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作為書籍的集中地,它肩負著保護人類文化遺產,為人們提供信息閱讀平臺的重要使命, 圖書館在服務社會大眾方面占有重要地位。 在信息時代, 互聯網及多媒體技術的廣泛應用,使得信息交互更加便捷,但是,對于一些歷史性信息和資料的保護卻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毫無疑問,圖書館是最佳的資料儲藏地,在很大程度上保護了一些珍貴資料書籍不被損壞。 高科技的迅速發展和推廣,給圖書管理人員的工作帶來了便利條件。 互聯網以及多媒體技術具有的共享信息、傳遞及時、信息準確等特點,使圖書管理員的工作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在此背景下,探討優化圖書館管理模式已經是一個必然趨勢。 本文從分析圖書館現狀著手,對圖書館優化模式作了以下思考。
1 圖書館管理現狀
1.1 管理人員主動性不強
圖書管理人員對圖書管理工作沒有較高的熱情, 對圖書管理工作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沒有正確的圖書管理理念。 就全新的管理模式而言,目前的圖書管理員都面臨著巨大挑戰,圖書管理人員不能輕松地、合理地對工作內容和方式進行調整,以一種被動的態度工作,嚴重減緩了圖書管理工作的開展進程。
1.2 高素質人才匱乏
圖書管理人員對網絡信息技術能否熟練操作, 在圖書管理工作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依據我國目前情況來看,我國圖書管理人員知識儲備量較少,掌握知識的范疇較為狹小,知識構成單一,能熟練掌握網絡信息技術的高素質人才欠缺,這跟我國沒有系統培訓圖書館管理人才有關系。 高素質人才的嚴重匱乏,是影響圖書管理工作的一大不良因素。
1.3 圖書管理人員服務方向不明確
多數圖書館沒有對最新的形勢做研究調查,沒有及時看到用戶在圖書和各范疇內信息方面需求的變化,對用戶的需求信息掌握不充足,導致不能對服務方向給予正確引導。 大部分圖書館沒有針對新形勢設立最新的服務目標,依舊在傳統的服務目標上進行工作。 這些都使得服務范圍的擴展工作不能順利開展。
2 優化圖書館管理和服務的重要意義
我國處于迅速發展階段, 政府就我國的發展方向及形勢問題,在很多會議上都提出商討,針對此問題還頒布出了一系列的重要政策和決定。 黨中央就未來的發展提出了科學可持續發展觀,并圍繞自主創新這一中心,制定了我國產業結構調整方案。
黨中央要求各地堅決遵循科學可持續發展觀的要求, 以強化自主創新意識為目標,貫徹落實黨的政治方針和策略,實現各地的均衡發展。 從地方到中央,層層推進我國發展,以此提升我國的國際競爭力。 我國重視發展,在眾多發展政策被提出的背景下,我國的圖書館事業獲得了許多新的機遇, 圖書館事業緊抓新機遇,有助于開拓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要看一個民族是否進步,就要看這個民族有沒有創新意識。
文化產業的發展也離不開創新。 創新是發展的靈魂,是發展的重要保障。 圖書館肩負著承載文化事業的重要使命。 若只是一味地遵循舊有的、傳統的目標和方針,沒有較強的創新意識,在管理和服務方面疏于創新優化, 圖書館事業在原有的基礎上很難有進一步的發展。 現在,我國的大多數圖書館都處于被動狀態,圖書管理人員的工作態度較為消極, 工作地被自己限制于小柜臺里,對用戶沒有親切的態度,總是一副你自便、愛答不理的表情,嚴重影響了用戶的閱讀興趣。 圖書管理人員是圖書館的形象代表者,若是沒有較強的創新意識和積極的工作態度,可能會嚴重降低圖書館的社會地位和縮小圖書館的社會影響范圍, 在一定程度上不能體現圖書館的社會職能和不能充分發揮出社會作用。 綜合各種因素來看,圖書館優化管理模式和服務方式已經成必然趨勢,也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 圖書館管理模式的創新和服務的優化,有利于加快我國文化事業的發展進程,有利于推動地方文化建設,有利于文化優勢的形成,并向經濟優勢轉化。 圖書館優化管理模式和服務方式在我國文化發展方面有著重要意義。
3 圖書館優化管理模式的對策
圖書館是最大的資料庫,是人們查詢、閱讀、獲取信息的主要平臺。 圖書館存在的價值在于它能對文化遺產進行有效保護,對人們進行有意義的社會教育,給人們的知識學習提供幫助,有著情報傳遞、教學育人、保存遺產的主要職能。 因此,圖書館必須優化管理模式。
3.1 管理人角色的轉變
依據調查顯示,很多圖書館的負責人,也就是圖書館館長普遍采用考勤制度對員工進行管理,獎罰內容以考勤記錄的內容為依據,管理形式較為單一。 這樣容易使員工產生僥幸心理,使他們養成惰性的工作習慣。圖書館員工被動的工作態度,導致員工缺乏積極主動性,降低了工作效率。 通過對管理者的心理分析,可得出3 種現象:管理者喜歡掌控自己的員工,但不了解員工們的具體情況;管理者在工作中注意細節的把握,但又容易把簡單的問題變復雜;管理者普遍重視工作效率的提升,但對員工缺乏鼓勵。 多數管理者會采用激勵的方式,督促員工提升工作效率,重視對人才的培養,讓有才干的人能在工作中充分發揮帶頭模范作用?,F今是現代化圖書館迅速發展的階段,需要圖書館館長摒棄原有的管理人身份,向領導者身份轉變。
