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物資供應工作是保證生產順利進行的重要條件.農機物資管理人員必須根據生產怍業計劃,保質保量、按規格品種及時供應生產作業所需要的各種物資,經常保持物資的供需平衡,既不短缺,又不超儲積壓.為此,農機物資管理人員應按農業生產的季節性,有計劃有組織地采購和供應充足的物資,保證生產作業的需要.
1 農機物資管理的任務和定額
節約是農機物資管理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在農機作業成本中,物資消耗費用占的比重大.因此,在保證作業質量的前提下,減少單位作業的物資消耗,是降低作業成本,提高農機化經濟效益的重要途徑節約物資的途徑很多,但歸納起來,不外乎兩類.一類是通過管理的方法,防止物資的損失浪費,這就是加強物資的計劃管理、定額管理、倉庫管理,建立管、供、用責任制,推行定額發放和實行物資節約獎,并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等.另一類就是通過技術措施,推廣使用節能產品,加強機具的維護保養.使機具保持良好的技術狀態.并采用舊件修復工藝等技術經濟措施.物資的供銷成本是由原材料的價格、運輸費、倉庫保管費、銀行貸款利息和包裝費用等組成.農機物資管理人員要合理地組織采購,正確選擇原材料和采取合理的運輸方式,壓縮庫存,建立合理的物資,縮短物資保管周期,減少不必要的損失等.實現回事資金周轉,物資的供銷成本,提高物資管理經濟效果和目標,并為降低成本創造條件.
制定農機物資消耗定額,一般常采用統計分析法和技術測定法.統計分析法是指在分析研究統計資料,并考慮生產作業條件、機具狀態等因素的基礎上,制定物資消耗定額.技術測定法又稱工作日寫實法.這種方法是根據現場物資消耗的條件,用實際測定的方法來制定農機物資消耗定額.農機物資儲備定額,一般由經常儲備和保險儲備兩部分組成.經常儲備,是在正常情況下,為保證生產作業連續進行而建立的物資儲備.保險儲備,是在為防止物資供應或運輸誤期及型號規格不符合要求等情況下建立的物資儲備.經常儲備定額應首先確定物資的儲備天數,然后在此基礎上制定物資的經常儲備定額.
2 農機設備管理任務與選擇方法
機械設備是農機化生產的物質技術基礎和固定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設備管理,對保證生產任務的順利進行,提高經濟效益有重要作用.農業機械設備管理的基本任務是組織農機人員合理選擇、正確使用操作和精心維護保養農業機械設備和修理設備,保證機器技術狀態完好,充分發揮機器效能,實現"高效、優質、低耗、安全",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依據上述任務,農業機械設備管理的主要內容是合理選擇機械設備.根據生產發展的實際需要,作好機械選型、配套工作;組織機械作業,充分發揮現有農機裝備的最佳效能;加強機械設備的生產管理和技術管理;實行機器的預防性定期保養和維修制度,搞好機器的交接、試運轉、技術保養、修理和保管等一系列技術維護工作;加強安全生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
1\\)選擇農業機械設備是機械設備管理的第一個環節.應根據技術上先進,生產上可行,經濟上合理的原則去選擇機械.一要根據自己的經濟實力.選購新型農業機械時要根據自己的經濟承受能力,考慮使用范圍,是自用還是賺錢,還是兩者兼之,來決定購買什么樣農業機械.例如,如果是用于收割、異地收獲賺錢的,則應進行適當的調研,以免投入多,產出少造成損失,這是指收割機的選型.當然也要考慮農機具應滿足當地的農藝需要,是不是能充分發揮新型農機產品的作用,最關鍵的是要考慮功能性價比,一般情況下新型產品的價位都比普通產品高,要考慮其將來的運營、管理、效益,不能一味追求新功能,看看競爭力前景如何,如果反之則得不償失.
2\\)要根據需要選擇機型.了解要買的農機新產品先進性在哪里,有哪些不足之處,然后確定是否真是適合你的需要,而不要被廣告宣傳所迷惑而盲目購置.另外,要盡可能多地掌握有關該機型的技術資料,如動力性,經濟性、通用性、安全性、方便性等.還應了解該產品是否是國家正規企業的產品,有無"三證",是否屬國家定型產品,才能最后確定是否可買.
3\\)要考慮零配件通用性.新型農機產品有不少新結構、新零件,這些零件的結構形狀及尺寸不同,一般不具有通用性,有些在市場上買不到,必須到廠家去買,這樣會給修理換件帶來很大麻煩.另外,有時雖然在當地能找到一家該產品零配件專賣店,但因缺乏競爭對手,零配件的價格往往較高,會人為加大了維修成本和生產成本.因此,最好選購零配件供應普及的產品.
4\\)要注意售后服務.由于新型農機產品結構的特殊性,大多數使用者一時不能完全掌握,當使用中出現較大故障時,往往束手無策.因此,消費者在購買時切不可忽視售后"三包"服務問題,索取"一票二證",一票即銷售發票,二證是指產品合格證和三包憑證,這是國家經貿委等五部委頒布的《農機產品退貨、更換、修理規定》\\(俗稱三包\\)的重要憑證.如果"三包"服務難以及時到位,就會耽誤作業時間,造成不必要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