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國共產黨在軍隊中進行的理論武裝和思想指導工作,是黨對軍隊實施思想政治領導的基本途徑。[1]
增強軍隊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動性針對性實效性必須講究方式方法,而研究和學習這些方法對做好新時期軍隊思想政治工作有很強的現實意義。"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就是為了實現教育目標,傳遞教育內容,由教育者向受教育者所采取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在軍隊中,就要結合軍隊的實際情況,根據不同時代的具體要求不斷探索更加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黨的歷代領導人一直非常重視軍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且提出過許多重要論述。毛澤東的最大貢獻之一就是確立了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政治制度,在 1927 年的三灣改編中創造性地提出"支部建在連上",創立了我軍思想政治教育的開端。[2]
鄧小平在 1984 年中央軍委座談會上提出軍隊要服從國家建設這個大局。[3]
江澤民提出了"打得贏""、不變質"的兩大歷史任務,1999 年 7 月 8 日在全軍政治工作會議上形成的《關于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軍隊思想政治建設若干問題的決定》是江澤民軍隊思想政治建設思想和理論形成的重要標志。[4]
2008 年胡錦濤提出了要大力培養"忠誠于黨、熱愛人民、報效國家、現身使命、崇尚榮譽"的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
2013 年習近平提出"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強軍目標。[6]
不僅黨的歷代領導人重視軍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我國許多學者也對軍隊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進行了積極探索。
一、軍隊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概況
截止 2014 年 10 月 30 日,在中國知網檢索全文含"軍隊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一詞的近十年的文獻共 112740 篇,其中近五年中每年的文獻數量均超過一萬篇;檢索主題含"軍隊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一詞的近十年的文獻共 3968篇;檢索篇名含"軍隊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近十年的文獻共 1098 篇。最早關于軍隊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文章可追溯至 1992 年的論述軍隊思想政治教育中主客體關系群。
由此可見,軍隊思想政治教育一直以來備受學者重視和關注,并在近幾年中研究熱度持續上升。
從學術界對于軍隊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研究看,可以將學者們的觀點分為幾個大類:有從學科建設的角度來研究軍隊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運用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有從利用新科技、網絡等手段論述如何加強軍隊思想政治教育,也有學者研究如何加強軍隊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創新,少數學者也研究了歷史著名人物的軍隊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或從官兵自身為突破口探求軍隊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
(一)學科建設中軍隊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探索
關于學術界在學科建設中對軍隊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研究,學者們從本學科和其他學科的角度都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首先,在本學科范圍內。具有代表性觀點的有中國人民解放軍 91497 部隊 37 分隊的劉衛東在《加強軍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若干思考》中論述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層次性、實效性和趣味性上下功夫,要不斷加強對官兵的思想預測并結合官兵的思想動態不斷創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趣味性。[7]
解放軍炮兵學院政治部的王永貴提出要堅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軍隊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過程,體現出軍隊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應與時俱進的特點,豐富了軍隊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的內涵。[8]
還有學者在理論灌輸方法方面提出要把握"三化"即理論灌輸形象化,課堂教育互動化,對癥下藥互動化。[9]
此外,也有學者認為軍隊思想政治教育亟待加強思想預測,通過對官兵思想的引領和教化作用進一步增強軍隊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主動性,贏得主動權。眾多學者在本學科建設的研究中,或以時代主題為導向,或以官兵實際情況、思想動態為根據或者在具體的方法上加強針對性,對于軍隊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供了科學的理論指導。
