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國防信息化建設正面臨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胡主席關于建設現代化軍隊的重要指示,為推進部隊信息化建設進一步指明了方向。信息化是推動部隊現代化建設的主導因素。部隊信息化建設通過近十年的發展,信息技術已在部隊各領域廣泛應用,對促進部隊建設和有效履行使命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受編制體制、人才隊伍、經費保障等諸多因素的影響,目前部隊信息化建設總體水平、體系化程度還不夠高,整體應用還處于初級階段,需要進一步探索、研究的空間還很大。因此,要貫徹落實黨中央、中央軍委和胡主席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實加強部隊信息化建設,還需要提高各級指揮員的思想認識,把握部隊信息化建設的重點方向,從而不斷推動部隊信息化建設向前發展。
一、當前部隊信息化建設面臨的有利形勢
上世紀90 年代至今,在世界范圍內興起了以信息技術為主導的新一輪軍事變革。在世界各國競相爭奪質量優勢地位、積極搶占軍事制高點的利益驅動下,新軍事變革應運而生,蓬勃興起,成為21 世紀軍事領域的一場世界性變革。這場波及全球的新軍事變革,來勢之兇猛,規模之宏大,范圍之廣泛,內容之深刻,堪稱史無前例。從外部看,以美軍為領先者的外軍全力推進現代化建設,軍事技術由工程革命走向信息革命、武器裝備由機械化向信息化過渡、組織體制向便于信息快速流動與使用發展、人才生成向知識型軍人轉變、戰爭形態由機械化向信息化轉型等發展趨勢。各國警憲部隊普遍加快了現代化建設步伐,大力推進體制編制調整改革,不斷推進裝備現代化,全面加強能力建設。這場變革具有劃時代的特征,其實質是信息化革命在軍事領域的反映。它以人類社會由工業時代向信息時代的轉型為根本動因,以高新技術特別是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為直接動力,以提高軍隊信息化能力為根本目標,以“系統集成”為主要手段。當前,我國正處在對敵斗爭復雜、刑事犯罪和群體性事件高發、人民內部矛盾凸顯的歷史時期,傳統安全威脅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相互交織,部隊維護社會穩定和保衛國家的職能使命,既面臨著創新發展的重要機遇,又要應對各種復雜情況的嚴峻挑戰。部隊的使命在拓展、任務在加重,但從今后的發展趨勢看,單純通過增加編制員額來提高部隊遂行任務能力的做法已不符合歷史潮流,唯一的途徑只有不斷加強信息化建設,通過信息系統的提速、提力、提效功能,來實現部隊戰斗力生成模式的轉變,促進部隊戰斗力的“倍增”,提高部隊履行使用的能力。我國經過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已經發展了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信息技術,這些信息技術已廣泛應用于部隊信息化建設領域,為加快推進部隊戰斗力生成模式轉變提供了強大的科技支撐;國家信息化基礎設施的快速發展和豐富的網絡資源,為部隊信息化建設提供了強大的基礎支持,使部隊信息化建設在更高起點上和更高層次上實現跨越式發展。
二、當前信息化建設在部隊多樣化任務中的主要應用
當前,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恐怖活動已經由單純暴力向高度智能升級,尤其是小股多路、相互協同、多點襲擾、頑抗到底的“費太因”式恐怖襲擊,對反恐指揮,反恐各項保障要求很高,如果沒有一體化的反恐體系就難于保障反恐制勝的目標。從近年國內外恐怖事件發生的特點來看,建立反應快速、處置高效的一體化反恐處突指揮體系勢在必行。構建一體化反恐處突指揮體系要在“一體化”上做足文章,各級指揮中心要整合各類信息資源,綜合集成指揮控制、偵察情報、輔助決策等要素,建立兵要地志、人員抽組、武器裝備、處置預案等各類信息數據庫,接入公安道路監控、情報信息平臺和城市視頻監控等信息,確保指揮快捷、順暢、高效。依托衛星、3G、微波等信息傳輸手段,實現機動指揮平臺與指揮中心的互聯互通、信息共享,滿足各級首長“靠前指揮、現場實時感知、科學輔助決策、動中精確指揮”的需要。
近年來,隨著國際、國內恐怖活動的日益加劇,恐怖襲擊的手段呈現出智能化、專業化和高技術化的趨勢,部隊面臨這一新挑戰,就要在如何對犯罪分子實施“致命一擊”上下功夫,因此,構建信息化武器裝備已成為當前部隊遂行任務能力的迫切需要。信息化武器裝備建設應以適應信息化條件下執勤、處突、反恐任務為目的,努力實現武器裝備的數字化,最大限度地提高作戰效能。如:加強槍械裝備的信息化改造,區分殺傷與非殺傷兩大系統,充分利用聲、光、電、紅外、熱成像等技術,提高槍械超視距精確打擊和智能打擊能力,構建信息化槍械裝備體系;加強車輛裝備信息化改造,充分利用衛星、無線傳輸、特種防護等信息技術,構建功能貼近、覆蓋任務需求的特種車輛體系;著眼提升單兵作戰能力,綜合集成通信、偵察、突擊、防護等要素,打造能適應惡劣環境的一體化單兵作戰系統。
近年部隊擔負國際救援、聯合反恐、跨國警衛等任務日趨增多,參與大型國際論壇、體育賽事、經貿會議安全保衛等任務更為普遍,履行職能使命直接面對著國際化的全面檢驗。這種平戰結合、點面兼顧、任務多樣、全域運用的特點,要求必須構建起快速反應、點面兼控、手段多樣、立體運用的力量體系。傳統的以人力密集型為特征的能力建設模式和途徑,已難以滿足使命任務需求,必須走精兵、精裝、精訓的現代化建設之路,按照“以人為本、信息主導、正規執勤、確保安全”的思路,構建科學高效的人防、物防、技防體系。
三、注重解決信息化建設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當前,各國防軍種的信息化建設仍存在重硬件、輕軟件的思想,為此,在組織部隊信息化建設時要走出信息化建設就是“裝幾個攝像頭、上幾塊大屏幕”的狹隘思維,要正確認識到信息化系統是一個軟硬件協調發展、相互支撐的綜合體系,信息化建設在加大投入抓硬件設施建設的同時,要把軟件的應用放在同等重要位置來抓。
人才是信息化建設的決定因素。要強化人才是第一資源的意識,切實把人才建設作為信息化建設的根本和決定力量來抓。充分發揮院校培養人才的主渠道作用,加速培養信息化急需的指揮、管理和技術人才;廣泛開展崗位練兵,加大在職培訓力度,激勵官兵學習新知識、熟悉新裝備、掌握新技能;要拓寬信息人才的引進渠道,確保引得進、留得住、用得好;要健全人才選拔、培養、使用、激勵和保障機制,增強人才隊伍建設活力。時代在前進,實踐在發展。新軍事變革自發生之日起,歷久不衰,方興未艾,至今仍表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它所引發的軍事變革浪潮波及全球,以信息技術為主導的現代化建設成為各國軍隊追求的目標。在這個浪潮中,建設信息化軍隊是時代的呼喚、歷史的抉擇。我們必須自覺置身新軍事變革的洪流,結合當前的緊迫任務,強化領導,理清思路;突出重點,把握關鍵;與時俱進,真抓實干,一步步把現代化建設事業推向前進。
參考文獻:
[1] 姚元林,陳鑫.加速推進基層武裝部信息信息化建設的幾點思考[J].軍事通信學術,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