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毛澤東對美軍事斗爭的觀念探究
【第一章】毛澤東對美軍事對抗的成效分析前言
【第二章】毛澤東對美軍事斗爭的實踐脈絡
【第三章】毛澤東對戰斗思想的主要內容
【第四章】毛澤東對美軍事斗爭思想的當代價值
【結語/參考文獻】毛澤東對美軍事斗爭的經驗研究結語與參考文獻
第五章 結束語
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毛澤東領導的對美軍事斗爭經歷了對抗與合作、遏制與接觸等復雜的發展歷程,毛澤東以其杰出的軍事斗爭藝術,為我們今天對美斗爭留下了寶貴的財富。認真發掘這一段歷史,研究毛澤東對美軍事斗爭思想,對于指導我們今天的對美軍事斗爭實踐有著積極的意義。21 世紀是中美兩國合作與競爭的世紀,也是兩國綜合國力競賽的世紀。中美的發展合作,應從各自的國家整體利益出發,減少國家間大的爭執與矛盾,緩解國家間的緊張關系,通過各種途徑,發展并維持國家間的各種合作關系,確保中美關系穩定、可控。我們認真地研究毛澤東對美軍事斗爭思想,汲取毛澤東的戰略智慧,在中美之間對立統一的關系中,堅持原則性與靈活性并舉,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根本,抓住中對美的國家安全戰略和外交策略,以及美對中的對華政策和戰略再平衡等一系列問題的主要矛盾,抓主要矛盾兼顧次要矛盾,抓大放小,從實現我國的“強國夢”這一根本目標出發,來制定對美軍事斗爭的戰略策略政策,確保在兩國的軍事對抗中贏得主動。本文力求通過對毛澤東對美軍事斗爭實踐歷程的梳理,全面歸納總結毛澤東對美軍事斗爭思想的主要內容,著重將毛澤東對美軍事斗爭思想與現實進行結合,提出其對現實的指導意義。本課題的研究,希望對我國新形勢下對美軍事斗爭思想的發展、創新與運用有一定的實用和指導價值。但由于本人理論研究水平的不足,以及資料占有的全面性及權威性的不足,特別是對新形勢下對美軍事斗爭的具體辦法尚把握不準,論文難免存在不妥之處。今后本人還要以此為基礎,對本課題進行深入的跟蹤研究,力求使我國新形勢下對美軍事斗爭的方法手段更加具體、更加具有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毛澤東。毛澤東選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毛澤東軍事文集(5-6 卷)[M].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3.
[3]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建國以來毛澤文稿(1-13 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
[4]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毛澤東外交文選[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世界知識出版社,1994.
[5]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周恩來外交文選[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0.
[6]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周恩來軍事文選[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7]王稼祥。王稼祥選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8]朱梅生。軍事思想概論[M].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7.
[9]王文榮。戰略學[M].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9.
[10]廖國良。毛澤東軍事思想發展史[M].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1.
[11]郭偉濤。毛澤東戰爭指導藝術[M].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7.
[12]吳冷西。憶毛主席[M].北京:新華出版社,1995.
[13]徐焰。軍事家毛澤東[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5.
[14]中國軍事博物館。毛澤東軍事活動紀事[M].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4.
[15]宮力。毛澤東與美國[M].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9.
[16]黎永泰。毛澤東與美國[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
[17]陶文釗。中美關系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18]金沖及。周恩來傳(1949-1976)下卷[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
[19]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外交史研究室。周恩來外交活動大事記[M].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5.
[20]裴堅章。研究周恩來-外交思想與實踐[M].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89.
[21]彭德懷傳編寫組。彭德懷傳[M].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 1993.
[22]彭德懷。彭德懷自述[M].北京:解放軍文藝出版社,2007.
[23]聶榮臻。聶榮臻回憶錄[M].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7.
[24]黃瑤,張明哲。羅瑞卿傳[M].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1996.
[25]葉飛。葉飛回憶錄[M].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8.
[26]薄一波。若干重大決策與事件的回顧上卷[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9.
[27]麥克阿瑟。麥克阿瑟回憶錄[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4.
[28]杜魯門。杜魯門回憶錄[M].上海:三聯書店,1974.
[29]艾奇遜。艾奇遜回憶錄[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78.
[30]尼克松。尼克松回憶錄[M].北京:商務印書館,1979.
[31]基辛格。白宮歲月[M].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80.
[32]韓懷智,譚旌樵,王顯文。當代中國軍隊的軍事工作(上)[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
[33]韓懷智。當代中國民兵[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
[34]顏聲毅。當代中國外交[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
[35]余雁。五十年國事紀要(軍事卷)[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
[36]鄧禮鋒。新中國成立后軍事行動全錄[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
[37]徐焰。第一次較量--抗美援朝戰爭的歷史回顧與反思[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8.
[38]李奇微。朝鮮戰爭[M].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83.
[39]詹姆斯·施納貝爾。朝鮮戰爭中的美國陸軍[M].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0.
[40]熊向暉。歷史的腳注[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5.
