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隨著因特網和萬維網的迅速發展,網絡信息資源日趨豐富,基于網絡資源的各類信息檢索服務也得到了迅速的發展。一些常用網站更是把互聯網搜索作為門戶網站必不可少的基礎性服務,當然這一切都離不開搜索引擎。搜索引擎為人們檢索Web信息資源提供了一條有效的途徑。
自搜索引擎開始出現以來,它的評價問題一直是傳統信息檢索的核心研究領域之一。隨著網絡信息的數量不斷增長和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搜索引擎評價面臨著更多的問題。傳統的Cranfield評價體系由于其評價過程所需巨大的人力物力資源,以及較長的評價周期無法滿足搜索引擎系統全面快速的評價要求。而用戶行為分析在本世紀初逐漸得到國內外研究界和產業界的關注,有著廣泛的研究意義和實際的應用價值。在分析用戶行為和需求的基礎上,尋找一種更具現實意義的評價方法或者評價模型用以對現有的眾多搜索引擎進行性能評價和相互比較,逐漸成為學者一和用戶關注的焦點。
2 基于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網絡用戶需求層次金字塔的構建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又稱需求層次理論,是由美國著名人本主義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于1943年在認才動機理論》一文中提出的。馬斯洛通過對杰出人物的研究得出人類有5種基本的需要,包括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馬斯洛認為,上述5種需要是逐級得到滿足的,按級別依次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
自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產生以來,由于其合理性、實用性、直觀性的人性化分析,被較多的應用在經濟領域和管理領域,用以分析客戶或員土的不同需求,提高企業生產管理水平。
隨著學科間的交流與融合,不同學科間交叉使用成熟理論的現象趨于頻繁。隨著學科交叉和融合的現象趨于頻繁,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也被應用到建筑設計、居民生活質量評價等其他領域,如方曉麗、張麗琴。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分析人的需求對土程地質結構分區合理的建設用地影響研究建設用地規劃的舒適度以實現城市用地的生態價值。張效效綜合運用了馬斯洛需求層次論、經濟增長與經濟發展理論、以人為中心的社會發展理論,初步構建出城市獨居老人生活質量評價指標體系框架。
王潔以馬斯洛層次理論為基礎,以層次分析模型為手段,構建了適合于當下的幸福指數評價體系,最后將該評價體系應用于實踐中。
但是,從文獻調查的結果來看,并未見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應用到搜索引擎評價領域。因此,本文的研究思路是嘗試以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為基礎,先建立網絡用戶的需求層次,然后再依據網絡用戶的需求層次建立相應的搜索引擎評價指標層次模型。
首先要劃分網絡用戶的需求層次,分析哪些指標是用戶最關心的、相對重要的,然后依據需求層次建立相應的評價指標層次模型,進行指標的匯總和填充??v觀搜索引擎的性能評價體系,從顯而易見的界面分析到后臺運行的爬蟲算法,從用戶直接接觸的檢索結果到用戶不正面感知的數據庫建設,都具有一定的區別和層次,可進行分層和歸并,用戶的需求也會隨著搜索引擎所能提供的服務發送變化。因而,根據“用戶需求”的優先等級來劃分性能指標的重要程度,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根據對需求層次特點的分析,網絡用戶具有求知和自我實現的需求,而且在基本需求滿足的情況下,人們都有求知和分享的追求,當人們獲得到求知的需求后,人們會很樂意分享自己的知識,來實現自我的價值。本文將互聯網環境下的網絡用戶的需求分為四個部分:基本需求、社會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價值,建立網絡用戶需求層次金字塔,如圖1所示。
