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刊網,職稱文章發表、期刊投稿權威機構

投稿咨詢

投稿在線咨詢

專著咨詢

合著&獨著&編委

編輯在線咨詢

專利咨詢

專利申請&轉讓

編輯在線咨詢

軟著版權

軟著版權

編輯在線咨詢

在線溝通

論文&專著&專利

編輯在線咨詢

微信聊

微信掃一掃

首頁 > 其他論文 > > 唐朝李靖的知情、誤敵和慎間思想
唐朝李靖的知情、誤敵和慎間思想
>2023-10-29 09:00:00



《唐太宗李衛公問對》(以下簡稱《李衛公問對》)蘊涵著極為豐富的軍事情報思想,其中最為核心內容就是“知情”“誤敵”及“慎間”。軍事情報的作用首先在于認知,了解情況是其基本內容和功能,更高的層次就是誤導敵人,即充分利用假情報等具體手段,從戰略戰術上對敵方進行欺詐,以達到以假亂真、混淆對方視聽、影響其判斷與決策,最終取得戰爭勝利的目的。此外,人力情報,即用間,在古代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李衛公問對》能指出其運用風險,態度非??陀^務實。

一、知情

“知彼知己,知天知地”,是孫子軍事情報理論的集中概括?!独钚l公問對》對此進行了深入闡述,并提出了獨到見解,可謂是進行了進一步的繼承與發揚。知情,即熟悉或了解各方相關情況,這種需要掌握的情況包括知彼、知己及知他,敵情、我情及他情三個方面的內容,不可偏廢。相比較而言,孫子的情報觀是涵蓋彼與己、天與地的大情報觀,而唐太宗、李靖二人的討論實際上是對孫子“知彼知己”情報思想的繼承發展與創新。
《李衛公問對》指出,“知彼知己”的關鍵是詳細審察“敵之心、敵之氣”與“己之心、己之氣”?!爸酥?,兵之大要”,只有做到“知彼知己”,才能知敵之虛實,從而決定攻守,“知彼知己”不能割裂開來,二者是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的兩個方面,“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敗”(《孫子兵法·謀攻篇》)?!独钚l公問對》在論攻守時指出:“夫攻者,不止攻其城擊其陳而已,必有攻其心之術焉;守者,不止完其壁堅其陳而已,必也守吾氣而有待焉。大而言之,為君之道;小而言之,為將之法。夫攻其心者,所謂知彼者也;守吾氣者,所謂知己者也”。固然,攻與守是對立統一的,而知彼與知己也是相輔相成的,既對立又統一于一體。

(一)“知己”