[41]沈志華。關于朝鮮戰爭的俄國檔案[M].北京:軍事科學院出版社,1996.
[42]印度支那問題文件匯編第一集[M].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l959.
[43]中國軍事顧問團歷史編寫組。中國軍事顧問團援越抗法斗爭紀實[M].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0.
[44]郭明?,F代中越關系資料選編[M].北京:時事出版社,1986.
[45]黃文歡。越中情義深[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46]時殷弘。美國在越南的干涉和戰爭(1954-1968)[M].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3.
[47]加雷斯·波特。越南問題決策文件集第 2 卷[M],紐約州斯坦福維爾,1979.
[48]聶鳳智。三軍揮戈占東海[M].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6.
[49]徐焰。金門之戰[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2.
[50]高塔姆·薩爾馬。印度北部安全[M].北京:軍事科學院出版社,1988.
[51]新中國外交風云編委會。新中國外交風云[M].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4.
[52]林克。歷史的真實[M].香港:香港利文出版社,1995.
[53]國際戰略研究基金會。環球同此涼熱[M].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1993.
[54]李長久,施魯佳。中美關系二百年[M].北京:新華出版社,1984.
[55]鄭劍??缭教窖?-中美首腦外交 50 年[M].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8.
[56]王瑋。美國對亞太政策的演變(1776-1995)[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5.
[57]蘇格。美國對華政策與臺灣問題[M].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9.
[58]托馬斯·G·帕特森。美國外交政策(下)[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
[59]M·貝科威茨。美國對外政策的政治背景[M].北京:商務印書館,1979.
[60]姜長斌,羅伯特·羅斯。從對峙走向緩和--冷戰時期中美關系再探討[M].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0.
[61]李可,郝生章?!拔幕蟾锩敝械娜嗣窠夥跑奫M].北京:中共黨史資料出版社,1989.
[62]R·邁克法考爾,費正清。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1949-1965)[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
[63]夏義善。蘇聯外交六十五年紀事[M].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87.
[64]黨校教學科研參考叢書編寫組。七十年代蘇聯對外關系大事記[M].北京:中共中央黨??蒲修k公室,1985.
[65]Champassak, Sisouk NA. Storm Over Mao's-AContemporary History.New York:Fredrick A. Praeger, Publishers, 1961.
[66]Dockrill, Skai. Eisenhower's New - Look National Security Policy,1953 - 61. London:Macmillan Press Ltd., 1996.
[67]Blum, Robert M. The Origin of the American containment Policy in the east Asia. NewYork: W.W. Norton&company 1982.
致 謝
光陰荏苒、歲月如梭,研究生學習即將結束,在這三年的學習期間,我感受到學院嚴謹的治學,感受到教授淵博的知識和讓人肅然起敬的師德,無不讓人如沐春風。
在學習中,前后學院安排了兩位導師,一位是德高望重的魏胤亭教授,一位是學識淵博的石玉頂教授,特殊的情況給了我特殊的機遇,經歷兩位導師的教導,讓我受教更多,收獲更豐。
在三年的學習和生活中,導師在方方面面都給予了我無微不至的關心和幫助。尤其是在論文選題、開題、撰寫、修改、論證、校閱,直到論文完成的過程中,凝結了導師大量的心血。學習期間,導師以身作則,傾囊相授,讓我攻讀碩士學位學習生活充實而有意義。特別是導師教我如何做人、做事、做學問,這些都讓我收獲頗豐、獲益匪淺,終生難以忘記。特別是導師具有崇高的品德、務實的作風、博大的胸懷、嚴謹的治學態度、忘我的工作精神和嚴己寬人的生活作風,這些都是值得我學習的地方,給我樹立了一個榜樣、一面旗幟,在無形中深深的影響我、鼓勵我、鞭策我,讓我不斷前進,不斷進步。在此對我的導師致以誠摯的敬意和深深的感謝,感謝導師對我的鼓勵與幫助,感謝他為我的學業無微不至的付出,他們是我一生的恩師!
在論文修改的關鍵時段,我有幸得到了國防大學張伊寧將軍的指導,張將軍是我軍軍事辯證法的學界泰斗,同時是毛澤東軍事思想的學問大家,對我論文的研究方向、研究勇氣予以肯定和嘉許的同時,對論文進行了認真細致的指導;同時還有石家莊陸軍指揮學院彭默馨教授,我的同事黨秋磊、彭軍兩位參謀,以及我的同學崔劍齊,在論文撰寫過程中,給予了我很大的幫助??梢哉f,沒有他們的支持和幫助,我不會這么順利完成論文的撰寫,論文完稿的此時此刻,我的內心充滿了感激,謝謝我的首長、師長、同事和同學!
衷心地感謝我的家人,他們的大力支持、關懷是我完成學業的支柱,是我不斷前進的動力,在此對我的家人表示最衷心的感謝。
最后,感謝在百忙之中抽出寶貴時間評閱本論文的專家教授和論文答辯委員會的各位專家教授。衷心地說聲您們辛苦了,謝謝您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