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黑脛病是由煙草疫霉引起的一種危害嚴重的真菌性煙草土傳病害,目前煙葉生產上采用的主要防治措施有種植抗病品種和化學藥劑防治,但是抗病品種存在數量少、抗性易喪失的問題,化學藥劑存在污染環境、殘留和病菌產生抗藥性問題[1-4].烤煙間作適宜的作物,不僅能促進煙株營養、提高煙葉產質量[5-9],而且能降低煙田病菌數量、減輕煙草病害[8-13].時安東等[9]研究結果表明,烤煙間作花生顯著降低煙草青枯病發病率。
賴榮泉等[10]研究認為,烤煙間作大蒜顯著降低煙草病毒病、青枯病的發病率及病情指數。劉麗芳等[11-12]、曾慶飛等[13]認為,烤煙間作牧草對煙草病毒病、赤星病有明顯的控制效果。以往在烤煙不同間作對煙葉產質量及煙草病毒病、青枯病、赤星病影響方面的研究較多[5-13],而有關烤煙不同間作對煙草黑脛病影響方面的報道極少[13].
本試驗研究了不同間作對煙草黑脛病病菌數量、病情指數和防控效果的影響,旨在為選擇適宜的烤煙間作作物防控煙草黑脛病提供依據和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試驗于 2014 年 4-6 月在河南省駐馬店市煙葉科技園(泌陽縣盤古鎮柴莊)內進行。試驗田往年煙草黑脛病發生較重,土壤為黃褐土,地勢平坦。供試作物為烤煙(云煙 87),花生(豫花 7 號),黑麥草(冬牧 70)和大蒜(中牟大白蒜)。
1.2 試驗設計
按照烤煙間作的不同設置烤煙單作(CK),烤煙間作花生,烤煙間作黑麥草,烤煙間作大蒜 4 個處理。每個小區植煙 4 行,行距 1.2 m,株距 0.5m,行長 30.0 m.隨機區組排列,3 次重復。
于 4 月 13 日移栽烤煙,行距 1.2m、株距 0.5m.4 月 14 日按處理要求于煙行兩側 20 cm 處各種植 1 行間作作物,花生株距 10cm,黑麥草株距1.0 cm,大蒜株距 5.0 cm,點種深度 3.0 cm 左右。
各處理均不施用防治煙草黑脛病的化學農藥,其他栽培、管理措施均按當地常規生產技術操作。
1.3 測定項目與方法
于 5 月 29 日(煙苗移栽后第 46 天),采用 5點法取各小區煙株周圍 5~10cm、表土下 1~5cm處的土壤樣品,每份土壤樣品 100g,采用稀釋平板法測定土壤的煙草黑脛病菌數量[14].分別于 5 月 28 日(煙苗移栽后第 45 天)、6月 12 日(煙苗移栽后第 60 天)、6 月 27 日(煙苗移栽后第 75 天),按照 GB/T 23222-2008 煙草病蟲害分級及調查方法調查各小區煙株(每個小區調查 100 株)的黑脛病發生情況,并計算病情指數和防治效果。
1.4 數據分析
試驗數據采用 MicrosoftExcel 和 SPSS10.0 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和方差分析[15].
