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圖書管理系統是信息管理系統的一個分系統,能夠有效地提高圖書管理的有效率。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 圖書館中的各類文獻資料也在不斷地增加, 傳統的人工管理已經應對不了對這些文獻的檢索和管理, 圖書借閱出去后不及時歸還, 缺少相應的管理人員對圖書進行催還,導致圖書館中的文獻資料大量流失。網絡圖書管理系統能夠對海量的文獻資料進行整理歸類,并顯示借閱者圖書的歸還日期,優化圖書管理,提高圖書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一、網絡圖書管理系統的作用意義
網絡圖書管理系統能夠結合當前圖書管理發展的實際,結合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對不同圖書管理的相似點以及不同點進行分析, 對系統進行合理化地升級, 以此保證網絡圖書管理系統能夠在不同的圖書管理中運用。 網絡圖書管理系統的數據錄入方式具有專業化傾向, 能夠與其他系統進行資源共享。 網絡圖書管理系統采用網絡形式來對圖書的相關信息數據進行整理,對圖書進行網上編目,產生一個便捷的圖書管理系統,大大地提高了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
網絡圖書管理系統能夠對圖書和期刊進行篇名錄入,錄入作者的相關資料信息,有利于讀者能夠實現對圖書的輕松檢索, 確認圖書在庫中的情況。 網絡圖書管理系統能夠對讀者的真實信息進行聯網錄入,快捷地生成讀者借讀證,方便讀者的下一次借閱。 網絡圖書管理系統的運用能夠轉變圖書預訂方式, 使圖書的預訂方式更加靈活,通過對書商提供的書目,將其形成電子檔模式,對圖書編目建立直接的采購入口,使圖書的規模和工作特點更加靈活多變, 使圖書的預訂工作更為便捷,提高了網絡圖書的銷售量,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
二、網絡圖書管理系統的關鍵技術
(一)MARC 技術
MARC 技術又稱為機讀編目格式標準技術,其主要用途是用于圖書信息交換目錄,是確保網絡圖書管理系統能夠擁有符合國際標準的數據的重要保障, 網絡圖書管理系統必須要牽涉 MARC 技術對數據庫進行記錄的讀和寫。
MARC 技術能夠實現網絡圖書管理系統與其他信息管理系統之間的有效交流, 進而實現與其他系統之間的資源交換和資源共享, 所有的資源交流以及資源共享都是通過 MARC 技術在數據庫記錄中的讀和寫來實現的。
(二)2MARC 數據導入算法
圖書管理信息的錄入都是通過 MARC 技術對數據庫文件的讀寫形式來進行的, 錄入的資料沒有和原始的人工管理錄入的資料一樣復雜,MARC 技術錄入的數據庫文本中的資料一般都是所有資料的集成, 但是不需要經過復雜的算法從 MARC 文本中導入數據庫,只需要對MARC 文本資料中的一些重要詞進行提取,然后輸入網絡圖書管理系統中進行檢索, 便可輕易地實現對數據資料的查詢。 數據導入算法的工作主要是通過對頭標進行計算來得出地址目次區, 再根據地址目次區或者相關的數據片段來對圖書作者的名字、 圖書的編號進行搜索查詢,最后再對其進行復查等基本流程來實現的。
(三)多層分布式運用服務
網絡圖書管理系統經過升級改革之后,由原來的兩層系統結構轉換為了有客戶端、應用服務器以及 DBMS 服務器組成的三層系統結構。 網絡圖書管理系統實現三層系統結構能夠有效地實現客戶對相同的信息網絡模塊的資源共享,并對相關的應用邏輯進行交流,將應用服務器與客戶進行分離,將其配置在不同的計算機上,有效地緩解了系統繁忙造成的崩潰現象,提高了計算機網絡系統的運行速度, 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計算機系統故障導致的文件流失,增加了網絡圖書資源數據使用的安全性。
(四)數據安全技術
為了高效地解決網絡圖書管理系統中的安全問題, 網絡圖書管理系統采用了 PKI 體系結構的公共管理鑰匙體系, 通過 PKI 的技術管理以及相關的安全證書加密, 對網絡圖書管理系統的環境進行分析, 將圖書資源的相關信息與其他相關的標識認證信息綁定在一起, 用戶進入網絡圖書管理系統需要進行相關的用戶身份確認,PKI 體系結構將網絡圖書管理系統的公共鑰匙密碼以及與之對應的密碼相結合, 在網絡圖書管理系統中實現密碼自動化地對該系統進行加密, 從而有效地提高了網絡圖書管理系統的安全性, 有效地確保了網絡圖書管理系統中數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避免數據的泄露以及流失。
傳統的人工圖書管理方式需要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且其工作效率低下,容易造成圖書的流失。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發展,信息化管理已經深入到各行各業中去。 經過對網絡圖書管理系統的設計升級和開發, 網絡圖書管理系統已經投入到圖書管理工作的運用中去, 隨著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圖書管理也會對網絡圖書管理系統提出新的要求,因此,網絡圖書管理系統還需要不斷地進行改善,對其技術進行革新,以此來適應圖書管理的發展要求。
參考文獻:
[1]何成萬。余秋惠。MVC模型2及軟件框架Struts的研究[J].計算機工程,2012.
[2]戴繼周?;赪eb的網絡教學平臺的設計與實現[J]. 長春:吉林大學計算機應用技術,2013.
[3]張秋余,楊癑?;谟美男枨蠼7椒╗J].計算機工程與設計,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