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刊網,職稱文章發表、期刊投稿權威機構

投稿咨詢

投稿在線咨詢

專著咨詢

合著&獨著&編委

編輯在線咨詢

專利咨詢

專利申請&轉讓

編輯在線咨詢

軟著版權

軟著版權

編輯在線咨詢

在線溝通

論文&專著&專利

編輯在線咨詢

微信聊

微信掃一掃

首頁 > 其他論文 > > 1816年阿美士德使團在中國的情報收集及影響
1816年阿美士德使團在中國的情報收集及影響
>2023-06-29 09:00:00

摘要:鴉片戰爭前, 為了在清朝閉關鎖國的政策下評估中國的實力, 不少西方國家利用外交使團在華開展情報活動。對中國覬覦已久的英國于1816年派遣了阿美士德使團訪華, 阿美士德使團依靠周密的準備以及清政府薄弱的反情報意識, 主要通過實地考察的方式, 偵察了中國沿海和內陸的岸防、地理、水文和氣象情況, 搜集了關于清軍布防和實力的情報, 完成了對清朝基本情況的摸底, 成功獲取了許多重要的戰略情報。阿美士德使團的情報活動還為英國侵華奠定了輿論基礎, 改變了中英關系的走向, 影響了鴉片戰爭的結局, 進而影響了近代中國的歷史命運。同時它也凸顯了情報謀略在國家安全和國家生存發展中的重要地位。

關鍵詞:鴉片戰爭前; 英國; 阿美士德使團; 情報活動; 清政府;

1816年, 英王喬治四世派遣阿美士德使團訪華。該使團的外交使命是緩解中英貿易摩擦及打開中國市場, 由于大使阿美士德拒行磕頭禮, 使團抵京當天即被驅離。盡管未實現外交目的, 但該使團在華期間成功地開展了情報活動, 留下了一批珍貴的情報資料, 為英國進一步認識中國和日后的軍事行動提供了依據。相較于馬戛爾尼使團, 阿美士德使團的情報活動針對性更強, 情報成果也更豐富。

一、阿美士德使團訪華背景及基本情況

英國歷來重視對華貿易。登上海上殖民霸主之位以后, 英國幾乎壟斷了西方對華的海上貿易。在中英貿易過程中, 英國處于入超地位。英國每年都要向中國輸入大量金銀抵充貿易差額。為了扭轉貿易逆差, 英屬東印度公司從1773年起開始向中國大量輸入鴉片。英國人走私鴉片的違法行徑引起了中國清朝政府的警覺。隨后清政府限定廣州一處為通商口岸, 嚴格限制西方人在華活動。為了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 英國政府先后派遣了卡斯卡特使團、馬戛爾尼使團以及阿美士德使團訪華。

1793年, 馬戛爾尼使團訪問中國, 雖然成功覲見了乾隆皇帝, 但該使團試圖與清政府建立平等外交關系以及爭取增設通商口岸的努力均以失敗告終。馬戛爾尼使團離京后, 乾隆“令使臣由內河至定海放洋”。[1]借此機會馬戛爾尼使團對內地進行了全面的偵察, 初步對清帝國的實力作了系統評估:“中華帝國是一艘破舊的搖搖晃晃的巨大戰船, 一系列有能耐的機警的值班軍官有幸在過去一百五十年間設法使其浮于水面, 并僅以其巨大的身軀和外表嚇住鄰居?!盵2]馬戛爾尼使團的情報活動刺激了英國人搜集涉華情報的野心和胃口, 為阿美士德使團的情報活動提供了經驗。

嘉慶王朝后期, 清政府進一步收緊外貿管制。1814年, 廣州口岸發生了英國軍艦“多麗絲”號扣押美國商船“亨特”號的事件, 這一事件破壞了中國的管轄權, 兩廣總督一度以中斷貿易相威脅。其他一些導致中英關系緊張的事件包括英軍兩次強占澳門以及英國侵略清朝的藩屬國尼泊爾?!斑@些事件, 加上對廣州貿易體系日益增強的不滿情緒, 促使東印度公司請求倫敦再派一個使團去北京。1815年維也納會議后, 歐洲恢復了和平, 英國也擺脫了歐洲事務的糾纏。英國于是決定派前印度總督阿美士德勛爵出使清廷”。[3]

