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憤不啟 , 不悱不發 , 舉一隅 , 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這是孔子論述啟發式教學的重要名言。 高中化學新課標指出:在新時期的高中化學教學中, 要在重視知識的同時,注意學生全方面能力的培養,如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學習主動性等方面。 這就要求在高中化學教學中要改變傳統的 “滿堂灌”的教學模式,要結合新課改的要求設計和安排教學活動, 使學生真正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發揮課堂教學的主體地位。
所以,新的教學模式逐漸被教師們采用,如情境教學、探究教學 、小組 合 作式 教 學 等 ,啟發式教學模式也是其中一種。 下面,筆者結合實際教學經驗, 對啟發式教學應用于高中化學的課程教學提出以下建議。
一、實施啟發式教學,促進學生主體發展,提高學生自主發展能力
從教育學理論的出發來看, 啟發式教學模式是非常適應新課改要求的, 它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的任務和教材要求,結合學生的學習規律,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采取多種教學模式,以啟發學生思維為主要內容, 進而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使學生主動地學習自主的探究,發揮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
從高中化學學科的特點來看, 作為自然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它把一些生活中的實例引入到教學中來,便利了學生的參與,特別是一些需要學生親自操作的實驗, 這是學生非常感興趣的, 同時也便利了我們實施探究性學習。 學生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主動學習、深入探究,既能夠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 同時也使學生們收獲知識并且不斷地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
例如,在學習鋁的化合物 Al(OH)3的制備時,學生已有的知識是鋁鹽和堿反應可以得到 Al (OH)3, 學 生常用的堿有兩種強堿NaOH、 弱 堿 NH3·H2O, 到 底是用哪一種堿和鋁鹽反應可以制得 Al(OH)3? 我們就采用實驗探究的方法,我給學生提供實驗藥品:Al2(SO4)3溶液、NaOH 溶液和氨水。 學生動手實驗:往兩只盛有 Al2(SO4)3溶液的試管中分別滴入 NaOH 溶液和氨水。 部分學生很快就發現都有白色沉淀生成, 就草率下結論說:兩種堿都可以制得 Al(OH)3。 部 分學生又發現加入 NaOH 溶液的試管,中間過程有沉淀生成,但繼續加入 NaOH 溶液沉淀又消失了,加入氨水的試管繼續加入氨水白色沉淀仍然存在,這些學生很容易想到生成的沉淀能溶于 NaOH 溶液而不溶于氨水。 通過實驗探究大部分學生不難得出:Al2(SO4)3與氨水和 NaOH 均可反應生成 Al(OH)3沉淀,但 Al(OH)3溶于強堿不溶于弱堿;所以應該用 氨 水 和 Al2(SO4)3溶 液 反 應 來 制 備 Al(OH)3。 在 這個過程中 ,學生自己通過實驗探究得出物質的性質, 親自體驗科學探究過程,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利用案例引導教學
啟發式教學的目的是要求學生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地掌握知識。 典型而恰當的例子以起到較好的啟發作用,容易取得“反三”的效果。 現代教育強調知識的實用性,即把教學中的內容和我們生活中的一些常見的現象聯系起來, 這是學生感知到的東西,也是他們較為感興趣的知識,所以引入案例對于落實化學學科的教學任務有很大的幫助。 據此,化學教學要充分發揮化學與自然 現 象和生 活具有廣泛聯系的優勢 ,在教學中注意聯系生產、生活實際,盡量讓學生去觀察、操作,通過生動形象 ,具體多樣的實驗現象,強化他們的感知,激發他們探求其中“奧秘”。 還要由近及遠地聯系學生已有一定感性知識的問題, 喚起他們的直觀聯想, 引導他們去從化學知識的角度去認識問題。
三、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全方位啟發學生
社會科技的飛速發展在全方位推動社會 進 步 的 同 時 也 在 極 大 地 影 響 著 學 校 教學, 這其中對課堂教學影響最大的就是現代信息技術進入高中課堂了, 信息技術能夠通過文字、圖片、動 畫演示、視頻講解等多種形式向學生呈現所學, 這樣就能打破很 多抽象知識在 呈現過程中 的局 限性 ,多種途徑和角度向學生呈現所學知識一方面能夠降低學生對于知識理解的難度, 同時也能夠豐富課堂教學形式, 展現新時期化學課堂的魅力,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例如 ,在 學 習結 構 化 學 時 ,像 氯 化 鈉 、氯化銫、 金剛石和石墨等的晶體結構學生對物質的空間結構缺乏想象力,很難理解,我借助多媒體技術,使用軟件 Flash 軟件制作成球棍模型空間旋轉,立體直觀。 學習有機物時, 使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將二維平面結構轉變為三維立體結構, 將有機物的結構直觀的呈現在學生面前, 給學生以美的享受,枯燥的分子變得活靈活現,這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的積極參與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 更重要的是能激活學生的思維, 而思維空間的擴展有利于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同時, 我們教師可以靈活地應用多媒體技術, 如在課前講授內容前首先給學生播放一段舒緩的音樂或者與所學相關的影像資料,調節學生學習的壓力,也能夠豐富學生們學習的內容, 這樣學生再接觸學習內容時興趣會更濃, 當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被激發出來后, 我們就很容易落實課堂教學任務了。
總之,新課革呼喚新課堂,新課堂要求教師給學生減壓, 減壓意味要向課堂要質量。 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學習的主體,要想提高化學課堂教學效率, 教師必須吃透教材,把握住學生的思想脈搏 ,轉變觀念 ,改進教學方法, 這樣才能找到更好的方法來啟發學生思維,進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成為課堂的主人,進而不斷提高素質教育的水平。
參考文獻:
[1]陶 沼靈 . 啟 發 式 教學 方 法 研究 綜述 [J].中國成人教育,2007\\(4\\):139-140.
[2] 蔣 青 . 基 于 創 新 教 育的 啟 發 式 教學過程設計與 實踐[J].重慶 郵電學院 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6\\).
[3] 楊 憲 立 , 趙 喜 來 . 運 用 啟 發 式 教 學 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J].教育與職業 ,2008(9 ).
[4] 付 海 倫 . 啟 發 式 教 學 運 用 中的 誤 區 及解決策略.教育理論與實踐,1995(2)
[5] 賀 湘 善 、 吳 俊 明 . 基 礎 教 育 現 代 化 教學基本功.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
[6] 孟 獻 玲 . 信 息 技 術 在 高 中 化 學 實驗 教學中的應用[J].網友世界,2012\\(3\\).
[7]王麗霞.課堂上鼓勵性語言的重要性[J].新課程:中學,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