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是黨的軍事指導理論在改革開放后取得的重要理論成果,標志著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中國化的第二次歷史性飛躍的開始.2004 年以來的近十年中,國內對這一思想的研究,在以往研究的基礎上,無論是在相關文獻資料方面,還是在研究論著方面,都取得了新的成果,有了新的進展.
一、研究的新成果
近十年來,關于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的研究基本上可以分為兩個階段.一是在 2004年,圍繞紀念鄧小平誕辰 100 周年,掀起了一波研究高潮; 二是 2004 年以后,相關研究步入正常的平穩的階段.新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
\\( 一\\) 文獻匯編類.1.《鄧小平軍事文集》\\( 三卷本\\) .經中共中央、中央軍委批準,由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和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聯合編輯,軍事科學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于 2004 年出版.其中的第三卷,收入鄧小平在 1975 年 1 月 14 日至 1990 年 9 月 15 日間關于國防和軍隊建設的軍事文獻 101 篇,集中反映了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的基本內容.《鄧小平軍事文集》中不少軍事文獻,為第一次公開發表,對深化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研究具有重要的文獻價值.2.《鄧小平年譜\\( 1975-1997\\) 》.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輯,中央文獻出版社于 2004 年出版.這是一部記載新時期鄧小平的生平、思想和業績的編年體著作.有關國防和軍隊建設的內容,均以大量文獻檔案資料為依據,翔實準確地記述了鄧小平在新時期主持軍隊整頓工作、領導軍隊撥亂反正、推進軍隊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中發揮的決策作用,反映了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的基本內容及其形成、發展和完善的歷史過程,同樣為深化相關研究提供了重要歷史資料.3.《鄧小平思想年編\\( 1975-1997\\) 》.中央文獻研究室編輯,中央文獻出版社于 2011 年出版.該著作按時間順序,以鄧小平在這一時期的每一重要思想觀點的形成、發展為內容,分別編成條目,全書共1036 個條目.首條目為 1975 年 1 月 5 日,中共中央發出 1975 年第一號文件,任命鄧小平為中央軍委副主席兼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 末條目為 1997 年 9 月 12 日至 18 日,中共十五大確立鄧小平理論為黨的指導思想.該書全面系統地反映了鄧小平理論的豐富內容及其形成、發展和完善的歷史過程,是研究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的形成、發展的重要文獻資料.
除上述著作外,2004 年以來出版的一些重要軍事人物文集、傳記、年譜、回憶錄,如《張震回憶錄》\\( 下\\) \\( 解放軍出版社 2003 年版\\) 、《葉劍英年譜》\\( 下\\) \\( 中央文獻出版社 2007 年版\\) 、《劉華清回憶錄》\\( 解放軍出版社 2004 年版\\) 等,都涉及了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的有關內容.
