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葉挺獨立團的前世與今生
廣州是大革命的重要策源地,身兼中共廣東區委重要領導職位的周恩來,在平定楊希閔、劉震寰的叛亂后,從東征陳炯明、南伐鄧本殷等一系列革命戰爭中,深刻地認識到了武裝斗爭在革命中的重要性,并從改組建國陸海軍大元帥府的鐵甲車隊中,萌生了組建由中共直接領導的正規軍隊的想法。1924 年 11 月,由畢業于黃埔軍校的徐成章擔任鐵甲車隊的隊長,周士第擔任副隊長,趙自選擔任軍事教官,以及來自部隊的廖乾吾擔任黨代表,從而完成了對鐵甲車隊的重新改組。1925 年夏,隨著革命形勢的發展,周恩來考慮到國共合作關系的緊張局面,又不得不在統一戰線的旗幟下,尋求國民黨的支持與同意。為此,周恩來會同國民政府主席兼黃埔軍校黨代表的汪精衛及其他人員商討,最終取得國民黨的認可后,便開始著手組建獨立團相關事宜。
旅蘇深造歸來的葉挺受到了中共廣東區委的關注,并于 1925年 9 月,周恩來將籌建由共產黨直接領導的革命武裝的計劃告知葉挺,葉挺對于黨所托付的光榮使命,表示衷心的擁護和響應。與此同時,對于獨立團的建軍及選址,考慮到多方因素,最終確定將獨立團建在國民革命軍第 4 軍,而選定肇慶作為獨立團的所在地,緣于第 4 軍的后勤部在肇慶。同時,肇慶作為兩廣水陸交通的要塞,其有利的區位優勢,能夠有效支援西江農民的革命運動。鑒于此,周恩來經過一番策劃和組織后,在鐵甲車隊 100 多人的基礎上,通過抽調一部分黃埔軍校的同志,又從川軍等部隊組織選調一些干部,以及從兩廣、兩湖招募的一些士兵,并于 1925 年 11 月 21 日國民革命軍第 4 軍獨立旅擴編之際,由葉挺任團長的國民革命軍第 4 軍第 12師第 34 團即葉挺獨立團在肇慶成立,從而開啟了國民革命軍第 4軍“鐵軍”的序幕。
二、周恩來建軍思想的主要內容
在長期的國內革命戰爭中,周恩來從組建中國第一支革命軍隊開始,就將馬克思主義的革命理論應用到軍隊建設上來。1925 年 6月,周恩來發表《國民革命軍及軍事政治工作》演講,對中國革命軍隊的本質與使命進行了闡述,并提出了革命軍隊與黨的關系,從而奠定了我黨創建人民軍隊的思想基礎。
1.從隊伍建設上必須擁有過硬的政治素養。政治工作是軍隊工作的核心,也是確保軍隊戰斗力的關鍵,周恩來從獨立團的人員隊伍組成上,精心選派干部,并將思想覺悟和軍事素養作為獨立團領導干部的首要條件。在對獨立團擴編改組過程中,以鐵甲車隊為骨干,均以提級來任用,副隊長周士第提升為一營營長,一排排長莫奇標擔任一連連長,二排排長李海濤擔任八連連長,三排排長高超擔任三連連長,其余各班班長、隊員也相應給予提級任用。同時,周恩來還從黃埔軍校抽調董仲明擔任團參謀,吳兆生擔任二連連長,盧德銘擔任四連連長,袁也烈擔任六連連長,練國梁擔任機槍連連長,蔡晴川擔任監視隊隊長……在獨立團骨干干部的任用上,周恩來始終堅持政治素養第一的原則,如獨立團一營營長曹淵,二營營長許繼慎等,都是政治合格、能征善戰,斗爭經驗豐富的堅強力量,為葉挺獨立團實現武裝斗爭的勝利打下了堅實的人才基礎。
2.確立黨在葉挺獨立團的絕對領導地位。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是實現軍隊政治任務的根本要求,從獨立團的建立伊始,中共廣東區委和周恩來為了實現黨對革命武裝的直接領導,首次在獨立團建立中共黨支部,并形成以吳季嚴為書記,葉挺、董仲明、周士第為干事的干事會,統轄團部、各營、各直屬分隊的黨組工作。在獨立團黨支部工作會議中,采取民主集中制原則,對于獨立團內的重大問題必須進行討論,并報中共廣東區委審批。由此,獨立團的組織關系實現了中共廣東區委的直接領導,而時任中共廣東區委軍事部長的周恩來,其建軍思想得到了有力的貫徹和實踐,作為軍隊中建立中共支部的決策,不僅是我黨建軍史上的第一次,也為毛澤東同志提出的“支部建在連上”的建軍思想作出了有效嘗試和科學總結。
3.注重政治工作與軍事工作的統一。周恩來以辯證唯物主義工作方法,將獨立團的政治工作與軍事任務統一起來,有效地解決了我軍建設上的相關難題。軍隊戰斗力是武裝斗爭的基礎,在周恩來的指示下,對獨立團在葉挺團長的帶領下,始終堅持嚴格的軍事訓練與政治學習,并將“四操三講”貫徹到日常工作中去,跑步、操練,以及政治課的學習,使得獨立團的紀律更加嚴明,強硬的軍事本領,鑄造了獨立團“鐵軍”的作風,更是對周恩來所強調的“政治建軍”建軍思想的有效實踐。通過對舊軍隊思想作風的糾正,一系列反貪污、反打罵士兵、反報假籍貫姓名的“三反”工作的開展,大大提高了獨立團官兵的政治覺悟,使官兵們認識到獨立團作為一支新型革命軍隊,政治訓練與軍事訓練同等重要。
