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機械化是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物質基礎,是改善農業生產條件、農民生活水平、農村生態環境的重要途徑。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農業機械化發展,制定和實施了一系列扶持農業機械化發展的政策措施,農業機械化進入到一個快速發展的時期,在新的歷史時期,如何加快實施農業機械化、提高勞動生產效率、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是直接關系到我縣農業現代化建設能否完成預期目標,關系到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能否順利開展的關鍵性問題,因此,深刻認識發展農業機械化的重要意義,探索我縣農業機械化的發展道路,意義深遠。
1公安縣農業機械化的發展現狀
公安縣位于湖北省中南部,南鄰湖南安鄉、澧縣,北與荊州城區、江陵交界,西接松滋,東連石首市,轄16個鄉鎮,全縣總人口105.9萬人,面積2 257km2,耕地總面積155.96萬畝\\(1hm2=15畝\\),主要種植優質水稻、棉花、油料、小麥、林果、蔬菜等6大特色農產品。其中糧、棉、油種植面積239.66萬畝\\(含復種面積\\),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大縣。近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全體農機人的共同努力下,我縣農業機械裝備總量顯著提升,農機社會化服務水平明顯提高,農機新技術示范推廣卓有成效,農機教育培訓取得較大發展,農機安全事故率逐年下降,我縣農業機械化呈快速發展的態勢。
1.1 農機擁有總量穩步提升
2012年,全縣農業機械總動力突破75.4萬kW,同比“十一五”期末\\(2010年\\)增長18.05 %,擁有拖拉機10 679臺,同比“十一五”期末增長13.67%,其中:大中型拖拉機2 452臺,小 型 拖 拉 機8 227臺。擁 有 耕 整 機25 852臺、水稻插秧機994臺,聯合收割機1 980臺,全縣農機擁有總量呈逐年穩步提升的態勢。從表1可以看出,全縣機動插秧機數量增速最快,2012年較2010年增長了124.8%。小型拖拉機增速也比較明顯,2012年較2010年數量增長了13.91%;耕整機數量每年以8%的速度增長??傮w來說,各類農業機械數量都以一定的速度穩步增長,但存在大中型、高性能農業機械數量增長緩慢的問題?!颈?】
1.2 農業機械化作業水平逐步提高
2012年,全縣完成機耕面積136 520hm2,機播面積42 620hm2,機收面積68 220hm2,機耕、機播、機收分別比“十一五”期末增長8.26%、74.52%、21.24%\\(如表2所示\\),大型機械機耕效率是人畜力耕作效率的40~50倍,水稻每畝可增產30kg,油菜每畝可增產15~20kg。
機械化鋪膜面積1 500hm2,機械化秸稈還田面積1 100hm2,機械初加工農產品數量79.06萬t,全縣農機化作業收入37 199萬元,我縣農機化作業水平逐步提高,真正實現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颈?】
1.3 農機專業合作組織不斷發展壯大
為有效整合農機資源,提升農機作業服務組織化程度和質量,最大限度地發揮農機專業合作社的示范帶動作用,縣農機局積極爭取資金支持、與多方協調,大力解決合作社存在的機具供貨不全、停機場所不足、機耕道路不暢等問題,并積極組織跨區作業,實現了全縣農機專業合作社的發展壯大。目前,全縣共有農機專業合作組織17個,會員922人,作業服務面積26.5萬畝\\(1hm2=15畝\\),年服務總收入1 934萬元。合作組織數量、社員數量分別較2011年末提高了21.42%、102%?!颈?】
1.4 農機教育培訓有新進展
公安縣農業機械學校創建于1964年10月,現有教職工14人,現階段的培訓能力達到1 500人次\\(含陽光工程400人\\)。近年來,隨著國家大力實施“農機購置補貼”政策、投入更多資金開展一線農民相關技能培訓,我縣農機化教育培訓能力得到了較大發展。僅2012年,公安縣農機學校就完成農機購置補貼范圍內的拖拉機、聯合收割機技術培訓950人,同比增長260人,完成了國家下達的600名“農機使用與維修、農機專業合作社社員”陽光工程專題培訓任務,共完成各類農機技術培訓多達7 000余人次。目前,該校組織機構基本健全、教學設施齊全、教學制度完善、師資力量能夠滿足培訓教學需要。
