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對農業機械化提出的要求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必須健全體制機制,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讓廣大農民平等參與現代化進程、共同分享現代化成果”.為實現這一目標,要“賦予農民對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轉及承包經營權抵押、擔保權能”,因此,允許土地流轉,促進農業規模經營是共識。同時農業發展的內部因素也在推動農業經營模式的變化,并且由于近年來農村雇工的成本也大幅上漲,更多的農業人工勞動將會被機械所替代。在北方糧食主產區,農業機械化服務團隊跨區作業,幫助專業大戶進行收割。在南方丘陵地帶,小型農業機械也得到較大面積推廣。一場不可阻擋的新農業革命正在發生,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的小農經濟正在被打破,而以增加資本和技術投入為核心、具有一定規模的現代農業正在形成。
2 農業機械化的現狀及發展趨勢
1)我國目前農業機械設備的特點是大中型機械設備少,小型設備居多,截至2012年底,我國大中型農機設備312.3萬部,小型農機設備2845萬部,而農機設備的趨勢是動力機械向大型化發展。小型農機設備作業范圍較窄,制約著農機具的整體功能,對農業提質增效作用不高,影響了農業由粗放型向生產集約化生產的轉變。
2)雖然動力機械已經初具規模,但配套機械少,配套率低。隨著土地的規?;?,大型機械越來越有用武之地,與其配套的諸如秸稈粉碎還田機械,耕種聯合作業機械業將逐步實施,提高機械設備的配套率,提高農業的深加工,增加農產品的附加值是未來農業的發展趨勢。
3)玉米、小麥等糧食種植機械多,果園、大棚、畜牧、養殖等經濟作物生產機械少。農機設備科技含量少,“傻大黑粗”等印象較重。
4)農民的觀念陳舊及經濟收入低決定著農業機械化的推廣有一定的阻力。農民對科技含量高的新機具、新技術的接受還處于觀望狀態,一些農戶購機只為“面子光”,與今天的市場經濟格格不入;農業機械往往一次性投資較大,油料價格上揚等因素,使農戶使用機械化農機設備的積極性降低。
5)農機化服務體系薄弱社會整體的服務程度不高,服務體系不完善,縣、鄉機構改革后,多數鄉鎮農機管理服務站撤并,農機推廣網絡出現斷層,使其職能難以正常發揮??h、鄉、村三級農機服務站缺乏服務力度,在農機作業過程中,服務水平與農機現代化水平不相適應,嚴重阻礙農業機械化發展。
3 推廣農業機械化的措施
農業機械化水平能否獲得提高直接關系到我國的農業經濟能否取得發展,我國國際競爭力能否提高等重大問題,因此,加大對農業機械的投入力度,提高我國農業的機械化水平就顯得尤為重要。
3.1 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
為進一步推廣農業機械化,各級政府部門應加大要宣傳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機械化促進法》的力度,進一步完善法制化管理機制,真正使農機化發展納入法制化管理。同時,政府部門應積極進行宏觀調控,實行區域化生產和規?;洜I,為機械化連片作業創造條件,使機械化的使用效率達到最佳。加大國家財政扶持力度。引導社會資金投入農業機械化。目前,我國已進入城市支持農村,工業反哺農業的發展階段,國家財政應加大對農業和農業機械化的扶持力度。
3.2 提高農機設備的科技含量
“現代農業靠科技,科技應用靠農機?!鄙罡钏?、精量播種、精準栽培、均衡施肥、地膜覆蓋、保護性耕作、統防統治等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都是用科技含量較高的農技設備來完成的,所以,全面推進農機裝備結構調整,提高農機裝備水平,全面提高大型農機具的發展速度,科技含量,使多種機型整體推進,協調發展。同時,應積極引進國外先進農業機械,努力實現農機從低性能向高性能,單一作業向復式作業轉變,從單純發展大宗作物農機具向兼顧經濟作物農機具轉變。
3.3 建立和完善農機服務體系
首先國家要加大農機龍頭企業、農機專業戶的培植力度,使其設備在行業領先,在國際上也占有一定的地位,加大我國農機設備的話語權。同時,加強組織協調和引導服務,幫助其優化機具配置,拓寬服務項目,增強自我發展能力,充分發揮其在開展農機社會化服務中的各級作用;二是要鼓勵和引導各類農機作業中介服務組織的健康發展,充分發揮其紐帶作用,提高農機利用率和農機經營效益;三是要加強農機化公共服務工作,建立和完善信息搜集、整理和發布制度,為農民的農業生產經營組織提供及時、全面、準確的信息服務。四是要加強農機設備技術服務力度,使農機設備在使用中能夠及時得到維修服務。
3.4 加大對農機設備使用人員的培訓力度
提高設備技術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和綜合素質,提高技術人員對機械設備的認識,并能熟練操作機械設備進行農機作業,促進農業機械化水平的提高。
4 結語
十八屆三中全會后,農村改革迎來了新的歷史機遇,農業機械化的發展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如何應對挑戰,筆者認為,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要從政府的頂層設計,制度的不斷完善,設備科技含量的提升,服務體系的不斷規范,人員素質的提高等幾個方面來推進農業機械化的水平,從而促進我國現代化農業的發展,提高我國的綜合競爭力和國際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