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恩格斯軍事辯證法思想的價值探究
【緒論】恩格斯軍事辯證法思想的意義研究緒論
【第一章】恩格斯軍事辯證法思想產生的背景及原因
【2.1 2.2】戰爭中人的因素與物的因素的關系
【2.3 2.4】軍事技術與科學技術的關系
【第三章】恩格斯軍事辯證法理論的主要特點
【第四章】恩格斯軍事辯證法對我國的影響與啟示
【結束語/參考文獻】恩格斯軍事辯證法形成與發展研究結束語與參考文獻
緒 論
弗里德里?!ざ鞲袼故强茖W共產主義的創始人之一,作為一名偉大的無產階級導師,同時也作為偉大的革命家、軍事家,他為無產階級的革命指明了方向。
在其投身的浩若星辰的理論創作和高潮迭起的革命斗爭中,軍事活動所占的地位不可謂不重。在與他的親密戰友馬克思一同創立科學共產主義學說并在以此理論指導國際工人革命運動的實踐過程中。他四十多年如一日,專心研究軍事問題,留下了一百五十多萬字,約三百余篇的軍事論著,提出了軍事辨證法,為無產階級軍事理論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并在世界軍事史的發展進程中擁有一定的地位。本文主要針對作為恩格斯軍事思想重要內容之一的恩格斯軍事辨證法思想進行研究,希望能為學術界提供一些關于恩格斯軍事辯證法思想的基本認知。
一、選題依據
本文選取恩格斯軍事辯證法思想探析為題,主要基于以下兩方面的考慮:一是,恩格斯通過長期研究,留下了浩如煙海的軍事文獻,這些作為無產階級軍事理論奠基石的論述,需要通過新視域做更精細的梳理并通過方法論的角度進行解讀。因此,對恩格斯軍事辯證法思想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二是,對恩格斯的軍事思想可以從戰爭觀、軍隊學說和戰略戰術等多學科角度對其進行研究和探討。
但是,將他的軍事思想和科學方法論相結合來進行研究的論著卻不多?;趯W術界對恩格斯軍事辯證法思想關注不夠,研究不足的現狀,故選取該課題進行研究。
二、國內研究現狀
我國對恩格斯軍事思想的研究起步比較早,自從 20 世紀初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蘊含在馬克思主義論著中深刻的軍事思想就開始影響中國先進分子和早期的中國共產黨人。新中國成立以前對恩格斯軍事學說的翻譯出版,就內容而言,主要是恩格斯著作中包含的軍事思想,以及恩格斯軍事著作或軍事論述選編。如楊賢江根據英文參照日文本翻譯了《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1929 年 6 月由上海新生命書局出版,這是在我國首次出版的該著作的全譯本。與此同時,上海樂華圖書公司也出版了由李一新翻譯的另一個版本,書名是《德意志農民戰爭》。
抗戰期間,我黨也專門組織力量翻譯馬列原著,其中軍委編譯局最早譯出的恩格斯的軍事論文是《沖鋒》和《軍隊論》,譯者為焦敏之。在新中國成立以后,馬恩軍事著作的翻譯出版逐步展開,并逐步形成系統。這一階段最早翻譯出版的恩格斯軍事學說論著是曹汀翻譯的《恩格斯軍事論文選集》,是根據蘇聯出版的《恩格斯軍事論文選集》翻譯,計劃分六卷出版,最早出版的是第五分冊,于 1950 年出版。與此同時一些報刊上也開始刊登恩格斯的軍事論述,例如:《暴力在歷史中的作用》;《1848 年 6 月起義》等等。1959 年中央軍委為了加強全軍干部的軍事理論學習,指示軍事科學院編輯馬恩軍事著作選集。根據這一精神,1962 年出版了《馬克思恩格斯軍事文集》3 卷本,約 150 萬字。而為了配合 1959 年中央軍委關于加強全軍干部的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學習的決定,推動軍隊干部尤其是高級干部對 1962 年出版的《馬克思恩格斯軍事文集》3 卷本的學習研究,由解放軍高等軍事學院戰略教研室編著的《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軍事著作選讀輔導材料》于 1965 年出版。全文大約 30 萬字,內容也涉及到了恩格斯的主要軍事著作,介紹了恩格斯有關論著中的戰爭理論、人民戰爭、人民軍隊、戰略問題等等,以上便是這一時期比較系統深入研究恩格斯軍事理論的著作。之后是新中國的十年動亂,在"文革"期間,正常的馬恩軍事理論研究受到了嚴重的沖擊,基本處于停滯狀態,甚至一度倒退。雖然 1972 年為適應全軍廣大干部學習馬恩軍事理論的需要,軍事科學院又選編了一部 20 萬字的《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軍事文選》。
