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五年級語文學困生轉化對策的研究
摘要:本文探究了奉師附小五年級語文學困生造成的原因,提出了相關的一些策略,即從“抓住課堂,激發興趣;培養習慣,增強能力;體驗成功,樹立信心”入手解決學困生的根本問題。
關鍵詞五年級;語文學困生;成因;對策
《義務教育法》規定,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權利,教育平等的觀念已逐步形成共識。因此,學困生問題的研究,就成了教育界以及心理學界極為關注的問題。提高學生語文學習興趣,增強學習能力為切人點,幫助學困生樹立信心。就是轉化學困生的最佳對策。
一、抓住課堂,激發興趣
(一)開課激趣
開課導語設計得簡潔明快,詼諧優美,既能激發興趣,又能集中學生注意力和興奮點。上《白楊》一課,我設計了飽含深情的導語“在茫茫沙漠中有一種植物,長得高大挺秀,見到它會讓人精神為之一振;它枝繁葉茂,使人產生無盡的遐想;它不怕干旱洪澇,給人許多啟示。它,就是白楊!現在讓我們一起去戈壁灘上看一看白楊吧!”這樣的導語,情深意濃,概括了白楊的品格,有助于學困生理解課文,激發了閱讀課文的興趣。
(二)課中關注
根據小學生學習心理特點,上課5一即分鐘內是最佳學習時間,學生思維集中且活躍。因此,新課中重、難點內容放到前半節課來解決。一般情況,優等生上課學習認真專心、,學困生則相反。老師課堂上注意力的分配就應該多關注學困生,使他們不掉隊,跟著學習流程認真學習,在老師真誠的關心和期待中使他們對語文課產生興趣。
(三)強化主體
布魯姆提出目標分類理論,為面對學困生,實行有效教學給以啟示:我在課中練習設計盡量變單純訓練為分層次和多樣化訓練。如教學《我的戰友邱少云》我設計了以下練習:
(l)填空二“我發現前面60多米就是敵人的前沿陣地,不但(),還(),甚至()。
(2)出示詞語:
”咳嗽蜷腿挪動微微搖頭“”不但……還·……甚至“的句式組織這些詞語,說明潛伏必須紋絲不動。
(3)聯系第二段內容,用”不但……還,一甚至“說一句或幾句,鼓勵多角度展開。這樣不同層次的練習設計,不僅讓學困生”跳一跳摘到桃“,而且目標層次化,有利于學困生從自己的基礎出發,逐步達到教學要求。
二、培養習慣,增強能力
習慣的力量是強大無比的,利用好了能充分發揮每個人的潛能。
(一)培養預習的習慣。預習要求明確:一是自己通過預習哪些知識已經明了,哪些知識點還有疑惑必須做上記號;二是把疑惑點(”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埃┦崂砬宄懺陬A習本上。這樣讓學生了解所學知識的大概情況,為聽課做充分的準備。特別是學困生,基礎較差,預習是非常必要的。通過預習培養其自學能力。
(二)培養聆聽、敢說的習慣。語文課離不開聽和說。學困生上課常常聽不進去,要轉化他們,就要讓他們在課堂上養成聆聽的習慣。上課時,我要求學生一要帶著預習中的疑惑聽老師講解,二要聽清楚老師的講解和同學的發言有無錯誤。即”帶著問題和挑刺“的目的聽課。這樣能調動學生聽課的高度注意力,解決了學困生很難集中精神聽課的弊端。最重要的是參與到學習過程中認真聽了。為了讓他們繼續聽下去,我給予他們最多的關注,會用一個眼神、一個微笑、一個手勢不斷地提醒他們去聽,積極發表自己的意見,有效地培養聽說能力。
(三)培養”讀思結合,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獨立閱讀時,無論是課內還是課外,都要求”讀思結合,不動筆墨不讀書“,養成”勾、畫、批、注、查“留下思考痕跡的習慣和”摘抄好詞、佳句“積累語言以及”寫讀書筆記“的書面表達習慣。習慣的養成需要長時期的訓練、督促。于是,我采用積分的辦法,以小組為單位,每周一次積一分,一個月統計一次,給予獎勵,面要廣,盡可能讓每個學生都看到希望。長期訓練,讀寫能力日漸增強。
三、體驗成功,樹立信心
自信奠定成功,成功增強自信,培養自信心是轉化學困生的關鍵。
(一)因材施教,找回信心。教師要從學生基礎出發,發現和肯定每一位學生的點滴進步。更要有意為學困生創造條件,抓住機會當眾表揚,讓其體驗成功的喜悅,從而找回失去的信心。比如,我發現作業中錯別字現象嚴重。于是,決定每天聽寫字詞??墒?,基礎差的學生懼怕聽寫,為了幫助他們樹立信心,降低聽寫難度,我一律提前告知聽寫內容。這樣,既給了復習內容和時間,又降低了記憶難度。結果絕大部分學生獲得了滿分,原來學困生興奮地發現,只要認真復習也可以得滿分。背后找他們個別談心,鼓勵不斷進步。漸漸地,他們看到自己的進步,體驗成功的歡樂,自信心逐步恢復。
(二)競賽成功,激活自信。為了使學困生體驗成功的快樂,首先,引導他們科學地對待成績,從自己的實際出發,和自己的過去競賽,看到自己的進步。其次,我采用降低知識難度,使其看得見、摸得著、攀得上,讓高、中、低三個層次的學生公平競爭,使中等生和學困生同樣分享勝利的喜悅??刹捎梦簳囊环昼姟庇洃浟?、速讀、書寫競賽“.他們參加這樣的競賽,注意力能夠高度集中,忘我認真,成績斐然,激活了自信心。
參考文獻:
[1]《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李輝等著。
[2]《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2期。
[3]《習慣的力量》美國作家霍吉,譯者吳溪。
[4]《白沙子全集》陳獻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