古代的情報基本上是軍事情報,主要是為了服務戰爭,每場戰爭的勝負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情報的影響,而“知己”是其中的第一個環節?!独钚l公問對》對“知己”的內容進行了較為深入的闡述。由于對話人一為君王,一為大將,故《李衛公問對》中多論及己方將帥,討論的目的在于教授諸將,提高其軍事素養,這必然建立在對將帥的充分了解基礎上,舍此就無法做到對癥下藥。
己方軍隊是“知己”的重中之重?!安鞌持畾馀c己之氣孰治,然后我可得而知焉”,“故用兵之法,必先察吾士眾,激吾勝氣,乃可以擊敵焉。吳起‘四機’,以氣機為上,無他道也,能使人人自斗,則其銳莫當?!笔紫?,要熟悉掌握己方軍隊的戰斗力情況,還要對戰場環境和敵人進行深入的了解,才能決定軍隊的進退攻守,設法制敵。其次,應知道己方虛實、兵力部署、優劣所在,才能對己方戰斗力有深入把握,從而游刃有余地運用,因敵制勝。
人是戰爭的關鍵因素,對于軍事情報而言也不例外。要熟悉了解己方將帥的情況,主要是知其忠義與否、才干如何、弱點何在。古代的軍事斗爭中,將帥是軍隊的靈魂,是戰爭勝負和軍隊命運的主宰者,雖然“諸葛亮言:‘有制之兵,無能之將,不可敗也’”,但那是“武侯有所激云爾”,節制之兵難以訓練,一般情況下庸將必敗。相比之下,李積、道宗善于用兵,“阿史那社爾及執失思力、契芯何力,此皆蕃臣之知兵者也”,薛萬徹就只能歸入庸將之列了。
將帥的弱點之所以成為知的重要對象,是因為這些弱點可能直接導致作戰失敗、軍隊覆滅,“今諸將之中,但能言避實擊虛,及其臨敵,則鮮識虛實者”,“諸將多不知以奇為正,且安識虛是實,實是虛哉”,知道他們的薄弱之處,就有可能避免進一步的失敗,可能通過教授兵法來提高諸將的才能,彌補其不足,“先教之以奇正相變之術,然后語之以虛實之形可也”。
太宗指出,“今諸將之中,但能言避實擊虛,及其臨敵,則鮮識虛實者,蓋不能致人,而反為敵所致故也。如何?卿悉為諸將言其要?!崩罹富卮鹫f:
“先教之以奇正相變之術,然后語之以虛實之形可也。諸將多不知以奇為正,且安識虛是實,實是虛哉?”這是二人對當時將帥軍事才能的普遍看法和一般了解。對于某些功高位尊的將帥和大臣,則有具體而貼切的分析,如談到具體的人事任命時,太宗說:“近契丹、奚皆內屬,置松漠、樂二都督,統于安北都護。朕用薛萬徹,如何?”李靖回答:“萬徹不如阿史那社爾及執失思力、契芯何力,此皆蕃臣之知兵者也。因常與言松漠、饒樂山川道路、蕃情逆順,遠至于西域部落十數種,歷歷可信。臣教之以陳法,無不點頭服義。望陛下任之勿疑。若萬徹,則勇而無謀,難以獨任?!睂ι贁得褡鍖浀牧私舛歼_到這種地步,更不用說心腹之人了。書中對李積、長孫無忌、薛萬徹、李道宗進行了橫向比較,當太宗問:“當今將帥,惟李積、道宗、薛萬徹,除道宗以親屬外,孰堪大用?”時,李靖回答說:“陛下嘗言積、道宗用兵,不大勝亦不大敗,節制之兵也;或大勝或大敗者,幸而成功者也。故孫武云:‘善戰者,立于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敗也?!澲圃谖以茽??!?br>太宗提出李積雖然“能兵法,久可用否?然非朕控御,則不可用,他日太子治若何用之?”對此,李靖的對策是“為陛下計,莫若黜責,令太子復用之,則必感恩圖報,于理何損乎?”而正是由于覺得李積善于用兵,李靖才盡傳其書于他。對于長孫無忌則稱其“外貌下士,內實嫉賢”,并引“尉遲敬德面折其短,遂引退焉,侯君集恨其忘舊,因以犯逆,皆無忌致其然也”,來證明所言不虛。

(二)“知彼”

“知彼”,就是要了解掌握敵方或對方的相關情況,包括軍事實力、作戰技法、將帥情況等?!独钚l公問對》對此進行了一些具體論述,闡述深刻。
一是要了解彼方的統帥與將領?!疤街w蘇文自恃知兵,謂中國無能討,故違命”,對于遠在數千里之外的高麗主將有所了解。在古代技術水平低下、戰爭狀態原始的情況下,將帥的地位作用極其重要,知兵之將乃“生民之司命,國家安危之主”,戰爭的勝負往往取決于將帥才能的高下,因而主將的賢愚、好惡、思維方式及至于生活習慣都成了極其有價值的情報。對此,孫子總結為:“故將有五危:必死,可殺也;必生,可虜也;忿速,可侮也;廉潔,可辱也;愛民,可煩也。凡此五者,將之過也,用兵之災也。覆軍殺將,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保ā秾O子兵法·九變篇》)。
二是要了解敵軍的部署、士氣、虛實等具體戰役戰術層面的情況。在具體的方法上,強調通過佯動試探、火力偵察、仔細觀察、間諜線人等手段獲取情報,即所謂“策之而知得失之計,作之而知動靜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處”。
相對于破敵而言,“知彼”較之于“知己”而言更重要一些。因為只有“知彼”才能把握敵人的虛實強弱,從而避實就虛,取得作戰的勝利;但若要保全自己,就必須能夠“知己”,如此,雖然未必能克敵制勝,也足以避免一敗涂地。太宗對此深有體會,“朕嘗臨陣,先料敵之心與己之心孰審,然后彼可得而知焉;察敵之氣與己之氣孰治,然后我可得而知焉。
是以知彼知己,兵家大要。今之將臣,雖未知彼,茍能知己,則安有失利者哉!”而李靖又做了進一步的闡述:“孫武所謂‘先為不可勝’者,知己者也;‘以待敵之可勝’者,知彼者也。又曰:‘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妓鬼毑桓沂Т苏]?!奔粗灰龅街?,就足以立于不敗之地。