阿美士德使團的大使是阿美士德勛爵, 兩位副使埃利斯和小斯當東爵士都對中國比較熟悉, 前者是長期駐亞洲工作的職業外交官, 后者是馬戛爾尼的秘書斯當東之子、東印度公司駐廣州的特選委員會主席。阿美士德使團中有通曉中國文化及漢語的翻譯、博物地質學家、測繪技術人員、經驗豐富的水手及軍人, 還有在那個沒有相機的年代通過素描發揮著照相機作用的繪畫師, 他們都是各自領域的佼佼者。孫子曰:“上智為間?!痹谇閳蠡顒又? “人是情報工作的主體, 情報人員素質如何, 直接關系到情報工作的成敗、好壞”。[4]高素質的人員組成為順利開展情報工作奠定了基礎, 他們在各自領域的專長又確保了情報成果的全面性。

二、阿美士德使團的情報搜集目標及清政府的防范

\\(一\\) 實地考察的方式搜集情報

1. 沿海島嶼情報

靠近大陸的沿海島嶼是理想的貿易中轉地。為了尋找合適的貿易中轉地, 阿美士德使團船隊在航行中搜集了許多沿海島嶼的情報。例如, 1816年7月10日~13日, 船隊在香港灣停泊了3天, 使團人員對香港島及周邊海域情況進行了考察。11日, “阿爾卡斯特號”的羅斯船長測量了香港島的地形, 阿裨爾醫生攜帶水銀溫度計上島, 在香港島最高峰太平山上攀爬了1000英尺?!鞍柨ㄋ固靥枴痹谕2雌陂g測量和記錄了香港灣的氣溫、氣壓、溫度、濕度和盛行風向等氣象情況。在考察過后阿美士德使團對香港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他們中的海軍軍官們“把香港說成是對任何噸位的船只來說都是極好的避風地”。[5]61

2. 沿海地理、海防及航道情報

考慮到中方有可能強制阿美士德使團在廣州登陸, 讓搜集沿海情報的計劃落空, 使團船隊不待廣州官府下達通行文書就秘密起錨駛往天津。船隊在香港至臺灣海峽的航程中一直在近海岸處行駛, 觀察沿海地理和海防情況。

船隊將使團運抵天津后, 馬上按照計劃兵分三路考察“歐洲航海者從未到達過”[6]323的渤海, “勘察了北直隸灣和遼東灣, 與沿海的居民進行了交流”[5]97, 爾后在芝罘灣 \\(位于山東煙臺\\) 會合:“休斯特將軍號”負責考察渤海灣中部的航路;“阿爾卡斯特號”沿著遼東半島西岸觀察沿岸地理和海防情況, 掠過半島最南端的旅順, 抵達山東半島沿海, 對登州府 \\(山東煙臺\\) 進行了偵察;“天琴”號一直保持在盡可能看到中國海岸的距離內航行, 獲取了從大沽口到煙臺之間航路的完整信息, 接著對芝罘灣進行了勘測, 最后以補給淡水為名在威海衛靠岸, 伺機偵察了該地的海防情況。

“阿爾卡斯特號”在返航駛往澳門途中, 以維修船只為借口, 不顧兩廣總督的反對, 從珠江口強行上溯廣州的河道, 在虎門遭到清軍炮臺和水師的攔截, “阿爾卡斯特號”的猛烈回擊使清軍放棄了攔截, 最終該艦順利進入廣州的河道?!鞍柨ㄋ固亍碧柕倪@次行動明顯是為了試探廣東地區的海防實力, 所謂尋找安全停泊地維修艦船只是幌子。

