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館藏利用率 個性化圖書精準推薦 館藏布局調整 修改借閱規則 閱讀推廣。
Abstract It is the fact that utilization rate of library paper collection is decreasing year by year,while the totallibrary collection increases steadily. Academic libraries strive to improve their collection utilization rate withvarious measures; however, there is no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those measures' effects.Taking the library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ECNU) for example,this paper makes an in-depth study onthe present utilization of its collection, analyzes the decline of its utilization rate from the respects of groupborrowing and borrowing tendency,summarizes the measures taken by ECNU library in recent years, such asmaking book recommendation more personalized and precise, adjusting its collection layout, modifying thelibrary's loan rules,carrying out reading promotion,and evaluating those measures of all kinds,thus providinginsights for other academic library to enhance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collection.
Keywords library collection use rate;personalized book precise recommendation;collection layout adjustment;modification of loan rules;reading promotion.
0 引言。
網絡化時代,高校圖書館面臨文獻信息資源不斷激增,但紙本館藏(以下“館藏”均指紙本館藏)利用率卻逐年走低的困境[1].為了提高館藏利用率,各館采用了不同措施,但在各類措施的效果評估方面尚未見較為全面的分析對比。與此同時,如何適應社會網絡環境,利用信息技術提高館藏利用率,是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以華東師范大學圖書館(以下簡稱“我館”)為例,調研館藏利用率現狀,闡述近年采取的一系列對策,通過數據客觀呈現館藏利用情況及讀者借閱傾向變化,用借閱統計數據來評估各類對策實施的成效,旨在為同行提供借鑒。
1 文獻調研。
從 CNKI 文獻調研看,如何提高館藏利用率的發文在 2011 年達到頂峰,以后有所減弱,主要是對算法和模型進行研究。近年以研究用戶行為居多,但很少對各類措施的效果進行評估。在用戶行為研究方面,李東等[2]結合圖書館統計學理論和方法,提出將定量描述與定性描述相結合,運用單因素和多元統計學分析方法分析圖書館資源利用的影響因素,提出改進館藏資源利用率的建議;劉丹[3]利用 Apache Mahout,通過規范化借閱歷史數據,采用布爾型基于用戶的協同過濾推薦算法,使用對數最大似然相似度計算用戶相似性,生成個性化圖書推薦,并嵌入 OPAC讀者借閱賬戶頁面,從而達到促發讀者借閱行為的目的;張麗萍等[4]通過對影響用戶借閱行為的因素分析,得出影響用戶借閱行為的主要因素是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等,針對主要因素進行實證分析,提出提高館藏資源利用率的方法。
在改進預約、薦購方面,鄭勤[5]提出改進預約書管理辦法,如杜絕預約書放錯地方的現象、減短熱門圖書的預約期限、統一管理預約圖書,提高了熱門書的使用效率;解金蘭、張洪艷[6]以圖書薦購為雛形,設計文獻發現薦購系統,為改善館藏結構、提高館藏利用率提供解決方案;王潔、黃曉琴[7]對薦購模型進行思考,根據麥高文的選書理論,參考國內外選書要素研究,利用層次分析法,評價高校圖書館中文圖書價值,并在邊際效益遞減規律指導下,得到圖書推薦列表與相應復本數,輔助高校圖書館制定中文圖書采購決策,提高館藏利用率。
在加強閱讀推廣方面,范并思[8]指出高校圖書館不但需要保障師生專業信息的獲取,也要保障師生的閱讀權利,提升他們的閱讀興趣,吸引他們走進圖書館、利用圖書館;黃健[9]對 17 所高校圖書館的閱讀推廣活動進行簡評,對如何提高大學生的閱讀興趣、閱讀能力、閱讀素養,如何豐富閱讀推廣活動的形式與內容,如何加強閱讀推廣活動的宣傳效果做了分析;雷菊霞等[10]以北京師范大學的實踐為例,分析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工作的現狀與問題,提出新環境下閱讀推廣轉型與創新、可持續發展的策略:轉變理念、創新內容與形式、設置機構及構建合作共享機制。
在空間布局調整方面,李美紅[11]介紹廣州大學圖書館對新書流通集中管理模式進行的探索:新的模式在沒有開辟專門庫室、沒有配備專人管理的情況下,借助計算機自動化技術的支持,巧妙利用圖書館空間,合理安排現有工作人員,調整工作流程,順利開展新書區的入藏、借閱、轉庫等系列管理工作,取得良好效益。王曉巖、國愛民、嚴紅、謝麗芳、鄭勤等[12-16]也介紹了新書閱覽室的管理方法和工作成效。此外,劉磊等[17]從注意力經濟和現代傳播學的基本原理出發,借鑒注意力產業經驗,提出提高館藏利用率的方法;南愛峰[18]提出一種挖掘、評價、推介館藏的新舉措---“館讀互動館藏星級評等”構想,論述了具體實現模式及需注意的問題。
比較而言,本研究注重各類方法實施的數據評估,緊跟圖書館近年發展軌跡,將大數據環境下的研究方法與傳統方法相結合,各取其長,旨在為提高館藏利用率提供參考。
2 館藏現狀深度分析---以華東師范大學圖書館為例。
2.1 館藏基本情況。
圖 1 是華東師范大學圖書館(以下簡稱“我館”)2001-2015 年每年新增館藏種數及冊數的情況。從圖 1 可知,新增館藏種數呈曲線上升趨勢,新增館藏冊數 2008 年達到頂峰,之后有所下降,主因是 2008 年后電子資源購買量顯著增加,雖然如此,紙質館藏每年仍保持 10 萬冊左右的新增量。截至 2016 年 4 月,館藏總種數超過 130 萬,總冊數超過 360 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