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搜索引擎優化\\( SEO\\) 是在了解搜索引擎自然排名機制的基礎上,對網站進行內部及外部的調整優化,從而改進網站在搜索引擎中的關鍵詞自然排名,獲得更多客戶訪問,達到網站銷售及品牌建設的目標及用途.
1 搜索引擎優化在商業網站運營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 1 潛在客戶量巨大從用戶獲取資訊習慣來看,用戶更傾向于使用搜索引擎服務點擊查看自然排名的結果.資料表明,每天都有 65% 以上的網民會使用搜索引擎查找信息,將搜索引擎作為獲得信息的重要渠道.通過搜索引擎找到網站的用戶比例為 52%,通過 URL 找到網站的比例為 23%,其中通過搜索引擎找到網站的用戶中有 80%的只看搜索結果的第一頁,而且 40% 的客戶只看前五名,只有不到 20%的客戶會查看后面的搜索頁,排序在前 3 和排序在 4 ~10 的網站點擊率相差 100 倍以上.
1. 2 節省費用相對于傳統推廣方式而言,SEO 成本要遠遠低于傳統媒體廣告的開支,且不受地域限制,推廣效果顯著.
1. 3 提升用戶體驗搜索引擎優化并不會完全為了迎合搜索引擎而將網站改得令客戶失去瀏覽的興趣,相反會遵循"用戶喜歡的才是搜索引擎喜歡的"這一基本觀點,充分考慮用戶的體驗.
2 商業網站 SEO 中存在的問題及分析
2. 1 動態網頁的即時生成不利于搜索引擎抓取內容動態網頁因人、地、時的不同,即時從數據庫中調用數據填充到網頁框架中,由此可加存儲在服務器中的網頁文件中并沒有搜索引擎蜘蛛感興趣的數據,搜索引擎也不可能模擬用戶提交大量數據以求生成具體頁面以供抓取,從而使得網站在搜索排名中排名不高.據此可以使用技術手段將動態頁面在后臺中生成靜態頁面以方便搜索引擎蜘蛛的查找.
2. 2 網站中存在大量的 FLASH 及圖片由于 FLASH、圖片優美的視覺效果和廣闊的創意空間,其在網站中的應用非常廣泛,很多商業網站首頁甚至全部用FLASH 或圖片設計.但這有一個非常致命的問題,即大部分搜索引擎無法識別 FLASH、圖片中的信息.據此我們可以增加搜索引擎可見的文本描述,以及在保持圖像質量的情況下盡量壓縮圖像的文件大小.另一個考慮的方案則是在保留原有網站的同時,還可以設計一個 HTML 格式的版本,這樣既可以保持動態美觀效果,也可以讓搜索引擎通過 HTML 版本的網頁來發現網站.
2. 3 URL 中存在特殊字符不利于搜索引擎訪問商業網站中經常采用在被鏈接頁的 URL 中包含查詢變量的方式來傳遞查詢數據參數,使得 URL 中包含?、&、% 等特殊字符.搜索引擎出于避免陷入死胡同的考慮,一般會避免訪問帶有特殊字符的 URL 頁面.通常是通過技術解決方案將動態URL 轉化成靜態的 URL 形式,如將 HTTP: / / WWW. DOMAIN.COM / TITLE. ASP? ID = 2&TPYE = 3 轉換為 HTTP: / / WWW.DOMAIN. COM / TITLE. ASP /2 /3 / .
2. 4 商業網站中存在大量無效 URL 不利于搜索引擎收錄很多商業網站中都有產品條件過濾系統,大量過濾條件頁面內容重復或極為類似,使得網站整體質量下降,同時大量過濾條件頁面沒有對應產品,頁面無內容造成搜索引擎蜘蛛的誤解,另外爬行大量過濾條件頁面極大浪費蜘蛛爬行時間,造成有用頁面收錄機會下降.這些無效 URL 不會被收錄反倒有負面作用,對此越來越多的人考慮 iframe + robots 禁止.如果只將過濾部分代碼放進 iframe,很多人認為這部分內容不屬于當前頁面,也即隱藏了內容.但其依然是客觀存在的,搜索引擎是可以發現 iframe 中的內容和鏈接的,依然有爬行這些 URL的可能性,所以還要加 robots 禁止爬行.
2. 5 同一類產品頁面存在著大量的重復內容網頁之間至少要有 25% 以上內容的不同才會被搜索引擎認定為獨立的.為了避免網頁重復問題,我們可以按自己網站的風格重新撰寫產品介紹,既符合原意又風格獨具.或是加上一些產品詳細介紹及評價功能,如顏色、同類產品比較、購買須知等,摘抄一些客戶的反饋、產品新聞報道等.
2. 6 少用黑帽 SEO總的來說,所有使用作弊手段或可疑手段的,都可以稱為黑帽 SEO.比如說垃圾鏈接,隱藏網頁,橋頁,關鍵詞堆砌等.黑帽 SEO 不同于白帽 SEO 長期合理優化的策略,黑帽 SEO 更注重的是短期內的利益,在利益的驅使下通過作弊手法影響搜索引擎對網站排名的合理和公正性從而獲得很大的利益.近1 ~ 2 年,最典型的黑帽搜索引擎優化是: 用程序從其他分類目錄或搜索引擎抓取大量搜索結果做成網頁.對一個正常的商業網站來說,做好內容,正常優化,關注用戶體驗,才是通往成功之路.
參考文獻:
[1] 張娜. SEO 技術在電子上午網站中的應用[J]. 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1\\( 1\\) .
[2] 歐朝輝. 解密 SEO - 搜索引擎優化與網站成功戰略[M].北京: 電子工業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