2 結 果
2.1 烤煙不同間作對土壤煙草黑脛病菌數量的影響
從圖 1 可以看出,烤煙間作花生、黑麥草、大蒜均顯著降低土壤煙草黑脛病菌數量,烤煙不同間作的土壤煙草黑脛病菌數量表現為烤煙間作大蒜<烤煙間作黑麥草<烤煙間作花生<烤煙單作。
烤煙間作大蒜、烤煙間作黑麥草和烤煙間作花生的土壤煙草黑脛病菌數量分別較 CK 減少 39.9%、29.5%和 16.8%.【1】
2.2 烤煙不同間作對煙草黑脛病病情指數的影響
從表 1 可知,烤煙間作花生、黑麥草、大蒜均顯著減輕煙草黑脛病病情指數,烤煙不同間作的煙草黑脛病病情指數表現為烤煙間作大蒜<烤煙間作黑麥草<烤煙間作花生<烤煙單作?!?】
2.3 烤煙不同間作對煙草黑脛病防控效果的影響
從表 2 可以看出,與烤煙單作相比,烤煙間作花生、黑麥草、大蒜均對煙草黑脛病有顯著的防控效果,對煙草黑脛病的防控效果表現為烤煙間作大蒜>烤煙間作黑麥草>烤煙間作花生?!?】
3 討 論
何孝兵[16]研究認為,與烤煙單作相比,烤煙間作黃豆、綠豆均明顯降低土壤煙草黑脛病菌數量。在本研究結果中,烤煙間作花生、黑麥草、大蒜均顯著降低土壤煙草黑脛病菌數量,烤煙不同間作的土壤煙草黑脛病菌數量表現為烤煙間作大蒜<烤煙間作黑麥草<烤煙間作花生<烤煙單作。主要原因可能是花生、黑麥草、大蒜均是煙草黑脛病菌的非寄主作物[1-4],一方面稀釋了土壤煙草黑脛病菌數量[17-18],另一方面誘導土壤煙草黑脛病拮抗菌的產生,抑制了煙草黑脛病菌的增殖。
煙草黑脛病的田間發病程度與土壤煙草黑脛病菌數量正相關[14].本研究中,烤煙間作花生、黑麥草、大蒜均顯著減輕煙草黑脛病病情指數,烤煙不同間作的煙草黑脛病病情指數表現為烤煙間作大蒜<烤煙間作黑麥草<烤煙間作花生<烤煙單作??赡苁强緹煵煌g作的減抑病原菌效應及減阻病原菌侵染效應的差異[17-18],導致烤煙不同間作減輕煙草黑脛病病情的差異。
4 結 論
與烤煙單作相比,烤煙間作花生、黑麥草、大蒜的土壤煙草黑脛病菌數量和煙草黑脛病病情指數均顯著降低,對煙草黑脛病的防控效果表現為烤煙間作大蒜>烤煙間作黑麥草>烤煙間作花生。
綜合本研究結果,烤煙間作大蒜對煙草黑脛病的防控效果顯著較好。
參考文獻
[1] 孫計平,李雪君,吳照輝,等。煙草黑脛病的研究進展[J].湖北農業科學,2011,50(16):3253-3256.
[2] 李斌,龔國淑,姚革,等。煙草黑脛病化學防治研究進展[J].廣西農業科學,2008,39(3):331-334.
[3] 孫元華,謝剛,石勇,等。煙草黑脛病生物防治研究進展[J].湖南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35(1):26-29.
[4] 周喜新,周倩,胡日生,等。煙草黑脛病生物防治研究進展[J].江西農業學報,2011,23(7):124-126.
[5] 唐世凱,劉麗芳,李永梅??緹熼g作草木樨對土壤養分的影響[J].中國煙草科學,2009,30(5):14-18.
[6] 唐世凱,劉麗芳,李永梅??緹熼g作草木樨對煙葉養分及產量和品質的影響[J].中國土壤與肥料,2009(2):43-46.
[7] 付利波,王毅,楊躍,等。利用煙田套作調控高肥力土壤烤煙生產[J].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2005,11(1):128-132.
[8] 陳懿,薛小平,鄧佳佳,等。關于烤煙栽培模式的對比研究[J].江西農業學報,2008,20(9):5-7.
[9] 時安東,李建偉,袁玲。輪間作系統對烤煙產量、品質和土壤養分的影響[J].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2011,17(2):411-418.
[10] 賴榮泉。套種大蒜對煙田生物群落的影響[D].福州:福建農林大學,2010.
[11] 劉麗芳,唐世凱,熊俊芬,等??緹熼g作草木樨對煙草病害的影響[J].云南農業大學學報,2005,20(5):662-664,670.
[12] 劉麗芳,唐世凱,熊俊芬,等??緹熼g套作草木樨和甘薯對煙葉含鉀量及煙草病毒病的影響[J].中國農學通報,2006,22(8):238-241.
[13] 曾慶飛,劉正書,孟軍江,等??緹熍c牧草間作試驗效益分析[J].吉林農業,2014(9):22.
[14] 耿坤,羅文富,楊艷麗。煙草黑脛病菌的田間群體分布規律[J].云南農業大學學報,2002,17(4):389-392.
[15] 蘇金明,傅榮華,周建斌,等。統計軟件 SPSS forWindows 實用指南[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0:401-406.
[16] 何孝兵。間作黃豆、綠豆對煙田土壤微生物的影響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10.
[17] 高東,何霞紅,朱有勇。農業生物多樣性持續控制有害生物的機理研究進展[J].植物生態學報,2010,34(9):1107-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