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刊網,職稱文章發表、期刊投稿權威機構

投稿咨詢

投稿在線咨詢

專著咨詢

合著&獨著&編委

編輯在線咨詢

專利咨詢

專利申請&轉讓

編輯在線咨詢

軟著版權

軟著版權

編輯在線咨詢

在線溝通

論文&專著&專利

編輯在線咨詢

微信聊

微信掃一掃

首頁 > 其他論文 > > 伊拉克戰爭中美英聯軍的戰略戰術及信息戰
伊拉克戰爭中美英聯軍的戰略戰術及信息戰
>2023-08-21 09:00:00


0 引 言

伊拉克戰爭于2003年3月20日開始,開戰之后的第21天,美英聯軍就輕而易舉地占領了伊拉克的首都巴格達,戰爭的第27天,美國就宣告戰爭結束.這場戰爭是一場電子戰、信息戰,也是一場高技術戰爭,持續時間短,伊拉克軍隊基本上沒有組織大規模的抵抗,美英聯軍很輕松地取得了這場戰爭的勝利.伊拉克戰爭自始至終引起了世界各國的極大關注,也是世界各國的軍事家值得研究的問題.文中試圖對伊拉克戰爭的一些因果情況作些探討和分析.

1 雙方力量的對比

薩達姆政權如此迅速崩潰,自然有著諸多的復雜因素,文中從伊拉克的主客觀條件而言,可能主要有如下4個方面的因素[1].

1.1 國小力弱

1.1.1 人口和兵員的比較[1,6,7]

從人口數量看,伊拉克與美英相差懸殊.戰爭首先是兵員的較量,而兵員的支撐基礎是國家人口數量.

據2002年的統計,美英兩國的總人口分別為2.8億和0.6億;伊拉克為0.23億.雙方人口比例為15∶1.美英兩軍參戰總兵力約30萬人,其中英軍約4.5萬人,裝備精良.伊拉克雖號稱42.4萬人,但在事實上分為一、二、三等.第一等為共和國特別衛隊,約1萬人,待遇好,地位高,裝備精良,是薩達姆的"護身符".第二等是共和國衛隊,約7萬~8萬人,待遇較好,地位較高,裝備較精良,是巴格達及其附近幾個城市的護衛者.第三等是一般正規部隊,約30萬人,待遇一般,地位較低,重型武器少,主要部署在北方、南方和中部戰區.即使是共和國衛隊也是有名無實,大部分為高中畢業生或失業青年組成的雜牌軍.因此,美國軍隊一進城,共和國衛隊就已潰不成軍.

1.1.2 經濟實力的比較

從經濟實力看,雙方相差十分懸殊.戰爭也是物質的較量,而物質支撐的基礎是國家的經濟實力.按2001年國民生產總值計算,美國為9.9萬億美元,英國為1.4萬億美元,這兩家約占全球總量的34%,人均為3.3萬美元.估計伊拉克為162億美元,約占全球總量0.05%,人均為0.075萬美元.美英與伊拉克的經濟總量之比約為700∶1,人均之比約為44∶1.軍費開支懸殊,2002年美國為3400億美元,英國為350億美元,估計伊拉克為20億美元.美國政府為這場戰爭的撥款近800億美元,僅這一項約合伊拉克2001年的總產值5倍.

1.1.3 武力比較

美英聯軍航母共7艘\\(其中英國1艘\\),艦載飛機超過500架,其它作戰飛機約400架,直升機1 100架,"戰斧"巡航導彈1 000多枚,近1 000輛主戰坦克,7 50輛戰車.伊拉克擁有作戰飛機316架,直升機375架,坦克2 200輛,戰車900輛,裝甲車2 400輛,火炮2 250門,防空導彈800枚,高射炮3 000門,數10枚"薩穆德"、"飛毛腿"、"阿巴比"導彈.

1.2 高壓統治

伊期蘭教是伊拉克的國教,98%以上的民眾是伊斯蘭教信徒,同一教又分什葉教派與遜尼派,遜尼派占領導地位,薩達姆政權的各級官員多為遜尼派,尤其是總統衛隊,清一色來自薩達姆故鄉提克里特.遜尼派收入大大高于什葉派,故引起什葉派的不滿,起義不斷,遭到薩達姆的嚴厲鎮壓.伊拉克的絕大多數民眾早就對薩達姆失去了信心.戰爭爆發前幾天,薩達姆政權給民眾發放了800萬件輕武器,薩達姆指望依靠"全民戰爭"來拖垮美英聯軍,但奇跡并未出現.當聯軍進入巴格達市中心時,有不少市民自發加入了推倒薩達姆巨型雕像的活動.這些現象均表明:伊拉克的民心散了.