4.堅持為人民服務的革命宗旨。周恩來一再強調“軍隊是人民的子弟兵”,正是在人民的支持和擁護下,軍隊建設才能取得堅強的群眾基礎。葉挺獨立團出師北伐時,周恩來在廣州葉家祠召開黨員干部會議,并就黨與人民群眾之間的關系進行了闡述,強調對人民群眾的組織,加強對獨立團政治領導,注重團結,統一戰線,作戰中要有犧牲精神,爭做先鋒。在周恩來軍事思想的指導下,葉挺獨立團英勇善戰,安仁、攸縣之役,實現了我軍以少勝多的勝利。之后在破平江、占賀勝、圍武昌等戰役中,葉挺獨立團殺出了軍威,發揚了義無反顧、視死如歸的革命氣概,流傳在武漢民眾中的“古有抬棺出陣的故事,今有留書攻城的壯舉”。葉挺獨立團在北伐戰場上,用鮮血和生命鑄成的“鐵軍”精神,不僅對國民革命軍帶來了重大影響,也為人民軍隊的建立與發展帶來了深遠意義,周恩來建軍思想所昭示的歷史價值是無法磨滅的。
三、周恩來建軍思想對葉挺獨立團的歷史作用
葉挺獨立團作為黨領導下的人民軍隊的雛形,周恩來建軍思想的指導,不僅為葉挺獨立團贏得了“鐵軍”的榮譽稱號,更是周恩來早期建軍思想走向成熟的明證,因此,從葉挺獨立團的壯大到人民軍隊軍事思想的形成,都具有重要的歷史作用和價值。
1.中共葉挺獨立團支部的建立為毛澤東“支部建在連上”建軍思想提供了借鑒。周恩來親自組建的國民革命軍第 4 軍葉挺獨立團,從建團伊始就建立了中共葉挺獨立團支部,作為在正規軍隊系統中最早的黨組織,最初是以半秘密的形式來組織黨的活動,并通過獨立團黨組織來實現對內部的有效領導,從而從政治上保持黨的凝聚力,真正貫徹好“黨指揮槍”的戰略任務。葉挺獨立團中共支部的成立,為毛澤東同志的“支部建在連上”軍事思想提供了借鑒,正如毛澤東所言“:紅軍所以艱難奮戰而不潰散, ‘支部建在連上’是一個重要原因?!?br>2. 葉挺獨立團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為探索民主集中制的政治體制提供了借鑒。中共葉挺獨立團黨支部從建立伊始,就受到周恩來的特別指示,要從思想政治學習、軍事能力訓練中,來確保葉挺獨立團的戰斗力和革命精神。由于地域環境、知識文化的差異性,獨立團官兵的思想作風也參差不齊,有的干部打罵士兵,有的干部有貪污行為,有的士兵為蒙混官餉謊報籍貫等,區委領導和周恩來針對獨立團的思想實際,將“思想統一才能確保行動統一,才能確保政治統一,才能確保戰斗力”作為首要任務來抓。為此,周恩來提出政治建軍思想為指導,從新兵的招募到日常訓練,以及干部的管理到提拔,在獨立團黨員干部會上開展反貪污、反打罵、反報假教育,對于破壞紀律的典型官兵,給予嚴肅處理。同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通過開展耐心細致的說服教育,對獨立團的革命使命進行明確,并從執行黨委的指示中,發揚民主作風,群策群力,提高了獨立團官兵的思想覺悟,實現官兵關系的融洽,為探索民主集中制的政治體制提供了歷史借鑒。
3.葉挺獨立團開展“堅決服從黨的指揮”,為確保黨在軍隊里的領導地位提供了人事保障。歷來的軍隊都是以服從為天職,在以葉挺為團長的獨立團,同樣擁有像曹淵、周士第、楊寧、胡煥文等一大批擁護共產主義的堅定分子,他們在周恩來軍事思想的影響下,確保了黨在獨立團中的核心領導地位,也為獨立團貫徹“黨指揮槍”的號召提供了人事保障。作為旅蘇學成歸來的葉挺,按照蘇聯紅軍的模式來推行軍政訓練,以身作則,服從黨的領導,在黨的指揮下,積極帶領獨立團完成了北伐戰爭的歷史使命。正因為在葉挺軍政兼抓的領導下,才為第 4 軍贏得了“鐵甲”的稱譽,也成就了葉挺蜚聲海外的“北伐名將”稱號。正如蕭克所言“在軍隊中,通常政治人員講政治,而葉挺卻以軍事指揮官的身份來組織政治活動,從而為我黨軍事工作開了個好頭”。
綜上所述,以葉挺獨立團為骨干擴編的人民軍隊,逐漸成為我軍建設的重要來源之一。葉挺獨立團以優良的戰斗作風和革命傳統,對于創建紅軍、八路軍、新四軍以及解放軍都產生了深遠影響。周恩來建軍思想在葉挺獨立團的發展演變中,不僅為武裝奪取民主革命的勝利創造了條件,也為我黨建軍事業的發展作出了貢獻。
參考文獻
[1]魏鑒賢.周恩來關心葉挺獨立團建設[A].葉挺獨立團史料[C].廣東人民出版社,1991.
[2]周恩來.周恩來選集(上卷)[C].人民出版社,1980.
[3]毛澤東.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G].毛澤東選集.人民出版社,1966.
[4]盧權,禤倩紅.葉挺傳[M].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