但是該書直到 1976 年粉碎"四人幫"之后才得以出版。1978 年 12 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對于恩格斯軍事思想的研究也開始隨著改革的春風慢慢復蘇,其中既有對恩格斯軍事學說原著的重新整理編撰,如軍事科學院編譯出版的五卷本的《馬克思恩格斯軍事文集》。也有在原著的基礎上從各個角度對恩格斯軍事學說進行系統研究的論著和文章,如許光達大將的《我軍發展馬列主義的軍事科學》;周鑾書的《學習恩格斯的作戰理論》;洪兵著《走出戰爭迷宮--馬克思恩格斯軍事哲學思想研究》
;關勛夏《科學的預見 精辟的分析:讀恩格斯<德國戰爭短評>》;鮑世修著《馬克思恩格斯軍事理論研究》;張樹德著《恩格斯軍事年譜》等等。
三、國外研究現狀
綜觀國外學界現存的研究成果,對恩格斯軍事思想的研究主要以以下幾個地區和國家最具代表性。
(一)蘇俄。
恩格斯的軍事思想產生于 19 世紀 50 年代,直至恩格斯這位偉大的無產階級軍事家逝世,其思想一直在動態的發展。而國外對于恩格斯軍事思想的研究主要是從 20 世紀之初開始,在蘇俄、美、英、德、日這幾個國家展開。其中蘇聯 1918年,在彼得格勒出版了《馬克思和恩格斯論戰爭的學說》一書;1920 年,在《紅色的波羅的海艦隊水兵》雜志上,刊登了《弗·恩格斯--工人軍隊的偉大戰術家》一文等文章。這些文章是從某些角度介紹和簡單評述了恩格斯的軍事思想和觀點。1935 年,蘇聯出版了《恩格斯軍事文選》,這是當時世界上較全面反映恩格斯軍事思想的文集;1928-1946 年,蘇聯出版的 29 卷本《馬克思、恩格斯全集》
中也有許多關于恩格斯戰爭與軍隊學說的文章;1935 年 8 月 5 日,《紅星報》刊登的《恩格斯論作戰方法》一文,以及 1941 年索洛夫耶夫的《恩格斯--軍事理論家》等文章,都在不同程度上進一步探討了恩格斯軍事學說。而偉大的衛國戰爭期間,Π。別洛夫的《弗里德里?!ざ鞲袼拐搼馉幒徒洕泛?H.伊格納齊耶夫的《弗里德里?!ざ鞲袼?-偉大的軍事家》探討了恩格斯軍事思想的部分問題。
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到斯大林逝世期間,關于恩格斯軍事學說的專題研究異軍突起。例如:關于戰爭起源的問題,有安吉耶夫的《馬克思和恩格斯論戰爭與和平問題》、謝多夫的《馬克思和恩格斯論社會歷史現象的戰爭》等。關于戰爭問題方法論方面的,有《軍事理論與實踐的方法論問題》(1968 年版)等。在此期間,許多國家研究和傳播馬恩列斯軍事學說的機構相繼成立,涌現出了大批研究專家、學者。從斯大林逝世到蘇聯解體,蘇聯對恩格斯軍事理論的研究主要方向是對恩格斯軍事學說的挖掘、整理等傳統的研究工作。如蘇聯為紀念恩格斯而出版的文集《弗·恩格斯與軍事歷史學》等。20 世紀 90 年代蘇聯解體后,由于俄羅斯的意識形態發生了變化,對恩格斯軍事理論學說的發展漸漸陷入沉寂,近幾年來更是少之又少。
(二)英國和美國。
英國是恩格斯的第二故鄉,是 19 世紀共產國際和世界工人運動的重要活動地。
而恩格斯在世時,曾與美國有著密切的聯系,他不僅熟知美國的情況,積極為美國的報刊乃至《美國新百科全書》撰稿,而且對發生在 1861-1865 年的美國內戰及當時的政治、經濟、軍事形勢給予了巨大的關注。正因為如此,美英等國十分重視對恩格斯的研究。自 19 世紀末 20 世紀初開始便對其軍事理論展開探索,但真正形成世界性的潮流是在恩格斯辭世、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取得成功之后。
1917 年以前,屬于研究的起步階段,這一期間資料不多,研究的層次也不高,且不成系統,主要局限于對恩格斯軍事學說的哲學、經濟學意義解讀。如美國作者W.E.沃林編著的《社會主義者與戰爭》
和英國約翰·布萊恩著的《社會主義與戰爭文集》等等。此外,對恩格斯軍事活動的描述還散見于當時的歷史人物介紹或大量個人傳記的小冊子中。隨著十月革命的成功和恩格斯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準確預測,以及大戰前后世界政治、軍事局勢的撲朔迷離,恩格斯軍事學說在英美開始受到重視,但這一時期的研究主要側重于對恩格斯在某一軍事事件或某一軍事問題上所做的評論或對少量論述進行的翻譯整理工作,且美英所出版的文集、著作,大都譯自德文、俄文。從 30 年代到二戰結束,有關恩格斯軍事學說的研究才進入一個新的時期,有關工作開始向專題化、全面化方向發展,并出版了一些有代表性的著作。如:英國 T.A.杰克遜主編《偉大的社會主義者:恩格斯》;美國理查德·埃米爾主編《馬克思恩格斯論美國內戰》等。20 世紀 50 年代初到 80年代末,英美對恩格斯軍事學說的研究可謂百家爭鳴,他們試圖從各個方面對恩格斯的軍事思想加以解讀。如英國 O.查洛納和 W.O.亨德森著《作為軍事批判家的恩格斯》;美國馬丁·伯杰編著《戰爭、軍隊和革命:恩格斯的軍事思想》等等。1980 年代末至今,恩格斯軍事學說的研究進一步深化。如:英國特雷爾卡弗著《弗·恩格斯:他的生平與思想》等,均從不同角度,或專門論述或簡要述及了恩格斯軍事思想。
