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軍訓工作歷來受到了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新中國成立初期,毛澤東同志就批準在高等學校學生中開展軍事訓練,為部隊培養預備役軍官;鄧小平同志曾多次強調,要加強對公民特別是青少年的國防教育……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國防法》、《兵役法》、《國防教育法》等,也對學生軍訓工作作出了明確的規定,可見大學生軍訓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1 國家發展的需要
大學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國的未來,他們的健康成長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前提條件,因此,大學生素質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民族的命運,國家的興衰。大學生軍訓是現今許多高校進行國防教育的主要途徑,通過軍訓激發每一位大學生心系國家安危、民族興衰的愛國熱情,強化大學生的時代責任感,為其刻苦讀書、立志成才,從而保家衛國打下堅實的基礎。
1.1 有助于增強國民身體素質
俗話說,身體就是革命的本錢,而我們要想把祖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人人都應該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但據一份國內權威調查報告顯示,我國青少年的體質狀況呈下降趨勢,這是一件必須引起我們高度重視的事情。為此,增強國民身體素質,特別是青少年的體質素質,已迫在眉睫,而軍訓能增強他們的體質,提高其抗挫能力,為其日后走上社會,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多做貢獻打下堅實的基礎。
1.2 有助于加速人民解放軍現代化建設
我軍隨著武器裝備現代化步伐的加快,已從全國各地方大學選拔了一大批優秀大學畢業生入伍服役,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大學生參加過校園的軍訓生活,同時具有較高的綜合素質,將這樣的人員吸收到我軍隊伍中,勢必提高了我軍官兵的知識結構和綜合素質,進而加速我軍的現代化建設。
1.3 有助于加強國防后備力量建設
我國目前已有高校 1000 余所,在校大學生 150 萬余人,每年招收新生 60 萬余人,這是一個龐大的群體,對大學生實施軍事訓練,使其掌握射擊、編隊、閱兵、拉練等方面的軍事知識和技能,感受到中國軍人的品質,牢固樹立國防觀念,能夠為我軍實行戰時快速動員、儲備基層指揮軍官、技術軍官和后備兵員打下堅實的基礎,從而加強我國的國防后備力量建設。
1.4 有助于加強全民國防教育
國家的強弱興衰與國民國防意識的強弱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而大學生有著較高的綜合素質,他們是國防兵員的主要來源。因此,要通過軍訓加強對大學生的國防教育,對其進行國情教育,人民軍隊的優良傳統教育,軍事歷史教育等等,激發他們的愛國主義熱情,增強保衛和建設祖國的責任感,提升國防意識,增強國防觀念,從而推動全民國防教育的發展。
2 個人發展的需要
縱觀各高校,軍訓幾乎都安排在大一新生入學報到后就開展,這樣的安排有利于學生適應由中學到大學的過度,完成角色的轉換。
2.1 有助于大學生養成良好的品質
軍訓并不只是讓同學們擺弄軍姿,站軍姿只是軍訓的訓練手段,其根本目的是要讓同學們增強體質,提高抗挫能力,培養頑強的毅力,所以,我們必須將軍訓精神切實貫徹到以后的學習生活之中,這樣才會對學生自身素質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
2.1.1 思想品質
雖說當代大學生的主流思想是積極的、健康的,但在世界多元價值觀的影響下,一些消極的思想風氣也在高校校園里不斷地滋長蔓延。為此,高校首先必須以軍訓為契機,讓軍訓教官用軍人的氣質、作風及高尚的道德情懷,發揮好示范作用,來感染和教育學生。其次,用國防教育課程武裝大學生的頭腦,通過歷史傳統教育、軍事思想教育、我軍光榮傳統教育,來優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法,從而提高大學生的思想品質。
2.1.2 意志品質
當大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嚴格的軍訓生活時,他們必然會經歷一次嚴峻的考驗。首先,全新的集體生活,使他們養成了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的集體主義工作作風,體驗到了在組織中的全新生存方式,對于新時期在優良生活條件下成長起來的大學生是一次非常難得的鍛煉,能夠幫助大學生完成從中學到大學、從家庭到集體、從被呵護到獨立生活的轉變,有助學生養成堅忍不拔的意志品質,增強體質的同時更鍛煉精神品格的形成與發展。其次,嚴格的軍事生活,使他們磨練了斗志,培養了艱苦奮斗、吃苦耐勞的精神與堅忍不拔的意志,懂得學海無涯苦作舟的人生哲學,遇到困難、挫折和考驗能以平常心對待,勇于拼搏挑戰,善于超越自我。
2.1.3 素質品質
軍訓過程中,有著對大學生的文明養成起重要作用的教育活動,如優良傳統教育、軍容軍姿形象教育、內務整理教育、集體主義教育等等,其間,同學們形成了團結互助的良好風氣,建立了友好和諧的同學關系,培養了團隊合作精神,養成了良好的人際交往禮儀……這些文明養成教育活動,能促使大學生認識到自身文明修養方面的不足,進而有意識地改進,并提高自身修養。
2.2 有助于大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
軍訓作為大學生入學的第一課,它與習慣養成教育相輔相成,互相促進,在大學生的人才培養過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2.1 學習習慣
軍訓時間與學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時間相比較雖然短暫,但卻是其人生難得的機會。緊張而有序的軍訓生活,使他們學會了合理安排學習時間,制定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處理好學習與軍訓的關系,學會了科學有效的利用寶貴的時間來安排日常的學習生活,提高學習效率,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2.2 生活習慣
軍訓過程中,要求學生一切行動聽指揮,嚴格遵守組織紀律,按時參加各種活動,要求做到雷厲風行,整齊劃一,令行禁止。因此,守時、到位、盡責成為了大學生紀律觀念提高的外在表現,為其在校生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增強了他們的組織紀律觀念。同時,繁忙的軍事訓練之余,還教會學生整理內務、洗軍衣、練軍歌,磨練了大學生的意志,培養了良好的生活習慣。
2.2.3 工作習慣
軍訓期間,各種活動都是通過團、營、連、排的編隊形式開展,無形中建立起了學生管理的組織模式,選拔培養了一批學生骨干。要達到軍訓的目的,必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好骨干力量,給他們加任務、壓擔子,增強他們的組織、管理能力,促進其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學生的組織意識和學生骨干隊伍具備了,也將為日后開展管理工作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 關于在普通高等學校和高級中學開展學生軍事訓練工作的意見(國辦發[2001]48 號文件)[Z].
[2] 苑士軍。國防教育概論[M].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4.
[3] 陳云金。高校國防教育教程[M].武漢: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2008.
[4] 吳勇剛。 在新的形勢下如何開展大學生國防教育 [J]. 國防教育,2002(2)。
[5] 徐思元。高校國防教育亟待加強與創新[J].中國高校研究,2003(1)。
[6] 方文平。淺談學生軍訓在國防后備力量建設中的戰略意義[J].國防,2005(1)。12009(11)。
[8] 谷偉。 軍訓給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帶來的思考 [J]. 考試周刊,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