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水稻是我國第一大糧食作物,而水稻生長的過程為育苗、移栽、生長、收獲。水稻工廠化育秧包括浸種、破胸、播種、催芽、綠化、煉苗、出秧。
水稻的高產量與芽種的物理特性以及播種機排種器設計有關。水稻芽種物理特性包括芽種的幾何尺寸、千粒質量、流動性及硬度等。充分了解水稻物料特性在播種時能減少對種子的損傷,提高出苗率,從而使其達到增產增收的目的。目前,對水稻物理特性的研究,主要針對水稻種子在一定條件下的物料特性,對發芽后水稻的物理特性研究較少。本研究將針對黑龍江省常用的4 個水稻品種的物理特性進行試驗研究,為水稻芽種精量播種裝置的研究提供理論基礎。
1、 試驗材料
本研究選用了黑龍江省常用水稻品種: 空育 131、墾鑒稻 6、墾稻 12、龍粳 26 為研究對象。試驗前先對稻種進行除芒、選用、清洗、催芽、晾芽處理。首先除去干癟稻種,通過浸泡使種子中的水分達到飽和。其次,在一定溫度下催芽,催芽溫度保持在 26°左右,催芽約 36h,待種子破胸露白,取芽長 2 ~ 4mm 作為試驗材料。
2、 水稻芽種物理特性研究
2. 1 芽種的幾何特征
播種機的播種裝置直接與種子接觸,因此種子的尺寸與形狀直接影響播種裝置的結構參數,也涉及到種子在排種器內的流動、填充等狀態。因此,研究種子的幾何特性十分重要。芽種的三維坐標如圖 1 所示。
2. 1. 1 試驗方法
隨機選取 4 種水稻品種的芽種各 100 粒,在其長、寬、厚 3 個方向上,用電子數顯卡尺測其尺寸,每次試驗重復 3 次,取平均值。
2. 1. 2 試驗數據結果分析
水稻芽種播種常規含水率范圍為 23% ~ 25% ,因此在研究稻種長度、寬度、厚度的尺寸分布時,以芽種含水率 25% 為代表進行研究。
1\\) 在一定含水率下芽種的幾何尺寸分布,如圖 2~ 圖 4 所示。
由圖 2 知: 芽種在長度上分布服從正態分布,4 種芽種長度主要分布在 6. 9 ~ 7. 4mm 之間,占總量 10%~ 25% ; 其余分布向兩邊遞減,芽種長度分布范圍為5. 8 ~ 8. 8mm。
由圖 3 知,芽種寬度服從正態分布,4 種水稻芽種寬度主要分布在 3. 6 ~ 4. 2mm 之間,占總量 10% ~17% ; 其余分布向兩邊遞減,變化范圍在 2. 5 ~ 5. 5mm之間。
由圖 4 可得: 芽種厚度服從正太分布,4 種芽種寬度主要分布在 2. 3 ~ 2. 7mm 之間,占總量 20% ~40% ; 其余分布向兩邊遞減,變化范圍在 1. 8 ~ 4. 3mm之間。
2\\) 在不同含水率下芽種的幾何尺寸分布,如圖 5~ 圖 7 所示。
由圖 5 可知: 墾鑒稻 6 在不同含水率下,長度最小,變化范圍 6. 2 ~ 7mm; 空育 131 和龍粳 26 略大于墾鑒稻 6,長度變化范圍 6. 8 ~7. 2mm; 墾稻 12 長度最長,變化范圍在 7. 4 ~7. 8mm。
由圖 6 可知: 墾稻 12 寬度變化范圍最小,變化范圍在 3 ~4mm 之間。龍粳 26、空育 131 和墾鑒稻 6 變化范圍基本一致,為 3. 7 ~4mm 之間。
由圖 7 可知: 墾稻 12 在相同含水率下厚度最小,變化范圍為 2. 15 ~ 2. 35mm; 空育 131 變化先快后平緩,變化范圍在 2. 2 ~ 2. 3mm 之間; 龍粳 26 變化范圍為 2. 25 ~ 2. 4mm; 墾鑒稻 6 最厚,變化范圍為 2. 3 ~2. 4mm。
2. 2 芽種的千粒質量
芽種千粒質量是以克來表示一千粒種子的絕對質量。它是體現種子大小與飽滿程度的一項重要指標,是檢驗種子質量的內容,也是田間預測產量時的重要依據。千粒質量的大小對播種過程中稻種充種、投種過程的運動軌跡、運動狀態影響顯著,對確定播種裝置與秧盤之間的對應位置關系有重要影響。
2. 2. 1 試驗方法
隨機選取水稻品種為空育 131、墾鑒稻 6、墾稻12、龍粳 26 的芽種各 1 萬粒,將其分成 10 組,室溫為22℃ 的環境下、相對濕度為 12% ,用測量精度為 0. 05g的電子天平進行測量,并記下測量結果。為了減少誤差,每次試驗重復 3 次,計算其平均值。
2. 2. 2 試驗數據結果分析
1\\) 在不同含水率下芽種的千粒質量
隨著含水率從 21% ~29% 的增加,稻種的千粒質量增大。其中,空育 131、墾稻 12、龍粳 26 變化基本一致,變化范圍為 33% ~37% 。墾鑒稻 6 的千粒質量略大一些,變化范圍為 35% ~40% ,如圖 8 所示。
2\\) 在一定含水率下芽種的千粒質量