船隊在整個出使途中最大的收獲就是進一步熟悉了舟山群島以北海域的航道, “深入渤海沿岸測繪這一禁區的水道, 取得山東到遼東一線的沿海航道詳圖”。[7]這也為日后的海上侵略做好了航道情報的準備。

3. 海洋水文氣象情報

“氣象對航?;顒佑兄鴺O其重要的影響, 詳細地了解它是航海前不可忽略的準備工作”。[8]開展大規模的海上軍事行動需要詳細了解作戰海區的氣象條件, 阿美士德使團利用這次在中國海域航行的機會為將來的作戰搜集了大量的海洋氣象情報。1816年7月14日~28日, 船隊從香港起錨先后進入南海、臺灣海峽、東海、黃海、渤海和白河口, 在此期間, 阿裨爾醫生和他的助手詹姆斯·林恩依靠精密的氣象測量儀器, 不間斷地記錄了這些海區的氣象數據, 每天3次, 每次間隔8小時, 并將這些數據匯總為一張海上氣象數據記錄表, 記錄表上清楚地標示了測量點的經緯度、測量時間、氣壓、溫度、濕度及盛行風向。

海洋水文要素與船舶航行安全密切相關, 在海洋水文要素中, 一個需要測量的基本指標就是海水溫度, 海水溫度的變化可以引起海浪的變化, 造成臺風、海霧天氣, 影響船只的航行。船隊在航行期間, 阿裨爾醫生對不同深度的海水溫度進行了多次測試?!鞍柨ㄋ固亍碧柺潞蟠蟛糠钟涗泚G失, 但仍有6次海溫測試的數據被保留下來, 前四次測試的地點位于黃海外海, 第五次在廟兒島群島, 第六次在北直隸灣。[5]66這些水文數據為將來英軍艦隊在中國海域的航行提供了依據。

4. 內河水文、氣象及航道情報

阿美士德使團在大沽口上岸后, 通過京杭大運河、長江、贛江、鄱陽湖等內陸河湖, 一路南下至廣州。利用這個機會, 使團搜集了內陸河流的水文數據, 每進入一條河流, 使團成員都對河流的寬度、深度、長度、流速及暗礁分布情況進行記錄。

阿美士德使團攜帶氣象測量儀器登陸后, 詹姆斯·林恩醫生負責繼續觀測記錄內陸河湖的氣象數據, 從1816年9月8日到11月24日進行了長達78天的連續觀測, 并將所有數據繪成了一張內陸氣象記錄表, 清晰地記錄了長江等主要河流的氣象情況。

在阿美士德使團來華之前, 英國人對長江航道并不熟悉。使團途經長江時借機測量了鎮江、瓜洲、金山一線的長江水道, 為以后鴉片戰爭英國通過長江進攻鎮江和南京, 完成了航道情報的準備工作。[7]