(三)“知他”

“知他”,即了解把握敵、我之外的其他因素,包括第三方力量,與影響到雙方實力對比或作戰進程與結局的因素等?!独钚l公問對》中對山川道路、風俗民情等方面的情況的闡述可以歸入此類的靜態情報中。如注意在與他人談話時了解情況,李靖“常與(阿史那社爾及執失思力、契苾何力)言松漠、饒樂山川道路,蕃情逆順,遠至于西域部落十數種”,一部分考慮就是為了了解民情動向,熟知地理條件、鄉土民情等情況有助于趨利避害、取長補短,從而有助于取得勝利,同時,必然可以了解到有關敵方政治、經濟、外交等方面情況,即相關的戰略情報,亦為基本情況———靜態情報。
對于動態方面的情況,實際上是要考慮敵、我之外的因素。比如,對攻、守的戰術方法因素的論述,《李衛公問對》認為:“守則不足,攻則有余’,便謂不足為弱,有余為強,蓋不悟攻守之法也?!庇终f:“‘不可勝者,守也;可勝者,攻也’。謂敵未可勝,則我且自守;待敵守勝,則攻之耳,非以強弱為辭也?!崩罹笍娬{的不是己方力量的“不足”和“有余”,而是認為攻守與“敵未可勝”和“敵可勝”的關系。也就是說,當“敵未可勝”時,即使我力量有余,也不應盲目進攻,而要防守;相反,如“敵可勝”,即使我方力量不足,也要進攻而不應防守。這就把攻守策略的實施取決于己方力量轉變為取決于是否有機可乘或成敗的概率。
此外,《李衛公問對》強調要因情變化、因勢利導,將帥要根據戰場上的情況,使敵“變主為客”,使己“變客為主”。當然,攻守中還要注意“心戰”,發動進攻時,不僅要“攻其城,擊其陣”,還要攻敵之心,瓦解士氣;軍隊堅守時,不僅要“完其壁,堅其陣”,還要保持旺盛的士氣,以穩軍心,確保嚴明的軍隊紀律與頑強的戰斗力。