在含水率 25% 的條件下,得出了 4 種芽種的千粒質量分布比例,如圖 9 所示。由圖 9 可知,4 種芽種的千粒質量屬正態分布: 墾稻 12 主要分布在 37 ~40g 之間,占總量 20% ~ 30% ,變化范圍為 32 ~ 41g; 空育131 的芽種千粒質量主要分布在 37 ~ 40g 之間,占總量 20% ~30% ,變化范圍為 32 ~40g; 墾鑒稻 6 的芽種千粒質量主要分布在 36 ~ 39g 之間,占總量 25% ~40% 變化范圍為 35 ~ 41g; 龍粳 26 的芽種千粒質量主要分布在 38 ~ 41g 之間,占總量 20% ~ 25% ,變化范圍為 35 ~42g。
2. 3 芽種的流動性
水稻屬于散粒物料,內摩擦因數小、易脫落,這種特性稱為流動性或散落性。稻種流動性的大小對播種裝置的設計有重要意義,稻種流動性的大小可用靜止角和自流角兩個指標來表示。
2. 3. 1 休止角
休止角又稱靜止角,指物料從一定高度自然連續地下落到平面上,所堆積成的圓錐體母線與地平面的夾角,反映了散粒物料的內摩擦特性和散落性能。
物料的休止角越大,它的內摩擦力越大,散落特性越不好。
2. 3. 1. 1 試驗方法
在芽種含水率分別為 21% 、23% 、25% 、27% 、29% 條件下,隨機選取發芽處理過的 4 種水稻品種的芽種各 5 份裝入漏斗中測量,待芽種全部落下,用測角儀測量休止角,如圖 10 所示。
2. 3. 1. 2 試驗數據結果分析
4 種水稻品種的芽種休止角隨含水率增加而增大: 當含水率小于 27% 時,墾鑒 12 的休止角最大,空育 131 和墾鑒稻 6 居中,龍粳 26 最小; 當含水率大于27% 時,4 種品種的芽種休止角基本一致,如圖 11 所示。
2. 3. 2 自流角
自流角又稱滑動摩擦角,是指芽種與斜面產生相對滑動時,二者之間的角度。芽種的自流角與稻種的大小、形狀及含水率等因素有關。
2. 3. 2. 1 測量方法
在芽種含水率分別為 21% 、23% 、25% 、27% 、29% 條件下,隨機選取經過發芽處理的芽種各 100粒,將其放置在芽種滑動摩擦角的測量裝置上,裝置結構示意圖如圖 12 所示。開始測量時,慢慢搖動手柄,使斜面緩緩上抬,當大部分芽種即將滑動時,記下角度儀的讀數。
2. 3. 2. 2 試驗數據結果分析
空育 131、墾鑒稻 6、墾稻 12、龍粳 26 的芽種自流角隨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大,如圖 13 所示。由圖 13 可知: 芽種的自流角在含水率小于 27% 時,略有不同,龍粳 26 最大、墾稻 12 最小; 當含水率大于 27% 時,4 個品種自流角基本一致。4 種芽種的自留角變化范圍約為 22° ~45°。
3、 結論
1\\) 在一定含水率下,芽種的幾何尺寸服從正態分布,長度主要分布在 6. 9 ~7. 4mm 之間,寬度主要分布在 3. 6 ~4. 2mm 之間,厚度主要分布在 2. 3 ~ 2. 7mm之間。在不同含水率下,隨含水率的增加,芽種的幾何尺寸相應增加。
2\\) 在一定含水率下,芽種的千粒質量服從正態分布,分布范圍主要在37 ~41g 之間。在不同含水率下,隨含水率的增加,芽種的千粒質量相應增加。
3\\) 在一定含水率下,芽種的休止角主要分布在26° ~ 33°之間,滑動摩擦角主要分布 21. 5° ~ 23. 1°之間。在不同含水率下,休止角和滑動摩擦角隨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大。芽種流動性最好的品種為龍粳 26。
參考文獻:
[1] 雷興誼. 水稻工廠化育秧技術應用與探索[J]. 廣西農業機械化,2011\\(3\\) : 13 -15.
[2] 周祖鍔. 農業物料學[M]. 北京: 中國農業出版社,1994:40 - 50.
[3] 于恩中. 水稻芽種物料特性的試驗研究[D]. 長春: 吉林農業大學,2001.
[4] 田先明. 水稻破胸芽種的物料特性試驗[J]. 湖南農機,2008\\(5\\) : 9 - 11.
[5] 陶桂香. 機械式水稻植質缽盤精量播種裝置機理與參數研究[D]. 大慶: 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2012.
[6] 張波屏. 現代種植機械工程[M]. 北京: 機械工業出版社,1997: 7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