內河航道、水文、氣象情報的獲取, 使得英國人對長江等重要水道的情況了如指掌, 因此英軍才能在鴉片作戰中大膽地從沿海深入內河進攻南京等重鎮, 取得決定性勝利。

\\(二\\) 搜集清軍布防和實力的情報

1. 清軍布防和實力

阿美士德使團在旅行途中, 無論大小, 只要發現一處駐軍營地, 都對駐軍點的人數、地點和裝備等基本信息進行記錄, 掌握了沿途各地的清軍布防情況。

對中國發動侵略是否具有可行性, 這是英國人最為關心的問題。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了解清朝的整體軍事實力。阿美士德使團留心觀察清軍士兵的軍容軍貌、列隊、士氣、裝備等, 在他們看來, 用老態龍鐘、死氣沉沉來形容清軍毫不為過, 甚至覺得清軍給人滑稽至極的感覺。在阿裨爾醫生看來:“中國士兵的風紀和裝束似乎更適合于為戲劇的表演增添色彩, 在許多實例中他們更像是在扮演賣野藥的江湖郎中, 而不是在保衛帝國?!盵5]176副使埃利斯則通過與清朝高級軍官的接觸發現:“中國對于軍事的無知已經達到一定程度, 以至于連中國的武官, 無論其職級多高, 都毫不猶豫地承認這一點。身體力量和勇氣是晉升所需要的唯一素質, 這表明他們的兵法知識必定處在很低的水平?!盵6]174使團一路上看到清軍武備廢弛、軍紀渙散、士氣低落, 由此得出對清朝整體軍事實力的判斷:“中國軍隊盡管足以應付國內的治安, 但是從他們列隊行進的樣子和士氣狀況來看, 即使是對付亞洲不正規的軍隊也是不堪一擊, 肯定無法對抗歐洲的軍隊。中國百姓的天性、身體條件和習俗多少年來一直就不適合作戰, 現在仍然是這樣, 或許只要入侵中國就一定能把它征服?!盵6]296

2. 清朝基本情況

阿美士德使團為了描述清朝的基本情況, 在旅行途中除了搜集軍事情報外, 還盡可能把所見所聞都記錄下來。這些記錄包括中國的動植物、地質景觀、地理、農牧業生產、手工業制品、商貿、醫療衛生、建筑、交通、政府治理、官民關系、生活水平、傳統習俗、道德標準、民族性格等。通過匯總這些基本情況, 他們做出了對中國文明程度的判斷:“就造就一個真正偉大帝國的所有方面來說, 它在很大程度上比不上文明的歐洲?!盵61]293在埃利斯看來, 中國則是一個缺乏活力和變化的半野蠻國家, 令人乏味的單調一致統治著一切。[6]32

3. 清政府的防范措施

阿美士德使團情報活動的成功, 固然和使團充足的前期準備、完備的情報搜集計劃及高素質的人員不無關系, 但也和清政府缺乏反情報意識、反情報工作不力直接相關。

清政府對使團的戒備心是出于對西方人的傳統警惕心理。禁止普通民眾接觸使團成員, 懼怕使團蠱惑民眾而因此滋生事端, 就是這種戒備心的表現。這種防范意識是消極的、被動的, 清政府并不具備反情報意識。

各地的官員對使團采取了不同的防范措施, 有些地方官員不允許使團進城, 有些允許進入外城不許進內城, 有些則對使團城門大開, 還有不少地方官員為迎合嘉慶帝彰顯“國威”的旨意, “十分殷勤和友好”[6]195, 主動滿足使團四處參觀考察的要求, 不遺余力地提供交通等各種便利, 為使團開展情報活動大開方便之門。

由于缺乏統一的指揮, 反情報工作沒有形成合力, 為使團搜集情報提供了可乘之機。清政府反情報工作的失敗根源在于反情報意識的缺乏。

三、阿美士德使團在華情報活動的主要影響與啟示

\\(一\\) 阿美士德使團在華情報活動的主要影響

1. 改變了英國人的對華態度

阿美士德使團回國后, 使團成員在中國清朝的見聞廣為傳播, 使團成員出版的游記、日志等反映了中國的真實面貌, 讓英國人進一步修正了對中國的認識:中國并不是馬可·波羅筆下黃金俯拾皆是的寶地, 而是充滿了專制、保守、閉塞和貧困;中國民眾也不具備孔夫子那般的高尚道德, 而是處處表現出心口不一、狡猾欺詐;中國與文明的歐洲相比就是一個未完全開化的“半野蠻”民族, 古代中國的榮光早已逝去。這些認識進一步丑化了中國人的形象, 使得自馬戛爾尼訪華以后形成的對華厭惡、貶低的情緒愈加泛濫, 否定中國的輿論在當時成為風潮, 英國社會對中國的批評聲不絕于耳。一時間反華輿論盛行, 主張對中國采取強硬措施的聲音逐漸成為主流, 至此英國人的對華態度完成了“尊敬-懷疑-鄙夷”的轉變, 為以后英國對中國動武奠定了輿論和民眾基礎。