二、誤敵

誤敵,實際上就是欺騙,欺騙的對象是敵方的情報系統和決策者。由于古代軍隊中鮮有專門的常設軍事情報機構,所以欺騙的直接對象有時就是敵人將帥,但主要的直接對象還是敵情報系統即耳目之人,只要蒙蔽了敵人的情報系統,堵塞、迷惑了敵人的耳目,就可以“乘其所之”,誤導對方,然后我方因利乘變、避實擊虛,奪取戰爭的勝利。
“千章萬句,不出乎‘多方以誤之’一句而已”,這是情報斗爭的關鍵,“大凡用兵,若敵人不誤,則我師安能克哉?譬如弈棋,兩敵均焉,一著或失,竟莫能救。是古今勝敗,率由一物而已,況多失者乎!”如果敵人受到欺騙并且依據錯誤判斷采取了錯誤行動,很難想象他還能取得最終的勝利?!独钚l公問對》主張利用一切客觀的欺騙機會,在潛在利益面前不可因小失大。太宗提到“人言卿以(唐)儉死間”時,“靖再拜曰:‘臣與儉比肩事主,料儉說必不能柔服。故臣因縱兵擊之,所以去大惡不顧小義也。人謂以儉為死間,非臣之心’”??梢?,《李衛公問對》認為突厥接納使者表示友好不過是權宜之計,欲斬草除根還有待軍事打擊,正好利用使者所造成的客觀友好假象出其不意地進攻。
孫子曰:“兵者,詭道也?!保ā秾O子兵法·計篇》)誤導敵方的具體手段多樣,即《李衛公問對》中所提到的奇正、虛實、示形等?!拔嶂?,使敵視以為奇;吾之奇,使敵視以為正,斯所謂‘形人’者歟?以奇為正,以正為奇,變化莫測,斯所謂‘無形’者歟?”以奇正手段的具體運用使敵人判斷失誤,就可以“乘其所之”,進一步使其作出錯誤判斷,我方即可“不失敵之敗”?!吧朴帽?,無不正,無不奇,使敵莫測。故正亦勝,奇亦勝?!比绻軌蜃龅阶寯橙瞬恢曳綄嵡?,從而使之處處防備,力量分散,也可以造成對己有利的態勢?!独钚l公問對》在推崇《孫子兵法》的基礎上繼承了“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的原則,太宗在論攻守時指出:“殊不知守之法,要在示敵以不足;攻之法,要在示敵以有余也。示敵不足,則敵必來攻,此是敵不知其所攻者也;示敵以有余,則敵必自守,此是敵不知其所守者也?!?br>在知彼知己的基礎上,奇正、虛實、示形相結合而靈活運用,即可達到“誤敵”的目的。欺騙或誤導敵方的方法多種多樣,部隊操練或戒備也可為誤敵所用?!皾h戍宜自為一法,蕃落宜自為一法,教習各異,勿使混同?;蛴隹苤?,則密敕主將,臨時變號易服,出奇擊之?!薄按怂^‘多方以誤之’之術也。蕃而示之漢,漢而示之蕃,彼不知蕃漢之別,則莫能測我攻守之計矣。善用兵者,先為不可測,則敵乘其所之也”??偠灾?,就是說無論用奇正戰法也好,隱真示假也好,要千方百計地首先做到自己“不可測”,己“不可測”則敵不得不防,在此基礎上如果能夠牽著敵人的鼻子走,當然更為理想?!岸喾揭哉`之”、“先為不可測”是軍事情報斗爭的關鍵,也是克敵制勝的法寶。
利用兵家詭道是使己不可測的另一重要手段,詭道即陰陽術數、天官時日等。如陣法之名基于“兵,詭道也”,故五行陣“強名五行焉,文之以術數相生相克之義”,“四獸之陣,又以商、羽、徵、角象之”,也是“詭道也”?!凹僦运墨F之名,及天、地、風、云之號,又加商金、羽水、徵火、角木之配,此皆兵家自古詭道。存之,則余詭不復增矣;廢之,則使貪使愚之術從何而施哉?”托之以陰陽術數,以使貪使愚,不可妄廢。這些做法可以增加己方的神秘感,減少透明度,一方面對己方保密,使下屬深信天時在己,借以使貪使愚,提高士氣,這在迷信盛行的古代是行之有效的,“田單為燕所圍,單命一人為神,拜而祠之。神言‘燕可破’,單于是以火牛出擊燕,大破之”就是一例。另一方面,又可以迷惑敵人,使敵難知我之虛實。后世戰爭中以代號來稱呼部隊、作戰行動等的做法與此相似。
此外,《李衛公問對》還把“示形”與奇正結合起來論述如何進行誤敵。所謂“示形”,就是將真實的目的、意圖、行為藏而不露,讓敵人看到的是假象,以達到欺騙敵人的目的。這一思想最早也是孫子提出來的?!独钚l公問對》則把“示形”與奇、正聯系起來,認為“示形”,就是用奇兵迷惑敵人,而不是用正兵。它說:“故形之者,以奇示敵,非吾正也;勝之者,以正擊敵,非吾奇也。此謂奇正相變?!蓖ㄟ^“示形”,也就是把奇兵變為正兵,把正兵變為奇兵,“變化莫測”,使敵人不知虛實,無法了解真實情況。另外,是把奇正同虛實聯系起來?!氨軐崜籼摗笔恰秾O子兵法》的一個重要思想?!独钚l公問對》也極其重視虛實問題,“孫武十三篇,無出虛實。夫用兵,識虛實之勢,則無不勝焉?!薄独钚l公問對》把虛實同奇正聯系起來,說:“奇正者,所以致之虛實也。敵實,則我必以正;敵虛,則我必以奇?!薄独钚l公問對》還把奇正與分合聯系起來,認為在兵力使用上,不能過分分散,也不可絕對集中,而應“有分有聚,各貴適宜”,“兵散,則以合為奇;合,則以散為奇”。

