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圖書館的建設與未來發展得益于時代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期刊文獻資料作為高校圖書館館藏資料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傳播速度快、信息量多、內容豐富、以及時效性強等特點極大發揮了期刊的主要功能,從而廣泛滿足了廣大讀者的閱讀需求。如何利用現代的網絡信息技術,構建數字圖書館的期刊資源平臺,從而提高期刊管理的工作效率,擴大期刊服務的深度和廣度,使讀者更為高效地利用期刊文獻資源將成為未來數字化圖書館期刊管理的研究重點。
1 目前圖書館期刊管理的現狀
期刊是一種定期或不定期的連續出版物,有固定刊名,以期、卷號或年、月為序,每期的內容不能重復。有些期刊有自己的編輯方針,并將特定領域的作品匯集成冊出版[1].根據統計資料顯示,自1663 年德國出現的第一本雜志起,歷經 300 多年的發展,全世界出版發行的期刊已經多達 40 多萬種。期刊作為信息情報的重要載體,已經受到廣大讀者的喜愛。
1.1 圖書館讀者閱讀心理的分析
所謂讀者的閱讀心理,是指讀者在閱讀過程中產生的一系列心理活動,通過讀者的閱讀需求、閱讀興趣、閱讀目的、閱讀情緒等多種心理因素制約與影響讀者的閱讀過程[2]
.讀者的個體有所差異,由此引發的閱讀需求、閱讀興趣、閱讀目的也是千差萬別。高校圖書館讀者作為一個整體而言,在其閱讀習慣、閱讀興趣、以及閱讀需求上有一定的規律可循。高校圖書館的讀者一般包括本校師生以及少量的校外讀者。校內學生讀者的閱讀重點主要以文學、體育、休閑、娛樂以及部分專業期刊為主。如大眾文學、大眾影視、社會熱點報道、軍事軍旅、大學生活、以及時尚流行等方面的信息報道。而教師讀者則主要關注相關領域的學術專業期刊的學術報道。如化學化工、生物分子、物理材料、以及計算機等專業領域的學報期刊以及國內外權威雜志。
1.2 傳統紙媒期刊與電子數據庫的資源互
傳統紙質媒介經過幾百年的發展,憑借自身價格低廉、閱讀成本相對較低、以及便于攜帶與保存等特點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即使在互聯網技術發達的今天,在電子設備以及網絡技術傳輸落后的地區,傳統紙質期刊仍然在信息情報傳播發揮重要作用。
當時間跨入 21 世紀,伴隨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們不再僅僅依賴于傳統媒介帶來的信息情報。電子光盤數據庫的發展為讀者提供了更為廣闊的信息平臺。尤其對于專業學科領域的專業期刊,出版社更是研發了使用簡單、方便查詢與檢索的電子期刊數據庫。
通過這些電子資源平臺,讀者不再受到時間、空間、以及地域的限制。讀者可以通過數據庫提供的鏈接,有秩序的下載信息文獻資料。
同時,這些數據庫平臺所特有的性質與操作模式也同樣適合信息的傳播與資源的共享,可以更好地推動科技期刊的傳播[3]。
2 圖書館期刊管理中出現的問題
2.1 期刊管理模式需要轉變
進入 20 世紀 80 年代,我國高校圖書館的管理業務架構基本按照圖書館的傳統職能設置機構劃分。目前期刊的管理模式仍然沿用了傳統的基本框架模式,各高校圖書館都設立獨立的期刊部門,實行期刊的單方面管理。清華大學圖書館在 1997 年率先打破了期刊管理"一條龍"的傳統模式。分別將期刊的采編、編目、以及期刊的閱覽、裝訂等工作進行合理資源整合,從而實現了借閱合一、層次清晰、重點突出的管理理念。