\\( 二\\) 研究著作類.1. 壽曉松主編的《鄧小平軍事思想新論》\\( 軍事科學出版社 2007 年版\\) .該著作充分采用了《鄧小平軍事文集》中首次公開發表的鄧小平的軍事著作和作戰文電,并大量采用了未編入該文集中的一些新資料,對鄧小平在不同歷史時期的軍事思想進行了較完整、較系統的論述.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是其中的重頭部分.2.《中國軍事百科全書》\\( 第二版\\) 學科分冊《鄧小平軍事思想》\\( 壽曉松主編,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2007 年版\\) .該分冊在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這一部分,按照軍隊和國防建設指導思想的戰略性轉變、建設鞏固國防、軍隊要服從整個國家建設大局、堅持現代條件下的人民戰爭、建設強大的現代化正規化的革命軍隊、發展中國軍事科學等板塊,共設 92 個條目,較全面地反映了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的理論體系和基本內容.3. 劉繼賢主編的《鄧小平軍事思想教程》\\( 第二版\\) \\( 軍事科學出版社 2013 年版\\) .該書中的"鄧小平軍事思想",即指"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教程共分 7 講,同第一版相比,第二版在整體結構、思想體系、重要觀點和文字表述等方面都作了較大的調整和修改,特別是其思想體系由原來的現代戰爭、軍事戰略、國防建設、軍隊建設等 4 個組成部分,調整為現代戰爭、戰略轉變、國防發展、質量建設、整頓改革等 5 個組成部分.4. 劉源主編的《改革開放三十年黨的軍事指導理論》\\( 軍事科學出版社 2008 年版\\) .該著作提出,鄧小平在改革開放新的歷史條件下繼承和發展了毛澤東軍事思想,對當代戰爭與和平等問題作出了新的重要判斷,提出了一系列國防和軍隊建設的理論、方針和原則,揭示了新時期國防和軍隊建設的主要矛盾和基本規律,實現了國防和軍隊建設指導思想的戰略性轉變.因此,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既是改革開放 30 年黨的軍事指導理論的一個重要內容,也是其奠基之作.5. 壽曉松主編的《黨的創新軍事指導理論教程》\\( 軍事科學出版社 2014 年版\\) .該教程認為,"黨的軍事指導理論"作為中國共產黨在軍事領域重大理論成果的專用概念,主要是指中國共產黨在指導中國革命戰爭、國防和軍隊建設與軍事斗爭偉大實踐中所創造、發展的先進軍事理論,是以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為基礎,指導中國革命戰爭和國防與軍隊建設的科學理論體系,是黨的指導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科學理論體系在內容上主要包括兩大部分: 一是毛澤東軍事思想; 二是黨的創新軍事指導理論,具體地說,至目前為止,主要包括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江澤民國防和軍隊建設思想、胡錦濤國防和軍隊建設思想和習近平關于國防和軍隊建設的重要論述.因此,"黨的軍事指導理論"反映的是中國共產黨在不同歷史時期和階段對中國革命戰爭和國防與軍隊建設基本規律的科學認識.6. 筆者所著的《軍事家鄧小平》\\( 下卷\\) \\( 中國青年出版社 2004 年版\\) .其中的第 17、18、19、20 章,運用大量的文獻檔案資料,翔實準確地敘述了鄧小平從 1975 年 1 月 5 日出任中央軍委副主席兼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到1981 年 6 月 28 日當選為中央軍委主席,直至 1989 年 11 月 7 日辭去中央軍委主席職務期間的軍事實踐和軍事理論新貢獻.這些新的理論貢獻主要體現在: \\( 1\\) 對戰爭與和平問題的新認識; \\( 2\\)正確認識和處理軍隊建設與經濟建設之間的關系,提出軍隊建設要服從服務于國家經濟建設大局的思想; \\( 3\\) 強調軍隊建設要以現代化為中心的思想; \\( 4\\) 提出要研究現代條件下人民戰爭的思想.7. 周文、任振杰主編的《鄧小平軍事理論與當代中國軍人》\\(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2004 年版\\) .該著作從戰爭與和平理論、軍事戰略理論、國防現代化建設理論、軍隊現代化建設理論等方面對鄧小平軍事理論進行了論述.在此基礎上,提出當代中國軍隊必須堅持以鄧小平軍事理論為指導,為開創中國國防和軍隊建設新局面而奮斗.
\\( 三\\) 學術論文類.近十年間,有關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的論文在學術期刊上發表的極少,主要收納在兩部論文集中.一是《回憶軍事家鄧小平》\\( 解放軍出版社 2005 年版\\) .這是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國人民解放軍檔案館為紀念鄧小平誕辰 100 周年,征集軍隊有關領導同志如劉華清、張震、遲浩田、洪學智、丁衡高、張廷發、陳錫聯等人撰寫的文章,匯編而成的論文集.二是《鄧小平百年紀念---全國鄧小平生平和思想研討會論文集》\\( 中央文獻出版社 2005 年版\\) .這些論文從不同的角度和方面,對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進行了研究和探討.