\\(1\\)基本需求?;拘枨笫蔷W絡用戶在檢索信息中的最基本的需求,具體包括各種信息需求,如信息查詢、信息傳遞、信息瀏覽等各項信息服務;各種安全需求,如網速,網站內容質量、可信度及更新狀況、網站穩定性等。網絡環境下,用戶的上網行為總是為了滿足一定的上網目的而進行的,必然將最基本的需求信息定位于此。
\\(2\\)社會需求。網絡用戶的基本需求滿足之后,就會產生社會需求,需要滿足資源的上傳下載、問答式交流等人機交互的需求;滿足用戶之間構成一個網絡社會運行的信息交流、資源共享、話題討論等需求。從單獨的個人到網絡團體的需求的變化,使得網站信息更加細化和復雜,形成虛擬信息社區化。
\\(3\\)尊重需求。在處理所捕獲的資源后,實現資源價值、挖掘數據,從獲得的信息中得到潛在的價值是用戶的進一步的需求。此時一的檢索過程更加深入和需要特色化建設,用戶渴望在網站中獲得個性化服務,變被動需求為主動需求。在團體交往中,獲得別人的尊重和自我尊重,為網絡團體所認可,獲得認知和榮譽。
\\(4\\)自我實現價值。在最高層次的建立中,網絡用戶發揮自己的最大潛能,創造信息和價值,建立屬于自己的信息品牌,實現自己的個人目標。
金字塔的四個層次的需求由下至上逐步提升,反映出用戶的需求從被動的獲取資源到主動的尋求資源到相互的分享資源到自主的創新資源,對網絡信息的需求不斷的細化和個性化。
用戶的需求變化會導致用戶的行為變化,而在搜索引擎評價中,最終目的是為了滿足用戶的需求,依據用戶需求的層次所建立的模型將更加貼切的反應出用戶的需求和行為,使評價方法更加的合理和具有實際意義。
3 搜索引擎評價研究現狀
3.1 搜索引擎評價綜述
在搜索引擎的研究領域,美國和英國是強者一,在數量上和質量上占據領先水平。國內搜索引擎的發展起步較晚而發展較快,中國學者-在該領域也有出色的表現。然而,在評價體系的建設中,即使是走在發展前沿的美國、英國、德國等國家,目前還缺乏統一的有效的評價方法對搜索引擎進行優劣評價??v觀國內外關于搜索引擎評價的研究,眾說紛紜,仁者一見仁、智者一見智。
就國內而言,蘇君華認為搜索引擎的評價是搜索引擎發展的依據,也是用戶選擇的依據。作者一依據Saraeevie的信息檢索交互模型,借鑒數字圖書館評價的概念框架,從內容、技術、界面、用戶、服務、環境等六個方面系統地梳理了搜索引擎的評價研究。通過討論和分析得出,搜索引擎的評價模型應該是一個綜合性的評價模型,整合系統、用戶、用戶與系統之間的交互以及用戶與系統所處的環境。葉風云、汪傳雷兩位學者一在ACSI\\(美國客戶滿意度指數\\)模型基礎上,構建Web搜索引擎滿意度\\(簡稱WSES\\)模型,將用戶滿意度設為最終所求的目標變量,預期質量、網站聲譽、感知質量和感知價值設為用戶滿意度的原因變量,持續使用則是用戶滿意度的結果變量,根據Web搜索引擎的特點建立Web搜索引擎滿意度模型,并基于該模型提出研究假設和測量指標體系。
王靜疆針對目前搜索引擎評價指標體系研究現狀,總結當前我國評價指標體系研究的特點,提出技術和用戶是搜索引擎評價體系中的兩大重要指標??虑?、成穎等學者一創新性的提出搜索引擎可用性評價指標體系構建,分析搜索引擎評價與搜索引擎可用性分析兩者一的關系,并結合搜索引擎查詢信息的三階段特點分析搜索引擎可用性評價的要求,基于可用性評價指標的4大來源構建搜索引擎可用性評價指標層次模型,并用德爾菲法計算評價的權重,最終形成一個具有應用價值的體系,為評價搜索引擎可用性提供了一套操作性很強的評價標準。張國海、馬曉英、閏立光三位學者一在回顧搜索引擎評價研究現狀的基礎上,分析搜索引擎評價指標的基本構成因素,創造性地將嫡權理論引入搜索引擎評價領域,建立嫡權值模型,并通過科學計算,構建出基于嫡權的搜索引擎評價指標體系,更加注重評價指標體系中指標自身的重要程度,充分利用了被評價指標的信息量,有效地彌補了傳統評價方法的缺陷。