1.3 誤判形勢

海灣戰爭之后聯合國對伊拉克實行了全面制裁,美軍戰機仍經常對伊拉克的軍事目標實行懲罰性打擊,年出動戰機數量保持在2萬架次以上.全面制裁窒息了伊拉克的經濟發展,空中打擊又消耗了伊軍再無補給來源的武器裝備,進一步挫傷了伊拉克官方和軍民的自尊心.盡管如此,伊拉克一直對美國采取強硬的對抗姿態,當惹惱了美國時,薩達姆又作出一些策略上的妥協,10多年來,美伊雙方一直在玩"貓捉老鼠"和"老鼠嬉貓"的游戲,薩達姆在這場游戲中往往將美國置于兩難境地,又屢屢化險為夷,避免了自己的滅頂之災.

2002年9月,當美國總統布什發出了嚴肅的戰爭警告之后,薩達姆仍不以為然,認為聯合國未授權,而且遭到全球上千萬民眾的反美游行示威,故美國不會真的動武.這是薩達姆誤判形勢之一.在對國內形勢的判斷上,薩達姆同樣又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他認為自己最后一次連任總統,得票率100%,是民心所向,軍隊也對他忠貞不渝,完全能抵擋住聯軍的進攻.但他未意識到全票得到率是高壓政策的結果.

1.4 備戰不力

美國總統布什早在2001年12月20日就對伊拉克發出了戰爭警告,至今年3月20日持續了15個月,在這段時間內,薩達姆制定了"分區堅守防御,立足巷戰殲敵"的戰略方針,同時又開動了所有的宣傳機器,大力造成全民同仇敵愾、舉國迎敵的氣氛.但在實際上是"雷聲大、雨點小",空喊多,實干少.就拿共和國衛隊而論,既未隱蔽于堅固的掩體中,也未藏匿于大街小巷.全世界舉目眺望的巷戰始終也未出現.共和國衛隊在聯軍一波又一波的空襲中分崩離析.當聯軍十分謹慎地攻入巴格達時,巴格達竟是一座不設防的城市,基本上沒什么堡壘、掩體.許多正規軍的官兵雖藏匿于民眾中,但由于斷了聯絡而成了散兵游勇,毫無戰斗力.甚至早在戰爭之前,安放在境內兩大河流上10多座橋梁下的炸藥也未起爆而完整地落在聯軍手中.

2 美英聯軍的戰略戰術[2]

美國在遭受"9·11"恐怖襲擊之后,對其全球軍事安全戰略作了新的調整,明確提出美軍要做好向世界任何地方發動"先發制人"的打擊準備,強調要把對美國的威脅"扼殺"在"萌芽"狀態,對敵攻擊必須"首戰即勝".為此,在戰爭的準備階段除了通過衛星獲取大量的情報信息外,還必須在軍事上取得絕對優勢,要掌握絕對的制天權、制空權、制海權、制電權、制磁權和制信權,這些作戰理念已充分地體現在本次伊拉克戰爭中.

2.1 "先發制人"[3~4]

美英聯軍在這次對伊戰爭中,把"先發制人"的攻略發揮到了極點,戰前就在海灣屯兵幾十萬.要特別指出的是,美國空軍在這次戰爭中起到了決定性作用,空中遠征聯隊動用了各型飛機1500多架,其中戰略轟炸機100余架,采用了"多機種混編、模塊式組合"的全新作戰編組方式,形成了一支集"制空作戰、對地攻擊、作戰支援"等多種功能于一身的"合成作戰聯隊".該隊編制靈活,反應迅速,一旦需要,可在48h內抵達海外任一戰區.

