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業的發展帶動了飼料加工機械的需求,在玉米產區的農戶都用玉米秸稈喂牛羊,因此秸稈粉碎揉絲機熱銷?,F將錘片式秸稈粉碎揉絲機的結構及效果等分析如下。
1 錘片式秸稈粉碎揉絲機的結構
1.1 殼體結構
現在市場上銷售的秸稈粉碎揉絲機的殼體有 2 種形式:一種是鑄造殼體,另一種是鋼板焊接殼體。鑄造殼體分為通過主軸中心平面一分為二的殼體結構和軸向側開門的結構,軸向側開門的機型銷售的更多。由于鑄造水平的提高,軸向側開門的殼體外觀都較美觀,密封性也好,因此比較受歡迎。對于鋼板焊接殼體基本上都是在水平面上剖開,但有的是在主軸中心平面上剖開,有的是在主軸中心平面以上剖開,兩者區別不大。
1.2 喂入方式
喂入方式分為有喂入輥和沒有喂入輥 2 種形式,一般來講,刀片和錘片的旋轉直徑小于 400 mm 的不加喂入輥,旋轉直徑在 500 mm 以上的都有喂入輥。對于 400 mm 規格的,筆者在梨樹縣的市場上只見到一種帶有喂入輥的。喂入輥能夠夾緊、握持莖稈并把莖稈強行喂入機內,使得莖稈能夠被切的均勻。喂入方式上還有軸向喂入和徑向喂入之分。
對于先鍘切再揉搓的機型來說,多數都是軸向喂入,但也有極少數的機型是徑向喂入的,為了能綜合利用,現在大多數機型都在機器上蓋開了 1 個口子安裝喂料斗,用來粉碎玉米、豆餅等精飼料。遼寧省某廠家生產的機型在把下搓板取出后,還可以粉碎青飼料和塊根類農產品,實現了一機多用,為農戶帶來了方便。
1.3 物料輸出方式
物料的輸出方式有 2 種:一種是利用葉輪式吹送器強行將加工后的物料吹送出去,并利用導管將物料直接送到指定的地點。具有葉輪吹送器的機型出料口多數開在上蓋上,物料吹送距離遠。但也有將出料口放在下殼體上的,并配置了推送攪龍。從作業效果上看,以出料口安排在上蓋上的效果為好。另一種無吹送器。此類機型的出料口均在下殼體上,靠重力和錘片、切刀旋轉時產生風力和拋送作用將物料排出去,沿出料槽滑落堆積在機架旁。還有一種形式是在輪刀式切碎器的刀盤上做出葉片,以代替獨立式葉輪吹送器,其常用在風送鍘草機上,出料口都設在機器的上殼體上。
1.4 搓板
揉絲機都帶有搓板。搓板有弧形搓板和平面形搓板 ,搓板上面的凸棱有軸向斜條紋,也有軸向平行式直條紋。搓板均為鑄件。在安裝方式上有嚴格按圓周分布安裝的,也有隨機殼形狀安裝的。隨機殼形狀安裝的搓板到錘片旋轉軸心距離不等。理論上講,沿圓周等半徑分布的搓板效果應該更好。凸棱軸向傾斜分布的搓板多用在有獨立葉輪式吹送器,并和錘片、切刀在一根軸上的機型中。軸向直條紋式凸棱搓板多用在揉搓時不加篩子的機型上。對于鑄造殼體的機型來說,它們都是在殼體內部直接鑄造出搓板和網格狀凸筋,該種設計可以優化結構,降低制造成本。
1.5 集料筒
為了盡可能地多一些使用功能,多數機型都增加了粉碎功能,如前所述。但是在粉碎玉米類的飼料時,如果機殼結合處間隙大,密封不嚴,將有大量的粉塵泄露飛揚,污染工作環境,造成飼料損失浪費。為此一些廠家又在出料口上安裝了集料筒,機內的錘片數量也適當地增加,因此粉碎效果要比其他機型好。在保持一定生產率的情況下,粉碎出的玉米面能達到 40~50 目。但該種機型由于增加了錘片的數量,功率消耗增大。
2 粉碎揉搓效果分析
2.1 刀片數量的影響
通常這些機型的切碎裝置都是輪刀式切碎器。當把轉數固定,秸稈喂入速度固定下來后,刀數越多,物料被切得越短,功率消耗越大。當前市售機器中,刀片數量為 2、3、4、6把,小型機多在 2~4 把,大型機多在 4~6 把。
2.2 轉數的影響
轉數越高,秸稈被切得越短,單位時間內受到錘片撞擊和揉搓次數越多,效果越好,但功率消耗越大,使得成本增加。對于在揉搓作業中不加篩子的機型中,錘片的線速度一般在 70 m/s 以上。對于有篩子的機型,因為篩子的限制,只有物料尺寸小于篩孔時才能被排出去,大于篩孔則繼續在機內被揉搓。
2.3 動刀刃與定刀刃間隙的影響
動刀刃與定刀刃之間的間隙大小即切割間隙的大小對切割質量及喂入狀況有很大影響,試驗中筆者用刀刃厚度大約為 0.1 mm 的切刀進行試驗,當切割間隙在 1 mm 時切割質量好,玉米秸稈基本上完全被切斷,但揉搓的較差。對于沒有喂入輥的機型,當用手工喂入時,喂入困難,必須用手向里推送。當切割間隙在 2 mm 時,秸稈切割質量略差一些,被切料中有較長的秸稈出現,揉搓質量和喂入狀況要好一些。當切割間隙達到 3 mm 時情況有了較大變化,被切料中出現了許多長秸稈,其長度多在 100 mm 以上,喂入也比較容易,只要用手扶持秸稈,秸稈就可以自動地進入機內,揉搓效果變好。當切割間隙在 4 mm 以上時,切割質量變差,被切過的秸稈長度差別很大,有許多秸稈沒有被切斷就直接進行揉搓。
3 結語
養殖業的發展帶動了飼料加工機械的發展,現在每年都有新機型出現。在 2002 年國家又制定了秸稈揉絲機行業標準 NY/503-2002,這對廣大農機工作者和眾多生產廠家是一個喜訊,該標準起到了規范作用,讓設計者和生產者都按標準進行研究制造,讓技術監督部門有法可依、有標準可查,讓使用者放心。
參考文獻
[1] R A 凱普納.農業機械原理[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78.
[2] 喬金友,張新植.農業機械管理[M].哈爾濱: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8.
[3] 秦建華 ,高文喜,張鐵峰,等.秸稈粉碎機安全使用方法[J].內蒙古農業科技,2001(S1):70.
[4] 張曉丹 .秸稈粉碎機安全使用須知 [J]. 農業科技與信息 ,2002 (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