2. 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兩國關系

阿美士德使團訪華失敗后, 英國人意識到他們不可能改變當前的廣州貿易體系, 留給英國的選擇只剩下一條:用軍事手段改變現狀。至此兩國建立正常邦交的大門已然關閉。而阿美士德使團搜集的情報, 讓英國人清楚地看到了中國的衰敗, 大大增強了英國人以武力征服中國的信心, 中英兩國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兵戎相見的結局。

3. 對鴉片戰爭的結果產生直接影響

阿美士德使團的情報活動為鴉片戰爭的前期偵察、戰爭實施和戰后談判提供了情報支持。1832年英屬東印度公司派鴉片販子林賽、傳教士郭士力等人乘飛剪船“阿美士德”號對中國沿海進行窺探航行, “阿美士德”號在沿海各地“偷測航道、繪制港口地圖, 竊取一切有關的航海情報”[9], 為鴉片戰爭做前期偵察?!鞍⒚朗康隆碧柕男袆右揽康恼前⒚朗康率箞F搜集的情報。

1842年, 為了取得決定性勝利, 盡早結束戰爭, 英軍決定溯長江口而上占領南京, 戰前英國并未對長江水道進行偵察, 而是在“行進中以測量船為先導, 邊測量, 邊前進”。[10]由此不難判斷英軍仍然是以阿美士德使團當年搜集的鎮江、瓜洲、金山一線的航道情報為基礎, 通過測量來記錄變化后的數據, 最終兵臨南京城下, 迫使清政府答應了英方提出的談判條件。

在談判桌上, 英國提出了割讓香港的條款。原因在于英國人發現香港是極好的避風港灣, 且靠近澳門和廣東海岸, 在貿易、交通、軍事上都極為理想。但彼時香港還是一個不起眼的小島, 當時清廷連香港在何處都不知, 而英人又如何能發現香港的價值呢?原來早在阿美士德使團訪華的1816年, 英人就對香港進行了細致的考察, 對香港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一直希望能把香港作為貿易中轉地。戰爭伊始英軍便占領香港, 在談判桌上又提割讓香港, 皆可歸因于此。

阿美士德使團為英國發動鴉片戰爭所提供的情報既有戰略情報, 又有精確的戰術情報。在掌握這些情報的基礎上, 再與準確的戰場情報偵察相結合, 英軍在戰爭中可謂是“知己知彼”, 而清軍則是既“不知彼”, 又“不知己”, 決定戰爭勝負的天平其實早已倒向了英國人一邊。

\\(二\\) 教訓與啟示

阿美士德使團訪華事件處于一個特殊的歷史時期, 彼時英國殖民擴張正在走向高峰, 而清政府則處于巨變的前夜。阿美士德使團雖未完成外交使命, 但借機搜集了大量珍貴的情報資料, 彌補了出使失敗的遺憾。清政府則把它視為一次外交勝利, 因為在這一事件中帝國的尊嚴和權威得到捍衛。只是在近代中國遭受的無盡屈辱和磨難面前, 這次對“蠻夷”的勝利卻顯得那么蒼白?;仡欉@段歷史, 留給我們的是無盡的嘆息。清政府不是沒有機會了解世界, 馬戛爾尼使團和阿美士德使團的到來, 都是清政府了解外部世界、與外部世界接觸的良機。然而清政府對所謂的“夷情”不屑一顧, 自滿于“天朝大國”的迷夢, 僅以“天朝不寶遠物”之辭就打發了英國人。英國人從清朝初期就一直在華進行貿易, 雖未建立正式邦交, 但清政府與英人打交道也有一個世紀之久?;闹嚨氖? 清政府幾乎從未主動搜集英國的情報, 甚至鴉片戰爭前夕清廷滿朝文武均不知英國在何處。清政府尚如此昏聵, 與英人作戰焉有不敗之理?

