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戰略思想,是軍事戰略思維的理論成果,是指導國防和軍隊建設全局的基本觀點。新形勢下,習主席在深刻洞察戰爭發展規律和世界新軍事變革發展大勢基礎上,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局下思考強軍興軍問題,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理論觀點、重大軍事戰略思想,立意高遠、思想深邃。習主席強調:“軍事戰略科學準確就是最大的勝算”,“要認真貫徹新時期積極防御軍事戰略方針,深化軍事戰略問題研究,積極推動軍事戰略創新發展,與時俱進地加強軍事戰略指導,充分發揮軍事戰略對軍隊各項建設和工作的統攬作用”,等等。這些重要思想,貫穿著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推進國防和軍隊建設的理論指南。
一、通觀大勢的軍事戰略判斷
軍事戰略判斷,是指從全局上分析影響國家安全和發展的國際國內環境,從而為戰略決策提供可靠的依據。習主席依據國際格局和國內形勢的發展變化,對我軍所處歷史方位和階段性特點作出新定位,明確了籌劃推進國防和軍隊建設的戰略基點,作出了登高望遠的戰略預見和通觀大勢的戰略判斷,為國防和軍隊建設提供了指引和遵循。
1. 洞察世界深刻變局的戰略籌劃。習主席指出,研究軍事問題,首先要科學判斷世界發展大勢,準確把握世界軍事發展新趨勢。當前的國際形勢保持總體和平、緩和、穩定的基本態勢,但依然面臨現實和潛在的戰爭威脅,某些西方大國處心積慮對我國進行戰略遏制和圍堵,我國周邊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爭端、大國地緣競爭、軍事安全較量、恐怖主義威脅等問題更加凸顯;我國發展仍處于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最大限度地維護和延長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是時代賦予我軍的重大政治責任;提出建設與我國國際地位相稱、與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相適應的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等等。這些重要論述,體現了習主席洞察世界變局、放眼國際大勢、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大局的戰略籌劃。
2. 著眼民族復興偉業的戰略部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承載著一個古老民族的百年夙愿。
習主席強調,中國夢是強國夢,對軍隊來說就是強軍夢,沒有一支強大的軍隊,沒有一個鞏固的國防,強國夢就難以真正實現;作為黨絕對領導下的人民軍隊,我軍肩負著實現強軍夢,為中國夢提供堅強力量保證的重大責任;要把國防和軍隊建設放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個大目標下來認識和推進,服從和服務于這個國家和民族最高利益;把國防和軍隊建設放在實現民族復興的大目標下來考量,放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總體布局中來把握;經濟建設是國防建設的基本依托,國防建設是經濟建設的戰略任務和堅強安全保障,等等。這些重要論述,體現了習主席關于中國夢與強軍夢相統一、經濟建設與國防建設相統一、富國與強軍相統一的戰略部署。
3. 應對新軍事變革的戰略決策。習主席指出,我軍現代化水平與國家安全需求相比差距還很大、與世界先進軍事水平相比差距還很大,必須抓住世界新軍事變革機遇乘勢而上,掌握軍事競爭戰略主動權;強調軍事技術和戰爭形態革命性變化對國際政治軍事格局產生重大影響,要深入研究現代戰爭制勝機理,全面提升我軍信息化水平;習主席積極推動軍事戰略創新發展,親自決策指揮重大軍事行動,親自審定重大軍事演習方案,親自部署推動國防和軍隊改革,等等。這些重大戰略決策,深刻回答了新形勢下建設什么樣的軍隊、怎樣建設軍隊,打什么仗、怎樣打仗等根本性重大問題,是對新軍事變革的深刻認識和戰略應對。
二、與時俱進的軍事戰略方針
軍事戰略方針,是指導軍事斗爭全局的總綱領、總原則,是戰略的主體和核心。習主席高度重視軍事戰略方針,他強調指出“:創新發展軍事理論,加強軍事戰略指導,完善新時期軍事戰略方針,構建中國特色現代軍事力量體系?!边@都體現了習主席對當前我國戰略環境、戰略判斷和戰略目標等變化的深刻思考,也是對我國長期奉行的積極防御的戰略方針的創新發展。
