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
(一)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可以使學生快速進入教學情境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合理使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 可以使學生很快進入教學情境,并產生很好的教學效果。 初中學生對新生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且喜歡動感清晰的畫面。 多媒體則正好可以滿足學生的這一欲望。 例如,我在講毛澤東的《沁園春·雪》時,便為學生展示了幾幅壯麗的雪景圖。 再配上氣勢磅礴的課文朗讀,學生很容易地就被這首詩詞的氣勢所折服。 結合我對詩詞背景的講解,學生大聲地朗讀,整個課堂氣氛和諧、高漲,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又如,在講解朱自清的《春》這篇課文時,我便根據課文內容制作了課件。 當我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小草萌芽的過程,桃花、杏花、梨花次第綻放時的情態時,學生一下子被這些美麗的圖畫所吸引。 看著學生這種如癡如醉的狀態,我順勢讓學生根據圖片所展示的順序來背誦這篇課文。 也許是形象記憶的功效吧,學生很快就能背下來了。 就連平常落后背誦的學生,十幾分鐘之內,也能熟練地背誦出“春花圖 ”來了 . 這就是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的魅力。 另外,在課前利用多媒體課件的音畫效果,還可以緩沖學生壓力,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 進一步學好課文內容,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運用多媒體課件教學可培養學生語文思維能力
多媒體技術的使用,不但使學生對語文課堂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而且對培養學生語文思維能力有很大的幫助。 例如,在《濟南的冬天》的教學中,我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發展學生的語文思維。 如我讓學生結合課文中“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這一段,找出描寫的順序(空間順序)和側重點(雪光、雪色、雪態),并試談該段的主要內容,突出了山怎樣的情態等問題, 對學生理解課文有很大的幫助。 另外,教師還可以結合多媒體課件有效幫助學生誦讀和拓寬學生的語文視野,并進行和課文相近的美文欣賞, 讓學生在對比的同時,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和意境,從而更好地提升學生語文學習的能力。
(三)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資源
多媒體技術的使用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多種感官, 有效拓寬學生知識面, 優化課堂結構,使學生在短時間內獲得更多的信息,掌握更多的語文知識。 例如,在每單元的詩詞教學中, 教師除了為學生展示該詩詞內容和寫作背景時,還可以進行相應的詩詞賞析,如與該作者的其他詩歌相對比, 或者和其他作者寫的這類主題的詩詞做比較, 以更好地加深學生印象。 例如,體現李白詩歌飄逸和豪放以及大膽的寫作方法的詩詞《將進酒》想象奇特,變化無窮,結構縱橫跳躍,句式長短錯落。 在學習《將進酒》時,為了讓學生充分理解李白的詩歌,我便利用多媒體展示了其七言絕句,如《望廬山瀑布》《望天門山》《早發白帝城》等。
另外, 古代大部分詩詞都是借秋的凄涼和蕭瑟,抒發心中感情。 而劉禹錫的《秋詞》卻這樣寫道“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一反過去文人悲秋的傳統, 寫出了詩人對秋天和秋色的感受,唱出了昂揚的勵志高歌,贊頌了秋天的美好。 這樣結合詩詞背景,學生一下子就理解了作者雖因勵精圖治, 銳意改革而遭受打擊, 但不毫不氣餒仍保持高昂的進取精神。
多媒體技術鑒于這些特點, 在為學生提供有利的學習資源的同時, 對提高學生語文能力和語文素養有很大的幫助。
二、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為提高
學生書寫和寫作能力提供了便利語文重在聽說讀寫練, 但對于一部分馬虎的學生來說,其書寫字跡亂作一團,一個字缺胳膊少腿。 針對于這種現象,我常常利用多媒體技術展示優秀學生字跡, 并通過網上書法講座視頻, 手把手地糾正學生多年來養成的壞習慣。 通過多次的觀摩和練習,學生的書寫大有改進。 另外,針對部分學生閱讀少,閱讀面窄的現象, 我從網上下載了一些中考滿分作文和一些寫作技巧的講解,利用學生自讀課時間定期為學生播放。 優秀的作文,結合范文示例的生動講解,再加上學生在一起學習的和諧氛圍,為增加學生詞匯,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奠定了基礎。
三、在語文教學中要根據教學內容適時使用多媒體課件
(一)多媒體課件在語文教學中的使用,要根據所教教學內容
值得教師注意的是,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只是一項輔助工具,不能喧賓奪主,主次不分。盡管其作用顯著,但不能成為教學的依賴,不能因為它的使用,輕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了語文教學中的聽說讀寫練。 例如一些文言文的教學,一定要放在字詞句的理解和掌握上,否則,學生在課堂上根本實現不了“教師當堂講,學生當堂練、當堂背”的教學目的。因此,教學中多媒體課件的應用,一定要根據教學內容而定。
(二)多媒體課件的使用不能妨礙學生語文思維能力的培養
有的語文教師在多媒體課件制作中,也許考慮到使用多媒體費時間,或覺得提問學生浪費時間,常常對課文分析得“非常到位”,即使有問題,也缺少一定的啟發性。 長期以來,學生會懶于思考,疏于思考,這樣便妨礙了學生語文思維能力的發展和培養。 備課時,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不同層次、水平設置出相應的問題,并對文章的重點進行提綱挈領的展示,切忌分析過于“到位”,不能沒有了學生之間的思考、討論與探究。
總的說來,隨著新課程的改革和多媒體技術的普及, 教師要掌握一定的多媒體技術,能制作簡單的課件,有效利用多媒體技術特點,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興趣,更好地為搞好語文教學服務。 另外,教師在教學中要合理、 高效地使用多媒體技術,擺正其在教學中的正確位置,發揮其在教學中有效的輔助作用, 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拓寬學生知識面,為進一步增強學生的語文能力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趙福運。利用多 媒體優化語文教學過程實施有效教學的探索[A].中國教育技術協會2004 年年會論文集,2004.
[2]蘇興震。多媒體技術---數學課堂教學的激發器[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