從國外的研究來看,Bar一Ilan評估了在一段時一間內的搜索引擎的表現,作為一個整體描述搜索引擎的功能隨著時一間推移的變化。
通過必要的設置和案例的實施,提出應設立一套標準措施評價搜索引擎的表現,從數據庫覆蓋范圍、查詢響應時一間、用戶所需努力和檢索效果來評估搜索引擎的性能。Spink, Park和Ko-shman提出以用戶為中心的評價方法,包括有效性\\(基于用戶對他們的信息問題和信息尋求階段的互動的影響\\)、可用性\\(包括界面布局和供用戶使用的系統功能\\),以評估Web搜索引擎。依據國內外學者一的研究總結現狀,搜索引擎的評價方法及其評價體系的構建得到了很大的發展,綜合運用了其他學科的方法,不僅在思路上拓寬了搜索引擎評價的理念和方法論,在具體的實現技術上也進行了大膽探索和嘗試,充分結合了各個學科之間的交叉優勢,為搜索引擎評價開辟了新的道路。同時一,由于沒有統一的方法和體系,不同學者一對搜索引擎的性能評價及其體系的構建還是有較大的差距,且大多數學者一都是從總體的角度對性能評價的各個方面進行闡述,沒有明確的指出層次性以及實踐方式,使得在實際應用方面缺乏可行性和操作性,造成體系超前發展而實際應用醫乏的局面。不可否認的是,這些學術成果為今后搜索引擎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研究提供了科學的參考依據和寶貴的借鑒材料。
3.2 搜索引擎評價指標匯總
通過文獻調研,筆者一總結歸納出了國內外己有的有代表性的搜索引擎性能評價指標,如表1所示。
將以上所列指標去重、精煉,歸納出關鍵指標,在此不做一級指標和二級指標的劃分,將其作為一個同等級別的指標進行歸并和層次分類。
4 基于層次模型的搜索引擎評價
4.1 評價方法
用戶認知和需求的馬斯洛演進規律,可根據時一間和環境進行分析,如:在網上中文信息醫乏的年代,其階段下的用戶認知和需求以瀏覽更豐富的互聯網中文內容為主;在內容為主的門戶網站崛起后,上一階段的主要需求高峰過去,高一級的用戶認知和需求開始從“被動閱讀”向“主動性”轉變;在主動性的搜索、通信和游戲普及之后,上一階段的主要需求依然存在,只是開始向著細分和多兒的更高級需求方向發展。跟蹤用戶需求層次的變化,滿足用戶的基本需求,激發用戶的附屬和細分需求,引導用戶的高層次需求。作為一個成功的搜索引擎需要在用戶需求的變化時,及時一的調整發展戰略,甚至預測到用戶的下一個需求,才能在眾多搜索引擎中獨占鰲頭。
依據搜索引擎能否滿足用戶的檢索需求對搜索引擎的評價,是評測該搜索引擎的發展階段和發展潛力的一個側面。用戶的需求變化會導致用戶檢索行為的變化,進而影響到用戶的滿意度導致對搜索引擎的忠誠度的變化,關系到搜索引擎的檢索量和用戶群體的穩定性及市場的占有率。如果能依據用戶不同層次的需求變化制定相應的評價體系,不同的需求層次對應不同的評價指標,就可以清楚的知道搜索引擎現階段己經滿足了用戶的哪些需求,到達了發展的第幾個層次,下一個階段的發展需要滿足用戶的哪些需求,從而制定發展計劃和戰略決策,使其更具有現實依據性和實用性。
根據網絡用戶的需求層次理論建立的搜索引擎評價層次等級,分為基本層次、價值層次、特色層次和品牌層次四個層次的評價。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的設計思路,四個層次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逐級遞升,對搜索引擎各方面的指標建設要求越來越高。面向用戶的搜索引擎不能只看到自身的發展戰略,重點應落在結合用戶需求與自身的發展,根據指標建設的規律性和層次性進行搜索引擎檢索性能的評價和建設。依據一個需求等級建立一個評價等級的原則構建性能評價的層次模型:基本需求對應基本層次的評價,社會需求對應價值層次的評價,尊重需求對應特色層次的需求,自我實現需求對應品牌層次的評價來構建評價層次模型,然后將匯總后的評價指標填入相應的層次中,得出的層次模型的設計圖如圖2所示。