2.2 "斬首行動"[4]

當布什總統獲得薩達姆和他的兩個兒子及一些高級軍政官員正聚集在巴格達南部一棟名為多拉農莊大樓開會的情報后,布什總統立即下令提前行動,并把這次行動命名為"斬首行動".6h后,伊拉克當地時間早晨5∶20,美國空軍第8遠征聯隊兩架F-117A隱身飛機飛向了多拉農莊,投下了4枚EGBU-27增強型制導炸彈,這是一次十分精確的外科手術式的攻擊,4枚炸彈幾乎同時炸中目標區域,彈與彈的落點之間的距離不到15m,多拉農莊建筑物遭到毀滅性破壞.

2.3 "震懾行動"[4]

"斬首行動"后就立即發動了命名為"震懾行動"的大規??找u,空襲強度達到了自第一次海灣戰爭以來美國實施空襲強度最大的一次.這一輪空襲的特點是要完全掌握制空權.在開戰24h內,美英聯軍共出動了1 000多架次作戰飛機,投放了1 500枚炸彈和導彈,其中"戰斧"巡航導彈320枚,這是科索沃戰爭第一周空襲飛機出動架次的總和,是美軍作戰史上前所未有的.

此次美軍發動的"震懾行動"不只是一個階段性行動,而是貫穿了整個戰爭的全過程,并且是以精確打擊武器進行空襲作為主要手段.據統計,前16天空襲,美英聯軍發射"戰斧"巡航導彈750余枚,投遞各類精確制導炸彈15 000余枚.空襲過程中,嚴格控制空襲目標、殺傷范圍、空襲規模、空襲時機和空襲方式.比如,打擊目標主要是軍事目標和薩達姆住宅、伊拉克政府機關等"領導層目標",民用目標僅限于電視臺等少量特殊目標."震懾"目的主要是為了動搖伊拉克政權和瓦解伊軍抵抗意志.

2.4 "閃電出擊"

"閃電出擊"是美軍在伊拉克戰爭中使用的第4板板斧.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上任后一直強調"新戰爭要有新思維",他的"21世紀戰爭的新理念"就是"用一支相對小型的地面部隊,配合強大的空中炮火和一流的情報系統直插敵人心臟".正是出于這一指導思想,在空襲開始之前,美英聯軍并沒有等待空襲為其作好"戰場準備"之前就迫不及待殺入伊拉克境內,并仿效希特勒當年使用的"閃電"戰術,調集第三步兵師的3萬士兵自己帶著給養,繞過伊拉克南部的抵抗城市,不顧一切地全速向伊拉克挺進,甚至創造了一晝夜向前推進160km的"21世紀狂奔"的速度記錄.然而,"閃電出擊"遭到了伊拉克的頑強抵抗,使拉姆斯菲爾德的"首戰即勝"如意算盤落空,這是因為他過高地估計了空襲的"震懾"效果,而導致布什總統把重大決策指揮權交給了美軍前線司令官卡塔爾.

3 美英聯軍的信息戰[2,5~8]

伊拉克戰爭是一場現代化的立體戰爭,它進一步體現出在信息化環境下海、陸、空、天立體協同作戰的優勢,以信息技術為基礎,以信息環境為依托,用數字化設備將指揮、控制、通信、計算機、情報、電子對抗等各種手段連成一體,綜合使用,大大提高了作戰效率.

戰前,美軍通過武器核查、衛星監視、情報人員和特種部隊的潛入及"全球鷹"無人駕駛偵察機的偵察,基本掌握了伊拉克境內所有重要軍事目標的準確位置.美軍運用了"鎖眼"-11、-12、"長曲棍球"等90多顆衛星和空中RC-135、E-8、U-2R、"捕食者"等各種偵察監視飛機以及地面、海面的各種偵察設備,構成了覆蓋整個伊拉克疆域的強大"信息罩",保持每天24h對伊軍的監控和對聯軍作戰效能的評估.

開戰前一天即3月19日晚,美特種部隊\\(1萬多人\\)潛入了巴格達和薩達姆家鄉提克里特,借助手提電腦入侵并關閉了伊拉克的通信系統和電力設施,切斷了薩達姆與其他高級指揮官的聯絡.

開戰第一天,美軍采用了全天候電子干擾壓制,充分發揮了各種電子戰設備和電子偵察衛星、電子戰飛機和地面電子干擾設備的作用,對敵實施電子欺騙、佯動、干擾壓制和摧毀等綜合性打擊,使對方通信中斷、雷達迷盲、武器失控,從而嚴重地削弱了伊軍戰斗力.