其次,從其他學科角度看。在《軍隊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學方法的運用與啟示》中,作者探討了軍隊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學方法的有機結合,針對當前軍隊思想政治教育對心理學的需求,提出在軍隊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學的運用方法有心理暗示法、典型人物教育法、換位思考法、定勢影響法;提出通過開設心理健康課,建立心理檔案等措施使軍隊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學方法得到進一步有效運用。[10]
在《傳播學視閾下軍隊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新》中,作者指出軍隊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綜合性,在研究對象和實踐應用等許多領域和傳播學有著共通之處。因此,新形勢下,可以應用傳播學的相關理論,從語言文字的運用、群里的影響、議題的設置和構造等方面創新方法,強化軍隊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11]
結合相關學科的知識對于軍隊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研究做出新探討對于加強軍隊思政教育的實效性無疑具有重要意義。它不僅可以開辟軍隊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新領域更能夠開闊學者們的思維視野,以更加全面的眼光探求軍隊思想政治教育切實有效的方法。
(二)利用網絡技術探求軍隊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首先,2005 年起就有關于網絡對軍隊思想政治教育影響的研究以及在網絡文化影響下探索軍隊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創新。在《網絡給軍隊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機遇、挑戰及其對策》一文中,作者針對網絡給軍隊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機遇和挑戰提出創新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并列舉了比較具體的措施,例如利用網絡調查表開展各種類型的思想、心理調查,在網絡上建立 BBS 等。[12]
還有學者認為我軍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方法與手段與時代發展和官兵的生活變化需求仍然不相適應,要在方法手段的改進上,要向現代科技手段普及運用轉變,要在網上開展思想調查、授課輔導、遠程教學等活動,抓好重大典型的網上宣傳,增強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網絡成為吸引官兵的新場所。[13]
南京政治學院劉正斌教授在《積極運用網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一文中表明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加強基層部隊政治教育網絡建設,科學設置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打造思想交流互動平臺,建立網絡政治教育工作評價考核體系為著力點,并處理好"趨利"與"避害"、互聯網與軍隊內部網、自我教育與網絡教育、硬件建設與軟件建設的關系。[14]
而在今年繼續有學者提出把現代網絡技術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和方法,提高其科技含量,以官兵喜聞樂見的形式,在網上有針對性的開展軍隊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官兵的政治敏銳性和對信息的判別能力,達到軍隊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從培養軍隊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軍,構建軍隊思想政治教育計算機網絡體系,開展軍隊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研究,加大軍隊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力度幾個方面論述了如何深入開展軍隊網絡思想政治教育。[15]
其次,我軍正處于加速推進中國特色軍事變革、信息化建設快速穩步推進的關鍵時期。根據社會日新月異的科技發展和軍隊的實際需求探求如何在社會信息化的背景下切實加強軍隊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義。當今網絡已經成為宣傳思想、爭奪思想陣地至關重要的場所,如何利用好網絡這把"雙刃劍"尋求軍隊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新突破仍然是今后軍隊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課題。誠然,部分方法已經在軍隊中付諸實踐亦或為今后的軍隊建設提供理論實踐經驗。
(三)軍隊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新探索
首先,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軍隊面對的新情況,軍隊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新具有必要性。在《淺談基層部隊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新》一文中,作者論述了基層部隊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新的必要性,分析了當前制約基層部隊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新的主要因素以及促進基層部隊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新的主要途徑,從教育主體、教育環境、教育物資三方面提出提高主體素質,拓展教育環境,保障經費、教材、設施物資等創新途徑。[16]
在《論軍隊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新》一文中,作者鑒于新式整軍運動的開展提出方法創新,闡明加強典型教育,運用適當的特殊教育法如心理咨詢法、提升敏感度教育法、思想轉化法等進行創新。[17]
