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備技術體系是應用體系結構理論方法對裝備技術整體架構的科學化描述,是特定空間和時間內裝備技術的集合,指導一定時期裝備技術實踐的技術規范。裝備技術體系是裝備技術創新的重要牽引,武器裝備體系化發展的重要源頭,裝備技術發展管理科學化的重要保障,軍事實力競爭的重要戰略資源。美國、英國等軍事強國十分重視裝備技術體系在裝備技術和武器裝備發展中的重大作用,立足本國國情、軍情,采取科學、規范的方法推動其發展,在發展過程中緊貼軍事需求、注重軍民結合、強調專家主導、注重體系穩定、重視評估優化,確保其既能有效滿足軍事需求,又遵循科技自身發展規律。
1主要國家發展裝備技術體系的主要做法
美國、英國、日本等國家從本國軍事需求及科技發展實際出發,采用不同的方法發展裝備技術體系。
1.1美國
美國通過技術到能力轉化、能力對技術需求的分析,梳理優化裝備技術體系的技術領域和方向。美國裝備技術體系的構建既強調軍事能力對技術的需求,又強調技術發展到能力的轉化,使得裝備技術體系既滿足未來軍事需求,又遵循技術自身發展規律。例如,美國空軍在《技術地平線2010》[1]中,采用基于技術到能力的轉化預測未來能力,能力對技術的需求回推當前技術的方法遴選裝備技術?;舅悸肥菑钠淇哲姷目?、天及網絡領域的12項領域職能出發,與30項潛在能力領域進行對比,根據技術對能力的支撐關系,梳理出技術領域和技術方向,確保裝備技術體系能夠滿足美國空軍未來軍事能力建設及承擔各類作戰任務要求\\(圖1所示\\)。
具體流程分為四步:
第一步,以目前的技術狀態為起點,向后推10年,預測2020年上述技術或由技術衍生的科學技術發展態勢。
第二步,從2020年的技術發展狀態出發,再向后推10年,預測上述技術能夠產生哪些軍事能力,以滿足2030年戰略環境的關鍵性需求。
第三步,考慮到對手在同一時期也可能獲得同水平的科學技術,從而利用這些科技手段發展自身能力,對美國形成軍事威脅和挑戰,提出有效應對對手能力挑戰需具備的能力,同時回推10年,找出具備這些能力在2020年必須具備的技術狀態。
第四步,從美軍2020年所需的軍事能力和應對對手挑戰的能力所需的技術狀態出發,再往回推10年,找出為達到上述要求當前必須著手發展的科學技術。
美空軍指出,這種方法的時間節點實際上是概念性的,并不是固定值,應根據不同的技術領域選取不同的時間。例如,對于網絡空間來說,10年是一個太長的時間,應采用“5+5”的推斷方法。
1.2英國
英國通過科技發展SWOT分析、軍事和國家能力需求分析綜合集成的方法,梳理優化裝備技術體系的技術領域和方向。英國裝備技術體系的構建主要考慮技術自身發展特性和能力需求的牽引。例如,英國在其《國防技術戰略》中,首先采用SWOT方法分析科技的優勢、劣勢、機會和面臨的挑戰,然后開展軍事能力和國家能力需求分析,最后綜合梳理出裝備技術體系[2],整個流程如圖2所示。
第一步,以國防工業戰略提出的優先發展技術領域為基礎,國防部和工業界專家采用SWOT分析法對技術發展進行分析,分析技術的優缺點、發展環境、面臨的挑戰等。
第二步,著眼于滿足英國的軍事能力需求,根據裝備技術對軍事能力的支撐關系,對裝備技術進行評估。
第三步,考慮戰略保障、防御能力、戰略影響、技術收益、英國工業發展的狀況、支撐技術發展的技能和基礎設施、可接受的合作、合作的利益等國家能力需求對裝備技術進行分析,以保持和開發英國本土在某些技術領域的工業基礎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對工業技能、能力和技術的專有權,從而保證作戰的獨立性能力。
最后,綜合前面三步分析結果,遴選出裝備技術體系的技術領域和方向。
1.3日本
日本通過大規模調研與重點領域調研梳理科技發展動向,結合安全環境與防衛力量運用環境分析,梳理優化裝備技術體系的技術領域和方向。
日本裝備技術體系的構建主要考慮技術發展趨勢及軍事需求的牽引。例如,日本在《中長期防衛技術發展規劃》中,通過全面梳理防衛技術、民用技術及萌芽技術的發展動向,深入分析安全和防衛力量運用環境的變化,與裝備使用部門緊密協作以準確把握軍事需求,梳理裝備技術體系,確保既滿足國家與軍事安全的需要,又順應技術發展趨勢[3]。具體流程如圖3所示。
第一步,通過大規模調研與重點領域調研分析科技發展動向。首先針對新興前沿科技發展組織開展大規模調研,從總體上確定可能具有防務應用潛力的領域和方向。在此基礎上,針對最有希望的重點技術進行專題調研,以充分了解把握該技術的特性、發展動向及裝備運用前景,確定遴選重點前沿技術。此外,針對新興技術發展的前瞻性、不確定性,適時組織對前沿技術研究進展情況和已取得成果進行跟蹤調查、研究評估、發展預測,確保正確研究方向。
第二步,在參考《防衛技術調查分析書》的基礎上,基于防衛、民用技術及前沿技術等科學技術的發展動向,在重視安全和防衛力量運用環境變化的情況下,為達成研發新裝備并提升各種裝備的功能、性能以有效應對多樣化事態目的,對所需技術根據領域不同確定未來有必要發展的領域。
第三步,從每個技術領域中提取所需具體功能,并根據重點技術發展方向對發揮不同功能的裝備進行考察,看其是否可以通過采用先進技術加以實現。根據考察結果,將擁有相關功能的裝備確定為技術研究本部研發的核心裝備,同時導出實現這些裝備的技術領域及重點方向。