三、慎間

在中國古代,“用間”是最為常見的一種獲取軍事情報的手段?!独钚l公問對》對用間提出了獨到的見解,其在用間理論上的重要貢獻在于卓越的辯證認識。李靖沒有全盤否定用間,他不僅僅不輕視用間,還對諜報經營對象作出了有別于孫子的分類,比如“間其君、間其親、間其賢、間其能、間其助、間其鄰好、間其左右、間其縱橫者”等,并認為子貢、蘇秦、張儀等人,“皆憑此術成功”。能對用間作出如此歸納分類,這無疑是對孫子用間理論的發展,也表明李靖對用間頗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李衛公問對》認為對于用間要極為慎重,所以提出了“慎間”的主張。與《孫子兵法》強調用間并特意成篇論述不同,《李衛公問對》認為“用間最為下策”,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蛴瞄g以成功,或憑間以傾敗。若束發事君,當朝正色,忠以盡節,信以竭誠,雖有善間,安可用乎?”用間是一柄雙刃劍,使用不當會反受其害。用間有很大的局限性,間諜也不是萬能的,對于上下一心的敵人就難以奏效。但《李衛公問對》并非主張放棄用間,據《舊唐書·李靖列傳》載,在進攻突厥時李靖就“潛令間諜離其(頡利可汗)心腹,其所親康密蘇來降”,只是他在用間問題上較為謹慎,要求條件相對苛刻而已。
從歷代的諜報戰來看,慎重用間是出于確保己方戰略決策安全的考慮?!独钚l公問對》認為用間要有“善間”,間諜自身素質的優劣將直接影響用間的效果,不可不嚴格把關。在這一點上其實《李衛公問對》與《孫子兵法》的觀點略同,同樣要“賞莫厚于間,事莫密于間”。更為重要的是,客觀條件要求敵方內部必須人心渙散、上下離心才有隙可乘,秦人間趙、漢人離間項羽與范增之所以成功就是基于其內部互相猜忌,如果敵人上下一心就難以達到目的,雖有善間而不可用,“如曹公使蔣干說周瑜,及見瑜而終無一言,還謂曹曰:‘周瑜雅量高致,非言辭所能間也’”?!独钚l公問對》強調“非仁義不能使間”,用間非“纖人所為”,要想取得成功,必須建立在己方“仁義”的基礎之上,如果己非仁義而使間,不但成功與否寄托于僥幸,而且可能會適得其反,給對方以可乘之機,受到對方假情報的蒙蔽和欺騙。如此一來,本來作為己方耳目或者去欺騙敵人的間諜就會傳遞錯誤信息,導致己方誤入歧途,帶來嚴重后果。如果己方派出的間諜被敵方捕獲,并成功進行了策反,成為敵方的間諜,即“反間”,則對己方危害更大。
用間主要是采取秘密的手法獲取敵方的內部機密,為己方進行正確決策提供可靠的情報支撐。相對于用間而言,公開獲取情報的手段則相對要安全得多。對此,《李衛公問對》非常強調平時用公開手段來獲取主要是戰略方面的情報,注重搜集敵方人口、民俗、地理等方面的情況。此類情報的獲得,不是單靠間諜,而是要在平時通過探訪、交談等方法從百姓、官吏、商人、士兵等人口中得到。這種手段的好處在于不用冒太大的風險,相比之下公開手段不過是順便為之,有時甚至是舉手之勞,獲取的情報雖然機密性有所欠缺,但內容廣泛,經多方核實后準確程度也很高。此外,《李衛公問對》還主張利用常設情報機構來搜集情報、傳遞信息,在邊境上“自突厥至回紇部落,凡置驛六十六處,以通斥候”,“擇漢吏有熟蕃情者,散守堡障”。這些據點的設立、人員的配備,并非是為了作為守備力量,其主要目的還在于作為耳目,搜集各方面的情報,并向上傳遞,平時注意“蕃情逆順”,了解山川道路,一有什么風吹草動即刻報警,“或遇有警,則虞卒出焉”,調集大部隊奔赴戰場。由此可見,《李衛公問對》已經體現出邊防情報的意識,這種意識與當時邊防邊民的情報獲取手段,實際上是相輔相成的。