圖書館館長應該依據圖書館的實際情況, 制定出適合實際工作的目標,定好工作大的方向,讓員工遵循目標和方向積極完成工作,為員工在工作方面提供指導。 圖書館館長自身要有協調意識,樹立良好的合作觀念,制定行之有效的策略,用以培養員工們的團隊協作意識,讓團隊合作充分發揮其作用。 圖書館館長還需要具備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有限的空間里給員工們創造條件,用活動或會議激發員工們的工作興趣,讓員工飽含工作熱情。 館長要重視員工的主觀能動作用,在管理員工上,確保上下級人員能流暢溝通。 館長還可以建立崗位工薪競爭機制,以此來培養員工們的競爭意識。 圖書館優化管理模式應從管理者角色的轉變開始。
3.2 管理模式的規范化
圖書館應根據本館自身的優缺點,按照國際標準,制定出相應的規章制度和技術指標,以實現資源共享,為讀者提供便利。
就圖書館管理而言,要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強化圖書館各部門的整體功能,為整體功能的充分發揮建立保障體系。 管理要針對目前的工作制訂符合當下情況的計劃,確立長遠的發展目標。 圖書館各部門要針對工作質量設立目標;依據實際情況,設計工作服務程序,完善工作步驟,對管理職責進行細化。 管理應在角色定位的基礎上,制定出適應本館資源建設的量化或非量化指標。
圖書館發展日趨網絡化、現代化和自動化。 圖書館應參考計算機網絡開放兼容的特點,構建制度化、規范化和標準化的圖書館管理模式。 在完善自動化管理的同時,創造出以層次分明、功能齊全為特點的圖書館工作環境,圍繞網絡,構建具有多功能性、自動化特性的信息服務網絡,體現圖書館的現代化。 圖書館優化管理模式應以建設規范化的管理模式為基礎。
3.3 適用模式
圖書館管理包含方方面面,比如:技術層面、政策體制方面、方法的使用以及管理內容等。圖書館管理應該遵循本館的發展要求。
圖書館發展的關鍵在于圖書館管理的現實性。 圖書館應該建立一種符合社會現狀和適應當前發展的管理體系,以達到各種技術和方法之間有關聯性又相互制約的效果,在最大限度上體現管理的實用性,以提高管理品質為最終目的。 圖書館管理要根據實際情況,找出實際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問題及時制定出有效的解決方案。 圖書館應從重點和熱點的角度,對管理進行加強和優化。
圖書館管理方法應該基于信息用戶的需要,遵循信息資源管理的基本準則,最終實現用戶和管理人共同參與到信息資源管理之中,達到互相制約、互相影響的效果。 信息是一種共享資源,對于信息的管理要著重發揮其“ 用”的功能。管理人應從規范信息行為入手,結合現代技術,強化信息處理、儲存、傳播和控制,對信息進行合理管理,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體現管理模式的適用性。
3.4 管理觀念的轉變
開發人力資源和研究科學技術是圖書館的主要職能。 因此,形成可行、有效的實用技術,是建立在圖書管理者、員工素養、業績提升、 資源的合理配置以及信息利用的最大化等內容的基礎上。 管理者應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觀念,廢棄傳統的管理理念,要求圖書館管理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圖書館的管理工作要體1管理模式由理念化向實用化逐漸轉變,優化圖書館管理模式。
3.5 服務方式多樣化
圖書館人員是圖書館的形象代言人, 應該具備較高的文化素養。 圖書館人員應不斷為自己補充知識,擴大知識儲備量,對本館的基本情況了如指掌,清楚館藏信息,以成為“ 活地圖”為奮斗目標,服務于大眾。 圖書館可定期清理書單,給大眾提供推薦和導讀服務。 圖書館應注意本館衛生,定期打掃圖書館,對桌椅定期消毒,為大眾創造良好的閱讀環境。
4 結語
圖書館是書籍聚集地,在圖書館中,人們收藏了各個學科各種資料。 圖書館就是人們最大的資料庫,是人們查詢閱讀信息的主要場所。 圖書館有著情報傳遞、教學育人、保存遺產的主要職能。 在信息時代的背景下,人們越來越重視圖書館管理模式的優化工作,因此,圖書館必須優化管理模式。 本文以圖書館管理為視角,通過分析目前圖書館的管理情況,論述了優化圖書館管理和服務的重要意義, 分析了如何優化圖書館管理模式并提出了一些對策以供參考。
參考文獻
[ 1] 毛 雅玲。圖書館優化管理模式探討[ J] .科 技展望 ,2015( 3) :56-77.
[ 2] 王慧姝。優化圖書館人性化服務管理模式探析[ J] .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 7):237.
[ 3] 王志紅。信息優化管理模式在圖書館管理中的應用[ J] .華章,2013( 36) :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