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為期刊管理模式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電子期刊的出現,改變了傳統的文獻采集、管理利用、以及檢索的模式,并迅速成為新的文獻載體,同時也使圖書館館藏資源的配置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讀者通過 VPN 和 FTP 等系統登錄圖書館主頁,可以隨時下載所需的文獻資源。新期刊管理模式的轉變,實現了館藏紙本資源以及電子期刊的資源整合。同時,全方位的"借、閱、藏"三合一的期刊管理模式也保證了科學文獻資料的整體性和連續性,最大化滿足了讀者對科技查新、文獻傳遞與信息檢索等方面一系列的外延性服務。
2.2 讀者需求與館藏期刊的矛盾
圖書館長期的期刊管理一直以館藏紙本的文獻資料查閱為主要形式。而近年來,隨著網絡技術進入圖書情報領域后,讀者對期刊文獻的傳遞不僅限于查詢與復印等簡單功能,而是要求圖書館為其提供期刊信息的查詢檢索、回溯檢索、成果查新以及新課題的文獻跟蹤服務等新功能。此外,伴隨高校圖書館規模的不斷擴大,專業學術領域的細化,以及科研新課題的深入研發,使得高校圖書館對專業學科領域的期刊訂閱需求有大幅度地增加。與此同時,高校圖書館的期刊管理也面臨著經費投入增加,圖書資料價格上漲等多方面問題,使得圖書館館藏現刊的數量呈下降趨勢,從而難以全面滿足高校讀者的需求。
3 解決方案
3.1 數字化圖書館的建設
數字化圖書館不是簡單的將圖書文獻信息網絡化、數字化,而是要建立一個系統的數字信息資源共享平臺,從而實現信息資源的合理配置與科學整合。圖書館需要將目前的館藏文獻資源以專業文獻數據庫以及電子期刊出版物等各種形式進行資源整合。數字化平臺所提供的信息服務不再局限于圖書館的開館時間,讀者可以不受時間與地域的限制,隨時隨地拜訪數字圖書館,并獲取所需的文獻資料。
與此同時,數字化圖書館也將緩解圖書館采購與館藏紙本期刊所帶來的壓力。一方面,隨著書刊成本價格的逐年提高,圖書館必將每年提高預算用于采購與訂閱這些期刊。另一方面,讀者對于文獻資料的擴大需求也使得圖書館面臨館藏書庫容積的壓力。所以,建設數字化圖書館將是現代圖書館未來發展的方向。
3.2 館員素質的提高
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使高校圖書館面臨由傳統借閱服務方式向數字化、信息化服務方式轉變。在此轉變過程中,也要求圖書館期刊管理員的自身素質與職業素養不斷提高。一方面,圖書館館員要樹立"讀者至上"的服務宗旨,尤其對期刊管理員而言,更需要高度的工作責任心,真誠地面對讀者,盡心盡力為讀者解決各種疑難問題。另一方面,伴隨圖書館信息化、數字化的推廣與運用,圖書館館員歸于期刊資料的管理應該具有更為扎實的職業素養與深厚的知識儲備。高校圖書館所服務的對象主要是高校師生,以及科研人員。
這些讀者對其專業研究領域的信息情報要求信息的系統性與連續性。同時,對于相關專業的信息獲取要求精準、系統、快速與準確。這要求期刊館員對于讀者的信息資源的傳遞與檢索具有針對性和準確性。此外,館員還應具有一定的計算機知識與外語知識,能夠利用計算機知識在期刊管理中實現期刊的編目、閱讀和二次文獻信息的開發與傳遞,從而實現期刊管理的資源共享[4].
參考文獻:
[1]汪建林。高校圖書館讀者閱讀心理探析[J].情報探索,2006(2):11-12.
[2]王武學,衛佳。論網絡時代高校圖書館的期刊管理新探[J].圖書與情報,2007(6):80-83.
[3]廖利文。期刊管理模式變革-圖書館資源整合的切入點[J].圖書館,2011(1):124-127.
[4]楊秀云,林菲。高校圖書館期刊管理探究[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4):16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