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 太原市葡萄種植面積不斷擴大, 達到7 萬余畝, 主要分布在西山沿線的清徐縣和尖草坪區.2010-2013 年,由于夏秋季雨水偏多,葡萄霜霉病連續四年偏重至大發生,一般發病株率 95%以上,發病葉率 55%~70%, 早熟品種發病葉率高達 80%~90%, 產量損失 10%左右. 2012 年該病發生最為嚴重, 尖草坪區柏板某葡萄園產量損失高達 50%~60%,清徐縣某葡萄園病葉率高達 90%以上,嚴重影響樹勢而毀園. 由于霜霉病危害造成葡萄品質下降,產量減少,經濟損失嚴重,嚴重阻礙當地葡萄生產.
我們近年將該病研究作為重點, 進行了大量的田間調查和防治技術試驗示范推廣,觀察發病癥狀、研究其發病規律,尋找影響發病因子,摸索出以農業防治為基礎的適時進行化學防治的綠色防控技術.
1 發生癥狀
據觀察,葡萄霜霉病以為害葉片為主,也可侵染嫩梢、花序、幼果等幼嫩組織. 近地面的葉片首先發病,受侵葉片呈半透明、水漬狀、邊緣不清晰的淡黃色油浸狀小斑點, 后發展為淡黃色至黃褐色多角形的病斑. 有時數個病斑愈合成黃褐色干枯的大型病斑. 濕度大時病斑背面產生白色霉狀物, 即病菌孢子. 后病斑變褐葉片干枯,病葉提早脫落. 嫩梢、卷須、葉柄、花穗梗感病,病斑初為半透明水漬狀斑點,后逐漸擴大,病斑呈黃褐色至褐色、稍凹陷,空氣濕度大時,病斑上產生較稀疏的白色霉狀物,病梢生長停止、扭曲,嚴重時枯死. 幼果感病,病斑近圓形,呈灰綠色,表面生有白色霉狀物,后皺縮脫落. 穗軸感病,會引起部分果穗或整個果穗脫落.
2 發病規律
葡萄霜霉病主要以卵孢子在病殘組織中或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 翌年春季卵孢子在有水滴條件下萌發產生芽胞囊,芽胞囊產生游動孢子,游動孢子經風雨沖濺傳至近地面的葉片上, 通過氣孔侵入進行初侵染. 隨后產生的孢子囊借風雨進行再侵染. 病菌卵孢子的萌發溫度為 13℃~33℃, 適溫為 25℃,同時要有充足的水分或雨露. 7~8 月份低溫、 多云、多霧、多露,冷晾潮濕的氣候利于葡萄霜霉病的發生.
太原地區一般 7 月上旬開始發病,7 月下旬至 8 月上旬進入發病盛期,至 9 月中旬流行期長達 50 d 左右.
經對比,一般老果園土壤中病菌積累多,發病重;土壤瘠薄,缺乏肥力或偏施氮肥的果園發病重;過度密植,通風不好的果園發病重;土質黏重且排水不良的果園發病重;品種不同發病輕重不一.
3 原因分析
分析發現, 葡萄霜霉病的發生與當地 7~8 月份溫濕度關系密切,冷晾潮濕是引起該病流行的主要因子. 葡萄主產區清徐縣、 尖草坪區2010-2013 年 6~8 月份平均氣溫在 20℃~30℃之間 ,夏秋季雨水偏多,溫濕度適宜,十分利于病害的發生流行. 如 2010 年 8 月中下旬,降水量 31~97 mm,同比歷年清徐縣偏多 8~9 成,尖草坪區偏多 2.4 ~8 成,8 月 11~12 日、18~19 日、21~22 日出現了 3 次強降水過程,對葡萄霜霉病發生流行極為有利.2011 年 7 月份降水量 23~83 mm,尖草坪區偏多 1~2.7 倍,清徐縣偏多 3~5 成;8 月份降水量 1~58 mm, 尖草坪區偏多1 成至 1 倍,清徐縣略少. 8 月 17~19 日出現大雨局部暴雨天氣,過程雨量 34.4~60.1 mm, 對葡萄霜霉病發生流行有利. 2012 年 6~8 月份降水量為 255~320 mm,其中 7 月份降水量 118~211 mm,較常年同期偏多 6~12 成;8 月份雖降水量偏少 20~49 mm,但降水過程多,田間濕度大,對葡萄霜霉病發生流行仍有利. 2013 年 6~8 月份降水量為 261~362 mm,比常年同期偏多 1~5 成,降水充沛,田間濕度大,對葡萄霜霉病發生流行有利.
4 防控對策
防治策略采取綜合防治措施, 在加大農業防治的基礎上適時進行化學防治.
4.1 認真清潔田園
在葡萄生長季節,要及時徹底摘除病果、病葉及新生病蔓,并帶出園外集中深埋,減少病源基數. 秋后清潔果園,在葡萄秋季埋土前及出土后,要仔細剪除病枝蔓,刮除老樹皮. 葡萄園土壤中,尤其是重病園內,有大量病菌孢子存活,是重要的初侵染源,應進行土壤消毒.
4.2 加強田間管理
4.2.1 改進架面布局, 適當提高結果部位 從幼樹整形修剪時就設法適當提高結果部位,結果大樹也要逐年更新結果枝. 每年葡萄出土上架時,要注意架面布局,防止果穗過低. 果穗距地面 20~30 cm 為宜,果實膨大后將近地面的果穗及時吊綁起來,甚至剪除.
4.2.2 加強通風透光, 有效降低田間濕度 高濕多雨是病害流行的決定因素,葡萄樹生長量大,要及時剪副梢和摘心,7 月份開始要適當摘除過密葉片,架內多摘、架外少摘、下部多摘、上部少摘,以株間光線呈花蔭狀為宜.
4.3.3 加強排水功能, 有效控制田間濕度 葡萄園地勢低洼時,要設法改良土壤質地,加強排水設施.雨季排除積水,適時中耕除草,對控制田間濕度有顯著作用.
4.2.4 合理科學施肥, 提高植株抗逆力 在施肥方法上,按照以底肥為主、追肥為輔的原則,測土配方,限時限量,力保果園土壤中養分平衡,增施肥料,增強樹勢,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4.2.5 提 倡果穗套袋 , 減 輕病菌對 果穗 侵染 風 險選用葡萄專用紙袋套袋可減少病害的發生為害,并防止農藥、塵土等污染,套袋葡萄色澤鮮艷,品質上乘,可提高商品價值. 套袋時間以果粒長到綠豆大小為宜,套袋前要噴一次殺菌劑,待藥液風干后將袋套上,扎緊袋口.
4.3 適時化學防治
發芽前果園普噴一次 45%的晶體石硫合劑 40~60 倍,起到殺菌作用,減少病菌來源. 套袋前要噴一次 25%苯醚甲環唑懸浮劑 3 000 倍液等殺菌劑.防治葡萄霜霉病要抓住侵染前的關鍵時期噴第一次藥,一般 6 月中下旬有降水過程后即可噴藥, 以后每半月 1 次,共 2~3 次. 做到預防與治療相結合,預防用藥一般選用 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 或 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 600~800 倍液;治療用藥一般選用 50%烯酰嗎啉可濕性粉劑 1 000 倍液,或 52.5%惡唑菌酮·霜脲氰水分散粒劑 1 000 倍液, 或 80%烯酰嗎啉水分散粒劑 1 200 倍液, 或 69%烯?!ゅi鋅可濕性粉劑 1 000 倍液, 或 50%烯?!れ⑺徜X可濕性粉劑1 000 倍液. 注意藥劑的交替使用,以免產生抗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