此外,美軍在戰前及戰爭期間還開動了各種宣傳機器,除動用電視廣播外,還空投傳單2 500多萬張,使對方產生恐懼心理,甚至采用威逼、利誘、收買、造謠的手段,無所不用其極.這次心理攻勢的突出特點是,把實戰與威懾有機地進行結合.在每一步作戰行動中,都是邊打邊威懾,試圖使伊軍的抵抗意志逐漸崩潰,自行瓦解.聯軍順利地攻入伊拉克首都巴格達而未遭到伊軍的任何抵抗,可以說這是心理攻勢獲得成功的一個范例.

4 美英聯軍的信息化武器[5~10]

所謂信息化武器就是精確打擊武器,就是使用GPS系統對導彈進行精確制導.據統計,本次對伊戰爭中使用的武器中有70%~80%使用GPS制導.

GPS是美國開發的一種利用環繞地球的24顆衛星準確計算出使用者所在位置的龐大衛星網絡定位系統.由于它的精確度不超過10m,該系統曾被美軍在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阿富汗戰爭中廣泛運用,并發揮了巨大威力.為了提高精確度,美國國防部在實際運行的時候,又增加了4顆衛星,使得衛星總數達到28顆,精確度也相應地提高到了至少7m.后美軍又再次增加了彌補大氣偏差的加密接收機,因此可得到更精確的實時精度.

由GPS制導的炸彈有"杰索"、AGM-130、"斯拉姆"-ER、"魚叉"、"杰達姆"、GBU-15等.

除采用GPS制導外,此外,還有激光制導和地形匹配系統制導、紅外制導和毫米波制導.如GBU-28就是激光制導,"戰斧"是靠地形匹配系統制導.

GBU-27/B可穿透1.8m~2.4m厚的加固混凝土,可穿透花崗巖和艦艇甲板;GBU-28/B可穿透30m厚的土地,6m厚的加固混凝土.

在本次戰爭中美英聯軍除使用信息化武器外,值得一提的是還有信息化士兵.美軍士兵的信息化裝備有"三寶",這是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單兵武器裝備.

第一寶是作戰系統.如隨機攜帶的5.56mm自動步槍、20mm高爆榴彈發射器等.與傳統武器不同的是這些槍上有接收器,可接收其它作戰平臺傳送過來的敵方信息.所配的激光測距儀和光電瞄準系統可確保命中精度.電視追蹤儀可在黑夜中發現移動目標.

第二寶是定位系統.由于異國他鄉人生地不熟,尤其是夜間行動,易被打散,故美軍單兵均裝備了GPS定位系統.出發前,將戰區地形圖存入其中,或直接接收上級地形圖數據庫,當需要查對某一地區地形時,可根據GPS確定的站立點或輸入地形編號便可迅速對照出來.

第三寶是通信聯絡系統.這是一種抗電磁干擾能力極強的衛星無線電話,通過它,士兵不但能同數千米外的同伴通話,也能向總統直接報告戰情與訴苦.

一旦衛星電話損壞,還可用一種能在白天發光和夜間發"磁"的聯絡鏡進行聯絡.此外,為了避免誤傷,在頭盔上有一種IFF條形碼,無論夜晚多黑,只要戴上識別眼鏡就能清晰地分辨出敵我.

5 啟示

俄羅斯軍事專家斯普里琴科提出了第6代戰爭的理論,即徒手作戰、冷兵器戰爭、熱兵器戰爭、機械化戰爭、核武器戰爭和信息戰爭.信息戰爭屬第6代戰爭,自第一次海灣戰爭以來的戰爭均屬于第6代戰爭.

文中已經分析了第6代戰爭---伊拉克戰爭的特點,從這些分析中可以得到如下啟示:

\\(1\\)未來戰爭均是信息戰,即海、陸、空、天一體化的戰爭,要贏得戰爭的勝利就必需掌握絕對的制天、制空、制海、制電、制磁和制信權.

\\(2\\)要獲得上述5權就必須發展信息技術,研制信息化武器,高技術武器\\(包括偵察衛星和精確打擊武器\\)是決定現代戰爭勝負的一個極其重要因素.

\\(3\\)研制開發信息化武器必須以經濟為基礎,弱國被動挨打是自有戰爭以來的血的經驗教訓,所以目前我國實行"改革開放",大力發展經濟的國策是完全正確的.