2主要國家發展裝備技術體系的特點規律
主要國家在發展裝備技術體系時,雖然根據本國實際采用了不同的方法,但具有一些共同的特點規律。
1\\)緊貼軍事需求,以國家安全和軍事戰略牽引裝備技術體系發展。裝備技術體系構建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滿足國家安全和軍事需求,不同的軍事戰略、不同的軍事需求、不同的軍事目的需要不同的裝備技術體系,裝備技術體系的構建必然以國家安全與軍事戰略為牽引。世界主要國家在構建裝備技術體系時都把滿足國家安全與軍事戰略需求作為首先考慮的因素。美國通過由軍方提出軍事需求或軍方在裝備技術體系研究機構中任職等方式確保裝備技術體系充分反映國家安全和軍事戰略。美國在裝備技術體系研究的整個階段,都有軍種實驗室和作戰人員積極參與,確保裝備技術體系能充分滿足國家安全和軍事戰略的需要[4]3。日本在研究裝備技術體系時,也把安全和防衛力量運用環境的變化作為重要因素。
2\\)注重軍民結合,軍方領導、民間力量承擔裝備技術體系發展工作。主要國家在裝備技術體系研究過程中十分注重軍民力量的有機結合,軍方領導裝備技術體系的研究工作,民間力量承擔裝備技術體系研究的具體工作,使裝備技術體系既滿足為軍服務的目的,又符合科學技術自身發展規律。一方面,裝備技術體系研究過程中規劃、指導監督、執行等環節都由軍方領導。美國負責采辦、技術與后勤的國防部副部長領導整個裝備技術體系的研究工作,其下屬的國防研究與工程署負責具體領導研究工作,技術領域小組由軍種的一位高級科技管理者擔任主席,技術領域檢查和評估小組由軍種一位高級科學技術管理人員擔任主席[5]。另一方面,裝備技術體系的具體研究工作主要由民間科技人員承擔。美國裝備技術體系研究的技術領域小組成員由軍種和相應國防業務局的技術專家組成,技術領域檢查和評估小組由軍地人員組成,且至少2/3的成員來自國防部以外的部門。
3\\)強調專家主導,產學研技術專家在技術體系發展中發揮基礎性作用。裝備技術體系是特定時間和空間內裝備技術的集合,其主要內容是系統的體系框架和要素技術,對技術內涵及技術關系的準確把握是確保裝備技術體系科學的基礎,裝備技術體系的具體研究工作必然由技術專家承擔。美國十分注重技術專家在裝備技術體系研究過程中的主導作用,管理部門、研究機構、產業界、用戶等各個領域的專家構成研究的主體力量,以確保裝備技術體系的科學性。美國承擔裝備技術體系研究工作的技術領域小組由軍種和相應國防業務局的技術專家組成,涵蓋產學研等領域。技術領域檢查和評估小組由來自國家科學研究院、國家工程研究院、醫學研究所、國防科學委員會,以及軍事部門、工業界和學術界的科學顧問委員會的人員組成,絕大部分技術領域檢查和評估小組成員是公認的專家。
4\\)注重體系穩定,技術領域及方向保持相對穩定。裝備技術體系是裝備體系的直接體現,國家裝備體系的相對穩定性,決定裝備技術體系的相對穩定性。美國在裝備技術體系研究中注重保持技術領域設置的相對穩定性,同時根據技術的發展進行小幅度的調整。一是各領域下的子領域保持一定的延續和銜接。美國1996年、2003年、2005年的國防技術領域計劃中的裝備技術體系都包含12個技術領域[6-8],其中僅有3個領域的子領域設置有較大變化,另3個技術領域的子領域自1996年以來一直沒有變,其余6個領域的子領域設置有小幅變化。二是各子領域下的技術方向保持相對穩定,僅在技術指標上根據軍事需求及科技的發展進行調整。例如,在激光武器子領域下,2003年版國防技術領域計劃的研究目標是功率10kW;在2005年版中提升到100kW。
5\\)重視調整優化,通過定期評估不斷調整完善裝備技術體系。裝備技術體系隨著科技與軍事的發展而發展,定期評估調整是確保其始終適應最新科技發展,滿足軍事需求的必然要求。美國等國家都十分重視裝備技術體系的評估優化,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評估優化制度,以確保裝備技術體系能夠適應科學技術的發展[4]14。一是在裝備技術體系研究進程中實時進行評估。美國成立技術領域檢查和評估小組專門負責對檢查技術體系進行檢查評估,檢查其是否滿足本領域裝備發展的需求,是否充分反映了科技的最新發展。二是在形成技術體系后定期進行評估調整,形成新的裝備技術體系。美國每2年對關鍵技術計劃進行一次定期評估,力求通過定期評估來解決計劃落后于現實的問題。
3結束語
經過多年的發展,美國、英國、日本等軍事強國已建立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裝備技術體系發展方法、流程和手段,為其裝備技術體系的科學發展提供了制度、方法保障,為其裝備技術的科學發展和裝備的體系化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當前,我國正處在裝備技術發展和裝備建設的關鍵時期,對裝備技術體系的建設提出了迫切的需求。我們應充分借鑒軍事強國推動裝備技術體系建設的成功經驗,立足我國國情軍情,提出具有自身特色的裝備技術體系發展方法,構建既有效滿足我軍需求,又遵循科技發展規律的裝備技術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