四、結語

通過對《李衛公問對》進行深度解析,其“知情”“誤敵”及“慎間”的軍事情報思想躍然紙上。關于前兩點,古代兵書多有論述,情報界也多有研究,而不同于《武經七書》其他六書的一點主要是在于慎于用間?!独钚l公問對》并不全盤否定用間,而是在于重視情報認知功能基礎上強調以公開手段搜集情報,在于利用一切客觀的情報欺騙機會,更強調以積極的情報斗爭欺騙、誤導敵人,這是它突破前人觀點、發展古代兵法的地方。此外,《李衛公問對》還蘊涵著一定的樸素唯物精神。在對待用間問題上,主張不廢陰陽術數,而是要加以合理利用,既看到了鬼神和陰陽術數的荒謬之處,又探究到其中內含情報欺騙謀略,這顯然是非??扇〉?。

參考文獻:
[1]儲道立,熊劍平.中國古代情報史論稿[M].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10.
[2]武經七書[M].北京:中華書局,2007.
[3]楊傳英.以“先知”定“先勝”[J].濱州學院學報,2012(2):49-53.

綜合排序
投稿量
錄用量
發行量
教育界

主管:廣西壯族自治區新聞出版局

主辦:廣西出版雜志社

國際:ISSN 1674-9510

國內:CN 45-1376/G4

級別:省級期刊

中國報業

主管:中國報業協會

主辦:中國報業協會

國際:ISSN 1671-0029

國內:CN 11-4629/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中國房地產業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部和...

主辦:中國房地產業協會

國際:ISSN 1002-8536

國內:CN 11-5936/F

級別:國家級期刊

建筑與裝飾

主管:天津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主辦: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

國際:ISSN 1009-699X

國內:CN 12-1450/TS

級別:省級期刊

財經界

主管: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主辦:國家信息中心

國際:ISSN 1009-2781

國內:CN 11-4098/F

級別:國家級期刊

文化月刊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主辦: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國際:ISSN 1004-6631

國內:CN 11-3120/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期刊在線投稿系統
上傳文件
支持上傳.doc、.docx、.pdf文件
18年國內外學術服務,發表國際文獻請認準藏刊網官網

資深編輯團隊

專業設計投入方案

投稿成功率極高

企業信譽保障

對公交易更安全

人民群眾口碑好

高效投稿流程

審稿快!出刊快!檢索快!

正規刊物承諾

無假刊!無套刊!

投稿成功!

藏刊網提醒您

1.稿件將進入人工審稿階段,審稿后會有編輯聯系您,請保持手機暢通。

2.為避免一稿多投、重刊等現象影響您的發表,請勿再投他刊。

確定

投稿失??!

藏刊網提醒您

由于網絡問題,提交數據出現錯誤,請返回免費投稿頁面重新投稿,謝謝!

確定

藏刊網收錄400余種期刊,15年誠信發表服務。

發表職稱文章,覆蓋教育期刊、醫學期刊、經濟期刊、管理期刊、文學期刊等主流學術期刊。

  投稿郵箱:cangkan@163.com

本站少量資源屬于網絡共享如有侵權請您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版權 2009-2022 版權所有:河北藏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工信部備案:ICP備20016223號 冀公網安備13010502002858號

青青青爽不卡一区二区_操婷婷色六月中文字幕_国产精品yjizz视频网_中文无码一级大片_A级毛片100部免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