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鄧小平同志作為曾經親歷和指揮過重大戰爭的杰出軍事家,其軍事謀略思想在當前社會仍舊具有十分高的研究價值,其軍事思想即是對毛澤東軍事思想的很好繼承,又在毛澤東軍事思想的基礎上,予以豐富和拓展,形成相對獨立而又統一的一套軍事謀略思想。雖然當前我國社會處于和平穩定狀況,然而時刻做好戰爭準備,加大對新形勢下軍事謀略的研究,對于保障我國的和平穩定,及保障我國社會的健康繁榮發展,有著重要的保障作用。而鄧小平軍事謀略思想,其強大的生命活力,使得其思想精髓依然適用于當前的新的戰略環境,具有深遠的價值。下文將就鄧小平軍事謀略思想進行詳細分析。
一、以民為本,動員民眾
軍事謀略其定義十分廣泛,而其最根本的實質就是,為了實現一定的軍事目標,而采取的指導思想,在鄧小平的軍事思想中,作為政治家和軍事家的他,一直認為政治和軍事是緊密相連的,軍事是政治的延續,因此其在形成的自我獨立軍事謀略思想,時處可見政治的影子,如“以民為本,動員民眾”這一軍事謀略思想,便是從政治思想中引申和延續出來的,其在戰爭年代也發揮了巨大的威力,為我國的抗日戰爭及國內解放戰爭作出重要的指導作用。他認為戰爭成功與否,取決于廣大群眾,因此要想贏得戰爭,就必須想盡一切辦法把民眾動員起來,統一起來,以廣大民眾的利益為出發點,以其為根本,和人民一起結成統一戰線,才能成為戰爭的最后贏家。如在抗日戰爭時,敵強我弱,日軍武器先進,軍隊精良,訓練有素,我方武器落后,為了彌補軍事設備及人員素質方面的劣勢,鄧小平采用了“以民為本,動員民眾”的軍事謀略思想,廣泛動員群眾,一方面吸收了大量的群眾加入戰斗隊伍,使得我軍實力得到極大的補充和提升,另一方面動員被占領區群眾堅決與日本侵略者抗爭,并指導群眾成立游擊隊,擴大抗戰根據地,同時愛民如子,極好的將民眾凝聚到一起,這為后來的抗日戰爭取得勝利,發揮了巨大作用[1].
二、藐視敵人,研究敵人
鄧小平軍事謀略思想中,另一個最為重要的思想就是“藐視敵人,研究敵人”,這一戰略思想很好的解決了當時軍隊面臨強敵膽怯,而面對弱旅卻十分驕縱的難題?!懊暌晹橙恕?即在面對強敵時,要心理上不懼怕敵人,要有戰勝敵人的自信心,而“研究敵人”,則是軍隊在面臨較為弱小敵人時,不要得意忘形,而應該一如既往的去研究敵人,所謂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如抗日戰爭時期,面對日本侵略者狂言三月占領全中國,且在淞滬會戰中顯示出的強悍戰斗力,當時國際國內社會對中國的抗日戰爭持悲觀態度,認為中國軍隊很難抵擋武器先進、設備精良的日軍,當時軍隊內部分同志也露出了膽怯的心理,然而在當時的大環境下,鄧小平同志恰到好處的提出了“藐視敵人,研究敵人”的軍事謀略思想,告訴同志們我們是能夠戰勝日軍的,用自己的血肉必然奪取國家和民族的偉大勝利,這極大的鼓舞了士兵們,提升了士兵們的戰斗自信心和勇氣。同時鄧小平同志還適時的強調了日軍實力的強大,我們不應只是有戰勝敵人的盲目自信心,還要有戰勝敵人的實際行動,那即是“研究敵人”,要加大對敵人的研究,并從與敵人的每一次戰斗中,總結經驗,得到應對策略,在這樣的軍事戰略思想指導下,129師成為了當時著名的抗日鐵師,使日軍望而生畏[2].
三、驕敵縱敵,持重待機
在應對敵強我弱的情況下,如何實現自己的戰略目標的問題時,鄧小平同志很好的提出了“驕敵縱敵,持重待機”的軍事謀略思想,該思想在抗日戰爭和國內解放戰爭時得到了充分的應用,并發揮的淋漓盡致,為我國抗日及解放戰爭最后的勝利發揮了關鍵的指導作用。如在大別山戰役中,當時鄧小平領導軍隊被國民黨大軍圍剿,當時形勢是敵強我弱,鄧小平同志就根據當時形勢,提出“避戰”方針,并派遣小股軍隊到處穿梭,給國民黨軍隊一個我軍四處流竄的印象,從而讓國民黨軍隊認為我軍軍心渙散不堪一擊,從而迷惑和使敵軍驕傲放縱,這便是“驕敵縱敵”的軍事思想,這一戰略思想不僅使得國軍大部隊被我軍小股軍隊所調動,消耗了其實力,另一方面我軍大部隊則擁有了充分的休息時間,一旦時機到來,就可以以逸待勞,一舉殲滅敵軍疲憊之師,這便是“持重待機”軍事思想。這一軍事謀略不僅使得鄧小平軍隊在大別山站穩腳跟,安全度過艱難期,最終還使得其軍隊獲得了戰略勝利。
四、結語
由以上可以看出,鄧小平軍事謀略思想,為我國的抗日戰爭及國內解放戰爭作出了重要的指導作用,其軍事思想價值在當前時代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價值,因此加大對鄧小平軍事思想的研究,有著深遠意義。
參考文獻:
[1]夏明星,華靈強。鄧小平的軍事謀略[J].黨史縱橫,2013,08:29-31.
[2]夏明星,杜莉,高桃源。劉伯承鄧小平的軍事謀略[J].文史春秋,2014,08: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