四個層次的評價指標不是簡單的匯總和分類,而是依據用戶的需求變化進行對應的指標評估,從基本層次用戶最直接接觸到搜索引擎評價的相關方面,包括視覺系列和安全系列,到價值層次是對檢索過程以及檢索結果的評價,是搜索引擎建設的主要方面,所能帶給用戶最直接的價值和結果,到特色層次上用戶不再滿足于搜索引擎自身的價值,更多的要求給出潛在價值,提供更深入和獨特而又全面的檢索服務,最后上升到對一個品牌的忠誠。在這一構建過程中充分考慮了用戶的檢索需求和行為,旨在使系統的構建符合客觀發展的規律。具體填充規則如下:。
\\(1\\)基本層次的評價:需滿足用戶對搜索引擎檢索的最基本的要求,也指搜索引擎之所以能夠成為用戶檢索的土具的基本條件,包括響應速度、用戶界面、用戶負擔、信息過濾、穩定性等基礎性條件的評價。通過基本層次的評價,我們主要是區別用戶檢索信息的不同方式,指出搜索引擎區別于數據庫、門戶網站這些同類型網站的基本要點,包括不同搜索引擎能提供用戶不同的檢索方式、檢索主題等。
\\(2\\)價值層次的評價:需使用戶看到搜索引擎所檢索到的信息的有用性和有效性,也是某搜索引擎能夠為用戶所認可,脫穎而出的方面,包括數據庫的構成、檢索性能、檢索結果、查全率、查準率等指標,能將搜索引擎的性能、使用價值體現給用戶的評價。通過價值層次評價的各項指標,用戶主要關注的在某搜索引擎的檢索過程中能否滿足自身的檢索需求,搜索引擎反饋的信息的是否有價值,也就是學者們普遍所討論的搜索引擎性能評價方面的研究。
\\(3\\)特色層次的評價:更多的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也指搜索引擎之于其他競爭者一所擁有的獨特的作用,包括精品推薦、個性服務、幫助服務等指標,如有道搜索的翻譯服務,愛問的資源共享平臺,搜搜的網絡預覽功能等Ual在搜索引擎如雨后春筍般成長的今天,只有擁有更好的特色服務,才能讓用戶更能記住這個特定的網站。作為搜索引擎本身,就更應該以用戶為主,分析用戶日志,在Web2. 0不斷發展的技術支持下,建立自身的特色服務。
\\(4\\)品牌層次的評價:在最高層次的評價中,用戶關注自我價值的實現,關系到用戶會否持續使用資源。從搜索引擎創立者一本身所具有的形象和價值出發,我們都知道用戶行為具有偏向性,那么搜索引擎公司自身的企業形象都會影響到搜索引擎評價,因而,搜索引擎逐漸變得更加商業化,越來越多的將市場營銷和形象推廣運用到搜索引擎的建設中去。
本搜索引擎性能評價的層次模型的最大特殊之處不僅在于融合了用戶需求金字塔理論,最重要的是加強了實際操作中的可行性。四個層次的評價逐步深入和細化,給搜索引擎的評價作出了更簡潔明了的歸納和分層,使我們可以在具體實施時一步步的深入,一層層的對比,這樣有層次有節奏的評價過程對搜索引擎性能評價的他評和自評都是一個簡單而實用的體系。在他評中,這樣的評價體系打破了以往的分級指標的評價過程,轉為層次遞升的逐步評測,加強了他評過程中的目的性和結果的直觀性,在評價中不用處理紛亂的評價指標,進行漫無目的的測評,為進行進一步的情報分析和數據挖掘提供依據??v觀以往的評價系統,都屬于令業技能型評測,作為搜索引擎缺乏評測令門人員時,這樣的一套直觀的模型能夠使公司最底層的員土也有思路和方法進行自我評定。
無論是在自身功能完善或是與竟爭對手的比較,層次模型能讓搜索引擎公司進行自我評價的時一候更加具有目的性,老的搜索引擎可以根據自身用戶的最廣大需求對應相應的指標,找到優勢指標與劣勢指標,進行完善;新的搜索引擎也能根據評價層次逐步的建設自身,逐層的提高搜索引擎的性能,循序漸進,滿足用戶的特定需求。
搜索引擎的評價正在越來越多的結合情報學分析方法,如德爾菲法、定標比超法,目的在于不僅需要得到評價結果,更重要的是為搜索引擎的發展提供具有建設性的意見。以往的評價指標體系構建比較成熟,但是卻鮮少有人在實踐中運用,主要就是這樣的評價方式僅僅是停留在學術理論的基礎上,對于搜索引擎公司來說,它不能很好的運用到這樣的評測結果完善自身。而層次模型彌補了這樣的不足,強調了現實實用性和可操作性,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本身就是經濟學的理論,經濟學理論的傳承和發展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具有可行性和利益性,將這樣的一個經典理論結合到圖書情報令業中來可以很好的彌補理論有余而功利欠缺的現象,使是搜索引擎公司看到這樣的一個層次模型能給它帶來的利益和幫助,從而推廣性能評價層次模型的利用。
