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階段及未來國家之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經濟實力和以經濟實力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競爭。如果我國的經濟基礎發展得落后,那將與西方發達國家甚至同周邊國家的差距就會繼續拉大,我們就會處于非常不利的地位。所以要想在未來戰爭中占有主動地位,就必須大力鞏固國家經濟基礎,為未來戰爭提供物質保障。
關鍵詞:軍事經濟,物資消耗,軍費開支
一.經濟建設是國防建設的基礎和前提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尤其是在18世紀60年代產業革命發生后,戰爭開始進入工業化時代。蒸汽機、內燃機、炸藥、汽車、飛機、坦克和戰艦的出現,引起軍隊武器裝備不斷更新換代,軍隊的物資需求成倍增長,軍隊作戰再不能只靠就地取給,從而促進了軍事經濟迅速發展。當戰爭開始后,經濟較落后的國家只有動員和運用國家的全部經濟潛力,才能保障戰爭的進行,才有獲勝的希望。
開國領袖毛主席指出:“戰爭不但是軍事的和政治的競賽,還是經濟的競賽?!覈F階段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水平較低,因此,堅持國防建設要服從經濟建設的大局,建立獨立完整的國防工業體系,實行軍事工業與民用工業相結合,在國家整個經濟建設發展的基礎上,相應地發展國防建設經濟。
二.經濟基礎為戰爭勝利提供巨大的物質消耗
發動一場戰爭戰爭需要巨額投資,大量的勞動力,先進的工業技術投入到軍事工業生產,經濟也要轉入戰時經濟。一個國家如果其經濟基礎不足以滿足其維持一場戰爭的需要直至勝利,不能為其提供巨大的物資消耗,那么后勤供給不能保障,武器不能及時更新換代,不能對經濟(包括工業、農業、交通運輸等)的快速動員和轉入戰時經濟體制的及時反應。而最終結果則是,軍隊在以后持久作戰的能力得到極度削弱,致使戰爭失敗。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日本就是典型反面例子。1933年,世界經濟危機,日本經濟瀕于崩潰,此時日本生活水平低下,社會矛盾尖銳,大量剩余勞動力涌入軍隊,嚴重刺激了日本軍隊的畸形發展,為了擺脫經濟危機以及轉移社會毛隊矛盾,日本走上了戰爭的道路。而畸形發展的日本軍事工業加速了社會資源的浪費,人們的生活水平極度下降,社會經濟衰退,缺乏豐富的資源。而結果是“以戰養戰”政策,僅靠戰爭機器掠奪的資源難以滿足戰爭,日本在中國八年抗戰中被消磨殆盡,無條件投降
三.雄厚的經濟基礎能夠在和平時期持久維護巨額國防開支
美國軍費開支6900億美元,中國2012年軍費開支位居世界第二,達1194億美元。而美國是一個全面的超級大國,經濟總量列世界第一,政治、軍事、文化在世界上享有著決定性的影響。與此同時,中國在改革開放的20年間維持了高速經濟增長率,已經轉變為經濟大國之一,有著光明的發展前景。-------這些條件足以能夠在和平時期持久維護巨額國防開支:包括軍人日益增長的工資以及各種福利待遇,軍隊基礎設施建設,各種武器裝備的保養維修費用,武器裝備的采購和研制費用等等?!澳崦灼潯奔壓侥笧槊篮\姮F役的最先進航母,共有10艘。據估算,以該級航母為例,如果按服役30年計算,每艘航母維持費用為111億美元,艦上90架兩代艦載機的采購和維護費用為198億美元,導彈驅逐艦、導彈巡洋艦等護航艦艇的費用為67億美元,油、水和食物的費用為55億美元。粗略算下來,一艘“尼米茲”級航母全壽命期間的費用高達430多億美元,若按20%的通貨膨脹率來計算,將近600億美元,年均耗資20多億美元。被稱為“吞金怪獸”毫不為過。
眾所周知,朝鮮是實行計劃經濟的國家,國家資源由中央指令分配,資源配置效率低下,國民生產水平落后。據外電報道,近年來朝鮮每年的軍費支出約占其GNP的20—25%左右,1994年其軍費支出為56.6億美元,占GNP的26.7% 。盡管朝鮮經濟岌岌可危,但依舊實行先軍政策,利用頹疲的經濟來供給110萬的現役部隊和700萬的預備役部隊。不難了解,如此大比例的軍費開支霸占了多少本應用于經濟建設的資源。經濟落后導致科技落后,為解決問題就必須在人力成本方面做出更大資源投入,如此便陷入惡性循環。而一旦朝鮮卷入戰爭就會應后勤資源匱乏陷入困境。
四.經濟手段在未來戰爭中扮演重要角色
隨著經濟全球化逐步深入,各國之間的經濟聯系逐步加深。在未來戰爭條件下,經濟手段成為國家取得不戰而勝的最佳方法。其主要包括:經濟動員,經濟戰以及經濟制裁等。經濟動員,在戰爭中即將爆發條件下,國家能夠迅速集中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轉入戰時經濟,保障戰時需要。經濟戰,是指各種形式的經濟斗爭,運用有效的金融和貨幣手段,致使敵國經濟疲軟癱瘓,市場崩潰,已達到自身軍事目的。經濟制裁,包括通過強制手段對敵國海外資產凍結,封鎖其對外市場貿易通道等等。
而開展以上手段的前提保障是其國家經濟在國際上具有極大影響力,美國就是最好的例證,其強大的經濟實力既可以實施單邊經濟制裁,又可以實施多邊經濟制裁。上世紀90年代初,美國曾要求以色列停止在西岸地區的定居點工程,否則就收回金額為100億美元的貸款擔保。以色列在美國實施制裁之前就讓步。
結語
馬克思曾說過:政治屬于上層建筑,經濟是基礎,政治歸根到底是由經濟決定的。而戰爭則是政治的延續,國家經濟實力必然對戰爭的走向起著至關重要作用,所以,和平時期應該大力發展國民經濟,增強本國經濟實力,同時兼顧國防建設經濟發展,為未來的戰爭勝利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