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農村信息中心 農村文化 文化扶貧 信息服務 美國。
Abstract Based on the Rural Information Center (RIC) website sponsored by the National Agricultural Libraryof the USDA and the relevant literatures,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general situation,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fRIC and its cultural information services, analyzes the role of RIC in promoting the American rural society,culture development and the experience in information service concept,system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which weshould learn in cultural poverty alleviation. The government should play a strategic role in the cultural informationservices,taking specialized information service institutions as the backing to inspire people's creativity.
Keywords Rural Information Center;rural culture;cultural poverty alleviation;information service;America.
0 引言。
從世界范圍看,各國都重視農村信息服務,特別是 20 世紀 80 年代農業專業化和信息技術浪潮興起以來,農村信息服務備受關注。農村信息服務研究始于農業專業化,國外相關研究從關注農村居民信息需求、信息公平,擴展到醫療衛生信息、法律信息、社區生活信息等領域[1].國內農村經濟體制改革激發農村、農民的信息需求,但早期的研究重點集中于農業信息服務[2].進入21 世紀以來,隨著新農村建設的推進,農村文化信息服務有了新的平臺,如“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農村文化扶貧不僅要“送文化”,更重要的是“種文化”.文化“貧困”與信息“貧困”高度相關,通過專業化的農村信息平臺推動農村文化供需之間的有效對接[3],既有利于提高“送文化”的效率,也可為農村文化的內生性發展留有空間。國內針對“農村文化”與“信息”的相關研究側重于如何為農村提供文化產品和作為“信息”的文化,如基于地方性調查分析農村信息需求現狀及服務措施[4-5],針對農村特殊群體的文化信息服務[6],以及針對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的研究[7].美國農業部農業圖書館主導的農村信息中心(RIC)在促進農村社會、文化發展中的信息服務實踐對我國精準文化扶貧有一定的啟示。
1 美國農村信息中心的服務及運行特點。
1.1 美國農村信息中心的建立。
20 世紀 70 年代美國農村地區經歷了經濟和人口的雙增長,首次實現經濟增速快于城市地區。然而到了 80 年代,情況卻完全不同,農村地區失業率上升,人口下降,貧困問題凸顯,導致這場農村經濟危機的因素包括農地價值下降、全球農業競爭加劇,以及農村礦業、木材、石油產業的衰退等。美國政府意識到農村發展政策不僅要關注農民的經濟福祉,而且要考慮整個農村社區的社會、文化、技術等需求。在農業危機期間,美國全國農村發展咨詢委員會表達了對農村地區及地方官員獲取及時、準確信息能力的強烈關注,認為在信息時代,農村應該和城市一樣獲得信息以及與信息有關的技術和資源,建議農業部為農村提供這樣的信息服務。1987 年 4 月,美國眾議院 2026 號決議提議農業部在國家農業圖書館(NAL)建立全國農村資助信息交換所(Na-tional Rural Assistance Information Clearing-house)。1 個月后,農業部宣布“六點農村再造計劃”(Six-point Rural Regenerative Initiative),其中第三點是在國家農業圖書館設立通過電話溝通的信息交換所。作為對農業部承諾的回應,國會同意將“信息交換所”作為專項列入國家農業圖書館年度預算?!靶畔⒔粨Q所”項目很快擴展到農業部更多機構,國家農業圖書館及農業部農業技術推廣組織(CES)均介入這個項目的規劃。經過 2 個月,原本僅提供農村資金項目的“信息交換所”演變成為功能完備的信息中心(RIC)[8].
1.2 美國農村信息中心的運行特點。
(1)RIC 的服務運行受到法制保障。美國是法治國家,一個國家層面計劃的實施要得到國會的授權,也會得到法律的保障。國會授權美國農業部組建農村信息中心,并通過“1989 農村伙伴關系法案”“1989 農村商業聯合促進法”等法案授權農業部擴大 RIC 的服務,通過“1990 農業法案”為 RIC 的運行提供財政預算保障等。
(2)RIC 的建立與運行由政府推動。從國家農村發展咨詢委員會關注農村發展的信息問題,到國會授權農業部建立“信息交換所”并將其納入國家農業圖書館的專項預算,再到完全意義上的“信息中心”成立,每一個環節都離不開政府的推動。自 1990 年以來,在美國總統、國會以及農業部等的助推下,RIC 成為聯邦政府合作和計劃擴展的焦點;1992 年美國農業部小社區及農村發展局辦公室專門為 RIC 提供用于雇用一名圖書館員的職位,也是從這一年起,美國國家森林管理局為RIC 兼職崗位和出版項目提供資金支持。農業部是 RIC 的直接主管部門,還有與之合作的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以及各級地方政府,形成了覆蓋全國的合力,共同保障 RIC 的正常運轉。
(3)RIC 的服務運行由專業化信息服務機構主導。美國農業部將 RIC 設置于國家農業圖書館,作為農業圖書館十個專業化信息中心之一,由其具體主導實施組建計劃并提供信息服務。農業圖書館以其豐富的信息服務經驗、專業的人力資源、覆蓋全國的圖書館體系以及龐大的信息資源庫成為 RIC 項目成功的關鍵要素。
(4)RIC 與多個組織機構保持密切的合作關系。RIC 不僅與聯邦政府以及各級地方政府等公共部門緊密合作,還與各種社會性組織、社區組織、私營組織、非盈利性組織、大學等建立了的良好的伙伴關系。這些組織和機構不僅為 RIC 提供了及時、準確的信息資源和資金支持,同時也成為 RIC 傳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5)RIC 注重整合利用現有資源。為分布偏遠、廣大、分散的農村地區提供信息服務,離不開運轉通暢、有效的信息傳播體系。RIC 成立之初就受到美國多個政府機構的關注和介入,成為農業部農業圖書館和農業技術推廣組織(CES)的聯合代理項目。CES 已有的教育網不僅為 RIC提供了一個與農村聯系、向農村拓展的網絡,而且提供了項目管理專業知識[9].RIC 正是以覆蓋全美的縣級農業技術推廣辦公室作為“聯系美國農村的服務點”[10].CES 還是受美國聯邦資金支持的組織,擁有遍及全美的國家推廣協調員(StateExtension Coordinators)網絡,大部分協調員是來自各州贈地大學(landgrant universities)的具有國家水準的社區發展推廣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