4.2 評價實例
為顯示本模型的優勢,選用定標比超方法與層次模型結合,進行實例分析。定標比超法是將本企業的各項活動與從事該項活動的最佳企業進行比較,修正自身的不足,從而定出最佳的行動方案,參與市場竟爭,達到預期目標。
搜索引擎公司作為一個單獨的企業,有著各自的竟爭對手,定標比超法使其獲得最快速的成長,對竟爭對手的定標比超,可以獲取大量的竟爭對手數據,了解竟爭對手的產品、服務、管理模式和戰略,從而可以詳細地了解竟爭對手的情況,在此基礎上,學習竟爭對手的長處,吸取竟爭對手的經驗,從而盡可能地少走彎路。定標比超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在于確定“定標”對象和“定標”內容,需要考慮哪種評價指標是最迫切需要定標的,在此過程中結合評價層次模型將使定標過程更加合理和符合用戶需求。具體操作步驟為:確定定標比超的對象,根據每一層的指標搜集定標比超的數據,確定目前的績效差距,根據差距分析,計劃未來的執行水平,并確定這些目標應該如何獲得及保持,最后確立要實現的目標,形成行動計劃。
由于竟爭對手與自身企業在某種程度上有一定的相似性,定標比超所得的結果在實施上比較容易,有的方法甚至可以幾乎不加改變地子以采納,可以說竟爭對手的定標比超,對于企業戰勝對手,贏得領先地位是非常有效的。然而,定標比超法具有片面性、靜態性以及局部性的不足之處,在實施過程中輔以評價層次模型正是為了盡量的克服這一缺陷。在實際評價過程中,確定本搜索引擎的評價層次使目的和定位更加準確和清晰,是基本層次的對比還是價值層次或是特色層次都有相應的指標,依據層次中的指標與某一特定搜索引擎進行比較,就可以方便的找出應該定標比超的某個指標進行改進和建設。以下以有道搜索引擎為例,以百度搜索引擎為定標比超對象,進行評價試驗,并提出現實可行的建設意見。
百度是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自1999年創建以來,收到了大眾的青睞,而有道搜索作為網易自主研發的全新中文搜索引擎于2007年正式推出,致力于為互聯網用戶提供更快更好的中文搜索服務。將這兩者一作為評價對象進行分析可以清楚的看到“老字號”與“后起之秀”各自發展的側重點和建設的特殊性。實例具體所研究的內容是如何利用所構建的評價層次模型方便、快捷的對兩個搜索引擎的各方面進行簡單的對比,從而找出各自優缺點,為具體進行效率和效能改善提供依據。本文以“Hon-ey”為主題詞進行搜索和結果分析,側重主觀分析。
首先從基本層次來說,有道的搜索界面簡潔明了,界面親和度好,響應速度也比較快,檢索方式、檢索功能也比較齊全,基本能滿足用戶的檢索需求。在實際檢索過程中,有道的檢索頁面最上端會有贊助商鏈接,信息的過濾性不強。
從價值層次上來說,有道的檢索結果顯示清晰,就檢索結果來說,檢全率比較高,側重學術,包括外文資料、維基百科資料等,信息的價值量大。新穎性和相關度比較好。對比百度來說,兩者一在價值層次上的指標基本滿足用戶的需求。
從特色層次上來說,有道的翻譯頁面服務非常便捷,在頁面的低端也有滿意度調查,以及頁面左側的網頁結果分類、搜索歷史等,都是特色之處,使用戶獲得更多的附加服務以及拓展服務。相對于百度來說,也還是有許多不如百度的地方。如:百度搜索頁面左上角的天氣預報,會更加令用戶感到貼心;精品推薦、附加服務也沒有百度做的精細。
從品牌層次上來說,百度號稱中文搜索引擎的龍頭老大,它的用戶忠誠度和權威性比有道高出許多,有道的品牌形象和品牌推廣需進一步提高。百度中的百度貼吧讓用戶有更多實現自身價值和榮譽的機會,有道需要進一步加強。
通過四個層次的分析,運用定標比超法,我們就可以快速方便的總結出對有道搜索引擎行之有效的發展策略。上述分析表明:目前有道的基礎設施己基本完善,價值層次的建設與百度相差也不大,最需解決的是個性化、附加功能的建設,今后更應該關注特色層次和品牌層次的建設,才能在眾多搜索引擎中找到發展之路。
因此,定標比超的層次定位在第三層次—價值層次,定標比超的內容為第三層次中的各項指標,在簡單的分析之后進行相關數據搜集,進行比超計劃。
