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市是我國優質鮮食葡萄和釀酒葡萄產區,其中宣化白牛奶葡萄在張家口市已有上千年的栽培歷史,是中國古老的優良葡萄品種,白牛奶葡萄占全市栽培面積的 70%,另外主栽的葡萄品種有紅地球、龍眼、紅牛奶、巨峰、美人指、玫瑰香等上百個品種。張家口市懷涿盆地也是我國優質釀酒葡萄基地,先后從國內外引進了優良的釀酒葡萄品種進行栽植,主要種植釀酒葡萄品種有赤霞珠、蛇龍珠、梅鹿輒、貴人香、西拉、雷司令等幾十個。葡萄病蟲害直接影響葡萄的產量和品質,而做好病蟲害綜合防治是生產無公害綠色葡萄的主要環節。近年來,由于張家口市葡萄生產迅速發展,病蟲害種類也隨之增多,發生規律也較復雜,所以在葡萄生產中要注重病蟲害的綜合防治工作。結合張家口市土壤氣候特點及多年的實踐摸索,總結了張家口病蟲害的種類及綜合防治技術措施,以下主要是論述葡萄真菌性病害發生及防治。
1 張家口市葡萄主要真菌性病害及無公害防治方法
1.1 葡萄霜霉病
1.1.1 癥狀特點
主要危害葉片,初期出現黃綠色微透明病斑,之后發展到葉背面形成一層灰白色霜霉狀物。嫩梢受害時表面有稀疏的白霜,最終為褐色斑塊??諝獬睗駮r花和幼果易感病,并在幼果面上形成霜狀霉層。果實半大時感病,果實表面有褐色稍凹陷的斑塊,皺縮軟腐易脫落,但不產生霉層。
1.1.2 發生規律
病菌以卵孢子在病組織上,或遺留在土壤上越冬,第二年當溫度適宜時,卵孢子在水滴中萌發產生孢子囊,進而形成游動孢子,借風雨侵染到葉片和果實上危害。張家口地區 7 月下旬至 8月上旬為發病盛期,發病早晚和當年氣候條件有較大關系,如果當年雨量多,空氣濕度大,霜霉病易發生。此外葡萄生長勢弱,施肥不當,偏施氮肥,園內潮濕,通風透光差的果園發病重。低溫、高濕有利于霜霉病的流行。
1.1.3 防治技術
(1)做好果園衛生。集中燒毀剪下的病枝葉,減少病源。
(2)加強果園栽培管理。在生長期間及時剪除多余的副梢枝葉,創造通風透光條件。多施磷、鉀肥,提高樹體的抗病力。
(3)藥劑防治。雨量多的年份,花前可以噴萬寶露(30%代森錳鋅懸浮劑)600 倍液或 50%保倍福美雙 1500 倍液預防霜霉病的發生。7 月中下旬,及時噴灑 200 倍等量式波爾多液或 80%必備600 倍液進行預防,根據雨量多少每隔 10d 左右噴 1 次,噴 3~4 次預防霜霉病的發生。如發現霜霉病初期癥狀,應及時噴灑 50%科克 2500 倍液或 50%霜脲氰 2000 倍液或 25%甲霜靈 800 倍液,每隔 7~10d 噴 1 次,噴 3~4 次,藥劑要交替使用,并嚴格按要求濃度使用,可有效控制霜霉病的發生。
1.2 葡萄灰霉病
1.2.1 癥狀特點
灰霉病主要危害花序、幼果和已成熟的果實?;ㄋ牒蛣偮浠ê蟮男」氚l病初期被害部位呈淡褐色水漬狀,很快變暗褐色,整個果穗軟腐,潮濕時病穗上長出一層鼠灰色的霉層。成熟果實及果梗被害,果面出現褐色凹陷病斑,很快整個果實軟腐,長出鼠灰色霉層。鮮食葡萄易裂果的品種及釀酒葡萄果實生長緊密的在葡萄成熟期雨量多的年份都易發生灰霉病。
1.2.2 發生規律
灰霉病由灰葡萄孢菌感染所致。病菌在感病的枝條、枝皮或僵果皮中越冬,春天形成分生孢子侵染幼葉和花序。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主要從傷口入侵,多雨潮濕和較涼的天氣條件適宜灰霉病的發生。葡萄花期,氣溫低且空氣濕度大的天氣,最容易誘發灰霉病的流行,常造成大量花穗腐爛脫落;坐果后,果實逐漸膨大,便很少發病?;颐共【侨跫纳?,管理粗放,施肥不足,機械傷、蟲傷多的果園發病較重。張家口市釀酒品種栽培和溫室栽培中灰霉病造成花序、果穗腐爛已成為當前葡萄生產上的主要問題之一。
1.2.3 防治方法
(1)果園清潔。結合其它病害的防治,徹底清園和做好越冬休眠期的防治。
(2)加強果園管理。施腐熟農家肥為主的基肥。在葡萄果實生長期增施磷鉀肥,補施硼鋅等微肥控制速效氮肥的使用,降低田間濕度,有較好的控病效果。
(3)藥劑防治?;ㄇ皣?1~2 次藥劑預防,可用50%保倍福美雙可濕性粉劑 1500 倍,50%異菌脲可濕性粉劑 600 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 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 800 倍液防治均有較好效果,可交替使用。果實成熟期防止果實裂果,勤觀察,有裂果要及時去除,并及時噴灑 40%嘧霉胺懸浮劑 800~1000 倍液或 50%抑霉唑 3000 倍液。
1.3 葡萄白腐病
1.3.1 癥狀特點
白腐病發病后先在果穗軸或果梗上出現淺褐色腐爛,病部逐漸失水干縮并向果粒蔓延,致使全部果穗腐爛,新梢病斑表皮變竭,病部??v裂成亂麻狀,中部易縮。葉片發病多先從葉緣處發生,形成黃褐色邊緣呈水浸狀倒三角形病斑。
1.3.2 發生規律