二、研究的新進展
從上述研究的新成果可以看出,2004 年以來,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的研究,不僅在研究的內容上有新的拓展,而且在研究的深度上也有新的進展.
\\( 一\\) 研究內容的新拓展.拓展的新內容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 關于鄧小平新時期海、空軍現代化建設思想的研究.研究者認為,在建設一支什么樣的海軍的問題上,鄧小平明確提出,新時期人民海軍必須以"精干""頂用""具有現代戰斗能力"為建設與發展的總目標和總任務."精干",指的是海軍的建設規模要精,要在保證一定數量規模的基礎上提高質量,真正做到人員精干、機構精干、武器裝備精良."頂用",指的是海軍建設的質量標準,要能夠與現代技術特別是信息化條件下海上作戰的需要相適應,具有應付現代海上局部戰爭的能力."精干""頂用"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使海軍戰斗力得到大幅度提高,使人民海軍具有現代戰斗能力.鄧小平還提出了新時期人民海軍建設的戰略構想.在規定人民海軍戰略防御性質的基礎上,對人民海軍的戰略防御范圍作出了新的界定,即"近海作戰",從而指明了人民海軍的戰略使命、戰略任務、作戰性質、作戰范圍和建設方向,使海軍建設與發展有了根本的戰略指導.關于鄧小平新時期空軍現代化建設的思想,研究者認為,鄧小平一是提出了現代戰爭要取得制空權的思想,認為將來打仗,沒有制空權是不行的; 二是提出了"今后作戰,空軍第一"的思想,強調了空軍在未來作戰中的重要地位; 三是提出了"今后重點放在發展空軍"的思想,這些思想的提出為人民空軍現代化建設指明了方向.2. 關于鄧小平與百萬大裁軍的研究.研究者認為,20 世紀 80 年代中期所進行的百萬大裁軍,是鄧小平科學把握國際國內形勢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大裁軍以正確分析和判斷國際局勢的發展趨勢為科學依據,是服從和服務于國家經濟建設大局的戰略行動,也是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的迫切要求,對新時期軍隊現代化建設產生了重大的影響.3. 關于華北軍事演習與確立新時期軍隊建設總目標的研究.1981 年 9 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我國華北某地舉行了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軍事演習.研究者認為,這是鄧小平出任中央軍委主席后抓的第一件大事.他在親自謀劃、領導和指揮演習的過程中,全面總結我軍建設的歷史經驗,深入思考新的歷史條件下我軍擔負的基本任務以及建設一支什么樣的軍隊、怎樣建設軍隊等重大戰略問題,第一次明確提出"必須把我軍建設成為一支強大的現代化正規化的革命軍隊"的總目標.可以說,這次大演習是新時期我軍建設總目標重新確立的偉大實踐的發端.4. 關于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與黨的軍事指導理論關系的研究.學術界以往對這一問題研究較少,近十年來則有所突破.有研究者認為,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與黨的軍事指導理論之間是個別與一般的關系,是黨的軍事指導理論的一個重要內容和新時期黨的軍事指導理論的新的理論成果,它與江澤民國防和軍隊建設思想、胡錦濤國防和軍隊建設思想以及習近平關于國防和軍隊建設的重要論述一起,創新和發展了黨的軍事指導理論.②
由此可見,近十年來,關于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內容的研究,不是停留在其內容包含幾個部分等一般性闡述上,而是研究內容的范圍有了新的拓展.
