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的發展對林業的生態效益與國內農業的發展都帶來積極的意義在國內的生態建設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如今病蟲害使得林業的生產質量遭受較大損失,也對林業經濟效益帶來了損失。目前國內林業建設仍然處于發展初期還有待加強對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而林業病蟲害技術比較落后其管理也存在一定問題使得林業病蟲害的嚴重影響在漸漸擴大。因此必須加強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以實現林業建設與生產的水平提高。
1 當前我國林業病蟲害發生特點
1.1 病蟲害發生面積不斷增加。近幾年,我國林業病蟲害受災面積不斷增加,很多次要害蟲在某些地區上升為主要害蟲,嚴重影響到各地林業資源的發展。
1.2 病蟲害頑固難治。防治林業病蟲害的技術在進步,同時很多病害蟲對滅殺藥物的抵抗能力也在不繼增強,某些病蟲害頑固難治,一直不能得到有效防治。
1.3 重大危險性病蟲害不斷涌現。很多地區暴發了重大危險性病蟲災害,導致當地林業經濟出現了巨大損失,重大危險性病蟲害往往暴發一次就可能會毀掉整個地區的林業資源。
1.4 病蟲害防治難度增加。近年來,我國林業面積逐漸擴大,樹種增多,相應的病蟲害防治難度也有所增加,這是當前我國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難點之一。
1.5 病蟲害的種類增多。目前我國病蟲害種類逐年增加,很多病蟲都是近年來出現的,對我國林業發展造成了極大損失。不同的病蟲害,對林業資源造成的損害程度也不同,其中部分病害蟲能給林業資源帶來毀滅性的損害。
2 林業病蟲害逐年加劇的原因
導致我國林業病蟲害逐漸加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幾點:人工林面積不斷增加,但是樹種單一、結構簡單,使得森林生態系統極其脆弱,抵抗病蟲害的能力不足;天然林被大面積砍伐,導致森林林分結構的物種多樣性減少,原結構被破壞,這也是蟲害猖獗的原因之一;跨國際的林木檢疫工作使得國外病蟲害傳入國內;農藥使用長期不合理,使得病害蟲的抗藥性增強,天敵被誤殺;病蟲害的檢測工作沒有落實到位,防治手段落后,相關的治理人員未對病蟲害防治工作引起足夠的重視,這也是導致我國林業病蟲害逐年加劇的原因之一。
3 林業病蟲害防治技術和方法
3.1 林業病蟲害的防治技術分析。1)加強無公害技術的應用。林業病蟲害嚴重威脅著樹木的生長,同時也給林業的生產造成較大的損失,使得林業生產過程中經濟損失逐年增加,所以需要提高我國林業病蟲害防治技術的水平,以此來減少病蟲害對林業的危害,而無公害技術是林業病蟲害防治中的關鍵技術。首先,應該加強管理人員的管理技術,做好育苗、造林和撫育管理工作,確保林業生產能夠正常實施。此外,還應該做好苗圃的選擇,挑選合適的苗圃進行育苗,避免在一些溫度較低,潮濕嚴重的地方育苗。從而減少病蟲害的產生。其次,應該采用生物防治技術對病蟲害進行治理。生物防治技術主要是采用生物對病蟲害進行防治的方法。這種防治技術對于林業的發展有著較好的促進作用。采用生物防治技術不僅能夠減少病蟲害的發生,還能夠降低病蟲害防治成本。2)化學防治技術對林業病蟲害的防治?;瘜W防治技術能夠對病蟲害的根源起到消滅的作用,是控制大面積病蟲害發生的主要措施。近年來,我國采用的化學防治技術在森林病蟲害防治方面占據較大的比例。首先應該對病蟲害的面積進行預測,采用正確的方法噴灑農藥可以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我國常用到的殺蟲劑有愛福丁、銳勁特等。