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柳\\( Salix babylonica\\) ,又名垂枝柳、倒掛柳、倒插楊柳,是楊柳科柳屬的落葉喬木,高可達 18m。垂柳因其枝條細長,柔軟下垂,隨風飄舞,姿態優美可人,因此在園林綠化中,廣泛應用于河岸及湖池邊的綠化、街道綠化及庭院觀賞等; 又因垂柳較耐寒,耐水濕,萌芽力強,根系發達,也被用于固岸護堤; 同時垂柳對有毒氣體抗性較強,并能吸收二氧化硫,因此也適用于礦區、工廠等污染嚴重的地方綠化。在栽培過程中也會遭到各種蟲害,其中葉甲類對其危害嚴重。
1 柳十八斑葉甲[Chrysomela sali-civorax\\(Fairmaire\\)]
1. 1 危害
柳十八斑葉甲是鞘翅目葉甲科害蟲,以成蟲、幼蟲為害各種柳樹,使葉片呈缺刻狀,或留葉脈,嚴重的吃光葉片,糞便排到樹下,影響綠化及景區的觀瞻,更影響了垂柳的生長發育,導致樹勢衰弱,誘發柳樹爛皮病的發生。
1. 2 識別
1. 2. 1 成蟲 體長6 ~ 8mm,藍黑色密布刻點,觸角絲狀,前胸背板中央黑色,兩側分別生有 1個黃色的翼邊,且黑色部分中間向兩側的黃色部分各伸出 1 個很細的斑角; 鞘翅上分別有 9 個明顯的斑點,絕大部分成蟲的斑點呈黑色,極個別的呈黃色、淺黃色或不明顯,足黃色或黃褐色與黑色相間,腿節、脛節端部和前跗節黑色。
1. 2. 2 幼蟲 老熟幼蟲體長11 ~ 13mm。幼蟲初孵時呈黑色,2 齡后呈深黑色,后逐漸變成深乳黃色,老熟幼蟲體表有黑色瘤狀突起 2 列,氣門上線和下線也有突起。當被觸碰時會冒出液體。
1. 3 生物學特性
1 年發生1 ~ 2 代,以成蟲在枯枝落葉層內、土縫或樹皮縫內越冬。越冬后的成蟲于 4 月下旬開始活動,待樹木萌芽開始取食,放葉后開始產卵,以成幼蟲危害各種柳樹,以垂柳和旱柳危害最重。
1 ~ 2齡的幼蟲有群集性,食量較小,取食葉肉,被害葉呈網狀,3 齡后陸續分散取食,4 ~5齡幼蟲食量大,危害嚴重,食葉僅留主脈,成缺刻或全部食光。
成蟲飛翔能力很強,有一定的假死性,但常于被震落的途中飛走。成蟲補充營養主要取食枝條端部的嫩芽幼葉。
1. 4 防治措施
1. 4. 1 人工撲殺 成蟲有假死性,對于綠化的垂柳結合春季管理,通過震落等撲殺成蟲; 產卵成塊,可以把帶有卵塊的葉子摘掉; 初孵的幼蟲群居,可以人工撲殺; 蛹懸掛在葉或枝干上,比較明顯,可以直接摘除。
1. 4. 2 阻止上樹為害 由于成蟲不善于飛,越冬后成蟲爬到樹上取食和產卵,可用毒 帶\\( 5 ~7cm寬的牛皮紙浸在菊酯類殺蟲劑和機油的混合液中,陰干\\) 、毒繩或毒筆等毒殺成蟲。
1. 4. 3 利用天敵防治 本地區異色瓢蟲較多,該瓢蟲取食柳十八星葉甲的卵和初孵的幼蟲,還有獵蝽、大腿蜂、胡蜂、螳螂等也撲食此害蟲,因此在危害不嚴重時,盡量少用化學農藥,保護這些天敵。
1. 4. 4 化學防治 危害嚴重時,用化學藥物控制其危害,可以 40% 的氧化樂果乳油 1500 倍液、1. 2% 苦參堿、煙堿乳油1000 ~ 1500 倍液等常規殺蟲劑噴灑樹冠,消殺成蟲和幼蟲。
2 柳 二十星葉甲 \\( Chrysomela vigin-tipunctata Scopoli\\)
2. 1 危害
柳二十星葉甲屬于鞘翅目葉甲科害蟲。取食楊柳科的植物,成蟲、幼蟲均能為害。常和柳十八星葉甲伴隨發生,被害狀相似。
2. 2 識別。
成蟲體長7. 0 ~ 9. 5mm。頭部,前胸背板中部及腹面青銅色; 前胸背板兩側棕紅,鞘翅棕紅,每翅具 10 個青銅色黑斑,沿中縫 1 狹條青銅色; 觸角端部黑色,基部棕黃; 腿節端半部; 脛節基部和跗節青銅色至棕黑色,其余棕黃。前胸背板兩側隆起較高,以前角處為甚,其內側縱凹很深,伸至前緣,凹內刻點粗密。其它同柳十八斑葉甲。
3 柳 藍葉甲[Plagiodera versicolora\\(Lai-charting\\)]
3. 1 危害
柳藍葉甲,別名柳圓葉甲、柳藍金花蟲,屬鞘翅目葉甲科害蟲。以成、幼蟲取食葉片為害,群居將葉片食成缺刻或孔洞現象,發生嚴重時,葉片成網狀,僅留葉脈,幼樹發生嚴重。
3. 2 識別
3. 2. 1 成蟲 體長 4mm 左右,近圓形,深藍色,具金屬光澤,頭部橫闊,觸角 6 節,基部細小,余下各節粗大,褐色至深褐色,上生細毛; 前胸背板橫闊光滑。鞘翅上密生略成行列的細點刻,體腹面、足色較深具光澤。
3. 2. 2 幼蟲 老熟幼蟲體長約 6mm,形似瓢蟲幼蟲,灰褐色,全身有黑褐色凸起狀物,前胸背板兩側各有 1 大褐斑; 中胸背側緣各有 1 黑褐色乳突,亞背線上方 2 黑斑。腹部1 ~7節氣門上線各有1 黑乳突,腹面各節有黑斑 6 個,均生1 ~ 2根毛。
3. 3 發生規律
柳藍葉甲以成蟲在土壤中、落葉和雜草叢中越冬。翌年 4 月柳樹發芽時出來活動,為害芽、葉,并把卵產在葉上,成堆排列,初孵幼蟲群集為害,啃食葉肉,大齡幼蟲分散取食,食全葉。成蟲有一定的飛翔能力,有假死性。
3. 4 防治措施
3. 4. 1 利用成蟲的假死性,人工捕捉落地成蟲。
3. 4. 2 保護和利用天敵 異色瓢蟲、大山雀、灰喜鵲和寄生蜂等。
3. 4. 3 化學防治 發生嚴重時采用化學防治,可噴灑 5% 高效氯氰菊酯乳油 2000 倍液、3%啶蟲脒微乳劑 2000 倍液、40. 7% 樂斯本乳油 1000倍液防治成蟲和幼蟲,均有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