5 結論
本文基于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構建了網絡用戶需求層次金字塔。再根據網絡用戶的需求層次,建立了搜索引擎評價的層次模型,即基本層次、價值層次、特色層次評價、品牌層次的評價,使搜索引擎的評價更具有可操作性。然后運用定標比超和層次模型相結合的方法,比較分析有道與百度的建設側重點,通過逐層分析突出層次模型使用的方便和實用性,并提出了實際建設意見。
筆者一下一步的土作是希望通過引進令家調查法和賦值法使層次模型的結構更加合理,指標填充更加科學,評價過程更加量化,從而使得層次理論能真正具有可操作性和科學合理性。
參考文獻:
[1」岑榮偉.基于用戶行為分析的搜索引擎評價研究.北京:清華人學,2010.
[2]孫戰彪.需求層次理論在圖書館管理中的應用[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0\\(17\\):28一30.
[3]方曉麗,張麗琴.馬斯洛理論在建設用地規劃舒適度評價研究中的應用.科技資訊,2008\\(3\\):92 -93.
[4]張蛟蛟.城市獨居老人生活質量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研究回.杭州:杭州師范人學,2012.
[5]王潔.基于9111'模型居民幸福指數評價指標體系構建與研究[J]南方農村,2012\\(11\\):71一73.78.
[6」胡小華.基于用戶的智能問答系統的設計與研究[D].天津:天津師范人學,2012.
[7]蘇君華.搜索引擎評價研究綜述口」.情報雜志.2011\\(4\\):28一33.65.
[8]葉風石,汪傳雷.Web搜索引擎滿意度模型與評價指標體系構建[J]圖書情報工作,2011\\(22\\):124一127.46.
[9]王靜猖.搜索引擎評價指標體系比較研究[J]圖書情報工作,2008\\(10\\):136一138.116.
[10]柯青,成穎,鄭彥寧,等.搜索引擎可用性評價指標體系構建[J]現代圖書情報技術,2011\\(11\\):24-30.
[1l]張國海,馬曉英,閏立光.基于嫡權的搜索引擎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圖書情報工作,2010\\(12\\):74-77.
[12]Ba:一llan,J.Methods for measuring search engine per-formance over time.,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for l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2,53\\(4\\):308一319.
[13]Spink A, Park M,Koshman S.factors affecting assignedinformation problem ordering during Web search:An ex-ploratory study口].l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Manage-X141ment, 2006\\(42\\):1366一1378.
[14]莫純銳.國內著名搜索引擎的對比分析與評價—以搜搜、搜狗、有道和愛問為例.電腦知識與技術,2011 \\(7\\):1474一1476,1492.
[15]王永勝,李敏,任寶石.國內競爭情報分析方法研究綜述.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1\\(35\\):164一166.
[16]謝新洲,吳淑燕.競爭情報分析方法—定標比超.北京人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3\\(2\\):137一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