其次,還有少數學者從官兵自身角度提出在新形勢下軍隊思想政治教育要大力關注軍隊官兵心態的客觀現實情況,通過提升官兵的認知水平,校準官兵的價值追求,凈化軍營的環境,提高官兵的心理素質和彰顯組織的人文關懷等路徑,不斷糾正官兵的消極不良心態,[18]
大力培育官兵的積極心態。濟南軍區某海防團通過打開官兵心窗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確實取得了一定成效。[19]
也有學者研究了個人的軍隊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在《試論彭德懷的軍隊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中,作者論述了彭德懷同志思想政治工作思想的形成背景和方法,如群眾路線的方法、從實際出發的方法、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方法、思想政治工作與業務工作密切結合的方法,深入研究和學習這些方法,對做好新時期的思想政治工作仍然具有借鑒意義。
二、軍隊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毛澤東早就提出:"我們不但要提出任務,而且要解決完成任務的方法問題。我們的任務是過河,但沒有橋或船就不能過,不能解決橋和船的問題,過河就是一句空話,不解決方法問題,任務也只是瞎說一頓。""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和方法,是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任務的橋梁。"軍隊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對完成軍隊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任務同樣至關重要。"采取科學恰當形式與方法,是貫徹教育原則、完成教育任務、提高教育質量的重要保證。"關于軍隊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研究近十年來持續引起理論界的關注,開辟了一些基本論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為今后的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并提供了可供借鑒的寶貴資料。但從整體上看,軍隊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仍有繼續深刻挖掘的必要。
(一)研究不足
首先,相關學科研究比較少。軍隊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是一個綜合性較強的實踐過程,這就決定了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不能單純采取單一的方法方式,需要多種學科的輔助參與,所以應加強對涉及到的心理學、社會學、行為學、傳播學、信息技術學等多學科的視角和比較研究。而在上文中提到的只有心理學和傳播學領域學者進行了研究并且研究成果較少,針對其他相關學科的研究比較薄弱。
其次,實證研究不多。對于學者們探索的研究方法意義重大,而在現實具體的實踐環境中效果如何,有哪些方法切實起到了良好的成效,哪些方法需要有待商榷和進一步提高同樣至關重要。而關于這方面的研究成果較少,上文中提到的利用網絡建立交流平臺、打開官兵心窗等都在現實環境中取得了顯著效果,對于其他方法的研究利用具有很好的導向作用。
最后,分類研究少。中國人民解放軍分為陸軍、海軍、空軍以及我們常說的"二炮",軍種下又分為不同的兵種,各種軍種、兵種所要求具備的素質和專業技能不盡相同,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在遵循軍隊思想政治教育整體的原則和方法的基礎上有必要針對不同的軍種、兵種,結合業務素質進行思想政治的培養。而在這方面,學者們給予的關注不夠,研究成果有很大提升空間。
(二)研究展望
推進軍隊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使其進入到新的深入發展時期,是當前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艱巨任務和前沿性課題。在一些方面有待突破,加強研究。
首先,加強實證與分類研究。在提出一個方法后,進行進一步追蹤調查,深入實際檢驗方法的可實施性與效果,通過真實反饋或數據分析確認方法是否實用或明確方法應改進的地方。此外,對于不同軍種、兵種以及同軍種、兵種的不同地區等異同進行比較研究,針對官兵的個體差異、層次差異、地域差異進行深入分析,通過比較能夠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促進軍隊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更加細化、具體化。
其次,加強相關學科交叉研究。要更多地采用所涉及的心理學、行為學、傳播學、信息技術學等相關學科的視角進行探索研究。不斷開辟軍隊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新領域,豐富軍隊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理論寶庫,不斷適應時代的發展,根據軍隊實際情況、官兵自身需要在學科理論的指導下進行多學科探究。使軍隊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體系更加科學完善。
總之,在軍隊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很重要,真正要把這個重要性轉變為科學性,也就是把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實處,需要方法的改進,需要方法的綜合。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思政教育對軍人的真正理論武裝。
參考文獻:
[1]努力增強軍隊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動性針對性實效性[J].求是,2007,(12):8-11.
[2]百度百科[EB/OL].
[3]鄧小平文選(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0 .
[4]解決好打得贏、不變質兩個歷史性課題。人民網[EB/OL].
[5]國防科技大學政治工作網[EB/OL]全軍政治工作網,2004.
[6]中共中央宣傳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重要讀本[M].北京:中共中央宣傳部,2014.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