(三)日本。
在日本,馬克思主義早在 19 世紀末就開始傳入,歷經戰前的引入、探索及戰后的蕭條、重新被認識等發展階段,成為影響日本社會的一種重要思想。其中,恩格斯軍事學說雖然沒有經濟、哲學等理論那樣研究深入,廣為流傳,但卻也是日本馬克思主義傳播熱潮中的一個組成部分,也對日本社會產生了一定影響。20世紀 20 年代,由于馬克思主義在日本的傳播,恩格斯的軍事思想也逐漸為當時的學者所注意,但是研究形式主要是以翻譯外國關于恩格斯戰爭論述的文獻為主。
這一時期的主要代表著作有:佐野學翻譯的吉諾貝埃夫著《馬克思、恩格斯和戰爭問題》。在此之后,由于日本國內階級斗爭形勢的需要,一些關于恩格斯軍事理論與國內斗爭實踐相結合的論著應運而生,其中代表作便是橫瀨毅八的《恩格斯和兵學--拿破侖和未來戰爭》。而隨著 1938 年日本統治階級建立法西斯政權,對內加強獨裁統治,對外進行侵略擴張,介于此,為了適應日本法西斯政權統治的需要,軍國主義政府對馬克思主義學派進行了無情的摧殘和鎮壓。方興未艾的恩格斯軍事理論研究在日本僅存幾年便凋謝了。因此這一時期的恩格斯軍事學說在日本的發展基本停滯,而日本著名的史學家小山弘健著的《近代兵學的哲學基礎》
算是關于馬恩軍事學說為數不多的著作。隨著戰爭的結束,馬克思主義在日本開始復蘇,但戰后以大原社研(后歸入法政大學)為中心,先以櫛田民藏為主,后以大谷禎之助等為代表,日本馬克思主義研究從戰爭軍事學說向熱衷于編寫教材講義轉變,其標志就是 1949-1952 年間由大月書店出版 18 卷《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以及 5 卷《馬克思、恩格斯選集》。在此之后,在冷戰期間出版發行的書籍基本都是過去關于恩格斯軍事研究成果的重新整理,而冷戰結束后,雖然日本學術界也掀起了重新研究馬克思主義的熱潮,特別是在經濟、哲學等領域的研究,出現了傳承與創新、借鑒與批評、規范與實證、原論與運用相結合的研究新趨勢,但是日本社會對馬恩軍事理論的研究卻幾乎是無人問津。僅有富山大學經濟學部教授大藪龍介、帝京大學經濟部教授降旗節雄與甲南大學、關西大學名譽教授杉原四郎合著的《恩格斯和現代》對恩格斯軍事學說還有所涉獵。
(四)德國。
德國雖然是恩格斯的故鄉,但是從目前所掌握的材料來看,德國對恩格斯軍事思想的論著和論文相對較少。在 20 世紀前后,主要是德國共產黨領導人、恩格斯的戰友和親友等在恩格斯去世后開始整理和研究他的著作、手稿和書信中的軍事思想。例如:K.施密德著《恩格斯軍事政治著作》等。而 20 世紀 50 年代后德國對恩格斯軍事思想的研究出現了一個高潮,而且主要來自民主德國。研究方式既有圍繞恩格斯原著的翻譯、整理工作,也有對其軍事思想的闡述與發展,還有關于恩格斯其人的傳記。例如:民主德國中央馬列研究院的《恩格斯論人民武裝斗爭》、恩格斯著《普法戰爭》、海因里?!じ衲房品蛑抖鞲袼箓鳌?br>等。隨著東德西德的統一,民主德國中央馬列研究院在 1990 年以后被撤銷,關于馬恩的學說在德國進入冬眠,僅有少數學者對其進行研究,且研究形式大多停留在對馬恩原著的梳理和編輯,至今依然如此。
通覽國外對于恩格斯軍事學說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對其軍事原著的整理概括以及結合實踐和各國當時社會的需要進行方法論角度的闡述。對恩格斯軍事辯證思想雖偶有提及,卻沒有單獨的提煉與總結。
四、研究的意義與價值
本課題的價值在于:第一,對恩格斯的軍事論著從辯證法的角度進行系統的整理,對其中蘊含的軍事辯證法思想進行深入的挖掘與提煉。第二,通過對恩格斯軍事辯證法的理解與運用,解析了世界軍事歷史的發展過程,探尋了戰爭發展的一般規律。第三,淺析了在全球矛盾日益尖銳的國際形勢下,如何對當下新一輪軍事斗爭準備做出理論指導,并依據當前的情況對戰爭的發生與發展做出科學的預判,從而達到遏制戰爭出現,維護區域間和平的現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