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術基本原則,是組織實施戰斗的一般指導規律,是對戰斗實踐經驗的科學總結,是戰斗行動的基本依據和指導,是戰術學的重要內容之一??藙谌S茨在《戰爭論》中曾經講過:“如果想使作戰理論成為固定的條文,那么原則、規則、細則和方法都是不可缺少的概念,因為在固定的條文中真理只能以這種結晶的形式出現?!?/p>
自有戰爭以來,人們根據戰斗的經驗和需要,提出過不少戰術基本原則。由于社會制度、戰爭性質、民族傳統、地理環境、軍事思想、編制裝備、官兵素質等條件的不同,在戰術領域的理論原則也不完全相同,但是也有許多相似之處。這是由于戰爭有共同的規律,人們對戰斗實踐認識必然有相同之處。我們對古代兵法、近代有代表性的軍事著作和現代主要國家軍隊戰斗條令中所列的條文稍加分析對比,就不難發現,帶有共性和比較穩定的戰術基本原則主要有七條。即:目的明確,強調進攻,集中兵力,力爭主動,出敵不意,密切協同和全面保障。
一、目的明確的原則
戰爭的目的是消滅敵人保存自己。這一原則普及于戰斗行動的各方面,貫串于戰斗行動的全過程,許多軍事理論概括戰術基本原則時,通常都把它列于首位。中外一些著名統帥和軍事理論家,對于用兵目的有不少精辟的論述。中國《呂氏春秋》中有“舉兇器必殺,殺所以生也”,講的就是消滅敵人才能保存自己的道理。毛澤東辯證地闡明了戰爭目的:在戰爭中,消滅敵人即解除敵人武裝。不是完全消滅其肉體\\)是主要的,保存自己是第二位的。只有大量地消滅敵人,才能真正保存住自己。根據這一思想,我軍條令指出,現代戰斗同樣必須以消滅敵人為主,借口保存自己而不積極、堅決地消滅敵人,是絕對不允許喀但在一定條件下,要以保存自己為主。不重視技術,不講究戰術,一味蠻干,是不對的;忽視了對核武器及其它大威力武器和精確制導武器的防護,從而造成無謂犧牲,更是不允許的。只有正確處理好兩者的關系,才能以小的代價換取大的勝利。
在外國,英國的富勒第一次把目的明確的原則,定為九大作戰原則之首。美軍賦予這一原則的基本涵義是:每一個軍事行動應有一個明確的、決定性的和可以達到的目的。蘇軍合同戰術基本原則中雖然沒單獨明確提出這一原則,但在“積極堅決、連續實施戰斗”這條原則中指出,戰斗行動的積極性和堅決性主要體現在戰斗的目的和達成目的的方法上。
二、強調進攻的原則
進攻是直接為了消滅敵人,同時也是為了保存自己。防御則是直接為了保存自己,同時也是輔助進攻或為準備進攻所采取的一種手段。通觀戰爭全過程,進攻是主要的,戰斗尤其強調進攻。蘇軍認為,戰爭過程中,進攻是基本的戰斗類型。只有高速度、大縱深地進攻,才能保證徹底消滅敵人。
主張在進攻開始時,先以核突擊或強大的火力突擊殺傷敵人,然后通過廣泛的地面和空中機動,迅猛向前推進;與敵遭遇時,要求先敵展開、先敵實施火力殺傷、先敵實施突擊和廣泛機動,甚至以正面對攻粉碎進攻之敵。美軍也強調進攻,認為進攻可以使指揮官主動性充分發揮出來,將自己的意志強加于敵人,利用敵人的弱點,迅速轉變戰場態勢,從而達到戰斗的目的。
三、集中兵力的原則
這條原則為古今中外兵家所重視,和了解情況、消滅敵人,被稱為三天通則。在現代條件下貫徹執行集中兵力的原則,無論在形式、內容、方法、時機乃至集中的程度上,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蘇軍強調:為了集中力量、取得對敵優勢,必須按任務、方向、地域和目標正確區分兵力兵器,用于主要方向\\(地域\\);密集使用核武器和其它殺傷兵器;戰斗過程中大膽實施兵力兵器和火力機動。在核威脅條件下,集中兵力還必須注意疏開配置。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得影響兵力的及時集中。美軍則認為,在決定性的地點和時間,集中優勢的作戰力量,是為了保持主動權。集中使用兵力,可以使數量上居于劣勢部隊,.取得決定性的戰果。
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是我軍的傳統戰法,也是現代條件下以劣勝優、克敵制勝的法寶。強調在同一時間和作戰地域內,只能選定一個主要方向,賦予較窄的正面,給以較多的加強。在次要方向上,則要盡量節省兵力。要實施廣泛機動,不斷造成和保持兵力對比的優勢,并以積極巧妙地行動,迷惑、籍制、調動敵人,迫其處于分散和不利態勢,以達各個擊破的目的。