\\(4\\)要研究現代戰爭的特點和戰略、戰術,要繼續不斷地研究、發展和完善現有的軍事理論,從而提出能適應未來作戰環境的新的軍事理論和戰略、戰術.

\\(5\\)要居安思危.盡管目前我國處于和平環境,但是這個世界還很不安寧,美國想稱霸世界,局部戰爭不斷.此外,李登輝又在搞"臺獨",妄圖分裂祖國,這是我們不能容忍的.

6 結 論

伊拉克戰爭是一場現代化的局部戰爭,是一場信息戰和電子戰,也是一場典型的以強凌弱戰爭.薩達姆政權之所以如此迅速崩潰,除了國小力弱外,薩達姆政權喪失民心也是一個重要原因.這場戰爭又一次證明了武器是決定戰爭勝負的一個重要因素.經濟不發達就會被動挨打.一個國家要長治久安就必需大力發展經濟,加強國防.

參 考 文 獻

1 嚴國群.伊拉克何以速敗.國防,2003\\(5\\):18~20

2 徐德康.先發制人,并行攻擊.國際航空,2003\\(5\\):12~17

3 江 軍,李 偉.伊拉克戰爭中的美軍作戰飛機.國防航空,2003\\(5\\):19~21

4 王祖典.伊拉克戰爭中的空襲武器.國防航空,2003\\(5\\):21~24

5 王 燕,朱 松,葉瑞芳,等.電子攻擊.國際電子戰,2003\\(3\\):15~20

6 姚 健.軍事專家為何屢屢"走眼".國防,2003\\(5\\):21~22

7 張 羽,吳少瑜.點擊美伊兩國的戰爭動員\\(上篇\\).國防,2003\\(5\\):22~24

8 薛 翔.以"控制"為"軸心"的新戰爭形式-"高控制戰爭".國防,2003\\(5\\):25~26

9 胡國橋,孫玉昌.談判桌上的左輪手槍.國防,2003\\(5\\):27

10 李 遷.美信息化士兵有"三寶".國家航天局,2003:03~26

綜合排序
投稿量
錄用量
發行量
教育界

主管:廣西壯族自治區新聞出版局

主辦:廣西出版雜志社

國際:ISSN 1674-9510

國內:CN 45-1376/G4

級別:省級期刊

中國報業

主管:中國報業協會

主辦:中國報業協會

國際:ISSN 1671-0029

國內:CN 11-4629/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中國房地產業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部和...

主辦:中國房地產業協會

國際:ISSN 1002-8536

國內:CN 11-5936/F

級別:國家級期刊

建筑與裝飾

主管:天津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主辦: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

國際:ISSN 1009-699X

國內:CN 12-1450/TS

級別:省級期刊

財經界

主管: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主辦:國家信息中心

國際:ISSN 1009-2781

國內:CN 11-4098/F

級別:國家級期刊

文化月刊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主辦: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國際:ISSN 1004-6631

國內:CN 11-3120/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期刊在線投稿系統
上傳文件
支持上傳.doc、.docx、.pdf文件
18年國內外學術服務,發表國際文獻請認準藏刊網官網

資深編輯團隊

專業設計投入方案

投稿成功率極高

企業信譽保障

對公交易更安全

人民群眾口碑好

高效投稿流程

審稿快!出刊快!檢索快!

正規刊物承諾

無假刊!無套刊!

投稿成功!

藏刊網提醒您

1.稿件將進入人工審稿階段,審稿后會有編輯聯系您,請保持手機暢通。

2.為避免一稿多投、重刊等現象影響您的發表,請勿再投他刊。

確定

投稿失??!

藏刊網提醒您

由于網絡問題,提交數據出現錯誤,請返回免費投稿頁面重新投稿,謝謝!

確定

藏刊網收錄400余種期刊,15年誠信發表服務。

發表職稱文章,覆蓋教育期刊、醫學期刊、經濟期刊、管理期刊、文學期刊等主流學術期刊。

  投稿郵箱:cangkan@163.com

本站少量資源屬于網絡共享如有侵權請您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版權 2009-2022 版權所有:河北藏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工信部備案:ICP備20016223號 冀公網安備13010502002858號

青青青爽不卡一区二区_操婷婷色六月中文字幕_国产精品yjizz视频网_中文无码一级大片_A级毛片100部免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