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自實施人口計劃生育政策以來已經持續了三十八年,并且也經歷了很長久的曲折過程,針對每一時期都有其獨特的方向和特點,也大大影響了我國的生育率的變動。對人口計劃生育政策的評估能夠有效的觀察出這項政策的工作效果和效益等,能夠分析出更適合計劃生育的政策,實現科學化和民主化的政策改革。
人口計劃生育政策的評估是針對該政策的效益、效果和效率三種方向進行的評估,從而解決政策運行中產生的阻礙因素等。
1.當前我國人口計劃生育政策的現狀
1.1針對人口計劃生育政策的評價
針對人口計劃生育政策的評估存在兩種結果,一種是支持,另一種是反對。首先正確的學者認為中國的人口計劃政策導致中國的生育率得到了飛速的下降,有著重大的發展意義,并且對世界人口的增長產生了影響,我國的經濟發展有了很顯著的效果,這項政策實施導致了我國人口轉變的過程,還實現了我國的人口低增長的情況,大大的減少了我國人口和土地、資源之間所產生的問題和矛盾,促進了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之路,而且學者認為人口老化不是該項政策實施所造成的影響。
1.2人口和計劃生育政策的走向
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的時候我國的生育水平已經降低了很多,甚至降低到了更替水平之下,從而導致了低生育率的階段,部分學者認為這種改變是不徹底的,仍需要加大政策力度,還沒有走向徹底的人口轉變,認為我國的低生育水平是不穩定的,人口總量其實還在持續的增長,國民總體各方面的素養有待提高等問題,首先該部分學者認為原來的政策觀點不能做改變,政府要多支持這一觀念,其次要對計劃生育政策向著只松不緊的方向進行稍微的調節,因為人口計劃生育政策也為我國帶來了很多的顯示問題,當前的政策發展方向應該調節為首先要控制人口數量,并且提高人口素質,其次改善人口的結果,調節分布問題,加大人力資源的開發。另一部分的學者認為應該對人口計劃生育政策做出很大的調整和變更,該部分學者認為可持續發展政策應該為晚育兩孩加間隔和要逐漸的向晚會晚育一孩,間隔二孩,禁止三孩的優秀政策進行過渡。
2.影響我國人口計劃生育政策有效執行的各方面因素
2.1政策問題的特點
因為我國的人口計劃生育政策是多樣性的,并且面對的群體也是多樣式的,比較難以控制,這些客觀因素都會影響我國人口政策的有效執行。首先有地域不同的原因,其次除去地域問題,還存在了傳統歷史的常規不同,所以當今要想控制政策局面,首先要先控制人口目標的范圍,政策的實施要適量,這樣人們才不會產生嚴重的抵觸心理,能夠積極、有效的支持工作,這樣更有利于政策的實施效果。
2.2生育政策自身的因素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很多政策都不能達到預想的效果大多部分的原因是政策自身就存在著缺陷,從而影響了政策實施的效果。所以要全方面的分析政策本身存在的問題,制定更加具有科學性和合理性的人口計劃生育政策,政策本身要符合客觀的社會發展規律,要從人民群眾的利益點為出發點來制定政策,這樣才能被更多的人所認可,成為政策對象的擁護政策,從而達到更有效的政策實施效果。首先人口計劃生育政策要有很強的明確性,要讓執行者能夠產生強烈的執行力,這樣在工作過程中步驟才能明確,才能切合實際的去實施下去。
2.3政策以外的其他因素
政策中總是存在政策意外的因素,滲透在各個基層政治政策執行之中,包括了經濟環境、法制環境等,所以要做到政策協調,各部門和地區能夠為了實現政策的目標而去共同努力,追求統一和諧,能夠相互配合,相互吸取教訓和經驗,協調發展包括了內部之間的協調發展和執行機構質檢的協調發展等。
總結
新時期我國的人口計劃生育政策需要各個執行主體之間的相互配合和調試,能夠不斷的追求制度的創新,在政策實施中要不斷的提升依法行政的水平,能夠切實的保證人民群眾的利益,以此為出發點制定政策,經常規范計劃生育政策哦供暖工作,這樣才能全方面的提升人口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效果和水平。新時期我國人口計劃生育政策要能夠產生出生率下降和有效控制人口的目的,而且不會發生人口性別失衡的情況,人口計劃生育政策要能夠做到合情合理,群眾擁護,才能更好的實施下去,產生良好的工作效果。
參考文獻:
[1]榮榮。新時期我國人口計劃生育政策評估[D].安徽大學,2009.
[2]石人炳,趙二影。對"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的評估與建議[J].人口學刊,2007,(2):59-64.
[3]湯兆云。計劃生育利益導向政策體系的評估及改革建議--基于福建省泉州市的調查數據[J].人口與發展,2013,19(1):103-109.
[4]慈勤英。人口政策的規范性及價值導向--基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的思考[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38(5):142-147.
[5]杜本峰,戚晶晶。中國計劃生育政策的回顧與展望--基于公共政策周期理論視角分析[J].西北人口,2011,32(3):1-10.