1. 拓展積極防御的戰略空間。隨著時代的發展和國家總體戰略的要求,我軍積極防御的戰略空間也在拓展,我軍的職能和使命由維護國家生存利益逐步向維護國家發展利益拓展,由維護領土、領海、領空安全逐步向維護海洋、太空、電磁空間等領域拓展,由專注于守疆衛土逐步向維護國際和地區和平穩定拓展。習近平指出,要做好應對各種復雜局面的準備,提高海洋維權能力,堅決維護我國海洋權益。習主席在亞信峰會主旨發言中指出,對恐怖主義、分裂主義、極端主義這“三股勢力”,必須采取零容忍態度,要高度關注金融安全、糧食安全、能源安全、重大災害等領域的挑戰。從戰略上高度重視非傳統安全威脅,采取有效手段控制危機,積極處置各類突發事件,已成為當前我軍軍事戰略籌劃的重要任務。
2. 深化能打勝仗的戰略目標。軍人生來為打勝
新形勢下,我軍軍事戰略的根本目標和標準沒有改變,但具體戰略行動的目標內涵和外延大大拓展,既要有效防備和抵抗侵略,實現“能打仗、打勝仗”的目標,又要有效維護我國的發展利益以及世界和平。習主席在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時強調,我們愛好和平,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但決不能放棄正當權益,更不能犧牲國家核心利益。習主席在會見二炮部隊黨代表時強調,要積極推進戰略威懾與實戰能力建設,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作出重要貢獻。習主席親任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提出總體國家安全觀,把預防危機、遏制戰爭、打贏戰爭統一起來,把備戰和止戰、威懾和實戰、戰爭行動和和平時期軍事力量運用作為整體加以運籌,推動了軍隊現代化戰略轉型和戰略目標的實現。
3. 發展適應戰爭要求的戰略手段。新形勢下,要有效維護國家安全、統一和發展,必須著力發展適應時代要求的多樣化戰略手段,增大軍事戰略的選擇空間,提高軍事斗爭的綜合效益。習主席在視察蘭州軍區時指出,要著力拓展和深化軍事斗爭準備,推動信息化建設加速發展,不斷增強基于信息系統的體系作戰能力。
他強調,必須堅持戰斗力標準,深入研究現代戰爭特點規律和制勝機理,抓住制約戰斗力建設的重難點問題,以重點突破帶動整體推進。他在視察濟南軍區時指出,要強化信息主導、體系支撐、精兵作戰、聯合制勝的觀念,發展具有我軍特色的作戰理論和作戰思想,等等。
近年來,我軍堅持武裝力量的多樣化運用,統籌核心軍事能力建設與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的關系,積極參與國際安全合作,戰略手段、戰略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三、強軍興軍的軍隊建設戰略目標
習主席總結我黨建軍治軍成功經驗,提出要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這是新時期軍隊建設的戰略目標,是習主席建軍治軍的核心思想,它豐富發展了黨的軍事指導理論,為新形勢下加強國防和軍隊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
1. 始終扭住鑄牢軍魂這個根本,確保部隊絕對忠誠、絕對純潔、絕對可靠。習主席指出,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關系我軍性質和宗旨、關系社會主義前途命運、關系黨和國家長治久安,是我軍的靈魂和命根子,永遠不能變、永遠不能丟;聽黨指揮,最緊要的是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決維護黨中央、中央軍委的權威,一切行動聽從黨中央、中央軍委的指揮;始終把思想政治建設擺在軍隊各項建設首位,抓住思想政治教育這個中心環節不放,加強理論武裝,強化軍魂教育,深化光榮傳統教育,大力發展先進軍事文化,等等。這些重要論述,闡明了新形勢下人民軍隊建設發展的首要問題,揭示了強軍興軍必須強政治、鑄軍魂的內在要求,指明了軍隊思想政治建設的根本任務。
2. 始終聚焦能打勝仗這個核心,確保部隊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能打仗、打勝仗是軍隊存在的根本價值。習主席關于國防和軍隊建設的重要論述,始終貫穿著能打仗、打勝仗的根本指向,始終把打贏戰爭作為軍隊的頭等大事、第一責任加以強調。習主席指出,打仗和準備打仗是軍人的天職,戰場上打不贏就會產生嚴重政治后果;要牢固樹立戰斗力這個唯一的根本的標準,強化當兵打仗、帶兵打仗、練兵打仗思想,堅持一切建設和工作向能打勝仗聚焦,確保部隊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要著力提高軍事訓練實戰化水平,堅持在近似實戰環境中摔打磨礪部隊,加強戰斗精神培育,提高我軍信息化條件下威懾和實戰能力,等等。這些重要論述,闡明了能打勝仗在強軍興軍中的核心牽引作用,是對我軍履行使命任務能力提出的新要求。