1.5 農機安全監管得到加強
農機安全監理工作是農機化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近年來,我縣農機安全監理部門創新工作機制,強化工作力度,結合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實施,扎實開展考駕培訓、路檢路查、打非治違、農機年檢和“農機鬧春耕”工作,特別是加強重大節日、重點路段、重要農時的農機安全生產檢查,基本消除了“黑車非駕”現象,杜絕了重特大農機事故的發生。在農機大檢修活動開展期間,省、市級農機監理部門積極督導,深入重點農機維修網絡開展調查巡防,對全縣農機維修企業、網點維修資質和維修技術人員等級等實施抽查監督。
2013年上半年,我縣農機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共核發了拖拉機、聯合收割機號牌456副;培訓考駕照455人,年檢機車748臺;簽訂安全責任狀1 376份,執法人員下鄉檢查167人次;宣傳農機法律法規72次,發放宣傳資料1 267份,手冊786本,完成了全年1 500人次的農機安全教育的目標。農機持證率、上牌率、檢驗率達到70%,事故發生率嚴格控制在1.5%以內。
1.6 農機新技術示范推廣有新突破
全縣以提高水稻、油菜全程機械化水平為重點,著力優化農機裝備結構,加大科技創新和技術推廣力度,不斷提高全縣農業機械的科技水平、裝備水平、作業 水 平,2012年全縣水稻機插面積達27 000hm2,油菜機械直播面積達3 720hm2,分別比“十一五”期末增長1.25倍、4.2倍。為大力推廣油菜機械直播技術、棉花生產機械化技術,我們選取全縣16個鄉鎮的20多個村為油菜機械化直播示范村,重點狠抓油菜機械直播面積,推廣油菜精量聯合直播機。我們在埠河鎮、獅子口鎮各辦了一個棉花生產機械化示范點,進行機耕、機播、施肥、采棉的示范,每畝棉田的產量提高了近60kg。為充分發揮農機化示范區的輻射帶動作用,縣農機局積極籌備、科學謀劃,于2013年9月在南平鎮正式啟動農機化示范區建設項目,為新技術的示范推廣工作創造了新的歷史機遇。
2 公安縣農機化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公安縣農機化工作雖然取得了較大的成績,但同發達縣市,同中央、省、市農機化工作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2.1 農機化投入存在不足
一是農機購置補貼資金難以滿足部分購機農戶的需要。近年來,國家加大對農機購置補貼資金的投入,但相對于有購機需求的大量農戶來說,仍然顯得不足。而且規定補貼機械范圍較狹窄,農戶承擔購機資金較大,選擇機型受限制;二是對農機科研、培訓、試驗、示范等沒有經費、投入不足,嚴重制約了農機新機具新技術的推廣與應用;三是我縣政府補貼和銀行信貸優惠等政策落實不到位,嚴重制約了我縣農業機械化發展進程;四是機耕道路、停機庫等農機化基礎設施建設不足,制約了大型農業機具進田間作業,影響了農業機械化的發展速度。
2.2 農業機械化水平滯后
“十一五”以來,我縣農用動力及農用運輸機械方面已有較快發展,但總體農業機械化水平仍落后于全國和全省的速度。我縣農機裝備結構還不合理,主要表現在小型農業機械較多、大中型高效能的農業機械較少;糧食作物機械多、經濟作物機械少;動力機械多、配套農具少。
由于我縣部分鄉鎮屬丘崗地帶,限制了農業機具的使用和普及,造成了農機化發展區域不平衡的問題。農村勞動力的轉移也為農機化的發展帶來一定困難,大量青壯年勞力外出打工,在家耕作的老人由于觀念保守、體力不濟,很難接受先進的農業機械和技術。
2.3 農機社會化服務水平不高
我縣農機供應、維修、培訓、推廣等社會化服務還與現階段農業機械化事業發展水平不相適應。農機銷售、作業、維修和售后服務處于零散、無序的狀況。鄉鎮農機站改革后,靠以錢養事來維持工作運轉,存在著農機推廣服務體制不夠健全,農機服務工作得不到很好的開展等問題,難以為農民提供全方位的農機技術和市場需求信息,導致農機社會化服務滯后,農機普及率、利用率不高。
2.4 農業規?;洜I水平低