“以史為鑒, 可以知興衰”。反思歷史的意義就在于汲取經驗教訓, 指導當代的實踐, 以免重蹈覆轍。通過考察阿美士德使團在華情報活動的來龍去脈, 思考中英雙方的得失, 可以得出對我國當代情報工作的啟示。孫子云:“知己知彼, 百戰不殆?!睙o論和平時期, 還是戰爭時期, 情報工作都不能放松?!氨鶅鋈? 非一日之寒”。情報成果的取得需要長期的積淀。情報搜集要有前瞻性和持續性, 等到情報需求出現時再進行搜集, 容易使自身陷入被動的境地;我們要完善情報業務培訓制度, 建設一支能夠勝任多種任務的高素質情報人員隊伍;基本描述類情報為決策提供了基礎, 情報用戶對該類情報有較大需求, 但搜集基本描述類情報耗時耗力, 且不易得到肯定, 將來應在評價導向上適當向該類情報傾斜;反情報是情報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是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工具, 搜集情報和反情報工作都不可偏廢, 兩者應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共同為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服務。

參考文獻

[1]王之春.清朝柔遠記[M].北京:中華書局, 1989:144.
[2]Cranmer Byng.An Embassy to China[M].London:Longman Group Ltd.1962:222.
[3]徐中約.中國近代史 \\(上\\) [M].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2013:172.
[4]高金虎.軍事情報學[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2017:71.
[5]克拉克·阿裨爾.中國旅行記[M].劉海巖, 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2.
[6]亨利·埃利斯.阿美士德使團出使中國日志[M].劉天路, 等, 譯.北京:商務印書館, 2013.
[7]汪敬虞.赫德與近代中西關系[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7:51.
[8]麗莎.不可忽略的航海氣候學[J].走向世界, 2010 \\(32\\) .
[9]金立成.“阿美士德”號在我國沿海進行窺探航行的經過與影響[J].上海海運學院學報, 1990 \\(4\\) .
[10]軍事科學院.中國近代戰爭史[M].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1984:45.

綜合排序
投稿量
錄用量
發行量
教育界

主管:廣西壯族自治區新聞出版局

主辦:廣西出版雜志社

國際:ISSN 1674-9510

國內:CN 45-1376/G4

級別:省級期刊

中國報業

主管:中國報業協會

主辦:中國報業協會

國際:ISSN 1671-0029

國內:CN 11-4629/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中國房地產業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部和...

主辦:中國房地產業協會

國際:ISSN 1002-8536

國內:CN 11-5936/F

級別:國家級期刊

建筑與裝飾

主管:天津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主辦: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

國際:ISSN 1009-699X

國內:CN 12-1450/TS

級別:省級期刊

財經界

主管: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主辦:國家信息中心

國際:ISSN 1009-2781

國內:CN 11-4098/F

級別:國家級期刊

文化月刊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主辦: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國際:ISSN 1004-6631

國內:CN 11-3120/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期刊在線投稿系統
上傳文件
支持上傳.doc、.docx、.pdf文件
18年國內外學術服務,發表國際文獻請認準藏刊網官網

資深編輯團隊

專業設計投入方案

投稿成功率極高

企業信譽保障

對公交易更安全

人民群眾口碑好

高效投稿流程

審稿快!出刊快!檢索快!

正規刊物承諾

無假刊!無套刊!

投稿成功!

藏刊網提醒您

1.稿件將進入人工審稿階段,審稿后會有編輯聯系您,請保持手機暢通。

2.為避免一稿多投、重刊等現象影響您的發表,請勿再投他刊。

確定

投稿失??!

藏刊網提醒您

由于網絡問題,提交數據出現錯誤,請返回免費投稿頁面重新投稿,謝謝!

確定

藏刊網收錄400余種期刊,15年誠信發表服務。

發表職稱文章,覆蓋教育期刊、醫學期刊、經濟期刊、管理期刊、文學期刊等主流學術期刊。

  投稿郵箱:cangkan@163.com

本站少量資源屬于網絡共享如有侵權請您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版權 2009-2022 版權所有:河北藏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工信部備案:ICP備20016223號 冀公網安備13010502002858號

青青青爽不卡一区二区_操婷婷色六月中文字幕_国产精品yjizz视频网_中文无码一级大片_A级毛片100部免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