3. 始終緊抓作風優良這個保證,始終保持我軍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作風問題關系軍隊生死存亡。習主席指出,能否始終如一保持我黨我軍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關系永葆人民軍隊政治本色,關系軍隊形象和戰斗力建設,關系軍隊的生死存亡;習主席在全軍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要把先輩們用鮮血和生命鑄就的優良傳統傳下去。堅持依法治軍、從嚴治軍,以紀律建設為核心,嚴字當頭、領導帶頭,抓常、抓細、抓長,構建規范化制度化的長效機制;加大紀律執行情況的監督和檢查力度,重點解決發生在士兵身邊的不正之風,著力在糾治官兵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上見到成效,在解決深層次矛盾和問題上見到成效,在構建規范化、制度化的長效機制上見到成效,等等。這些重要論述,明確了軍隊建設的緊迫課題,指明了推進軍隊建設各項工作的突破口。
四、宏闊高遠的軍事戰略思維
至廣大而盡精微,登泰山而小天下。習主席善于從戰略全局、以長遠眼光看問題,從整體上把握事物發展趨勢和方向。習主席反復強調要樹立辯證思維、系統思維、創新思維、底線思維,這些思維方法在實踐運用中融會貫通,體現出習主席宏闊高遠的戰略思維,是馬克思主義哲學思維在軍事領域中的嫻熟運用。
1. 運用辯證思維開展戰略分析。辯證思維,是以唯物辯證法為理論基礎,致力揭示矛盾、分析矛盾和提出解決矛盾方法的一種思維方式。習主席指出,要統籌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努力實現富國與強軍的統一;在講到軍事和政治的關系時指出,既要有軍事頭腦,更要有政治頭腦,軍事要服從服務于政治;在講訓練與安全的關系時指出,越嚴格訓練越不容易出問題,越消極保安全往往越不安全,等等。習主席運用辯證思維分析復雜事物,對戰爭與和平、政治與軍事、政略與策略、富國與強軍、威懾與實戰等問題進行辯證思考,是習主席堅持唯物辯證法、自覺運用辯證思維的生動寫照。
2. 運用系統思維統籌戰略全局。系統思維,就是立足全局,對系統中各要素之間的內在聯系、系統與外部環境的內在聯系進行的正確分析和綜合。習主席指出,必須運用系統思維,加強頂層設計、整體謀劃;思考運籌國家安全,必須有世界眼光和全球視野,善于從地區和全球的角度把握安全戰略形勢;加強國防和軍隊建設,必須融入黨和國家事業全局中去思考、謀劃和落實,牢固樹立“全國一盤棋”的大局觀;強調部隊建設是一個持續發展的系統的整體,要防止“急功近利”“短期行為”,既要抓眼前又要抓長遠,既要抓見效快的工作更要抓打基礎管長遠的工作,等等。這些重要思想體現了著眼全局觀察處理問題的科學方法,是運用系統思維指導工作實踐的生動范例。
3. 運用創新思維爭取戰略主動。創新思維,是唯物辯證法發展的觀點和批判性、革命性本質的體現。習主席指出,唯創新者進,唯創新者強,唯創新者勝;強調軍事領域是競爭和對抗最為激烈的領域,也是最具創新活力、最需創新精神的領域,面對世界新軍事變革的嚴峻挑戰和難得機遇,只有與時俱進,大力推進軍事創新,才能盡快縮小差距,實現新的跨越,爭取戰略主動;強調要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樹立信息化戰爭的思想觀念,樹立維護國家綜合安全和戰略利益拓展的思想觀念,樹立諸軍兵種一體化聯合作戰的思想觀念,樹立全軍一盤棋、全國一盤棋的思想觀念,等等。這些重要思想體現了習主席登高望遠、見微知著、創新開拓、爭取主動的思維品質。
4. 運用底線思維實施戰略管控。底維思維,就是強調凡事從最壞處著眼謀劃工作,著重掌握工作主動權。習主席多次強調,要善于運用底線思維的方法,凡事從壞處準備,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他指出,我們希望和平,但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決不放棄維護國家正當權益、決不犧牲國家核心利益,表明了堅定的原則立場和底線思維;在主權爭議、領土爭端、外交爭執等問題上,習主席始終堅持有理有利有節,既展示決心,又防范升級,最終達到化危為機、守住底線的效果;穩固周邊、經略海洋,劃定“防空識別區”,有效管控黃巖島,實現釣魚島海域常態化存在,等等。在一系列“摩擦”“沖突”中,多管齊下、剛柔并濟,既主動出手,又預留后手,充分體現了習主席直面挑戰、以武止戈、管控風險的政治智慧和戰略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