受自然地理條件、生產耕作習慣、種植結構等限制,我縣農業的生產經營主要還是傳統家庭承包經營,規模較小,可供農機作業的田地較少,農機化的大面積作業受到嚴重制約。此外,由于我縣農機專業合作社的發展還處于探索階段,農機專業合作社的規模不大、整體服務實力不強,缺乏大規模流轉土地的能力,規?;r業經營水平較低。
3 加快公安縣農機化發展的對策與建議
3.1 爭取各級財政對農機化事業發展的投入
農業機械化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重要內容和標志,加快實施農業機械化,是實現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實現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必然要求,我們要從農業生產的實際需求出發,爭取農機具購置補貼政策的補貼指標,爭取國家、省、市、縣對農機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爭取縣財政對農機技術推廣培訓和安全管理配套資金的投入,加大政策信息宣傳力度,加大農機技術服務力度,鼓勵和支持農民使用先進適用的農業機械,最大限度地發揮財政補貼政策的拉動作用。
3.2 進一步提升農機隊伍整體素質
構建以縣鄉農機化技術推廣部門為主導,農機服務組織為基礎的縣、鄉、村三級農機化推廣體系,重新理順我縣的農機推廣管理體制;加強對工作人員的培訓以適應“全價購機、縣級結算、直補到卡”的工作趨勢。對于私下差價購機可能導致的糾紛,程序繁瑣可能導致的群眾不滿等問題要提前制定工作方案,做好應急預案;提升安全監理部門的執法水平,以“平安農機”創建為契機,加強農機執法力度,積極探索農機安全生產的長效機制;努力抓好農機人才隊伍建設,爭取多方支持,保證農機學校的師資力量,適應全縣農業機械化事業發展的新形勢。
3.3 提高農業機械化公共服務水平
重點發展專業性的農機服務隊和農機專業大戶及中介服務組織等新型農機服務企業,引導和壯大農機經紀人隊伍。要形成以城區為中心,鄉鎮集鎮為骨干,村和農機專業戶為基礎的多層次的服務網絡,加快農機質量監督體系建設,盡快建立縣級農機質量投訴監督站,接受廣大農民群眾的監督。
3.4 加強先進農業機械的示范推廣
借助當前農機購置補貼的有力時機,提高大中型、高性能農業機械和配套農機具的補貼力度,引導農民購買先進適用、科技含量高的農業機械。充分發揮農機化示范鄉鎮、示范區在新機具、新技術示范推廣方面的帶動作用,把握好每一次新機具現場演示會,通過技術示范、成果展示,讓農民群眾切實感受到新機具帶來的效益,切實推動新機具在全縣范圍內的應用,全面提升我縣的農業機械化程度、優化我縣的農機裝備水平。
3.5 加大農機化宣傳力度
廣泛利用電視、網絡、廣播、手機信息等形式深入宣傳發展農機化的重要意義,并結合自身工作實際,利用舉辦農機推廣現場會、農機技術培訓會、農機安全知識宣傳會的契機,向參會人員、廣大農戶發放農機化工作的相關資料,宣傳國家、省、市農機化工作的安排部署、本縣農機化工作的相關動態和農戶享受的優惠政策,使全社會形成了解農機、重視農機、支持農機的良好氛圍。
加快農業機械化發展步伐,對推進農村土地經營制度改革、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實現農民增產增收具有重要意義。我們要繼續宣傳農機化工作在農業現代化方面的重要作用,積極爭取各級財政對農機化事業發展的投入,尤其是設施農業機械方面的投入。進一步提升農機隊伍的整體素質,保障農機教育培訓師資力量和進出機制。
提高安全監理部門的執法能力和執法水平,進一步提升公共服務能力,為廣大農戶提供優質的服務,形成全縣農業機械化蓬勃發展的良好氛圍,提升全縣農業機械化的整體發展水平,實現農業機械化又好又快地發展。
參考文獻:
[1]鄭忠,陳文.公安縣農機推廣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湖北農機化,2013\\(3\\).
[2]侯平榮.公安縣農機教育培訓機構有關情況的調查[J].湖北農機化,2013\\(4\\).
[3]肖國辛,侯平榮.公安縣農機化發展現狀及趨勢[J].湖北農機化,2000\\(5\\).
[4]侯平榮.公安縣全力打造農機化技術推廣示范基地[J].湖北農機化,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