四、力爭主動的原則
主動是軍隊行動的自由。自古以來,作戰雙方都是力爭主動、力避被動的。行動自由是軍隊的命脈,如果失去了它,軍隊就接近于被打敗或消滅,所謂“制人者,握權也;見制于人者,制命也”就是這個意思,主動,又同集中優勢兵力分不開,指揮員如果能夠靈活地集中使用兵力和變換戰術,就能變劣勢為優勢,變被動為主動。
美軍強調:無論就整個部隊而言,還是就士兵和指揮人員個人而言,都要具有一點冒風險的大膽精神,要造成支持這種大膽精神的氣氛。蘇軍雖然沒有直接點明力爭主動的原則,但在闡述“積極、堅決、連續實施戰斗”這一原則時指出:現代戰斗,作戰雙方在其它條件相同的情況下,誰能積極、堅決地行動,并奪取主動權,誰就能取得戰斗的勝利。
五、出敵不憊的原則
中國古代就有人提出“攻其無備,出其不意”,可使其“莫之能御”,“莫之能應”。達成出敵不意的方法主要是兩條:隱匿企圖和行動神速。錯覺和不意,可以喪失優勢和主動。有計劃地造成敵人的錯覺,給其不意的攻擊,乃是造成優勢和奪取主動的方法。
蘇軍認為,在現代條件下,由于核武器和常規武器的發展,突然性的作用大大提高。出敵不意、擊其不備,能以最小的代價粉碎敵人。具體措施是:隱蔽作戰企圖和戰斗準備,嚴格執行通信保密規定,巧妙進行偽裝,迷惑敵人,并采取反偵察,縮短準備時間,先敵展開行動,在敵意料不到的地點實施突擊;使用航空兵、空降兵、登陸兵和先遣隊,廣泛實施機動,突然大量地采用新式技術兵器。美軍認為,現代條件下作戰雖然難以做到全然不讓敵方察覺,但應力求讓敵方發覺過遲,以致不能作出有效的反應。
我軍還特別指出,當我出敵不意時,敵也力圖出我不意。所以,指揮員還應注意采取各種防范措施,及時發現和抗擊敵人的突然襲擊。
六、密切協同的原則
密切協同是奪取戰斗勝利的重要因素,古時候雖然兵種不多,但也很重視這一原則?!端抉R法》中就有“兵不雜則不利。長兵以衛,短兵以守”之說。后來,對車、步、騎三個兵種的互相配合,在其它軍事著作中也有明確的要求。
現代條件下,密切協同的原則有了新的內容。蘇軍在合同戰術基本原則中提出:組織協同動作,就是按任務、方向、地區、時間和遂行任務的方法,協調各兵種和專業兵部隊、分隊之間,以及與核武器、航空兵和其它火器之間的戰斗行動。美軍在九大作戰原則,空地一體作戰、陸軍四條基本原則及作戰要則中,都有這一原則,基本內容是:統一指揮和協調部隊的行動,以達到一個共同的目的或目標。
我軍的協同原則,是以政治上的團結一致,戰術思想上的統一認識和指揮上的高度集中作為基礎的;明確規定以執行主要任務的部隊為主來組織協同?,F代戰斗,協同動作復雜,容易失調并遭到破壞。當發生這種情況時,指揮員必須及時采取措施,加以調整和恢復,以便始終保持整體威力。
七、全面保降的原則
組織實施全面保障,是為了保持部隊的高度戰備水平和戰斗力。全面保障,包括戰斗保障、后勤保障和技術保障三個部分。蘇軍認為,戰斗保障是為了防止敵突然襲擊和保障已方部隊有組織地進入戰斗,有偵察、警戒防護、電子斗爭、偽裝、測地水文和氣象保障。后勤保障是為了部隊得到各方面的及時供應,有物資、衛生和生活服務等。技術保障是為了使武器裝備隨時處于完好狀態,有檢查、保養和修理等。美軍在戰術方面的保障,側重于考慮安全而采取各種措施,如防突襲、防觀察、防探測、防干擾、防間諜、防破壞和防襲擾。后勤保障被視為戰斗力的一個要素,認為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但沒有列入戰術基本原則。
我軍基于武器裝備敵優我劣的情況,在戰斗保障方面要求:必須集中主要力量保障主要方向和主要任務的執行,以專業兵保障與部隊自身保障相結合;使用制式器材與就便器材相結合,并控制預備兵力和器材。在后勤和技術保障方面,要求后方必須在支援保障前方戰斗的同時,以戰斗保衛后方;前方在得到后方有力支援的同時,也必須以戰斗掩護后方。各種保障都應該積極取得地方政府和人民群眾的支援,并按照統一的計劃實施。
學習和領會戰斗基本原則,是掌握和運用戰術的重要基礎。只有學懂弄通,把握其精神實質,才能運用自如,使之成為駕馭指導戰斗的準繩。各級戰術指揮員都要把學好戰術基本原則做為重要一課,并注意結合新的戰斗實踐,深化對戰斗指導規律的認識,不斷充實和發展我軍的基本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