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南陽地區有櫟樹面積 25.3 萬 hm2,是旅游、綠化和林產品加工的重要樹種。由于樹種單一,林分自控能力差,近年來黃二星舟蛾發生嚴重,損失巨大。2013年我們對該蟲的發生、危害情況進行了調查,并提出一套系統有效的治理措施。
1 櫟黃二星舟蛾的發生、危害情況
櫟黃二星舟蛾主要分布在南陽伏牛山和桐柏山區,20 世紀 90 年代在南陽的淅川、南召、桐柏零星發生,沒有造成大的災害。進入 2010 年以來,該蟲發生危害逐漸嚴重,2010~2012 年主要在淅川、南召、內鄉的櫟樹深山區小片發生,以輕中度發生為主。2013~2014年櫟黃二星舟蛾在淅川縣的蒼房、荊關鎮,桐柏縣的淮源、大河、陳莊等鄉鎮大面積暴發。其中淅川縣共計發生面積 1000hm2,有 266.7hm2樹葉被吃光,桐柏縣發生面積 1666.7hm2,533.3hm2樹葉被吃光,樹下蟲糞滿地,隨水流入河流,嚴重影響樹木的生長和森林生態環境。
同時在南陽的南召、內鄉、西峽、方城等縣也有零星發生,并且有傳播蔓延發展的趨勢。
2 害蟲發生、危害嚴重的主要原因
2.1 氣候異常 近年來氣候異常,連續幾年出現了大范圍暖冬暖春多雨和夏季持續干旱高溫天氣,暖冬暖春多濕利于害蟲越冬存活和繁殖,夏季干旱高溫加快了害蟲的發育和危害速度。
2.2 櫟樹純林面積大,管理粗放 由于櫟樹適應性強、栽植成本低、成活率高,生長迅速、加工林副產品價值大等特點,已是南陽市山區綠化和發展經濟林主栽樹種,大面積栽植純林,同時各地重造輕管,砍伐混亂,導致林分抗逆性差,為害蟲的發生及擴散創造了適宜的條件。
2.3 防治困難 近 2 年,南陽市黃二星舟蛾每年中度以上發生面積都在 2666.7hm2以上,由于各地資金投入不足,大部分地方缺少性能好、機動性強的防治器械和先進的防治技術,加之交通偏遠,林地條件差,每年只有少數地方組織防治,控災效果較低。
3 治理對策
3.1 生物與化學防治方法結合,迅速遏制嚴重發生勢頭 對嚴重發生蟲害的林地迅速采取飛機、人工噴灑啶蟲脒等高效低毒化學藥劑或甲維鹽、阿維滅幼脲生物制劑;或林中釋放敵敵畏煙劑;或林中噴放柴油高氯煙劑等生物、化學方法,迅速壓低蟲口,遏制擴散蔓延。
3.2 實施營林措施 今后應大力培育抗蟲樹種,營造松櫟、櫟桐等點狀、帶狀、塊狀類型的混交林,對純林實施間伐和更新改造,保護利用天敵,提高林分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
3.3 加大投入,加強宣傳 今后各級政府要加大對生態公益林有害生物防治的投入,保證防治資金足額到位。修筑營林通道,購置高性能的防治器械,提高防治效率。
各級要加大對森林法和林木病蟲害防治條例以及櫟樹災害嚴重危害性與防治重要性的宣傳,使各級政府重視林業生態建設,把防治工作納入林業生產的全過程,逐步增強各級政府和廣大群眾依法防治的自覺性。
參考文獻:
[1]林曉安等.河南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技術[M].鄭州:黃河水利出版社,2005.
[2]王邦磊等.林業有害生物及無公害防治[M].鄭州:河南農業出版社[M].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