\\( 二\\) 研究深度的新進展.1. 關于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的概念.2004 年以前,對用什么概念準確概括反映改革開放后鄧小平國防和軍隊建設思想以及對現代戰爭的認識,研究者曾有不同的看法,但隨著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編撰的《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學習綱要》于1997 年出版發行,以及黨和軍隊領導人對"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這一概念的使用,學術界的認識趨于統一.不過在近十年中,還是有不少研究者對這個問題提出了不同看法.有學者主張用"鄧小平軍事思想"這一概念來概括和反映改革開放后鄧小平國防和軍隊建設的思想以及對現代戰爭的認識.其理由,一是鄧小平新時期關于軍事問題的論述是鄧小平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鄧小平關于經濟、政治、科技、文化、外交、黨建等思想,已分別使用"鄧小平經濟思想""鄧小平政治思想""鄧小平科技思想""鄧小平文化思想""鄧小平外交思想"等概念,鄧小平關于軍事方面的思想,也應用"鄧小平軍事思想"這一概念; 二是新時期鄧小平關于軍事問題的論述是一個內容極其豐富的思想體系,軍隊建設是其主體內容,但這一思想體系還包括現代戰爭、戰略轉變、國防發展、整頓改革等內容,"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這一概念涵蓋不了這些內容,只有用"鄧小平軍事思想"這一概念才能完整反映這一思想體系的全部內容.③另有學者主張使用"鄧小平軍事理論"的概念,認為鄧小平軍事理論是以鄧小平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關于新的歷史條件下國防和軍隊建設實踐經驗的科學總結和理論概括.④還有學者進一步指出,鄧小平軍事思想在內容上應包括兩大部分,即鄧小平革命戰爭時期的軍事思想和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因此,不能把鄧小平軍事思想或鄧小平軍事理論僅僅看成是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⑤從目前看,用"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這一概念來概括和反映鄧小平新時期關于國防和軍隊建設一系列重要論述,已經普遍得到大家的認可.它同"鄧小平軍事思想"這一概念還是有區別的,是鄧小平軍事思想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黨的十八大報告中,已經明確把"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和毛澤東軍事思想、江澤民國防和軍隊建設思想、黨關于新形勢下國防和軍隊建設思想一起,作為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的指導思想.2. 關于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的內容.以往對這方面的研究就有不同看法,《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學習綱要》把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的內容概括為 11 個方面①: \\( 1\\) 軍隊和國防建設指導思想實行戰略性轉變; \\( 2\\) 軍隊要服從整個國家建設大局; \\( 3\\) 軍隊要擔當起維護國家主權和安全的歷史責任; \\( 4\\) 實行積極防御的軍事戰略方針; \\( 5\\) 建設一支強大的現代化正規化的革命軍隊; \\( 6\\) 始終不渝地堅持人民軍隊的性質; \\( 7\\) 中心是解決現代化的問題; \\( 8\\) 提高軍隊建設的正規化水平; \\( 9\\) 要把教育訓練提高到戰略地位; \\( 10\\) 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的精兵之路; \\( 11\\) 軍隊和國防建設是全黨和全國人民的事業.也有學者認為,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主要包括: 關于戰爭與和平思想; 關于國防建設思想; 關于軍隊建設思想;關于現代條件下人民戰爭思想; 關于軍事戰略思想.②對比起來,前者顯得過于零碎,概括不夠; 后者又顯得概括太過,有點一般化.近十年來,對這一問題有了新的分析和概括.如壽曉松主編的《黨的創新軍事指導理論教程》,把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概括為 8 個方面的內容: 第一,對世界戰爭與和平的新認識; 第二,實現國防和軍隊建設指導思想戰略性轉變; 第三,堅持積極防御的軍事戰略方針; 第四,軍隊不改革就沒有出路; 第五,人民軍隊要做到政治上永遠合格; 第六,以現代化為中心建設軍隊; 第七,提高軍隊正規化水平; 第八,要把教育訓練提高到戰略地位.③這一新概括較符合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的實際,更為科學和全面.3. 關于鄧小平對我軍性質的新概括.研究者認為,革命戰爭時期,黨中央、毛澤東對我軍性質先后作過不同的具體表述,其基本精神歸結到一點,就是申明我軍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軍隊.新中國成立后,我軍成為社會主義中國的國防軍.鄧小平對我軍性質作了新的概括,提出"我確信,我們的軍隊能夠始終不渝地堅持自己的性質.這個性質是,黨的軍隊,人民的軍隊,社會主義國家的軍隊."④鄧小平把"黨的軍隊""人民的軍隊""社會主義國家的軍隊"一并融入我軍性質范疇,是對我軍性質的一個創造.⑤4. 關于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的歷史地位和作用.研究者從實踐價值和理論價值兩個層面上對此進行了研究.在實踐價值層面上,認為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開創了新時期中國國防和軍隊建設的發展道路,揭示了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國國防和軍隊建設的基本特點和規律,開創了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⑥在理論價值層面上,認為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標志著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中國化實現第二次歷史性飛躍的開始.⑦它對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的重大發展主要表現在三大方面: 提出了戰爭與和平問題的新論斷,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戰爭理論; 提出了國防建設指導思想的戰略性轉變,發展了社會主義國防建設理論; 提出了以現代化為中心的建軍思想,發展了人民戰爭理論.⑧這些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研究向深入發展.
