也逐步多樣化,能夠滿足各地各種耕作的要求,現已開發出旱地刀具、水田輪、旱地復合刀(即防纏繞刀具)、加筋復合刀(水田復合刀)、深耕刀、六方滾筒刀、起壟器、開溝器、可調節犁、土豆挖掘器等等.
應用領域:微耕機用途廣泛,適用于平原、山區、丘陵的旱地、水田、果園等,能夠完成小規模的旋耕、開溝、培土、鋪膜、中耕鋤草、播種施肥和噴藥等多項作業,還可以進行抽水、發電及短途運輸等,能滿足現階段農村小規模經營機械化作業的要求.
行業現狀:我國南方山區、丘陵為主的地貌特點及農業生產基礎薄落,決定了微耕機有巨大的市場.但微耕機使用頻率不高,用戶追求低價格,所以目前微耕機仍以低價位產品占據主導市場份額,品牌產品銷量不大.2014年微耕機銷量嚴重下滑,總結現階段我國微耕機行業有如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第一,微耕機行業進入門檻低,企業數量多、規模小,價格競爭激烈、價格混亂,不利于行業健康發展,從按比例補貼到按定額補貼,從差額補貼到實行直補,整體行業受政策影響較大,未來由于國家政策的導向以及消費者品牌認知度的提高,微耕機行業將趨于規范化.
第二,目前市場同質化相當嚴重,發展速度快、品牌雜亂,市場趨于飽和,因而競爭異常激烈,生產企業普遍利潤較低.特別是作坊式生產企業,進行簡單的組裝工作,行業也沒有明確的標準,市場競爭已經陷入價格惡性競爭的態勢.
第三,微耕機使用頻率低,更新換代頻率一般較長,各種品牌的微耕機都沒有太大的質量問題.使用不當是造成機器故障的一個重要因素,如使用不符合規定的燃油,加上品質較差的機油等,有時超負荷使用,環境較差、灰塵多等,導致機器出現故障.
第四,目前微耕機企業產銷量前10位分別為重慶耀虎、鑫源、合盛、匯田、正月、華世丹、巴山、威馬、廣西汽牛、成都剛毅,其產銷量占總量不足25%,行業集中度不高,這與消費者的層次及對品牌認知度有關系.未來隨著行業的規范,質量好、品質高的知名微耕機生產企業占有的市場份額將會提高.
據大量市場調研,微耕機行業及產品未來發展趨勢和發展方向將有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隨著土地集約化、土地流轉速度的加快,中大型農業機械越來越受到用戶的青睞,未來微耕機發展受政策影響較大,部分地區一些管理部門“重大輕小”的觀念阻礙了微耕機行業的發展,重視大型農業機械發展,加大大機具補貼力度,導致微耕機等小型農機具補貼相對較低,微耕機生產企業需做好轉型升級的準備.
第二,前幾年微耕機銷量巨大,有很多家庭一家就有微耕機2~3臺,現有微耕機還未達到淘汰周期,短期市場需求不會太大,預計未來幾年市場會呈現下滑趨勢.
第三,微耕機的使用人群及使用環境,決定了其輕量化的設計、移動靈活的特點,未來將延續這一趨勢.
第四,由于微耕機行走依靠旋轉工作部件完成,且轉向不便,舒適性較差,用戶越來越關注操作舒適度,操作手柄、前進和后退速度的調節是否方便.
第五,消費者非常希望能夠豐富微耕機配套的機具,使得一機多能,適應更多的農業生產要求.目前一些主流企業如合盛、威馬都在進行這方面的研發,在完善農用功能的基礎上,逐步向城市園林、園藝領域擴展.
第六,需針對不同作業對象和環境開發專用的機型,比如廣西地區的甘蔗,種植戶都對微耕機的使用提出了特殊的需求,如適應甘蔗種植需要的專用微耕機,微耕機的專業化也是未來的發展趨勢.
第七,由于部分地區對履帶式及遙控式微耕機的扶持力度加大,補貼額度也隨之加大,另外電動微耕機的零排放、操作便捷、移動靈活等優勢,都將成為這些特定用戶群體選擇的方向和趨勢,該類型的產品銷量有進一步上升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