另外還有一些殺菌劑,主要有百菌清、托布津、多菌靈等。一般將殺菌劑分為三種,有鏟除劑、保護劑和內吸劑。其中,使用鏟除劑可以對病原物起到直接殺死的作用,而保護劑可以直接用于植物的身體上,在治理病蟲害的過程中能夠保護不受到農藥的傷害。3)物理防治技術對病蟲害的治理。物理防治技術主要是指采用機械的方法對有害生物進行消除。主要包括五種措施,分別是捕殺、高溫治理、涂白、誘殺和阻隔。我國常使用的方法是阻隔和涂白。阻隔就是在林木上綁扎毒繩或者是扎塑料布對病蟲害對數木的危害起到隔離作用。涂白一般是將石灰粉和水按照一定的比例進行配置,使其形成一種白涂劑,然后將其涂抹在樹干上面,采用這樣的方式可以防止害蟲在樹干上產卵,起到有蟲防蟲,無蟲防病的作用。除此之外,采用涂白的方式還可以避免寒冷的冬天樹木被凍傷,也能夠起到防曬的效果。
3.2 林業病蟲害的防治方法。1)營林防治法。在林木播種之前,應該對種子上潛在的病蟲害進行消除,這樣能夠起到鏟除病源的作用。此外,在苗圃中采用圃地休閑輪作的方式,能夠防治病蟲害的繁衍,也可以在土壤中施加一定量的有機肥。苗圃的環境應該保持清潔,對病株殘體進行清除,從而減少病蟲害的來源。還可以在苗圃的四周放一些害蟲喜歡的食物,將其引誘到其他的地方,從而遠離苗圃,將蟲害集中,然后采用人工捕殺或者是噴灑藥物的方式有效控制蟲害。2)采用造林的方法防治病蟲害。在造林過程中選擇抗病性蟲害的樹木進行種植。通過對樹木的撫育管理實現對病蟲害的防治。為了減少病蟲害的來源,應該采用整地施工的方法增強林木的樹勢,從而提高林木抗病蟲害的能力。對受到病蟲害感染的林木枝葉進行清理,將其集中進行燒毀,避免病蟲害的再次產生。對于一些污染嚴重的樹木進行清理,從而改善森林內部的環境和空氣,為林木生長創設良好的環境。3)加強對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重視。病蟲害的防治對于當前林業生長起到關鍵性的作用,做好病蟲害的防治不僅能夠提高林業生產的經濟效益,還能夠增強生態效益。所以在林業管理中應該重視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加強對林業病蟲害的預防。林業管理人員還應該加強對專業知識的學習,增強林業管理經驗,在管理過程中不僅能夠及時發現病蟲害,并且能夠采用有效的方法對其進行控制,從而更好的保障林業生產的正常進行。
3.3 提高森林培育及管理。在森林培育之初,必須嚴格遵守適地適樹的原則。在樹種選擇方面,必須選擇生長狀態良好、抗病蟲能力強、環境適應能力強的樹種。林分結構要遵循多樣性原則,結合喬木、灌木、草類等多種類型的植物,避免森林結構與樹種過于單一,以此增加森林生態系統的整體穩定性和抗蟲害能力。在育苗的過程中,要重視苗木的消毒處理;在封山育林的過程中,要增加病蟲天敵的數量且要對其進行保護,避免人畜對苗木造成破壞;保護好人工林周邊的天然林,禁止胡亂砍伐,以天然林的生態系統帶動人工林生態系統的發展。
3.4 加強對病蟲害預測、預報、檢疫工作。管理單位要做好病蟲害的預測、預報和檢疫工作,配合相關單位和技術人員,建立起完善的病蟲害預測、預報體系,確保森林病蟲害動態預測的準確性、可靠性以及全面性。同時,還必須做好相應的林木檢疫工作,以防危險性病蟲的侵入。
參考文獻:
[1] 張凱,嵇保中,劉曙雯,等。南京地區天牛幼蟲分類研究[J].南京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5):160.
[2] 周麗芬。林業病蟲害防治技術與方法初探[J].赤子,2014(4):273.
[3] 吳道念。淺談林業病蟲害防治技術與方法初探[J].魅力中國,2014(1):293-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