三、深化研究的幾點思考
2004 年以來,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研究雖然取得了一些新的成果和新的進展,但還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現為: 一是缺乏持續性.2004 年前后,為紀念鄧小平誕辰 100 周年,出現了一個研究高潮,但其后的研究顯得相對低落,新的研究成果不多.二是濃重的宣傳性.從研究成果來看,一般性的宣傳較多,而研究性的則較少,宣傳性文章壓倒了學術性文章.三是深度不夠.大多數研究成果只是對鄧小平的有關論述進行梳理、歸納、論證和闡述,而沒有進行深層次的研究.
為進一步推動研究,筆者認為:
\\( 一\\) 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研究視野.研究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既要堅持正確的政治立場,又要敢于解放思想,開拓研究視野,對一些問題作新的思考.例如,對鄧小平提出的"軍隊要忍耐"的思想,我們要在充分肯定其時代價值的同時,也要研究其對新時期國防和軍隊建設帶來的一些消極影響,從而予以準確的評價和定位.
\\( 二\\) 進一步拓寬研究的內容.要在發掘新的歷史資料和檔案文獻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寬研究的新內容.如對鄧小平新時期解決海洋爭端的戰略思想、鄧小平新時期對戰爭形態的認識、鄧小平新時期武器裝備建設思想等方面進一步開展研究.
\\( 三\\) 進一步深化研究,突出研究的學術性.其一,進行深層次研究,體現學術性.對一些問題的研究不能僅僅停留在對鄧小平的有關論述進行一般性梳理、歸納、論證和闡述上,而應進行深入的研究,增強其學術性,避免單純的宣傳性.如對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的歷史地位和現實價值、鄧小平在新時期國防和軍隊建設重大戰略決策中的重要作用、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的特色、鄧小平與中國特色精兵之路、鄧小平新時期軍隊改革思想等問題,都應該進一步深化研究.其二,在注重宏觀研究的同時,對鄧小平的一些思想觀點要進行細化研究.2004 年以來,從宏觀上研究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取得了不少成果,但對有關思想觀點的細化研究卻顯得不夠.例如,鄧小平提出的海軍要"精干""頂用"、"空軍第一"、"軍隊要忍耐"、軍隊不改革就沒有出路、軍隊精簡重點是總部領導機關、打人民戰爭不是不要軍隊現代化等等,對于這些思想觀點都應該結合現實進行細化研究.只有對鄧小平在新時期提出的一個個思想觀點進行細化研究,真正搞清楚了,才能更好地從宏觀上研究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因此,在注重宏觀研究的同時,必須重視對一些思想觀點的細化研究,才能真正進一步推動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研究的不斷深化.
習近平指出: "全軍要認真學習黨的軍事指導理論,深刻領會其科學內涵、精神實質、基本要求,用以指導軍隊建設和軍事斗爭準備,不斷開拓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和當代中國軍事實踐發展新境界."①隨著當代中國軍事實踐的新發展,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研究也必將不斷深入發展,并取得新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