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及菌絲體在病殘組織和果園表土中越冬,病菌可在土壤病組織中存活 4~5a.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經傷口入侵,高溫多濕或遭雹、風雨后,容易引起該病大發生,最適溫度28~30℃,濕度 90%以上。張家口地區一般在 7 月下旬開始發病,果實進入成熟期感病程度明顯加重。
1.3.3 防治技術
(1)清除菌源。發病期間及時清除樹上和地上的病穗、病粒和病葉等,集中深埋,減少越冬病菌的數量。
(2)加強栽培管理。提高結果部位,第一道鉛絲 60cm 下不留果。于花后對果穗進行套袋,保護果實,避免病蟲侵入。冰雹、暴風雨發生后 12h 內必須及時噴藥預防白腐病大暴發。
(3) 藥劑防治。葡萄入窖前和出窖后各噴 1次 3~5 波美度石硫合劑,有很好的殺菌作用。根據當年雨水多少,從 7 月下旬至 8 月上旬開始,應噴 50%甲基托布津 800 倍液、40%福星 8000 倍液或 12.5%唏唑醇可濕性粉劑 3500 倍液(注意要嚴格按使用濃度噴,否則會產生藥害),每隔 10~15d 噴 1 次,共噴 3 次,對控制白腐病的發生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1.4 葡萄黑痘病
1.4.1 癥狀特點
幼嫩果粒受害,初期果面有深褐色的小斑點,逐漸擴大成直徑 2~4mm 邊緣紫褐色、中央灰白色且稍凹陷的病斑,形似“鳥眼”狀。病斑僅限于表皮,不深入果肉。
1.4.2 發生規律
葡萄黑痘病病菌在病蔓、病梢、病果、病葉等部位越冬,來年春產生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侵入寄主,引起初次侵染。后產生分生孢子,進行重復侵染,潛育期一般 6~12d.5~6 月份多雨、高溫有利于分生孢子的形成、傳播和萌發侵入;干旱年份或少雨地區發病顯著減輕。凡地勢低洼、排水不良、管理粗放、樹勢衰弱的果園有利于病害的發生。
1.4.3 防治方法
(1)清除菌源。在生長期中,及時摘除不斷出現的病葉、病果及病梢,仔細剪除病梢、集中深埋或燒毀。
(2)噴藥保護。在葡萄發芽前噴布 1 次鏟除劑,消滅越冬潛伏病菌。常用鏟除劑石硫合劑?;ㄇ昂凸麑嵢缬衩琢4笮r各噴 1 次藥劑基本可控制病害,有效藥劑有:70%甲基硫菌靈 1000 倍液、50%多菌靈 800 倍液、20%苯醚甲環唑 3000倍液,代森錳鋅、杜邦易保等也有較好防效。
1.5 葡萄白粉病
1.5.1 癥狀特點
主要危害葉片、新梢和果實。葉片受害時,最初在葉子正面產生細小、淡白色的斑點,以后擴大呈灰白色斑點,上覆白粉狀物,葉緣卷縮脆而硬。新梢被害時同樣覆一層白粉,到后期出現魚鱗狀褐色斑點。果實受害后,先在果面上布滿白色粉狀物,擦去霉層后出現褐色星芒狀花紋。
1.5.2 發生規律
白粉病菌以菌絲體在枝蔓被害組織內或芽鱗中越冬,第二年條件適宜時形成分生孢子,借風力傳播,直接侵入寄主。白粉病發病持續時間較長,從 6 月中旬~9 月中旬,只要氣候條件適宜,白粉病即可發生。無雨、悶熱多云的天氣,有利于該病的大發生。栽植過密,摘心、綁蔓不及時,偏施氮肥,枝條徒長,通風不良,均有利于發病。
1.5.3 防治技術
(1)清除病源。夏季修剪時注意收集病枝、病葉、病果,集中深埋,減少菌源。
(2)加強生長期肥水管理。勿偏施氮肥,防止枝條徒長。改善架面通風、透光條件,減輕病害發生。套袋是防治白粉病的有效措施。
(3)藥劑防治。在春季葡萄出窖和秋天葡萄入窖前分別及時噴灑 3~5 波美度石硫合劑,以消除病菌。于發病初期 6 月中下旬~7 月上旬開始噴25%腈菌唑乳油 3000 倍或噴灑 10%美銨 600 倍液,50%翠貝 3000 倍或 2%農抗 120 水劑 200 倍液,每隔 7~10d 噴 1 次,對白粉病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1.6 葡萄穗軸褐枯病
1.6.1 癥狀特點
葡萄穗軸褐枯病,也叫軸枯病,主要危害花序和幼果。發病初期先在穗軸或果梗上產生褐色水浸狀斑,擴展后,使穗軸或果梗一段變褐枯死,不久失水干枯變成黑褐色凹陷病斑,當病斑環繞一周時,上面的幼果也將萎縮干枯。
1.6.2 發生規律
病菌以菌絲和分生孢子在穗軸上或芽鱗片中越冬。第 2 年春季,分生孢子經風雨傳播至發病部位。此病發生在花期前后,在張家口地區一般 5 月底~6 月中旬是感病時期。此期低溫多雨有利于病菌的蔓延。當果粒長至黃豆粒大時,病害停止侵染。
1.6.3 防治技術
(1)結合冬剪,徹底清園,集中燒毀。
(3)藥劑防治。在花序伸長至幼果期噴 80%噴克 800 倍液或 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 1000 倍液,也可噴 80%大生 M45 可濕性粉劑 800 倍液,每隔 7~10d 噴 1 次,連噴 2~3 次,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注意花期不能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