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化學除草技術
目前,在大豆田問雜草防除上,根據除草劑的種類不同,在施用時期上,主要分播種出苗前土壤處理和苗后莖葉處理兩種形式。
播后苗前土壤處理。主要除草劑有甲草胺、乙草胺、“都爾”\\(異丙甲草胺\\)、“施田補”\\(二甲戊樂靈\\)、“豆磺隆”\\(氯Pw磺隆\\)等。各藥劑的使用方法均采取播種后出苗前噴霧施藥土壤封閉。其中甲草胺每畝0667平方米\\)用量為48%乳油砂質土300毫升、壤土400毫升、粘質土 450毫升,兌水50千克噴霧;“都爾”每畝用量為720/a乳油砂質土100毫升、壤土為135毫升、粘質土為170毫升,兌水50千克噴霧;乙草胺每畝用量為500/a乳油150200毫升,兌水50千克噴霧;“施田補”每畝用量為33%乳油200300毫升,兌水50千克噴霧;“豆磺隆”每畝用量為200/a可濕性粉劑5克兌水2030千克噴霧。以上介紹的藥劑中,目前比較常用的是乙草胺,但水改旱的大豆田使用乙草胺需注意,排水不暢、而后易積水的田塊,大豆易產生藥害,因此,水改旱的大豆田應慎用乙草胺。另要注意,土壤封閉施藥時,如遇天氣和土壤干旱應加大藥液量,反之,則減少藥液量。
苗后莖葉處理。各藥劑的使用方法均在大豆出苗后2}3片復葉,雜草在3}5葉莖葉噴霧處理。注意,藥劑使用量在雨量充足條件下用下限,在干旱條件下用上限。用藥主要除大豆田禾本科雜草。在施藥時,一定要注意藥液飄移到鄰近的禾本科作物水稻、玉米上造成藥害。所以施藥時一定要避開中廠!幾高溫和大風天氣。
在進行大豆田化學除草時,一定要根據白己大豆田的土質、地勢、雜草情況,選擇合適的施藥方式和藥劑,科學合理用藥。
2 大豆除草劑的品種選擇。
選擇大豆除草劑品種時,要把安全性放在首位。
安全性差的對使用技術及使用條件要求嚴格,改進施藥技術也可獲得好的安全性和較高產量。低溫多雨年份,除草劑藥害加重,一般抑制生長,葉深綠、扭曲,或枯焦、或發黃、不發根,爛根,生育期拖后1020天,重者生長點死亡,根腐爛,成片死亡。
根據雜草種類選擇除草劑和合適的混用配方。由于多年使用除草劑,雜草群落發生急劇變化,雜草種類減少,難治雜草增多。大豆田鴨躊草、龍葵、刺兒菜、大刺兒菜、問荊、首賣菜、簡麻、蒼耳、蘆葦、野黍等,特別是鴨躊草、刺兒菜\\(大刺兒菜\\)、首賣菜等成為大豆主產區優勢種群,占雜草發生總量的900/a以上,危害嚴重,防治困難,俗稱“三菜”,常見鴨躊草多達1 000多株/平方米。
根據土壤質地、有機質含量、pH值和白然條件選擇除草劑。選擇除草劑還必須選擇好的噴灑機械,酉己合好的施藥技術。
對大豆幼苗有抑制作用的是24滴丁酷,50%乙草胺、氟樂靈、“豆黃隆”、“賽克”、“甲草嗦”\\(嗦草酮\\)。豆黃隆施藥時期短、對大豆及后作安全性差,應淘汰。氟樂靈對大豆根生長有抑制作用,病害加重,根瘤少而減產;長期使用氟樂靈,鴨躊草危害嚴重,應淘汰。24一滴丁酷僅限于播前或播后苗前。用500/a乙草胺對大豆安全性不如900/a乙草胺,應迅速用高含量乙草胺取代。大豆個別品種對“賽克”、“甲草嗦”敏感,已知的合豐25、九豐4和北豐系列品種。
在低洼地多雨低溫條件下,或大豆拱土期施藥,特別是和乙草胺混用藥害加重,對產量影響大。大豆田土壤質藥害更重,應限制在崗地、干旱地區和秋施藥使用。速收播后苗前施藥后應淺混土或培土2厘米。
大豆田闊葉雜草和難治雜草發生嚴重,除草劑應從兩種混用向三種混用方向發展。
3 除草劑殘留藥害
化學除草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但由于除草劑選擇不當、機械和使用技術問題,除草劑藥害嚴重,特別是大豆使用長殘留除草劑危害后茬作物突出,損失嚴重,輕者抑制生長、減產,重者死苗、絕產,已嚴重威脅到農業種植結構的調整生和產安全。對下茬作物造成藥害的除草劑稱為長殘留除草劑或長殘效除草劑,在土壤中長期殘留一般可達2}3年,甚至可達4年以上,雖然已無除草作用,但對敏感作物可造成藥害,重者可絕產。對作物可能造成殘留藥害的已注冊登記的長殘留大豆除草劑有咪吟乙煙酸、氯嘧磺隆、異惡草松、甲氧咪草煙、唑嘧磺草胺、氟磺草胺醚等。為確保農業可持續發展,大豆田應限制使用咪吟乙煙酸、氯P磺隆及其混配制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